1、3d打印机可以完整的打印一辆汽车吗?还是只能打印零件
很多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都存在误导读者的情况,让读者认为3D打印汽车是一台3d打印机可以完整的打印一辆汽车。其实并不是大众媒体
宣传的那样,对于标准部件例如车轮、金属车架、电机、电池、车灯、导线等标准部件全部是购买的现成部件,而像车身、座椅等非标准部件则可以使用塑料3D打印机来制造,并且在打印完成之后还要进行打磨抛光和上色等后期加工,才能得到如此炫酷的跑车。ofweek3D打印网为您解答,望采纳!
2、3d打印车轮子和车身是一体的吗
这个是分开的。3D打印零件,再组装起来。详情可了解越联三维科技
3、3d打印技术是什么
3D打印技术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实际上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最新快速成型装置。它与普通打印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打印机内装有液体或粉末等“打印材料”,与电脑连接后,通过电脑控制把“打印材料”一层层叠加起来,最终把计算机上的蓝图变成实物。这打印技术称为3D立体打印技术。
“3D打印”其实不像听起来那么神秘,就是应用计算机软件设计或实物三维扫描,把获取的数据导入特定的快速成型设备(俗称3D打印机),通过添加式构造法逐层“打印”出产品。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将实际物体沿某一坐标轴进行分层处理,将三维物体进行虚拟化的切片,得到无数个二维界面,由此形成每层截面的二维数据。然后再按照特定成形方法和技术每次只加工一个截面,并将多个截面自动叠加,这一过程反复进行,直到所有的截面加工完毕生成3D实体原型。
打个比方,3D打印就像盖房子,一层层往上垒“砖”砌“墙”,只不过用的不是方砖水泥,而是工程塑料、粉末、尼龙、光敏树脂,甚至是金属、陶瓷等不同材料。3D打印技术目前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文物复制、医疗器械、建筑、教育、航空航天、文化创意等。该技术代表了未来制造业向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3)3d打印汽车维修扩展资料:
北京工业设计促进中心负责人表示,3D打印技术是制造方式和手段的革命化创新,代表着未来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也会使生活更丰富多彩。目前,3D打印较多用于机械制造业领域设计的验证阶段,可大大节省工业样品制作时间,缩短研发周期,降低以往在设计验证中因开模具所耗费的时间和资金成本。
3D打印技术的前景无疑令人神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电脑显示器可以在几小时内被“打印”出来;飞机机翼坏了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再制造一个;在医疗领域,可以“打印”器官挽救生命……美国南加州大学教授比洛克·霍什内维斯甚至说,给他两年就可以打印出一幢房子。
4、3d打印技术,汽车线束,机器焊接,手工焊接,机器人应用与维护,这几个专业哪个好点?
3D和机器人应该是前途无量的专业,,,,,
5、3D打印以后有什么发展前景啊
3D打印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技术逐渐流行,将对传统的打印技术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远大,现在很多方面都在引用3D打印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这种技术可以和很多领域结合起来,比如生物、医疗、建筑、珠宝、鞋类、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等等。医学方面,在2014年8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椎,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不过,3D打印技术也面临着打印材料的限制、知识产权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议。但是单就医学方面,我相信3D打印技术对病人绝对是一个福音。
目前在3D打印领域中发展最迅速、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应属快速模具技术。比如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航天航空制造、轻工业、军事、通讯等。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在高科技领域里3D打印技术所成功研发的复合纤维3D打印机可以打印人们平常的衣服等衣着。
3D打印技术犹如一股猛烈的风暴在席卷着传统的制作和加工业,制造的工艺和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一体成型,不需要二次加工,在材料浪费上有很大的进步。其打印效率和打印速度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3D打印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打印机造价昂贵,运行和维修的费用也很高,而且对成型的物体材料要求也很高。软件的操作难度大,3D软件处理的数据量也很大。不能做到大规模批量生产,在一些方面难以替代传统的打印技术,但是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难以想象,在未来必定成为新时代的标杆之一。
6、现在学什么技术有前途?
说学什么艺术有前途,而是首先需要看你对哪些技术感兴趣,就像我们说的行行出状元。
1.不要仅考虑当前的热门。因为当你将这个技术学精之后,现在的热门有可能已经不是热门。所以当我们选择具体的技术时有,除了看是否是热门以外,我们要看的是这几年它是否一直排在冷门,只要它不是绝对的冷门,那么都会很好的发展。
2.需要考虑自己的喜好。我们希望自己有前途,无非是想多赚钱,那么既然你是想多赚钱,你就需要知道在这个路上能走多远,我们可以看到任何的行业都是当你在最底层的时候根本赚不到钱,而如果你想走到高层,就需要你有足够的兴趣去研究它。
3.推荐的几个方向。如果你的动手能力强,那么你就可以去学一些需要动手的,比如说一些这特殊的司机,或者说厨师。如果你比较喜欢说话,那可以去学一下主持播音这一类。
7、3d打印技术和机器焊接,手工焊接,汽车线束,机器人应用与维护哪个好点?好就业工资高?
这些好多都是高科技产业。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不过手工焊接现在比较传统,应用也比较广泛,如果你要是未来的话。就不要学了,如果是现在就要学手工焊接,这个比较传统。
8、距离3d打印汽车时代还有多远
大家还记得2014国际制造技术展上的那台Strati吗?作为全球首款3D打印汽车,Strati在当时可谓是赚足了眼球。当人们认为这只是好事者整出的模型噱头时,推出这款概念车的美国Local Motors公司又有消息透露:将在2016年正式销售3D打印汽车,而且许多信息还有鼻子有眼儿,全车75%的组件靠3D打印,而且采用了纯电动动力,起售价为5.3万美元……
这个消息不由得让人回想起当年的特斯拉,不也是在全球认为“纯电动还早着呢”的情况下大红大紫吗?这是不是意味着,3D打印汽车真的离我们不远了?
3D打印技术早已不再神秘。它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快速成型——以电脑中的数字模型为依据,通过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喷射(打印)的方式,将数字模型兑现为实物构件。理论上汽车也是由“实物构件”组成的,完全可以靠3D打印来实现。不过现实情况,并非“理论上”这么简单。
汽车不同于普通“摆件”。作为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它对很多部件的强度都有着特殊要求。从3D打印的原理不难看出,常规材料“打印”出来的部件,很难满足这样的强度要求。例如车身,需要在不同部位采用不同强度的钢材,还要有严格的力学分散设计,再加上焊接工艺等林林总总,是一个很讲究的系统工程。还有如悬挂部件,3D打印部件能吃得消吗?
或许此时你会用Strati来反驳——它的车身就是用3D打印的!没错,但你看看Strati的设计时速——它要在国内肯定会归到“老年代步车”那一类了,上不了牌照也拿不到补贴……Strati为啥设计得这么慢?显然不是因为动力,关键问题还是出在车身材料上——再快,车身就吃不消了。
还有工艺方面,真正近距离观察Strati,你会觉得它很精致吗?性能、安全、工艺都跟一辆“老年代步车”差不多,然后却要卖到5.3万美元(在北美相当于宝马X5的价格)……显然这种车现阶段看似量产,本质上仍流于概念,与当初的特斯拉完全没有可比性。
既如此,Local Motors公司为何急于推出3D打印汽车?除了想“拔得头筹”以外,更多的恐怕还是为整个3D打印行业造势。如此复杂的汽车都能“打印”,它在应对其他领域更是不在话下。
未来3D打印也不可能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主导
前面反复强调“现阶段”,那是不是意味着未来3D打印就可以用来制造整车呢?从理论上说是这样的。3D打印的强度问题并非无法突破的瓶颈——只要打印的材料足够好,它同样可以做得“很坚强”,如果你用钛合金去“打印汽车”,即便土豪也会觉得吃不消,因为成本太高了。不过这个是可以变化的。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未来在可接受的成本范围内研发出适合“打印汽车”的材料完全有可能。
即便到了那一步,3D打印也不可能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主导。为什么?这个可以用我们最常见的“打印”和“印刷”来类比。打印要比印刷诞生时间晚多了,从质量上来说它也完全可以媲美印刷,但为何市面上卖的书、报、杂志都是印刷而非打印的呢?区别就在于批量——打印更适合做单件或少量,印刷则适合批量,它们的功用有着本质性的区别。3D打印和批量生产的情况其实也完全一样。既如此,作为以批量生产为主的汽车而言,即便是到了遥远的未来,也不大可能以3D打印为主导。
3D打印的个性化价值不可小觑
看着前面的语调,我们似乎在否定3D打印汽车?非也。事实上3D打印对于汽车制造行业来说,将会带来一种颠覆性的变化,价值绝对不可小觑。
3D打印汽车相比传统制造汽车模式的好处在哪儿?是如Local Motors宣传的那样,很快吗?Strati号称所有零件打印出来只需44小时,然后只需4天即可组装完成。而且按照他们的构想,通过改进技术他们可以争取做到少于20小时,并确信未来可以在一个小时以内完成这些工作。即便如此,如果单就生产而言,这种快与已有的整车流水线来说并无太多优势——一百年前的福特,就可以12小时一台了……
那价值在哪儿?很简单:个性化。如果你想拥有一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车,如果按照传统模式,从设计图纸、建模、出样车、测试、调校,再到整车,没个几年是不可能的,而且成本也会高得让全球首富咂舌。有了3D打印就完全不同——可以按照你的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然后“打印”出来,前后几天搞定,价格只要“5.3万美元”……对比传统方式,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这种需求有没有?当然有,而且不少。不光普通的民用领域有,在专业领域(如演艺界、赛车界等等)的需求更是广泛。
这种个性化我们也不必拘泥于整车。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车身构架、悬挂、动力总成依旧按传统模式来以保证性能和安全,然后在真正展现个性的外形、内饰覆盖件部分,按照个人需求来“打印”。这一点实现起来要比“整车打印”更容易,但效果同样也是颠覆性的。
到那时“满大街大众脸”的景象将不复存在,汽车会如同时装一样五彩斑斓。不仅如此,对于用户而言,一款车的外形可能也并非一成不变,过几年想换个形象“打”一个版本换上即可。比起现阶段的选装或改装,后者是不是感觉弱爆了?
以上更多立足于用户和终端的角度看3D打印,但其实3D打印对于汽车行业,更大的价值在于研发与设计环节。
了解整车设计的人都清楚一个重要环节叫“油泥模型”。为什么要弄这么个东西呢?因为即便是电脑显示技术再先进,但实际效果与实物仍是没法比的。而打造这个模型,就如同艺术家做雕塑一样,既见功夫又费时间。更要命的是,一款车从设计到完成,这模型远不止一个。有了3D打印,这活儿就简单多了。
在样车设计制造阶段,3D打印同样可以大显身手,所有的覆盖件都可能会有多个版本。如果按照传统工艺,同样费时费力,例如内饰到底是环抱好还是飞翼好?屏幕是在上面好还是在下面好?有了3D打印分分钟弄出几个版本来测试。这种感觉的差别,就如同日常工作中的打印和抄录一样,绝对不可同日而语。
3D打印研发环节的另一价值在于模具的制造。车辆的更新换代为何要间隔数年?除了固有的设计周期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模具——整套模具的更新是相当费时、费力、费成本,没事儿总换可吃不消。有了3D打印,这一切都变得SO EASY。如此一来车辆的更新速度将大幅度提升,而且同平台的衍生车型也会变得越来越多。
事实上,所有非批量的环节都可以交给3D打印来完成,以大大简化工序,提高效率和成功率。例如概念车,通过3D打印不仅省事儿,而且还能同时推出更多版本来获取市场反馈,提高最后量产版的成功率。还有改装市场、特型车的维修市场等等,3D打印也都有用武之地。
结语:3D打印相比传统批量制造的价值,与平面打印相比印刷类似——所有单一、个性化的东西都是前者的强项,而批量生产仍然是后者的天下。与此同时,它们之间也并非割裂和替代,而会有更多的互补。
3D打印在研发设计上的价值,以及在整车个性化选装和改装方面的价值绝不可小觑。它与传统制造模式结合起来,完全有可能在并不算长的时间里,颠覆人们对传统汽车的认知——车型的丰富程度、更新的速度以及造型的个性化,将超乎人们的想象。
在我们看来,整车的3D打印离我们还有多远已变得不再重要,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3D打印对于未来汽车制造的价值和即将带来的变化,不是吗?
9、3D打印技术前景如何
3D打印技术作为一个新兴技术逐渐流行,将对传统的打印技术和方式带来革命性的改变。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远大,现在很多方面都在引用3D打印技术,应用非常广泛。这种技术可以和很多领域结合起来,比如生物、医疗、建筑、珠宝、鞋类、工业设计、航空航天等等。医学方面,在2014年8月,北京大学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椎,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不过,3D打印技术也面临着打印材料的限制、知识产权以及道德伦理方面的争议。但是单就医学方面,我相信3D打印技术对病人绝对是一个福音。
目前在3D打印领域中发展最迅速、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应属快速模具技术。比如机械工业、电子工业、汽车制造、航天航空制造、轻工业、军事、通讯等。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无所不能,在高科技领域里3D打印技术所成功研发的复合纤维3D打印机可以打印人们平常的衣服等衣着。
3D打印技术犹如一股猛烈的风暴在席卷着传统的制作和加工业,制造的工艺和技术出现了质的飞跃,一体成型,不需要二次加工,在材料浪费上有很大的进步。其打印效率和打印速度也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当然,3D打印技术也存在一些缺陷:打印机造价昂贵,运行和维修的费用也很高,而且对成型的物体材料要求也很高。软件的操作难度大,3D软件处理的数据量也很大。不能做到大规模批量生产,在一些方面难以替代传统的打印技术,但是3D打印技术的发展前景难以想象,在未来必定成为新时代的标杆之一。
10、经验交流:日本3D打印市场如何运作
在日本,南极熊3D打印网也有不少读者用户。近日,一个日本3D打印公司和南极熊进行了市场运作的交流,看看中国3D打印产品是如何输出到日本市场的。
日本3D打印株式会社主营业务为经销3D打印机、提供3D打印服务和解决方案。 其中包括,它把中国的3D打印产品卖给日本,例如太尔时代桌面级3D打印机、先临三维3D扫描仪等。
通过南极熊的牵线搭桥,2016年获得上海Raise3D日本独家代理权后, 日本3D打印株式会社携手Raise3D共同开拓日本市场,通过两年多的努力,获得近3500家企业、科研院所、社团协会等的认可,遍布于汽车、医疗、大型科研机构、消费电子、工装夹具、影视、动漫、建筑等各行业。与全日本大学生活协同联合会、软银商业服务株式会社、大冢商会等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日本进行市场运作并相对成功,日本3D打印株式会社首席执行官北川先生向南极熊介绍了经验,从产品品质、解决方案价值输出和客户服务体验等不同角度给出了解答。
1.日本市场蓬勃发展
2020年日本市场的3D打印装置,耗材,软件的销售预期将超过1兆日元,如若加上打印服务和解决方案,日本市场的销售预期将达到20兆日元。
2.产品性能稳定,合作良好
Raise3D从上海起步,布局全球,Rasie3D N2系列被美国权威杂志评为最佳3D打印机,稳定的打印精度下还可完成大型打印,Raise3D从N系列到现在的Pro系列,经受住了日本市场的考验,服务日本600+家企业并深受好评。
3.客户服务解决方案
为了让客人跟快更好的使用打印机,向客人提供上门的培训服务,为了让Raise3D能解决更多客户的需求,推出了日本OFP项目,测试打印世界上表现良好的耗材,扩展Raise3D的实用性,贡献日本制造业。
4.售后服务重视客户体验
24小时邮件对应,工作日不间歇电话咨询服务。全日文操作手册,使用初期上门培训,免费维修服务最长可达2年。
2018/5/18日,Raise3D Pro新系列发表会地点东京。Raise3D 3D打印机性能稳定、可靠耐用在专业级3D打印机市场中,屡获殊荣。
2018/6 东京DMS展会
北川先生向南极熊表示,“曾经在世界上被日本人引以为傲的日本传统制造业正在慢慢失去其领先地位,在这种大环境下,我司认为,在以3D打印机为中心的新技术、新服务将在日本掀起改革日本传统制造业的新浪潮。以更快、更新、更好作为核心理念,向日本企业输入最新的3D打印技术与服务。我们不仅仅是一家3D打印进的机渠道销售公司,我们的目标是改革日本传统制造业,做新时代下的企业方案解决伙伴。”
从展会看日本3D打印市场
国际3D打印巨头Stratasys出现在东1展馆入口处,带来了其2016年发布的全彩多材料3D打印机J750,J750基于第四代PolyJet打印技术,全球顶级的非金属3D打印设备之一,可以将多种颜色和多种材料打印到一个模型上,实现超逼真的打印效果。
以及2017年发布的全新FDM工业机F370,F370是F123系列中最大尺寸的FDM 设备,构建尺寸为355 x 254 x 355 mm(14 x 10 x 14英寸)。可以放置在办公室中,并且可以让设计师完成整个原型工作流程,从最初的概念验证一直到设计验证和最终产品的性能。
同时还展出了一台小型注塑机,这样的应用在国内展会很少见到,如图中所示,注塑机上安装了3D打印的非金属模具,工作人员手中的塑料件就是通过该模具注塑成型的。据工作人员介绍,一个3D打印模具可以注塑约100个塑料零件,适合小批量生产,比金属模具成本低。
该非金属模具甚至可以直接铸造金属材料,比如下图中的金属钱币为熔点200多℃的锡合金,直接通过Stratasys 3D打印非金属模具铸造而成。
▲熔点200多℃的锡合金
日本属于企业工业发达的国家,在汽车领域3D打印的应用也比较多,Stratasys的3D打印机主要是辅助加速汽车研发,比如打印轮毂、内饰、方向盘等各种零部件。
现场还组装了一个巨大的发动机模型,使用FDM 打印拼装而成。
ASPEX公司是一家日本本土3D打印企业,他们展出的几件新材料3D打印样品引起了南极熊的关注,就是通过SLS激光烧结工艺打印的PPS材料(聚苯硫醚)模型,PPS与碳纤维的复合材料模型,以及PBT材料(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模型。该厂家负责人告诉南极熊,PPS材料具有难燃性、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其熔点高达280℃,主要用在航空航天领域,目前绝大部分的SLS设备无法烧结如此高熔点的粉末材料。据南极熊了解,中国的华曙高科今年发布的一款超高温SLS设备,可以可烧结280℃及以下材料。
据南极熊了解,PPS塑料学名叫聚苯硫醚,在化工行业pps可用作合成、输送、储存物料的反应罐、管道、阀门、化工泵等,在机械中心pps可制作叶轮、叶片、齿轮、偏心轮、轴承、离合器及耐磨零件;pps的主要用途还是在电子电器领域,如制作变压器骨架,高频线圈骨架、插头、插座、接线架、接触器转鼓鼓片及各种精密零件等。
同时,该公司还代理法国3D CERAM的陶瓷3D打印机。
刚刚在上海发布新机器的惠普(HP)也参加了本次展会,本次展出了一台4200型号的设备。有关其3D打印机的详细信息可以点击后面这些链接查看:
《200万人民币起,惠普3D打印机中文说明书》
《惠普3D打印机上海发布会,涉及制造业市场达12万亿美元》
《关于你所不知道的惠普3D打印的清单》
《解读惠普在全球战略下的中国3D打印布局》
▲惠普打印机,中间的是可移动的构建单元
▲与打印机配套的处理站,功能是为构建单元添加粉末材料,以及将打印好模型从粉末中取出来,并且回收粉末材料
▲惠普3D打印机打印的样品
展会上,南极熊注意到了一个来自中国的3D打印机,上海复志。展位方是日本3D打印机株式会社,是由几个中国年轻人创立的公司,在日本代理销售RAISE3D的FDM设备。2016年的时候,他们想找比较好的3D打印机,拿到日本代理销售,于是便找到了南极熊进行咨询,看看中国谁家的3D打印机符合要求,经过大量对比,他们最后选择了RAISE3D的。从2013年以来,这几个在日本创业的中国人,致力于将中国的3D打印机推向海外市场,业绩还算不错。
其实,中国的3D打印厂商,做国外市场的时候,如果可以找到国外本地的团队,可能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