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维修这个行业以后会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吗?
汽车维修这个行业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前行的,因为汽修维修的话,是因为汽车的保有量会越来越多的。
2、女子骑马拉奔驰游街维权,维权一起又一起,4S店里为何有那么多“坑”?
因为他们想要赚取更多的利益,就只能从这些地方动手。
3、汽车修理厂,生意淡了为什么
生意淡考虑两方copy面因素。
1、外部因素,市场情况有什么变动,当地车辆保有量是不是减少等方面;
2、自身因素,是不是对顾客服务态度不行,是不是自身修车的技术不是过硬,是不是自己厂子的配件不太可靠,是不是回头客减少了等等。尤其自身因素要多加分析。
总之做生意要踏踏实实,诚信文本,尤其现在汽修行业猫腻多乱象多,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
4、汽修行业的乱象有哪些
主要就是行业要价比较乱,有的低价揽活,但是只是治标不治本,而车主对这方面也不精通,所以就是高价的怕骗钱,但是低价的就遗留问题过多,4S店除了走保险,一般个人去负担比较大,所以这个还是需要靠汽修行业的人自己心里对得起这个行业吧。
5、我国的汽车市场明明没饱和,怎么打折都卖不动?
现在我国大部分城市都有堵车现象发生,让大家误以为我国的汽车数量过多,已经达到饱和的状态。实际上以中国14亿人口来说,有车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汽车市场还有很大的开拓空间,想要买车的人比比皆是。既然汽车市场没有饱和,那为啥上半年各大汽车品牌亏损严重,给出诱人的折扣也卖不动呢?
上半年汽车市场不景气,我们暂时可以归结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忙着解决自己的温饱,根本就没有想过还要去添一个大件。可是在疫情之前,车市就已经是寒冬了,为啥突然会卖不动?或许是被这三座大山难住了。
第一,买车容易养车难。这就和生孩子是一个道理,生孩子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可是养孩子却要投入一生的精力。刚买完汽车觉得今后出行都很方便,但随之而来的停车费、保险费、保养费、维修费等,让一些上班族们并没有因为汽车而生活得更好,生活质量反而下降。由于汽车不能乱停乱放,买个车还得想好停放的问题,于是不少人干脆就不买车了。
第二,城市的交通乱象太多了。人真的是会被环境给影响,现在很多城市一到上下班高峰就开始堵车,开个车还没有人家骑自行车快。而且开车时遇到一些不顾他人感受的司机,脾气再好的人都会被点燃,有些路怒症就是这么一步步被逼过来的。
第三,想买车却买不着。这种现象在一线城市居多,由于汽车数量过多,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不得不出台限购限号限行的规定,让大家觉得买车是个累赘。新能源车倒是不受影响,可是它的续航能力还得不到市场的普遍认可,加上公共交通方便,想要用私家车使用打车软件、租车软件都很方便,自然也就没有想要去买车的冲动。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买不起车、养不起车、用不起车成为社会主流,很多人宁愿暂缓买车计划,也要再观望一段时间再说。
6、奔驰、宝马也中招,汽车市场维修乱象,原来4S店才是最大的坑!
截止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约为2.4亿量,并且每年还以大概10%的比例增长,而在快速增长的背后,是汽修行业的野蛮生长。
大体来看,各4S店的维修和保养都有模有样的,车主们也比较的放心,甚至有些车主从头到尾都是在一家4S店修车的,虽然价格比较贵,但是一般不用担心零件的质量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大部分人不懂车,不放心外面的修车店,只能花钱买保障。
但是总有那么几个例外!
奔驰大G“小伤遭大修”,4S店一审被判欺诈,赔三倍修理费!
北京董先生驾驶其奔驰车剐蹭到马路隔离桩,整体受伤还不算大,但在送去4S店维修时,却对其车辆进行了“大修”,来来回回更换前桥和车架总成总共花费40余万。最让人惊讶的是,由于修车时,4S店在维修时私刻了车架号,导致董先生的车无法年检。
随后,董先生将该奔驰4S店所属公司告上法庭。法院认为,该公司对无需更换前桥和车架的车辆进行更换,且私自打刻车架号,构成欺诈,遂判决该4S店将原车架装回董先生车辆,并按维修费用三倍赔偿董先生86万余元。最终在2019年12月10日,通州法院判决:该公司在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赔偿董先生损失86万元,并将原车架装回至董先生车辆。
值得注意的是,该事件4S店与“西安奔驰车女车主坐引擎盖维权事件”所涉的西安利之星汽车有限公司,也是同一老板。同时,网上搜索该事件后,可以看到,类似的案例非常之多,并且也均为奔驰汽车!
新买的宝马竟然是喷过漆的瑕疵车,4S店被判“部分欺诈”
2019年3月29日,河北沧州的刘先生在沧州市浩宝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贷款40余万购买了一台宝马X4。提车后的当天,刘先生开着新车去贴膜,而在汽车养护中心贴膜时,工作人员的一句话让刘景风傻了眼,表示刘先生的新车车后面是喷过漆的!
随后,刘先生将车委托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最后得到的结论是这辆车确实进行过喷漆处理。刘先生于是将这家宝马4S店告上了法庭。
最后,根据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显示,认定该宝马4S店的行为系“部分欺诈”,判决该宝马4S店返还刘景风所有费用,并支付赔偿款17万余元。
越来越多的车企、经销商欺软怕硬,最终还将毁了自身!
打开手机上的新闻APP,我们经常能看到某某消费者维权难、某某企业不负责以及某某4S店坑害消费者等类似的新闻,并且曝光的大多还是高名气、高销量的汽车品牌,往往这些企业在保持高利润的同时,依旧在使用各种手段想尽办法从顾客那里多榨取利益。但是遭到曝光后,这些企业又立马转变姿态,变得客气。
如果把心思都一头扎在了牟取暴利上,加上售后服务态度的下降与冷漠,不光会令消费者心寒,更是对品牌的名誉的严重摧毁。
最后,行业需要加大监管力度,以及确定标准和规范服务,并且在等待法规的完善同时,从业者更应该自律,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同时,汽修行业正在合法合规的道路上,未来给车主一个可以信赖养车的机构,需要依靠每一位从业者的努力。而作为消费者,要是自身的合法利益受到侵犯,大家一定要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4S店的维修保养乱象,你还有什么看法?你是否也被坑过?
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欢迎私信我们,我们将竭诚为你解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4s店东西这么贵怎么没人管
之所以贵,是因为垄断,你的汽车配件只能在4S店买到,厂家和4S店有协议,这样就专造成了4S店可以漫天要价!
不过这属种格局正在逐渐改变,将来将打破这种局面,
2014年9月18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对外颁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旨在规范汽车维修售后服务市场的乱象,其中第十二条明确表示,“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这意味着,“新车保修期内只能在4S店内做保养,否则不享受保修政策”的保修条款彻底终结,4S店的垄断时代结束,从今以后,车主完全可以自由选择汽修店并根据自身需求为爱车挑选搭配维修与保养服务。
8、上海大众回应4S维修乱象,维修行业的水究竟有多深?
维修行业水特别深,广大不懂内行的人士不容易看出里面的猫腻。4S店的价格猫腻:在4S店,100元的汽车配件,商家给你打7折,他们还有25%的利润,由于以前原厂汽车配件被4S店垄断,到消费终端时价格已翻了几番,原厂生产的某品牌轮胎,出厂成本价也就800元/个,如果非4S店渠道,价格约1600元/个左右,而在4S店则可以卖到2600元/个。
一、汽车需要维修保养时,消费者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
认为只有在4S店才比较靠谱!确实4S店在管理方面,确实有别于其他汽修厂或维修店,表面看起来操作流程比较规范;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这不过是一种假象,让众多消费者陷入了消费陷阱。4S店的配件和其他修理厂的配件其实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明确区分。比如:某品牌的汽车生产商(指汽车制造厂),并不是汽车配件生产商,它是将其他合作商——汽配生产商生产的配件,进行组装加工,形成整车对外销售。
二、车辆在质保期内,一定要在4S店内保养
车辆2年内、6万公里质保期,或者3年内、10万公里质保期,消费者一定在4S店保养,不然出了问题,4S店不质保。”其实并没有这样的规定,这是个别商家的误导。车辆在质保期内,车主同样可以去其他维修店保养。“车辆在质保期内,4S店主要是保发动机、底盘、悬挂等大部件,点火器等易损部件是不保的。但是,一般新车的大部件在质保期内是不会坏的。”
三、4S店会不合理收费并采取恶意措施
一些无良的4S店会在车主把车送到店里就行维修与保养的时候,利用车主并不熟悉车辆具体零部件构造的前提下,故意抬升配件维修价格,还会在车辆未损坏的地方进行故意破坏,把这些问题转嫁给车主,造成车主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9、汽车不在4S店保养算不算脱保
一直以来,汽车厂商对渠道和零配件的高度垄断,不仅让导致整个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畸形,而且也让车主们苦不堪言。然而,这一现状,可能在2015年1月1日起被彻底打破,汽车4S店的维修暴利也将正式宣告结束。
9月18日,交通运输部官网对外颁布《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我国汽修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市场结构不优、发展不规范,消费不透明、不诚信等问题”。
意见由交通运输部牵头,联合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公安部、住建部、商务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中国保监会,共计十个部委参与审批,旨在规范汽车维修售后服务市场的乱象。此举受到了广大车友和消费者的热烈关注。
保修期内做保养可以不选4S店
“不得限制、干预消费者自主选择维修企业和维修服务,不得以汽车在‘三包’期限内选择非授权维修服务为理由拒绝提供维修服务。”意见第十一条明确表示,限制滥用汽车保修条款,保障消费者维修选择权。很多4s店执行“新车保修期内必须在4s店内做保养,否则不享受保修政策”的保修条款,这其实妨碍了消费者选择汽修厂的自由。此外,消费者还可以自由选择给爱车做哪些保养。很多对4s店开出的保养单有异议的车主,完全可以去专业的汽修厂给爱车做保养。
厂家和经销商应告知消费者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维护、修理汽车,至于消费者是否选择厂家授权的4s店,那是消费者的自由。只要是按照说明书正确使用、维护的汽车,不能因为车主没有在4s店做保养,就不享受“三包”政策。
维修车企应公开技术信息,不公开将受罚。
意见指出,要建立实施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制度,保障所有企业平等享有获取汽车生产企业汽车维修技术的权利,促进汽车维修市场公平竞争,提升汽车维修质量。
“自2015年1月1日起,汽车生产企业(包括从中国境外进口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企业)要在新车上市时,以可用的信息形式、便利的信息途径、合理的信息价格,无歧视、无延迟地向授权维修企业和独立经营者(包括独立维修企业、维修设备制造企业、维修技术信息出版单位、维修技术培训机构等)公开汽车维修技术资料。”从明年开始,汽车生产厂家被要求向4s店和汽修厂等公开维修技术信息。
在2015年12月31日前,汽车生产企业要公开全部已进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国产车型以及已获ccc认证的国产及进口车型的汽车维修技术信息。意见明确规定企业违反该原则的处罚措施,即:新车型上市3个月未能有效公开车型维修技术信息的,将撤销该车型有关《公告》和3c认证。意味着该车型将不能继续销售。
这一政策将让汽车修理厂在获取维修技术信息方面,与4s店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汽车修理厂的市场竞争力能得到大幅增强,消费者的选择也会更加丰富。
配件破除渠道垄断,鼓励自由流通
意见鼓励原厂配件生产企业向汽车售后市场提供原厂配件和具有自有品牌、商标或标识的独立售后配件,同时鼓励授权维修企业向非授权维修企业转售、提供原厂配件。
这意味着,不用去4s店,消费者在汽修厂买到原厂配件的几率将大大提高。汽车配件生产厂家直接向汽修厂供货,可以绕开厂家和4s店,减少流通环节,配件价格也将趋向于合理。http://www.okeycar.com/
10、事故车修复的市场怎么看呢?
该汽修厂的主营收入有两种:.修车 2.买事故车,大修后卖掉。第一种也是水很深的,就不提了,现在主要说第二种。 汽修厂有稳定的事故车源,隔几天就拖回来一辆。具体从哪里买回来的我也不太清楚,但显然可以看出收售事故车是一个成熟的产业链了。事故车中高档居多,很少有市场价低于十五万的,这样卖的时候才有利润空间。 修理厂有一个小仓库,里面都是各种汽车的残肢内脏,留着将来给同型号的车拼装。具体讲讲修车。各种件都有的卖,新的旧的、原车的原厂的高仿的副厂的,去北京XX汽配城绕一圈,能找到大量货源。车架伤的不太厉害,可以修复的就直接钣金修复,无法修复的,就切下来,再买一个旧的焊上,这里张师傅说的对,不过我没见过买新的,可能是我待的时间不够长;发动机件、悬挂系统、电路、机盖、车门以及一些比较重要或者门面上的部件,一般都是买功能良好的旧原车件,或者新的原厂件,总之这个要尽可能保证质量;其他部件就很难保证是原车原厂件,尤其是一些不起眼的外观件,用高仿件就算是有良心了。当然无论是用什么件,车修完了看上去都和新的一样。有人说,老师傅的手艺做的内行人都看不出毛病来,说的不能算是错。但是,像我们这样的小城市,行内人基本都是脸熟,车是从哪个修理厂出来的,都不用去看车,心里就有点谱了。而且十几万元级别的车,用副厂件很多的,就算容易被看出来,也要控制成本啊,不然怎么赚钱。买车的基本都是外行人,不用担心的。车修好了,就直接挂到网上卖,一般都是车贩子来买,不过因为价格低,也有个人买去自用的(低价买到宝马路虎,开开心的去装逼了)。车没卖出去之前,汽修厂老板也会把一些高档车开出去装逼。开高档车而且经常换车的人,基本都是车贩子或者汽修厂老板。说修复好的事故车不影响开,这个我完全不能同意。说修复的特别好是有多好?汽修厂要控制成本,再有良心也得赚钱啊。事故车拖回来的时候,都是撞的面目全非,安全气囊十个有八个是弹出来过的了。修复的时候就是把气囊塞回去,表面上做的让人看不出来。万一撞了车,100%是不会再弹出的了。汽车玻璃很贵,一般都不会更换特别好的,反正表面上看不出来。而且这些车,开着开着经常会出一些小毛病,老板自己开,出毛病了直接开回自己的汽修厂修理,无所谓的,普通人哪修的过来。在市区里开开还可以,千万别开到高速上去,一旦出了事,后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