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汽车甩尾怎么维修

汽车甩尾怎么维修

发布时间:2020-12-06 09:31:40

1、汽车怎样才能做到原地甩尾?

汽车甩尾的技巧 前进180度甩尾--在惊险动作电影里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镜头:一辆车在高速行驶时,猛然遇到前方有人堵截,驾驶员猛打方向盘,汽车在刺耳的摩擦声中原地180度调转车头,从容逃逸.这个动作看起来很激烈,这个动作并不难.

要做到180度甩尾,有以下几个要素要掌握:第一是速度,做甩尾动作之前,车子要开到50码以上;第二是做的过程中要拉手刹,手刹的灵敏度是动作成败的关键.所以在做这个动作之前,车迷有必要检查一下手刹的灵敏程度.检验的程序是在车子发动以后,拉住手刹,然后挂挡加油,如果后尾部感觉到有明显下沉,说明手刹是可靠的.这样检测的依据是,手刹是管后轮的,汽车发动后前轮向前滚动,后轮固定不动,从而使驾驶员产生了一种尾部向下沉的感觉.

前进180度甩尾的动作要领是:将速度提起来之后,大约到达50—60码左右,车子挂到三挡,这时左手向左打大约45度的方向盘,右手同时拉手刹.后轮 "抱死",前轮滚动使车头顺利掉头,车尾靠着惯性甩过去.车子甩过来之后,左手稍回方向盘,然后加油直行,动作即告完成.这个动作虽然不难,整个过程也只有十几秒钟,但是感觉却非常刺激.对于初学者或者本本族而言,为了安全起见,可以在30码速度尝试"甩尾".由于惯性不足,这个速度上一般只能实现90度或者小于90度的甩尾,有点类似于拐90度急弯时的动作.对于初学者而言,这已经能尝到足够的乐趣了.

倒车甩尾直行--从车库里或者从小巷里把车倒出来,不用慢腾腾"几进几退"来摆正车头,而是在十几秒里迅速实现180度调头,从倒车变成直行,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动作的步骤是:车子启动,挂倒挡,车速保持在30码左右,或者凭车主本身的感觉而定,然后双手快打方向(至少要一圈以上),打方向的同时脚踩离合, 同时挂前进挡,往回打方向盘,整个过程也只在十几秒内完成.完成这个动作的关键是后方视野要好,防止倒车时发生碰撞.所以要练习这个动作,最好选择在开阔地带进行.

前进甩尾和倒车甩尾的区别是:前者是靠惯性推动,车尾轮胎在地面滑动来实现甩尾的,对车尾轮胎会有一定的磨损.而后者是靠车轮在地面滚动来实现,相对来说动作更加温和一些,也容易一些.

2、汽车甩尾怎样维修,

汽车甩尾有多种可能,先找出问题点,再对“症”维修。

1、有可能因刹车单边“抱死版”故障,如在行驶权当中造成制动图的不平衡而甩尾。

2、制动碟或鼓的平整度或弧度不匀造成的制动图不匀而有可能出现此现象。

3、制动蹄片原因。如质量差或是维护不当,如已经到需要更换时间了而未更换。

4、车身稳定系统或ABS-ECU系统故障,如在ABS出现故障时,机械制动部分由于天雨、雪等情况下一定速度时造成的甩尾情况。

5、传感器或线路部分造成,如轮速传感器故障、或因检测数据受外部原因(泥、沙遮挡;人工安装位置不当)而不正确造成相关系统反馈信号有误差时造成的制动图不匀而出现此现象。

6、部分车型制动分配阀故障。

7、制动系统当中的杀车油(品质、是否足量、是否按时保养等)、管路(异物堵塞、管道破裂、管道变形等)引发的异常故障。

8、不排除其他系统或是部件引发车辆出现甩尾现象的可能,具体 以实车检测结果为准。

所以,发现问题时,特别是涉及安全方面的,要及时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再对“症”治疗,确保安全行驶。

3、汽车怎样做出甩尾动作?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转弯中拉手刹

3、直路行驶中猛踩刹回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答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3)汽车甩尾怎么维修扩展资料

汽车甩尾注意事项

1、安全

汽车漂移其实是车辆处于失控与不失控边缘的一种驾驶状态,甚至是漂移的高手也会严重失误,所以对于想要学习的人,强烈要求场地一定要空旷,可以在地上码放装桶。

2、车辆的选择

对于漂移来说,大马力是没必要的,对于任何的轨道路况来说,300-550之间的马力足以满足漂移的需求。如果马力过大的话,车轮就容易打滑,这样漂移的时候就很难控制。

3、检查刹车

在练习漂移技巧的时候会严重磨损轮胎以及刹车,使用刹车的频率非常高,所以学习漂移前一定要做好检查准备也是为了安全着想。

参考资料

网络-甩尾

4、怎样防止汽车甩尾?

过弯道时刹车不要踩的太重,提前减速。

5、汽车怎么甩尾,漂移?

漂移产生的原理 : 归咎到底就是一种:后轮失去大部分(或者全部)抓地力,同时前轮要能保持抓地力(最多只能失去小部分,最好当然是获得额外的抓地力了),这时只要前轮有一定的横向力,车就甩尾,便会产生漂移。 令后轮失去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2.任何情况下使后轮与地面间有正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高) 3.行驶中减小后轮与地面之间的正压力。 这三项里面只要满足一项就够 实际上1,2都是减小摩擦系数的方法,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应用方法不同。 保持前轮抓地力的方法: 1.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2.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减少太多,最好就是可以增大正压力。这两项要同时满足才行。 实际操作里面,拉手刹就一定同时满足行驶中使后轮与地面间有负速度差(后轮速度相对低) 行驶中不使前轮与地面间有很大的速度差 ; 漂移初状态的简单操作: 产生漂移的方法有: 1.直路行驶中拉起手刹之后打方向 2. 转弯中拉手刹 3. 直路行驶中猛踩刹车后打方向 4. 转弯中猛踩刹车 5.功率足够大的后驱车(或前后轮驱动力分配比例趋向于后驱车的四驱车)在速度不很高时猛踩油门并且打方向 其中3,4是利用重量转移(后轮重量转移到前轮上),是最少伤车的方法。 1,2只用于前驱车和拉力比赛用的四驱车,而且可免则免,除非你不怕弄坏车。 注意1和2,3和4分开, 是因为车的运动路线会有很大的不同。重要说明:漂移过弯和普通过弯一样,都有速度极限,而且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最多只可能比普通过弯高一点,在硬地上漂移过弯的速度极限比普通过弯还低! 至于最终能不能甩尾,跟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系数、车的速度、刹车力度、油门大小、前轮角度大小、车重分配、轮距轴距、悬挂软硬等多个因素有关。例如雨天、雪地上行车想甩尾很容易,想不甩尾反而难些;行车速度越高越容易甩尾(所以安全驾驶第一条就是不要开快车哦);打方向快,也容易甩尾(教我驾驶的师傅就叫我打方向盘不要太快哦);轮距轴距越小、车身越高,重量转移越厉害,越容易甩尾(也容易翻车!);前悬挂系统的防倾作用越弱,越容易甩尾。 有人提到多种漂移方式,实际上都在上面五种之内。 甩尾中的控制: 如果是用手刹产生漂移的,那么当车旋转到你所希望的角度后,就应该放开手刹了。 漂移的中途的任务就是要调整车身姿势。因为路面凹凸、路线弯曲程度、汽车的过弯特性等因素是会经常变化的。所以车手经常要控制方向盘、油门、刹车、甚至离合器(不推荐),以让汽车按照车手所希望的路线行驶。 先说明一点原理:要让车轮滑动距离长,就应尽量减小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要让车轮少滑动,就应尽量增大摩擦力。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前面说过,一个是让车轮太快或太慢地转动,一个是减小车轮与地面间正压力;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就是相反了。 其中,让车轮太慢转动的方法即是踩脚刹或者拉手刹了(再强调一次:脚刹是作用于四个车轮,手刹是作用于后轮的。不管是否有手刹作用于其他车轮的车,我所知道的有手刹的赛车全都是我所说的情况) 踩脚刹:四个车轮都会减速,最终是前轮失去较多摩擦力还是后轮失去较多摩擦力不能一概而论。 拉手刹:前轮不会失去摩擦力而后轮就失去大量摩擦力,所以就容易产生转向过度了。因为无论脚刹、手刹都有减速的作用,所以车很快就会停止侧滑。 真正的漂移: 而如果想车轮长距离侧滑,唯一的方法就是让驱动轮高速空转,必须要装有LSD的、功率足够大的车才可以这样做。为什么要有LSD呢?因为车漂移时车身会倾斜,外侧车轮对地面的压力大,内侧的车轮压力小。没有LSD的车会出现内侧驱动轮空转,外侧驱动轮转得很慢的情况。这个转得慢的车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大,车的侧滑就会很快停止。 车分为前驱、后驱、四驱,没有驱动力的车轮是不可能高速空转的。那么前驱车的后轮就不能做长距离的侧滑,如果驱动轮(即是前轮)高速空转,侧滑比后轮多,漂移角度就减小,所以前驱车是不能做长距离漂移的。四驱的车很显然是可以的。后驱车呢?后驱车前轮没有驱动力,但前轮可以向车身滑动的方向摆一个角度,所以后驱车也可以作长距离漂移。 侧滑距离与侧滑开始前的速度有关,通常会越滑越慢,最后还是停下来,但如果场地允许、控制得好,理论上可以做无限长的侧滑。因为打滑的车轮仍有一定的加速所用,而侧滑的轮胎也受到地面的阻力,当这两个作用平衡时,车的速度就不会降低了。例如 Doughnut(原地转圈)就是无限长漂移中的一种,当然也可以做出转弯半径较大的无限长漂移。 上面说的都是控制驱动轮侧滑长度的方法。知道这些原理之后,再说-- 调整车身姿势用到的方法: 1.控制前轮的角度,不能太大或太小,特别是对于后驱车 2.调节油门、刹车,令车有加速或减速的趋势,就产生重量转移,通过重量转移控制车头向外滑更多还是车尾向外滑更多 3.利用手刹再次产生转向过度。 注意:2中,后驱车(或动力分配比趋向于后驱的四驱车)加油所产生的效果不一定是加速,如果加油太猛,就有可能因为后轮转速太高而减小摩擦力,车尾向外滑得更多。 重要讲解: 最大漂移角度 : 最大漂移角度--在漂移中途,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夹角如果大于这个角度,就必须要停车(不停的话就撞出去)。注意不包括漂移产生时。 后轮驱动车来说,因为前轮没有驱动力,不能产生高速空转向外滑,只是靠地面对前轮的侧向力控制车头运动。所以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最多只能和前轮最大摆角相等(不同的车前轮摆角不同,一般轿车的前轮摆角可以有30度左右),再大一点的话,除了停车再起步之外就没有任何方法恢复正确行驶。注意平常人提到的“大角度漂移”不是指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而是附图红色标志出的角度,弯越急,显得角度越大。 后驱车也有前轮抓地力不够、转向不足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车头指向与车身运动方向之间的夹角同样不能超越最大漂移角度,否则也必须停车才能恢复正常行驶。 前驱车因为可以保持后轮的抓地力而加大油门让前轮向外滑,所以前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很大,可以接近90度。 四驱车因为前后轮都可以高速空转,加油时有前轮向外滑得更多的可能性(为什么?因为加油时重量转移到后轮,前轮与地面间摩擦力小)再加上前轮可以向外摆,那么四驱车的最大漂移角度就比后驱车大。( DRIIFT : 反对意见出现,后驱车在完整的车架SET UP 下漂移角度比4WD大.) 比较三种驱动形式的车,前驱车是最容易驾驶、最安全的。(DRIIFT: 反对意见出现 ,呵呵我觉得FR最好开,停车的时候真是"感觉好极了") 漂移的出弯: 出弯的时候就应该结束漂移了,结束方法与漂移过程中减小漂移角度的方法一样。 对于前驱车, 1.加油使车头向外滑动(因为除了漂移产生的时候,前驱车基本上是转向不足的) 2.通过前轮向外摆修正车头角度 3.也可以前轮向外摆之后放一点油门。 对于四驱车,2通常是必要的,3也很有效,1则不一定奏效。 对于后驱车,最主要靠2。视具体情况而定,车的重量分配、驱动力分配、之前漂移角度、路面状况等多种因素都有影响。 注意整个漂移过程中(包括产生、中途、结束)车身都是在向外滑的,所以准备出弯的时候不要把车头指向路外侧,而是应该指向内一点,让车滑到路最外侧时横向速度刚好为零,这就是完美的出弯。 后记: 开不同的车做漂移都要有一段适应过程,了解车的特性;在不同路面上也要有适应过程。在拉力赛中,因为每个弯的具体情况都是不知道的,即使在上一赛季已经跑过这赛段,路面也不会与以前相同。所以拉力赛中过弯都崇尚“慢进快出”的原则--进弯前速度慢一点,看清楚弯道之后就可以加大油门出弯。用这个原则过弯不但不会慢很多,而且安全性大大提高。

6、小车行驶中甩尾现像怎么处理?

后轮先于前轮抱死会导致汽车甩尾,因为车轮抱死导致制动力减弱,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减小,因而相对于某一点,会发生一个扭矩,进而导致汽车甩尾。
如果后轮完全失去制动力,重心位于左右对称面上,左右制动力相对于对称复合点是平衡的,那么就不应该出现甩尾的现象。问题在于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态,由于地面的情况和左右制动力的不平衡等等,使得不稳定的平衡态被打破。不稳定的平衡态一旦被打破就会迅速加大不平衡,最终导致甩尾现象的发生。
甩尾是后驱车通病,常造成各种交通事故,特别是在雨雪天、砂石或光滑路面上行驶时,更要减速缓行以避免发生甩尾。汽车在行驶中,当制动时出现侧滑,应立即停止制动,减少燃油供给量,把转向盘朝着侧滑的那边转动。在调整制动时,一定要调到前、后轮同时抱死或前轮略提前抱死,制动不应有明显的跑偏现象。
对于一些装有感载比例阀或防抱死装置的汽车,车主应经常检查其功能的有效性。驾驶没有防抱死装置的汽车,制动时可将滑动率控制在10%- 30%的范围内,以得到最大的附着系数,使车轮处于半抱死半滚动的状态,以充分利用附着力获得理想的制动效果,能较好地防止侧滑甩尾

7、不平路面汽车甩尾是哪里出了问题?

减震器坏掉了,不光是甩尾,还会上下颤悠几下,确定方法是看看减震器有没有漏油。

8、汽车怎么甩尾,漂移?

最简单的就是拉手刹,再有就是重心动力漂移,也可以动力漂移,高手普桑也能飘,不过一般都是前置后驱的车比较适合,漂移的车的差速器要用2.0的才行。网上有教学视频。

9、汽车甩尾一般是什么问题引起?中华车甩尾怎么解决?

检查后轮 轮胎可能磨损 不能提供足够的抓地力 换宽胎 给胎充气 四轮定位 加尾翼没必要 通过简单的手段可以接决的 这个问题说实话挺危险 最好到大的修理场好好处理一下 个人关点仅供参考

10、汽车刹车为什么老是甩尾

1.无规律的忽左忽右的跑偏
造成无规律制动跑偏的主要原因是轮胎磨损严重不均,持别是后轮内外轮胎直径差越大,无规律制动跑偏越严重。因为这种直径差将导致在车轮对地面的压力随路面的不平而随时发生变化,制动时.在车轮的制动力矩就严重失调,产生无规律的跑偏现象。为避免这种现象产生,应对轮胎进行合理调配,按规定进行换位,使各轮胎磨损趋于一致。如果轮胎磨损正常,但仍出现制动忽左忽右跑偏,则应检查是否有负前束或横、直拉杆球头销等松旷。
2.制动突然跑偏
制动时车辆突然跑偏.往往是由于制动系统或悬架部份突然发生故障。这种故障虽然为数不多,但其危害极大,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制动突然跑偏的原因主要有:某侧车轮制动管路突然失灵。如管路受挤压或碰撞而产生凹瘪以致制动液或压缩空气不能通过,或因铁锈或污物过多而堵塞,或因某侧钢板弹簧固定螺栓松动而突然发生移动,使前桥与后桥不能保持平行而制动跑偏等。
3.有规律的单向跑偏
汽车制动时最常见的就是这种有规律的定向跑偏,造成单向跑偏的主要原因是左右车轮制动力不相等。这种情况主要有:
(1)前轮制动鼓与摩擦片的间隙不一;
(2)两前轮摩擦片的接触面相差太大:
(3)两前轮摩擦片质量不同;
(4)两前轮制动鼓内径差相差过多;
(5)两前轮制动蹄回位弹簧弹力不等;
(6)某侧前轮轮缸活塞与缸简磨损过甚;
(7)某侧前轮轮缸只有空气、软管老化或轮缸皮碗不良;
(8)某侧前轮制动鼓圆度愈限或鼓璧过薄;
(9)两前轮气压不一致;
(10)某侧前轮摩擦片油污、水湿、硬化或铆钉外露;
(11)两前轮制动蹄支销偏心套磨损程度不一;
(12)两前轮某侧制动蹄弯曲、变形或摩捧片松动;
(13)两前轮某侧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未磨合;
(14)某侧制动钳固定支板松动;
(15)两后轮有上述故障;
(16)车架变形、前轴移位、有负前束及垂臂、两前钢板弹簧弹片不一样,以及横、直拉杆球头销松旷等;
(17)制动钳活塞卡住;
(18)悬挂装置紧固件松动;
(19)制动压力分配阀失效;
(20)轮毂轴承磨损或损坏。
既然制动跑偏多系两前轮制动力不等或制动生效时间不一所致,偏斜发生在制动力较大或制动时间较早的一边。因此在检查原因时,通常先路试制动,根据轮胎的拖印查明制动效能不良的车轮予以检修。拖印短或没有拖印的车轮即为制动有问题,这时可参照上述原因逐一排除。一般先检视该轮制动管路是否漏油、轮胎气压是否充足。若正常,可调整摩擦片与制动鼓的间隙;如仍无效,可检查轮缸内是否渗入空气;若无空气渗入,即应拆下制动鼓,按原因逐一检查制动器各件;如各件都属正常,但在轮缸两活塞叉内加金属条后,制动变好,说明该制动鼓内径间隙过大;倘若各轮胎拖印基本符合要求,但制动仍跑偏,说明故障不在制动泵,应检查车架或前轴的技术状况。


与汽车甩尾怎么维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