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的三检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1、出车前由对车辆的水、机油、电的三查和灯光、喇叭、传动、制动、轮胎气压六检;
2、停车检查,以检查上述部位为主;并检查发动机、传动机构、行路机构是否有异常变化,并予排除;
3、收车后上检车台,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故障和隐患随时以小修的方式予以排除,并做好卫生整洁的清理。
(1)汽车维修三检制度扩展资料:
关于“三检”的实施方法:
1、司机应在每次出车前,按照三检表内容逐项检查确认,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相应的检查表中。
2、确认无问题要标明符合,有问题的要及时向综合部通报,以备及时维修。
3、司机要认真如实地填写检查表,以备查验,此记录保存时间为12个月。
2、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三检制度主要包含哪些
1、出车前由对车辆的水、机油、电的三查和灯光、喇叭、传动、制动、轮胎气压六检;
2、停车检查,以检查上述部位为主;并检查发动机、传动机构、行路机构是否有异常变化,并予排除;
3、收车后上检车台,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故障和隐患随时以小修的方式予以排除,并做好卫生整洁的清理。
(2)汽车维修三检制度扩展资料:
关于“三检”的实施方法:
1、司机应在每次出车前,按照三检表内容逐项检查确认,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相应的检查表中。
2、确认无问题要标明符合,有问题的要及时向综合部通报,以备及时维修。
3、司机要认真如实地填写检查表,以备查验,此记录保存时间为12个月。
3、什么是车辆运行的“三检”制度
指的是出车前检查、行车途中检查、收车后检查。
一、出车前的检查
1、检查资质证照是否齐全,是否在有效期。
2、检查车辆喇叭、灯光、制动器是否完好有效。
3、检查油、水、电是否缺漏。
4、检查各种安全设施器材是否齐备完好。
5、检查车辆轮胎是否牢固,气压是否正常。
二、行使中的检查
1、检查水温、油温、各种仪表运行情况及轮胎气压是否有异常。
2、检查制动器有无拖滞发热现象和各连接部位的牢固性。
3、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气和安全设施是否有效。
4、检查防静电接地线是否接地或有损。
5、在车辆遭到意外震动后检查各部位机械是否变形或是否发生油、水泄漏等现象。
三、收车后的检查
1、检查清理全车内外卫生,进行消毒清洗。
2、检查是否缺油,要提前加足。
3、检查冬季水箱是否应放水,防冻液是否不足。
4、检查运行后各机械部位是否有严重磨损松动及其它变化,以便及早修理,为下次出行做好准备
5、检查车辆停放及周边环境是否安全可靠,停车位置是否安全合理。
6、检查画辆是否锁牢,贵重物品是否带好。
1、司机应在每次出车前,按照三检表内容逐项检查确认,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相应的检查表中。
2、确认无问题要标明符合,有问题的要及时向综合部通报,以备及时维修。
3、司机要认真如实地填写检查表,以备查验,此记录保存时间为12个月。
4、什么是汽修“三检单”?急,急,急
三检” 制度根据《汽车修理行业国家二级企业标准》现制定“三检”质量管理制度如下:1、“自检”、“互检”、“专检”的人员必须在相应的检验单上签字;2、检验不合格和未经检验的车辆不得维修出厂;3、检验人员对于质量检验的部分经过检验后,确定检验结果,同时对于检验果负责;4、“自检”不合格的车辆应及时返工修复,对于延误的时间和维修费用,由应责任人承担责任;5、“互检”不合格的车辆应及时通知车间主管或有关技术人员,并让其做出决,明确责任,对于责任人应追究其在误工期和增加维修费用等所造成的经济和誉的损失;6、“专检”人员检验出的不合格车辆应及时返修或追加项目,同时追究有关任人的责任:7、对于明显维修缺陷,而检验员未能检验出来,同时直接出厂的,应追究有检验员的责任;8、对于隐性缺陷和有关电子元件的缺陷,在检验过程中未能表现出故障的,情节减少相应检验员的责任。
5、汽车维修厂的制度都有哪些,最好是比较全面
汽车修理行的管理制度如下:
一、汽车维修质量承诺制度(汽修厂管理制度相关)
1、在车辆维修作业中,严格执行作业规范和三级检验制度。
2、认真填写、整理车辆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按规定签发竣工出厂合格证。
3、维修中坚决杜绝使用假冒伪劣配件。
4、对维修车辆实行质量保证期制度,自竣工出厂之日起: 一级维护、小修及零件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2000公里或者10日; 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 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汽车行驶20000公里或100日。
二、汽车进厂检验制度
1、车辆送修时,应具有保修内容及相关技术档案资料。
2、业务接待人员和检验人员负责对送修车辆进行预检,按规范填写《车辆维修检验单》。
3、车辆预检时,根据驾驶员的反映及该技术档案和维修档案,通过检测或测试、检查,确定基本作业内容,并告知托修方。
4、得到托修方确认后,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合同,办理交接手续。随车使用的工具和备用品,不属于汽车附件范围的应由托修方自行保管。
5、调度人员将维修作业单下派车间,车辆进入作业车间。
三、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
1、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2、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3、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
4、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5、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6、对于新购总成件,必须依据标准检验,杜绝假冒伪劣配件装入总成或车辆。
四、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
1、汽车维修竣工检验由专职检验人员负责实施。
2、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3、修竣车辆竣工检验严格依据《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GB/T18565-2001)要求进行。首先进行整车外观和底盘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路试,对于路试中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要认真复查。路试合格后重新进行底盘检查,确保各项技术性能合格后由总检开具出厂合格证。
4、对于进行二级维护及以上维修作业的车辆,除上述检验内容外,还必须经计量认证的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合格。
5、严禁为检验不合格的车辆开具竣工出厂合格证。
6、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实行规定的质量保证期制度。
五、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
1、合格证由专人负责视生产情况定期到管理部门领取,专人负责开具。
2、开具合格证必须根据本厂质量总检验员对车辆的检验和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的维修后质量检验结果进行。
3、开具合格证后要认真做好维护检测车辆的台帐记录,下次领用合格证带台帐供管理部门核查。
4、严禁虚开合格证和转借、倒卖合格证现象。
六、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
1、档案存放要有序,查找方便,并应做好六防工作,即防盗、放火、防潮、防鼠、防尘、防晒,保持档案存放处清洁卫生。
2、不准损毁、涂改、伪造、出卖档案,档案资料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3、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和时间等待征,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归档,并按内容和性质确定其保存期限,电子档案要及时备份。
4、各班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使用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在现场不得存有或使用失效的文件、资料。
5、各班组每年对档案进行一次核对清理,并将所保存的档案整理后交办公室统一归档。已经到保管期限的文件资料,由办公室按规定处理。
6、维修车辆实行一车一档制,二级维护及以上作业的车辆档案内容包括维修合同、检验记录、维修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名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副页、结算凭证。
7、档案的借阅必须办理规定手续,借阅者对档案的完整、清洁负责,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借、复印。
6、汽车维修三检制度是什么
一、出车前的检查5、检查车辆轮胎是否牢固,气压是否正常。
二、行使中的检查5、在车辆遭到意外震动后检查各部位机械是否变形或是否发生油、水泄漏等现象。
三、收车后的检查
7、汽车维修过程中的三检制度主要包含
1、出车前由对车辆的水、机油、电的三查和灯光、喇叭、传动、制动、轮胎气压六检;
2、停车检查,以检查上述部位为主;并检查发动机、传动机构、行路机构是否有异常变化,并予排除;
3、收车后上检车台,进行全面检查,对检查发现的一般故障和隐患随时以小修的方式予以排除,并做好卫生整洁的清理。
关于“三检”的实施方法:
1、司机应在每次出车前,按照三检表内容逐项检查确认,并将检查结果记录于相应的检查表中。
2、确认无问题要标明符合,有问题的要及时向综合部通报,以备及时维修。
3、司机要认真如实地填写检查表,以备查验,此记录保存时间为12个月。
8、三检制度,三定原则
三检制度为三级检验制度。为保证产品质量,一般运用自检互检(一级)、班级检验(二级)、专职检验(三级)而最终确定。因产品生产过程的不同,在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说法与含义。
"三定"原则
"三定"工作对企业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员工而言,牵涉到每个人的利益,也都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为了保证"三定"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1、因事设岗。企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经济体,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必须为出资人或者股东创造价值,否则这个企业就失去了存在的后续动力支持。很多企业也存在因人设岗的现象,但因人设岗只能针对少部分高端人才或国有企业为改革减少阻力而做出的战术安排等特殊情况,而不是普遍状态。即使这样,企业在改革时如果出现了因人设岗的现象,也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因此,因事设岗是第一原则!
2、岗位结构扁平化原则。岗位设置强调专业化分工,但不能设置过多的岗位级别,比如人力资源部,一个部长下设相应的人事专员即可,大可不必再设副部长、人事主管等职务。而且,人事专员之间虽说工作内容不同,但是同一个岗位,都是人事专员,其岗位工资是相同,不同的是其考核标准不同。
3、一岗多能原则。效率是第一位的,同时也是岗位备份,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人力成本,又能缩短岗位之间信息传递时间。当然,不是要求一个人干几个人的工作,而是要把每个人都培养成复合型人才。提高组织的战斗力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