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修厂的成本怎样核算
按计件,类似分批法核算.
材料成本一般可采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成本价,即平均进价。配件出库时,自动取目前库存中配的平均进价为成本价。
最新进价是取最后一次进货时的价格。批发价和销售价都是最后一次进货单中的批发价和销售价。在入库时批发价和销售价都是根据初始化中设置好的售价系数来计算的。比如零售系数是1.2的话,进价100元,自动计算出销售价为120元。其它的以此类推。
平均进价的计算方法如下:
平均进价=((当时的库存量*当时的平均进价)+(本次进货数量*本次进价))/(当时的库存量+本次进货数量)
举个例子,比如第一次进货配件A,数量10个,单价10元。那么入库单保存后,库存就可以查到了,平均进价就是10元,因为以前没有进过。
第二次进货相同的配件A,数量15个,单价16元。平均进价的计算公式是:((10*10)+(15*16)/(10+15)=(100+240)/25=13.6元
第三次第四次......以此类推。所以平均进价每次是会变化的。即成本是在变化中的。
另外主要就是工时费了,按实际发生数列支.
2、我问一些关于汽车修理厂的会计账务处理的问题 :比如汽车修理的会计分录;材料,人工怎么计算成本,报表怎么做
汽车修理的会计分录?
采购时
借:原材料
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等
领用材料,进入修回理车间
借:答生产成本
贷:原材料
人工费
借:生产成本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设备折旧
借:生产成本
贷:累计折旧
修理项目完成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生产成本
收入
借: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管理人员工资
借: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营业税
借:营业税及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应交税费—城建税 等
月末,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营业税及及附加
管理费用 等
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资产负债表依据总账科目余额,分析填列;利润表按报表项目逐项计算。
3、汽车维修收入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a.确认条件: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①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③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④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果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按下列情况处理:①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能够得到补偿的,按照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按相同金额结转劳务成本。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不能够得到补偿的,应当将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计入当期损益,不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即采用成本回收法确认收入。
b.计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从接受劳务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但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不公允的除外‘即提供劳务收入的计量采用与销售商品收入一样的计量原则:公允价值模式。
同时明确了完工百分比的计算公式: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按照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确认当期提供劳务收入;同时,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会计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额,结转当期确认当期劳务成本。
c.完工程度的确定:企业确定提供劳务交易的完工进度,可以选用下列方法:①已完工作的测量。②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③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d.交易的区分:①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包括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时,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②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应当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处理。
4、汽车维修行业会计成本怎么计算
一、整车销售
1、预付车款
借:预付账款
贷:银行存款
2、收到采购发票
借:库存商品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预付账款
(有些厂家会将折扣、银承贴息等开到发票上,但是有些厂家会单独在厂家设立虚拟账户,所以还要针对你企业的情况做这块的账务处理)
3、销售
(1)收到预收款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预收车款
贷:其他应付款-代收款项(代收客户验车费和购置税及保险费)
(2)开具机动车发票
借:预收账款——预收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汽车销售收入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3)代客户缴纳保险费和购置税
借:其他应付款——代收款项
贷:现金
(4)代客户付保险费(一般保险费都是和保险公司联网,如果客户自己有银行卡可以直接刷卡,如果没有就需要用公司的卡刷,公司可以去开户行办理商务卡)
借:其他应付款——代收款项
贷:银行存款
4、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汽车销售成本
贷:库存商品
5、汽车修理的成本怎么核算
配件入库存 ,发生修理业务再出库转到成本
修理人员工资做成本
厂房和修理设备折旧也是成本
水电均摊也是成本
呵呵 ,我就知道这些.
6、汽车维修工时费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交通部7号令第26条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该公布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合理收取费用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可按各省机动车维修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统一制定的标准执行,也可按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后的标准执行,还可按机动车生产厂家公布的标准执行当上述标准不一致时,优先适用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备案的标准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其执行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一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资料和工时定额
目前汽车维修企业的收费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按作业项目直接计费;另一种是作业项目按定额工时与工时单价的乘积计费然而,无论是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先报备给当地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同时也要在经营场所醒目处公示收费标准,也就是说要明码标价,让客户明白消费
7、汽车维修企业材料和工时费按多少比例核算
1.整车大修 ———对整车大修,目前各企业经常使用的计核方法主要有3种,可视具体情况选用。
a.定额制。即完全按企业所在地颁布的《定额标准》中该车型的整车大修定额计核,所涉及的配件、材料费用另行加计。
b.合同制。即采用各工种、工序的工时与配件、材料包干,限额计费,其具体内容由企业和送修方协商确认后,在维修合同中写明。
c.混合制。即一些工种(如发动机、底盘各总成与电器系统的维修)采用按地方颁布的工时定额计核,另一些工种和作业项目(如车身的钣金修复、车身涂装、蓬垫、内外装饰修复等)按合同制包干计核。混合制计核方法适应了不同修复难度和不同涂装用料、工艺要求的具体情况,故应用较为普遍。
2.总成大修———总成大修一般均按定额制计核工时费,但有两点须予以注意。
a.因目前不解体检测、诊断技术尚不够完善,还无法在修前检测中精确判定总成内部零件的磨损或损坏程度,故在客户报修确定维修作业项目,签定合同时,应留有余地。即应说明总成解体,进行零件检验、分类后,方能最后确定零件(特别是曲轴、气缸体等重要部件)的更换方案;到时应请车主到企业现场予以确认后,共同认定零件更换方案,并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这不但是对客户的尊重,同时也避免了今后结算时发生不必要的纠纷。
b.属正常大修中的一些加工(如发动机总成大修时的镗磨气缸、磨修曲轴等),有的企业缺乏加工设备而采用外协加工,这笔加工费已包含在总成大修工时费中了,虽然企业支付了这笔加工费,但不应向客户另外加计收取。
3.汽车维护———汽车维护一般均按定额计核工时费,但在维护过程中应注意划清维护与附加小修(含故障排除)作业项目的界限,在维护中发现了故障、隐患,须作小修处理的,应当及时通知客户,共同确认小修作业项目。
4.汽车小修———汽车小修的工时计核,比较前面的维修项目更为复杂,故应首先进行分类。按照专业特点,我们把小修工时计核方法分为以下3类。
a.直接计核法。此类方法直接、简单,客户所报的小修项目单纯、直接,可从《定额标准》栏目中直接查找到其定额工时,比如:换火花塞;换制动片;换某灯灯泡;换传动带等。
b.综合作业法。用户报修更换某一总成、零部件或解决某一明显故障,但要完成此项作业,必须涉及周边一个或多个零部件的拆装与调试。此项任务看似简单,实则施工复杂,且因车型档次、结构不一,虽工序相差不大,但计费差异却大,处理不好,极易引起客户与基层班组、技工个人的不满。这类实例比较多,如解决曲轴后油封漏油、更换变速器或主减速器某轴承、更换离合器片或分离轴承等等。最有趣的实例是奥拓轿车与丰田凌志L400轿车更换水泵,其工序数、工作量相差无几,但如按《定额标准》综合计费收费较高,对奥拓车客户感到难以承受,但对凌志车客户则少有怨言。
操作这类小修工时计核最易发生争议的是,客户只计报修处的工时所耗,而忽略周边零部件的拆装与调整所涉及的材料费,如前例换曲轴后油封,需吊、装发动机,拆装空调管路,装配后需重加制冷剂等。对制冷剂的材料费,用户则因难以理解而常执异议。而从作业班组或技工来说,他们却认为此项作业费工费时,而工时计核不足,致使承担这类管理工作的员工“两头受气”,颇感为难。
实施这类小修工时核计的基本方法是:将更换零件或排除故障所相关的周边其他零部件拆装、调校工序排出(其工艺程序依各企业自身工艺条件确定最佳方案),查出对应每道工序(或工步)所规定的工时数,然后累加,得出所需总工时数。当上述工时一一对应明确列出后,应及时与客户见面,征得其认同,使双方都能“心中有数”,避免修后的计价疑虑,同时也可使企业在客户中树立“坦诚相待、明码实价”的形象。另外,此统计资料亦可作为该小修项目内部核算的基本原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