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华科学铸造的话,去汽车零配件厂好还是铸造厂好一点
铸造厂
2、从国外进口汽车配件需要什么条件
中国每年需要从国外进口上百万辆汽车,而这些汽车均是国外生产,国内的汽车配件生产商制造的汽车配件达不到国外的技术水平,而那些购买进口车的客户也不会轻易使用国内的配件,从而像宝马、奔驰等大公司都在华开通进口汽车售后维修服务中心,而这些服务中心主要的功能即是为购买进口汽车的客户提供维修服务,如此一来,他们就必需从国外正厂或副厂进口一些汽车配件到中国进行交替性更换,这样的话汽车配件进口报关的市场便不会中断。
2.?? 目前中国存在很多汽车制造的外资企业,中国政府的目的是引外资学技术,想掌握国外高端汽车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但老外也不傻,他们的动作方式是:核心精密技术由国外厂家制造,而外壳这种大耗力气的活儿就交给中国工厂,等两边都做好时,就将国外的核心部件进口到中国来再组装整车出口,由此一来,又为汽车配件进口报关提供市场空间。
1、进出口货物报关单。一般进口货物应填写一式二份;需要由海关核销的货物,如加工贸易货物和保税货物等,应填写专用报关单一式三份;货物出口后需国内退税的,应另填一份退税专用报关单。
2、货物发票。要求份数比报关单少一份,对货物出口委托国外销售,结算方式是待货物销售后按实销金额向出口单位结汇的,出口报关时可准予免交。
??3、陆运单、空运单和海运进口的提货单及海运出口的装货单。海关在审单和验货后,在正本货运单上签章放行退还报关贡,凭此提货或装运货
3、有什么汽车的配件全部都是中国制造呢?
如果你经常从媒体中听说中国自主汽车品牌在研发上取得多少进展、攻克多少技术难关,那肯定被忽悠了。因为那些报道很大一部分是汽车公司聘请公关公司或广告公司拍好了再花钱送上CCAV来播放的,目的一是扩大自己的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二是在各级官员那里混个眼熟以便争取政府的科研补贴。
目前中国的汽车零部件行业,小到轮胎、玻璃、雨刮,大到天窗、发动机、变速箱,几乎全被清一色的外资企业把持着。跨国汽车公司一直标榜的国产化率的提高,是通过采购外资零部件公司在华分厂的产品来实现的;而自主品牌们一直吹捧的零部件配套国际化,也逐渐将中国自主零部件企业打入冷宫。
接下来就几大零部件总成的外资占领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以下企业均为外商独资、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利润全部或部分流向了国外;而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公司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因为利润仍然留在中国。
1、汽油发动机:
毫无疑问,日本三菱几乎垄断了所有不能自产发动机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供应。在中国整车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三菱公司在当时中国汽车界巨子仰融先生的牵线搭桥之下,1997年在辽宁沈阳设立航天三菱、1998年在黑龙江哈尔滨设立东安三菱,分别生产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为当时的哈飞、东南、华晨等公司配套。随着1999年前后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在它们建设之初都不能自产发动机的情况下,三菱在华投资的这两个发动机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着实赚了不少钱。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东安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3,华晨骏捷,东南蓝瑟、菱悦、希旺,哈飞赛马、赛豹,众泰5008,风行景逸,长丰飞腾……
使用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6,华晨尊驰、骏捷,金杯海狮,奇瑞东方之子,福特全顺,江淮宾悦,上海英伦TX4,帝豪EC8,东南菱悦、君阁、戈蓝,江铃陆风,海马3,柳汽风行MPV,长丰猎豹,长城哈弗、嘉誉,华泰特拉卡,北汽域胜、骑士,福田蒙派克、风景,郑州日产奥丁,中兴无限、威虎,曙光傲龙、旗胜……
2、柴油发动机:
在轻型柴油发动机方面,五十铃无疑是王者。这家日本柴油发动机和商用车巨头早在1984和1985年就在中国四川重庆和江西南昌分别成立庆铃汽车和江铃汽车,开始生产五十铃皮卡、轻卡和与之配套的4JB1发动机。随着福特全顺、福田风景等轻客的下线,五十铃发动机更是在轻客市场找到了蓝海。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皮卡、轻卡、轻客上用的柴油机都采购自五十铃或使用五十铃技术生产。
在重型柴油机方面,美国康明斯公司则独占鳌头。这家美国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仅在整机生产方面就在中国建立了4家公司: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配套范围则涵盖了东风、陕汽重卡、重庆铁马、福田欧曼等重卡企业,宇通、金龙、青年、中通等客车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可以说,康明斯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3、电喷系统: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所有汽车上都必须安装电喷系统。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属于丰田集团)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超过了60%。
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
4、重型变速器:
美国伊顿、德国采埃孚两家公司不仅控制着全球重型变速器的研发和销售,更是几乎垄断了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早在1980s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伊顿和采埃孚就将重型变速器制造技术分别有偿转让给了陕西汽车制造厂和四川汽车制造厂,为当时同期引进的斯太尔重卡车型配套,两者后来演变为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的两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齿轮(綦江县是凤姐的家乡)。
现在,两家国际变速器巨头均已在中国设厂。美国伊顿1997年在上海独资设厂生产重卡变速箱,专注高端市场;2003年与法士特、湘火炬合资成立伊顿法士特齿轮(西安)有限公司,为中国重汽、东风、一汽、福田等厂家配套;2004年与一汽合资成立一汽伊顿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国采埃孚1998年在苏州独资设厂生产客车用变速器,2004年与上汽合资设厂生产轿车用变速器,2005年在杭州独资设厂生产卡车用变速器,2010年又与多年的合作伙伴綦江齿轮实现合资进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场。
无论中国重卡市场的竞争如何惨烈、利润率如何下降,潜伏在幕后的伊顿、采埃孚两家外企都会偷笑着坐收渔利。
5、轿车变速器:
丰田控股的爱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各个角落。1996年合资成立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手动变速器,尔后于2003年变为外商独资企业;2004年合资成立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外资品牌有:保时捷、悍马、雷克萨斯、沃尔沃、吉普、三菱、马自达、现代、起亚、铃木、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五十铃、日野、大发……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合资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北京奔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长安铃木……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亚迪、东南、长城、华晨、长安、名爵、荣威、一汽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
亲爱的愤青们,如果要抵制日货请问我们能买什么车?
6、汽车内外饰部件:
以美国江森自控、德尔福(原通用汽车零部件分部)、伟世通(原福特汽车零部件分部)、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不但为国内汽车厂商制造座椅、仪表台、扶手、车门内饰、车顶内饰、保险杠、车灯、雨刮、空调等内饰、外饰部件,更是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参与内饰与外饰的设计。上述几家公司为几乎所有的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
7、天窗系统:
从高端的劳斯莱斯、宾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车上用的天窗竟然都来自同一公司——德国伟巴斯特。德国伟巴斯特1936年获得第一个天窗专利,现在在全球汽车天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伟巴斯特为几乎所有的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供货。
8、轮胎:
从低端的韩国锦湖、韩泰,到中端的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日本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再到高端的法国米其林,无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资。国产轮胎的市场大多仅局限于微型车和商用车。
9、汽车外观设计:
不但会计师事务所领域有全球四大,汽车设计领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宾尼法瑞那、乔治亚罗、意迪亚,来自意大利的这4家公司为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公司设计过外观。
博通一直是兰博基尼、菲亚特、玛莎拉蒂的稳定合作对象;宾尼法瑞那则与法拉利结为挚友,几乎垄断了法拉利的全部产品设计,1950s初还生产了27000部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车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请宾尼法尼亚设计了别克Lido50、凯迪拉克敞篷车、雪佛兰鲁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国产的别克凯越)等车型;大名鼎鼎的乔治亚罗则设计了大众高尔夫、帕萨特、奥迪80、布加迪、西亚特、菲亚特熊猫、朋多、乌诺、蓝旗亚Delta等多款经典车型。
1996年宾尼法瑞那为哈飞汽车成功设计了“中意”微面,标志着全球四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宾尼法瑞那先后又设计了哈飞赛豹、路宝、江淮同悦、奇瑞A3和M14、长丰飞腾等;乔治亚罗的作品则有华晨尊驰、骏捷、一汽奔腾、东风风神H30等;意迪亚则有第一代别克君越、陆风风尚、长安CM8、奔奔和海马3等作品相继问世;博通作品较少,目前只有昌河爱迪尔和奇瑞瑞麟G6。从2004年开始,它们干脆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宾尼法瑞那有1/3的业务来自中国,意迪亚的中国业务则占总收入的40%。
10、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德国FEV、英国Ricardo是当今全球三大独立发动机设计公司,再加上专注于柴油机领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垄断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设计公司,向包括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在内的几乎所有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发动机设计服务及发动机测试设备。AVL因2006年向奇瑞出售发动机技术而在中国一夜成名。其实AVL在中国的足迹源远流长,其创始人李斯特先生早在1926年到1932年就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1987年,AVL协助机械工业部制定了《中国内燃机发展系列型谱》、《中国柴油机烟度排放标准》;1999年与国家科技部合资成立了厦门海腾发动机测试设备有限公司。目前AVL在中国的客户主要有:奇瑞、潍柴、锡柴、大柴、上柴、云内等。
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处于同一城市的意大利VM公司,上世纪曾为路虎揽胜、罗孚800、阿尔法罗密欧提供过发动机,现在使用VM柴油机的车型则包括凯迪拉克CTS、吉普大切诺基、自由人、雪佛兰科鲁兹、科帕奇、景程、克莱斯勒大航海家等。2004年开始,江铃、华泰、长丰、长城、上汽相继购买了VM的柴油机制造技术及关键生产设备后开始生产自己的柴油机。
德国FEV早在1980s就开始向广西玉柴出售发动机技术,目前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上汽、华晨、陆风、玉柴、云内等。
英国Ricardo早在1930s就开始向伦敦巴士和法国雪铁龙提供柴油机,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为奥迪R8和布加迪威龙设计了DSG变速器、帮助宝马优化K1200系列摩托发动机、帮助迈凯轮设计了其第一款发动机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一汽、上汽、长城、力帆等。
由以上事实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均被外资把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只能完成前期的市场调查、产品定义、外观及内饰设计,中期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以及后期的经销商招募、销售管理等步骤。而其中前期的市场调查多是委托AC尼尔森等国际市场调查公司完成,外观设计多是委托意大利都灵街头多如牛毛的汽车设计公司完成,内饰设计多是委托美国江森自控等公司完成;后期的经销商招募的标准就更低了,不管以前卖没卖过车,也不管以前是卖电缆还是卖家电的公司,只要你有资金、认同我所谓的“企业文化”就能取得销售权。中国本土汽车公司越来越像电脑城的组装门店,只要能够“整合全球造车资源”,就能攒出一辆整车。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包这一速成方式,但中国企业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着本质区别。外企是把自己不屑于干的流程外包给中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则是将自己不会干的流程外包给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30年前就享受过中国当今高速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没有及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至今还在充当发达国家制造基地的角色。
4、国外汽车配件有哪些品牌没在中国
接下来就几大零部件总成的外资占领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以下企业均为外商独资、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利润全部或部分流向了国外;而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公司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因为利润仍然留在中国。
1、汽油发动机:
毫无疑问,日本三菱几乎垄断了所有不能自产发动机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供应。在中国整车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三菱公司在当时中国汽车界巨子仰融先生的牵线搭桥之下,1997年在辽宁沈阳设立航天三菱、1998年在黑龙江哈尔滨设立东安三菱,分别生产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为当时的哈飞、东南、华晨等公司配套。随着1999年前后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在它们建设之初都不能自产发动机的情况下,三菱在华投资的这两个发动机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着实赚了不少钱。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东安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3,华晨骏捷,东南蓝瑟、菱悦、希旺,哈飞赛马、赛豹,众泰5008,风行景逸,长丰飞腾……
使用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6,华晨尊驰、骏捷,金杯海狮,奇瑞东方之子,福特全顺,江淮宾悦,上海英伦TX4,帝豪EC8,东南菱悦、君阁、戈蓝,江铃陆风,海马3,柳汽风行MPV,长丰猎豹,长城哈弗、嘉誉,华泰特拉卡,北汽域胜、骑士,福田蒙派克、风景,郑州日产奥丁,中兴无限、威虎,曙光傲龙、旗胜……
2、柴油发动机:
在轻型柴油发动机方面,五十铃无疑是王者。这家日本柴油发动机和商用车巨头早在1984和1985年就在中国四川重庆和江西南昌分别成立庆铃汽车和江铃汽车,开始生产五十铃皮卡、轻卡和与之配套的4JB1发动机。随着福特全顺、福田风景等轻客的下线,五十铃发动机更是在轻客市场找到了蓝海。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皮卡、轻卡、轻客上用的柴油机都采购自五十铃或使用五十铃技术生产。
在重型柴油机方面,美国康明斯公司则独占鳌头。这家美国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仅在整机生产方面就在中国建立了4家公司: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配套范围则涵盖了东风、陕汽重卡、重庆铁马、福田欧曼等重卡企业,宇通、金龙、青年、中通等客车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可以说,康明斯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3、电喷系统: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所有汽车上都必须安装电喷系统。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属于丰田集团)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超过了60%。
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
4、重型变速器:
美国伊顿、德国采埃孚两家公司不仅控制着全球重型变速器的研发和销售,更是几乎垄断了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早在1980s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伊顿和采埃孚就将重型变速器制造技术分别有偿转让给了陕西汽车制造厂和四川汽车制造厂,为当时同期引进的斯太尔重卡车型配套,两者后来演变为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的两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齿轮(綦江县是凤姐的家乡)。
现在,两家国际变速器巨头均已在中国设厂。美国伊顿1997年在上海独资设厂生产重卡变速箱,专注高端市场;2003年与法士特、湘火炬合资成立伊顿法士特齿轮(西安)有限公司,为中国重汽、东风、一汽、福田等厂家配套;2004年与一汽合资成立一汽伊顿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国采埃孚1998年在苏州独资设厂生产客车用变速器,2004年与上汽合资设厂生产轿车用变速器,2005年在杭州独资设厂生产卡车用变速器,2010年又与多年的合作伙伴綦江齿轮实现合资进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场。
无论中国重卡市场的竞争如何惨烈、利润率如何下降,潜伏在幕后的伊顿、采埃孚两家外企都会偷笑着坐收渔利。
5、轿车变速器:
丰田控股的爱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各个角落。1996年合资成立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手动变速器,尔后于2003年变为外商独资企业;2004年合资成立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外资品牌有:保时捷、悍马、雷克萨斯、沃尔沃、吉普、三菱、马自达、现代、起亚、铃木、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五十铃、日野、大发……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合资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北京奔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长安铃木……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亚迪、东南、长城、华晨、长安、名爵、荣威、一汽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
亲爱的愤青们,如果要抵制日货请问我们能买什么车?
6、汽车内外饰部件:
以美国江森自控、德尔福(原通用汽车零部件分部)、伟世通(原福特汽车零部件分部)、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不但为国内汽车厂商制造座椅、仪表台、扶手、车门内饰、车顶内饰、保险杠、车灯、雨刮、空调等内饰、外饰部件,更是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参与内饰与外饰的设计。上述几家公司为几乎所有的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
7、天窗系统:
从高端的劳斯莱斯、宾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车上用的天窗竟然都来自同一公司——德国伟巴斯特。德国伟巴斯特1936年获得第一个天窗专利,现在在全球汽车天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伟巴斯特为几乎所有的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供货。
8、轮胎:
从低端的韩国锦湖、韩泰,到中端的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日本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再到高端的法国米其林,无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资。国产轮胎的市场大多仅局限于微型车和商用车。
9、汽车外观设计:
不但会计师事务所领域有全球四大,汽车设计领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宾尼法瑞那、乔治亚罗、意迪亚,来自意大利的这4家公司为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公司设计过外观。
博通一直是兰博基尼、菲亚特、玛莎拉蒂的稳定合作对象;宾尼法瑞那则与法拉利结为挚友,几乎垄断了法拉利的全部产品设计,1950s初还生产了27000部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车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请宾尼法尼亚设计了别克Lido50、凯迪拉克敞篷车、雪佛兰鲁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国产的别克凯越)等车型;大名鼎鼎的乔治亚罗则设计了大众高尔夫、帕萨特、奥迪80、布加迪、西亚特、菲亚特熊猫、朋多、乌诺、蓝旗亚Delta等多款经典车型。
1996年宾尼法瑞那为哈飞汽车成功设计了“中意”微面,标志着全球四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宾尼法瑞那先后又设计了哈飞赛豹、路宝、江淮同悦、奇瑞A3和M14、长丰飞腾等;乔治亚罗的作品则有华晨尊驰、骏捷、一汽奔腾、东风风神H30等;意迪亚则有第一代别克君越、陆风风尚、长安CM8、奔奔和海马3等作品相继问世;博通作品较少,目前只有昌河爱迪尔和奇瑞瑞麟G6。从2004年开始,它们干脆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宾尼法瑞那有1/3的业务来自中国,意迪亚的中国业务则占总收入的40%。
10、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德国FEV、英国Ricardo是当今全球三大独立发动机设计公司,再加上专注于柴油机领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垄断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设计公司,向包括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在内的几乎所有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发动机设计服务及发动机测试设备。AVL因2006年向奇瑞出售发动机技术而在中国一夜成名。其实AVL在中国的足迹源远流长,其创始人李斯特先生早在1926年到1932年就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1987年,AVL协助机械工业部制定了《中国内燃机发展系列型谱》、《中国柴油机烟度排放标准》;1999年与国家科技部合资成立了厦门海腾发动机测试设备有限公司。目前AVL在中国的客户主要有:奇瑞、潍柴、锡柴、大柴、上柴、云内等。
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处于同一城市的意大利VM公司,上世纪曾为路虎揽胜、罗孚800、阿尔法罗密欧提供过发动机,现在使用VM柴油机的车型则包括凯迪拉克CTS、吉普大切诺基、自由人、雪佛兰科鲁兹、科帕奇、景程、克莱斯勒大航海家等。2004年开始,江铃、华泰、长丰、长城、上汽相继购买了VM的柴油机制造技术及关键生产设备后开始生产自己的柴油机。
德国FEV早在1980s就开始向广西玉柴出售发动机技术,目前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上汽、华晨、陆风、玉柴、云内等。
英国Ricardo早在1930s就开始向伦敦巴士和法国雪铁龙提供柴油机,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为奥迪R8和布加迪威龙设计了DSG变速器、帮助宝马优化K1200系列摩托发动机、帮助迈凯轮设计了其第一款发动机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一汽、上汽、长城、力帆等。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包这一速成方式,但中国企业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着本质区别。外企是把自己不屑于干的流程外包给中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则是将自己不会干的流程外包给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30年前就享受过中国当今高速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没有及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至今还在充当发达国家制造基地的角色。
5、有多少做的汽配,还没和厂家合作。
我是做东南汽车配件的 我感觉您先解决合作问题 说实话做配件有可能发财也可能赔专大,所有到时肯属定有分歧的哦,汽配不同于修车 修车没有成本 而配件几十万的东西都不会覆盖整个车 一定要有投资的准备 一旦开始盈利到时配件需要大量的进货(因为量小没有价格优势,做配件现在拼的是价格) 注意的就是资金和客户呗 不同于卖衣服 一定要有个准价 不能这个客户问多少钱到别的客户身上就不一样了,另外要有好的汽配管理软件(不要再网上下载免费的,到时害的是自己,做配件重要的是库存量和配件名称,一定不能乱)除了机油三滤 雨刷灯泡什么的易损件 汽车上没有所谓的常用件 只要你做大 就是一条螺丝也有机会卖出去 进货厂家???这个您也别问了 真正的厂家谁也不会透露的 给你的也就是小店 汽配交流群? 隔行如隔山 不是专业做这个的没有人知道 自己留心点就是了 (另外店址一定要选好)做配件附近一定要有修车的 如果您想做大的话就要考虑店面的大小和交通还有物流了 呵呵 分给我吧 有问题可以留言 (告诉点行业规则 做人不能太实在 哈哈 )
6、美国江森自控在华有多少个公司,叫什么啊都?
我是江森汽车内饰一家公司的员工,给回答一下哈,可能不是最全的,但绝对准确,基本全面。
江森自控下有3个模块:汽车内饰、建筑效益、能源动力,均在其行业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华的公司也从这3个子集团来说。
1、汽车内饰:
上海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上海江森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合肥云鹤江森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江森自控(芜湖)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芜湖江森云鹤汽车座椅有限公司、浙江江森鹤达汽车座椅有限公司、重庆延锋江森座椅有限公司、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长春一汽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金属零部件有限公司、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大连延锋江森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沈阳金杯江森自控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北京江森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广州东风江森座椅有限公司、广州江森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
2、建筑效益
建筑设施效益业务在无锡和广州分别设有工厂,再加上位于无锡的亚洲技术研发中心、位于上海的亚洲学习和发展中心、亚太零件产品中心和冷冻项目工程中心,以及位于北京的优秀工程技术中心和香港的工程技术中心
3、能源动力
能源动力单元目前拥有上海和浙江长兴2家工厂; 在建的重庆工厂也已于2010年底奠基,将于2012年投产。
7、中国有哪些企业生产汽车车灯?
十大led车灯品牌排行榜:
1、车美士
车美士(中国)汽车改装用品有限公司(简称车美士),创始于1992年,以过硬的汽车防盗锁产品创立了汽配品牌地位。并在全国各地拥有二十多家加盟连锁店,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
2、赛博
广州赛索(saxo)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是座落在华南汽车用品最大的集散地广州永福路,是韩国知名氙气灯品牌赛索(saxo)在大陆的独家授权企业,是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汽车氙气灯(HID)供应商,有关汽车照明的产品也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
3、福岛照明
广州福岛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在汽车配件行业引进氙气灯的企业,十年前,福岛公司秉承“做中国最专业的汽车照明企业”之理念,务实创新,开拓奋进,是国内首家在汽车配件行业引进氙气灯的企业,并成为第一家销售飞利浦汽车氙气灯的中国公司,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
4、佛山照明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电光源行业大型骨干企业,国务院批准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享有自营出口业务经营权,在全行业中也是唯一一家能与国际著名三大照明公司(美国GE、荷兰PHILIPS、德国OSRAM)产品竞争的国家民族工业企业,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
5、豪顺
豪顺汽车装饰配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化生产汽车灯饰照明的企业。在致力于美容汽车研究课题的同时,不断更新知识,接受新的行业理念,遵循“好中求优的选材标准,精益求精的生产控制,细致入微的科学管理”,使我们的产品最终在品质、舒适、美感及成本之间不断的实现更完美的结合,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
6、雪莱特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是一家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专业研发生产公司,设有广东省特种光源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中国重要的电光源研发生产基地之一。
7、海拉
海拉在中国已成为德国大众,美国通用等在华投资企业以及一汽集团,哈飞集团,金杯集团,奇瑞汽车等大型主机企业的供应商,并同时致力于海拉产品在汽车零部件独立售后市场以及工程机械、客车等特殊原配套市场的销售和服务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
8、东箭
广东东箭汽车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前身顺德市乐从镇东建汽车用品厂)成立于1994年,专业研发及制造汽车外饰零配件。东箭公司是中国汽车外饰制造业中首家通过美国三大汽车公司联合质量标准QS-9000(ISO9002)的生产商,并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WINBO”已成为广东省著名商标,享有“汽车外饰专家”的美誉。
9、欧司朗
欧司朗以其出色的照明产品而闻名于世。今天,欧司朗已成为世界两大光源制造商之一。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的欧司朗总部设在德国慕尼黑,是西门子全资子公司。欧司朗的客户遍布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凭借着创新照明技术和解决方案,欧司朗不断开发人造光源的新领域,产品广泛使用在公共场所、办公室、工厂、家庭以及汽车照明各领域。
10、奥蓝顿
广州奥蓝顿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HID氙气灯为一体的高新科技实业公司。led车灯十大品牌之一,该公司于2006年10月注册,成立中国最具研发实力、最具生产规模、最具成本优势、最具发展的HID氙气灯生产企业。
8、知名的跨国汽车零部件公司有哪些?
需要明确哪类企业:
底盘、电器、附件、安全等等;
欧美系、日系、韩系;
500强企业
500强企业(汽车零部件类)大致:博世、电装、麦格纳、江森、德尔福、法雷奥等,零部件企业基本都是跨国公司,有侧重高端有侧重中低端产品的,每个国家都有支柱型零部件企业。
9、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有哪些
国际上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德尔福、博世、伊顿、米其林等世界著名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目前已进入中国,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德尔福汽车系统公司在华设立了13家独资和合资企业、1个技术中心和一家培训中心,总投资4亿多美元。德尔福在中国的年销售额近5亿美元,产品三分之一出口。
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博世公司,建立了覆盖全中国的规模化零部件分销网,拥有150多家售后维修服务站。伟世通公司在中国成立了5家合资企业,专门生产汽车零部件。
世界排名第四大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日本电装公司在天津、烟台、重庆等地开设了多家独资、合资企业。
国内的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
常州隆阳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常州市一马汽配有限公司
常州小河洪亮汽配 北京湘江盛业商贸中心
上海贵航贸易有限公司 上海心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福建省华闽进出口公司 温岭市真奇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北京标致汽车零部件公司 大连欧意马贸易有限公司
乐清市朝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浙江正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广州实利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巨鹿县同兴密封件厂
浙江省诸暨市三中制动阀有限公司 河间市亚龙汽车零部件厂
福建华泰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
10、沃尔沃、戴姆勒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在华产能回升
眼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在欧洲的生产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而放缓。而沃尔沃、戴姆勒及部分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则表示,其在华工厂已重新投入生产。
戴姆勒汽车CEO康林松(Ola K?llenius)向媒体表示,该制造商在中国的工厂已重新开工,当地汽车市场的需求正在恢复。
“我们绝大部分的经销商都已经恢复经营,客户也纷纷回到了展厅。”康松林说,“每天,有越来越多的人到经销商那里咨询购车。市场需求恢复得很快,这令我们非常乐观。”
沃尔沃汽车在3月初恢复了其4家在华工厂的生产工作。这家汽车制造商表示,当前展厅的客流量表明,中国汽车市场已逐步恢复正常。沃尔沃在成都、路桥和大庆制造汽车,并在张家口拥有一家发动机工厂。
另一个积极的迹象是,由沃尔沃汽车衍生出的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极星周二(3月24日)在路桥工厂正式投产其首款量产车型Polestar 2。
“这一成果与工厂员工及团队在确保供应链妥善运作方面的努力密不可分。”极星CWO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表示。
这家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拥有、由沃尔沃方面运营的工厂是Polestar 2唯一的生产基地。这款纯电动紧凑型快背车拥有408马力最大动力输出,是特斯拉Model 3车型的竞争对手。
在零部件供应商方面,德国汽车天窗制造商伟巴斯特(Webasto)在华11家工厂均已恢复生产。“但由于客户的需求仍然有限,因此目前的产能利用率仅为60%左右。 部分原因是汽车制造商手里仍持有大量库存。”伟巴斯特集团全球董事会主席英格曼(Holger Engelmann)说。
法国零部件供应商弗吉亚也表示,上周其所有在华工厂均已恢复生产。该公司中国副总裁弗朗索瓦·塔尔迪夫(Francois Tardif)24日表示,目前的工厂产量大约是常规情况下的70%。“我们在中国的产能正逐渐恢复正常。”他补充道。
大陆集团动力总成部门CEO安德烈亚斯·沃尔夫(Andreas Wolf)表示,“中国的情况已经回到正轨”。大陆集团的动力总成部门即将被剥离,成立Vitesco Technologies科技公司。
瑞典雷达和视觉系统供应商Veoneer表示,其中国工厂当前的产能利用率约为85%。2018年,Veoneer从安全气囊制造商Autoliv公司中分离出来,成立目前的企业。
当被问及欧洲的疫情是否有可能减缓Veoneer中国工厂的生产速度时,该公司发言人说“这不太可能”,因为中国工厂的产能主要用于中国市场本土需求或出口到韩国、日本。目前,后两个国家也逐渐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恢复。
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4日发布通告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区,将于3月25日起解除离鄂通道管控,武汉市将于4月8日起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这将令当地的供应链运输得到快速恢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