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汽车配件市场的价值

汽车配件市场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1-09-25 03:28:07

1、汽车配件生意怎么做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回答1:首先我想问你,你在什么地方做生意选则得车型是什、大概你所在的区域汽车保有量是多少,手头固定客户有几家、其中有没有做售后2级维修站的,其次我想问你你一期投入资金是多少,铺面有多大,附近有没有上规模配件市场。最后我还要问你你的进货渠道是不是相对占优势,去把这些问题啃透我想你也就不怕没有生意做了。(这是本人做配件生意7年来总结的几个结晶问题)回答5:那要看你是想怎么做了,想做那种车的汽车配件,比如是做奔驰宝马,还是做日产系列,又或者美国车件。原厂件,副厂件,还是拆车件。原厂件则是原车的正厂配件,由汽车公司自己的厂家生产。副厂件是专门生产汽车配件的,有自己的商标,有国际性的大企业(比如博世),也有口碑较好的台湾件,还有口碑较差同时价格也较低的国产件。还有,你是想自己开店呢,还是自己拼货。自己开店的话,从上述几种情况还要具体区分投入成本。拼货的话不需要投入太大成本,只需要自己租用办公室。因为汽配行业是网络式的销售行业,同行之间是竞争也都存在默认的合作关系,只要你有客户,你就可以从别人家买货来转手卖给客户。但是这样一来利润就会压得很低,同时成交率也不如自己开店有货的高。论风险的话,汽配行业其实不算大,投资都是用在购买货物上,不会形成泡沫。最惨也就是折价卖给同行。这一行,利润说多可多,说少可少,要看你怎么做了。具体的挣多少钱,一来确实行行有富有穷,二来行业内容不方便透露有关钱的事。如你所说资金不是很多的话,可以考虑和别人合资,或者自己拼货。不过具体还要看你是在那里的汽配城。

2、2020年汽车配件行业前景如何?

一、理由一:国内乘用车需求复苏提供零部件盈利好转的基本土壤

智研咨询发布的《2020-2026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深度监测及营销渠道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0-2021年认为国内乘用车将景气逐步向上,核心三大支撑点:1)未来10年中国乘用车消费远没到零增长时代,“经济韧性+全面放开二胎+个性化消费”推动下销量同比增速中枢或 3%,销量峰值或出现在3000万辆。2)购置税补贴带来的透支效应经过 2018-2019 年调整已反应充分,且从微观交强险数据可见 2019 年 11-12 月份传统车同比销量已结束近 2年负增长实现持续转正。3)全国依然有 18 个省/市汽车千人保有量低于平均值 144 辆,且以三四五线城市为主,未来汽车消费潜力依然较大。基于以上,预计 2020-2021年乘用车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复合增速 4%)。

2020-2021年国内乘用车需求有望逐步回升至2018年水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1、未来10年国内乘用车需求仍有增长,中枢或3%

中国正处于第二消费观念到第三消费观念的转换,消费潜力依然强劲。消费模式的变迁是长周期的。中国目前主力消费人群 70s 和 80s 为主,90s 和 00s 在未来十年的消费能力将日益上升。70/80s 类似于日本婴儿潮一代和新人类一代,主导了第二消费社会,主张“别人家有的,我家也要有”,“越大越好”的消费主张。而出生环境更加优越的 90/00s 类似于日本婴儿潮一代的二代,通过个人性消费来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提倡“过渡消费”的第三消费观念在中国未来十年将会愈加显著。

中国乘用车未来销量展望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上一轮购置税补贴带来的透支效应已经充分反应

乘用车作为可选消费品,与宏观经济及房地产均直接相关,从 2006-2019 年三者整体周期轮回是同步的,一轮周期长度约 3-4 年。2008 年,2012 年,2015 年均是乘用车历史上周期交替的时间点。2005-2008 年受宏观经济高增长带来乘用车首次购车需求爆发。2009-2012 年受 4 万亿财政政策+汽车下乡政策+购置税补贴政策导致 2009-2010 年透支了 2011-2012 年需求引起了周期性变化。2013-2015 年乘用车需求随着宏观经济自然周期变化而变化,但 2015 年周期下行因 10 月份开始新一轮购置税补贴政策而戛然而止。2016-2019 年因新一轮购置税补贴导致 2016-2017 年严重透支了 2018-2019 年需求叠加2015年周期下行尚未反应的调整,导致这轮乘用车需求下行长度和深度历史之最。

乘用车-房地产-GDP三者2006-2019年同比关系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月度数据上,我们将乘用车 2008-2019 年大致分为了两大段,前段 2008-2013 年,后段 2014-2019 年,可以更加细致观察乘用车每轮周期变化的详情。两段比较而言,我们发现:1)随着国内乘用车从成长期向成熟期切换,汽车相关补贴政策对需求带动边际效应逐步递减。2)每一轮补贴政策均会透支未来需求,正常会影响 1-1.5 年。3)若忽略 2015 年短期下行将 2014-2019 年的乘用车看成一个完整大周期,前期 2014-2016 年可看作景气上行期,2017-2019 年可看作景气下行期。

2014-2019年乘用车销量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剔除新能源汽车,全国传统车上险销量 11 月同比+0.02%,12 月份同比+3.2%,结束了长达近 2 年的持续负增长。而且三四五线城市受购置税补贴退出影响更大,从而导致 2017-2019 三年占比逐步降低了 10%。数据测算基本原则:按照各个地级市的人均 GDP 标准“一线城市为北上广深,二线城市为省会城市加上人均 GDP 超 10 万的城市,三线人均 GDP范围为 5.9 万-10 万,四线人均 GDP 范围是 3.5 万-5.9 万,五线人均 GDP 范围是小于 3.5万”,将全国共 311 个地级市,划分为五档:一线(4 个市),二线(46 个市),三线(56个市),四线(100 个市),五线(125 个市)。

传统车上险销量于2019年11月份同比转正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7-2019 年三四五线城市销量占比下降约 1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二、理由二:新能源有望带来业绩及全球产业链地位双升

1、下游新能源高景气度为零部件提供新增盈利点

能源安全+温室效应+大气污染三重因素驱动下,全球禁止销售燃油车成为未来大趋势。预计全球新能源汽车 EV+PHV 2025 年销量规模 1588 万辆,复合增速 36%。假设前提:1)欧洲,2020-2022 年新车上市明显增加,且 EV+PHV 发展更加得到政府重视,且油价及环境压力下,企业和消费者更有动力购买 EV+PHV,而 HV 的增速相对缓慢。2)中国,2020-2022 年新车上市明显增加,且 EV+PHV 发展更加得到政府重视,双积分推动+电池成本快速下降,企业和消费者接受 EV+PHV 逐步增强,而 HV 的增速相对缓慢。3)美国,油价及环境等压力相对较少,政府对 EV 推动力度相对较小,EV+PHV+HV 发展偏均匀化,市场的选择力量偏强。4)日本,EV 的重视程度增加,但PHV+HV 的重视依然很强,2020 年以后 EV 新车上市增加,增速加快。5)世界其他地区,政府的推动力量较小,更多来自于市场选择。预测结果:1)全球 EV 2025 年销量1192 万辆,复合增速 37.5%。2)全球 PHV 2025 年销量 396 万辆,复合增速 36%。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自 1983 年中国上海大众第一辆桑塔纳下线以来,乘用车消费市场经历了 36 年的征程。总结历史和展望未来,我们认为乘用车消费市场变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2000-2010 年):从无到有,代步工具的定位,轿车市场的兴起。第二个阶段(2011-2016 年):从有到更好,社会地位的象征,SUV 市场的兴起。第三个阶段(2017—未来):从更好到环保,新能源市场的兴起。以 2019 年数据为基数,假设前提:1)未来 5-10 年国内整体乘用车需求仍然有增长,中枢或 3%。2)轿车/SUV 因渗透率已经较高,未来 5-10 年增速将放缓,新能源将成为核心增长点。整体预测结论:预计国内乘用车产销规模到 2025 年在 2500 万辆左右,其中轿车销量逐步回落至 1084 万辆左右,SUV 销量逐步稳定在 925 万辆左右,新能源乘用车有望逐步提升至 500 万辆左右(复合增速近 30%)。

新能源汽车将取代 SUV 成为乘用车新的增长点(单位:万辆)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三、理由三:5G 商用加速智能网联推进带来新增市场空间

智能与网联相伴相生,两者将共同推进人类通往自动驾驶的长远未来。实现自动驾驶理论上存在两种技术路径:

1)车辆本身实现高度智能化能应变各种的环境条件。2)车与车、车与交通的联网,通过智慧交通规划实现无人驾驶。ADAS 和 V2X 分别是实现这两种技术路径的基础所在,这两者也是我们通常所讨论的汽车新四化的智能/网联。

提高效率+提高安全是无人驾驶对于整个社会提供的价值所在。智能和网联是真正实现汽车变成移动数据终端的两大推手,所创造整个市场空间(硬件+大数据)是万亿级别。国内 ADAS 行业规模 2019 年超过 150 亿元,2021 年超过 400亿元。全球 ADAS 行业规模 2025 年超过 2000 亿元。

3、汽车配件中4S店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异是什么?保险公司定损时说的市场价是副厂件价格吗?

一般市场上流动的都不是原厂零件,所以价格相对会便宜很多.如果不在4S店维修,保险公司定价就会按市场价格,对你自身是没有保障的.
另外市场上还有一种 零件是原厂的翻新件,保险公司会对4S店的维修旧件进行回收,回收后的旧件加工处理后流入市场.

4、各种汽车配件市场价格?

?

5、汽车的零部件价格非常昂贵,这是为什么呢?

汽车零部件价格贵有多方面的原因,通常来说,汽车零整比在300%~800%之间,也就是一部整车的零件的销售价格通常是整车销售价格的3~8倍(正厂配件),这种现象是否正常?使用副厂配件是否可以?

一、汽车零部件价格高,与机电行业的生产方式有关

整车是规模化生产,产品更新换代节奏快,整车的零部件供应是JIT(及时生产)模式,规模采购及时生产,汽车厂家库存成本低;对于维修用的配件,当前畅销的产品还是充足的,只是增加点库存成本,对于销售量小或者已经停产的机型,厂家库存有限或者没有,当有需求时,需要小批量或者单件定制,成本高昂。所以,汽车零部件厂家的零整比高是行业特点决定的。

二、汽车4S店行业垄断原因

汽车厂家的维修配件是通过4S店上报配件计划,进行销售的,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一般官方的配件销售指导价都留有4S店利润空间,加上厂家本来配件成本就高于批量生产零件成本,两方面原因造成维修配件价格高昂,4S店卖车的利润并不高,如果没有维修保养,利润从何而来?汽车零部件有严格的质量标准,安全性极高,汽车厂家也不可能通过社会渠道销售,也只能采用4S店渠道。

三、汽车零配件价格有哪些规律?

一般来说,当前畅销车的汽车配件是最便宜的;停产车、高档个性化定制车的配件价格昂贵;长期稳定车型配件便宜,新车型配件价格昂贵;有一些小众品牌的车,二手车折价率高,而大品牌畅销品牌的车折价率低,就是维修保养的原因,又是这个月买了一个小众品牌的车,下个月去维修,就发现配件已经变了,等几年停产,配件也找不到了,维修比整车还贵很多。作为曾经的汽车行业业内人士(大众),发现同一个零件,批量生产型号成本是2000元左右,而停产车型型号成本在一万元以上,卖给客户会更贵,因为4S店需要定制,厂家才会生产,所以,买二手车时,要考虑维修成本,即使要买二手车,首选也是大品牌长线销售型号。

原厂配件昂贵,那能否用副厂零配件替代呢?最好别用,汽车对安全性要求极高,原厂汽车零配件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副厂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要为了省钱得不偿失。

无论是新车还是二手车,广大朋友购车前,不要仅仅考虑广告上提到的性能,配置,性价比能因素,更应该考虑日后汽车的维护保养成本。零部件价格贵,主要还是行业特点造成的。

6、做汽车配件生意需要了解什么?

一、汽车配件贸易面临的问题:1、配件状态核对难度大2、市场需求波动性大3、制造商交货期不稳定4、商品形状复杂,包装难度大,给物流带来很大困难5、商品替代性差,一旦积压,贬值幅度大,发错后客户无任何利用价值,只能运回或丢弃。6、汽车配件客户一般都非常在意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过长造成经济损失的概率比其他商品大二、汽车配件生意的基本常识1、轿车与卡车。车的用途不同,配件的经营模式有很大差别。轿车和卡车的故障模式不同,导致各种配件的销量不同。轿车的司机和卡车司机在消费习惯、对车辆维修技术的掌握程度、驾驶习惯不同导致买配件时关注点不同。2、保有量大的车型和保有量小的车型。市场保有量大的车型,经营者多竞争激烈。保有量小的车型,缺少各类信息,销量不稳定。3、批发和零售。做批发,必须掌握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四方面的基础知识,形成品牌、价格、质量稳定、交货期稳定的优势。做零售,要懂得准确掌握客户所需要的配件,而且当客户要一种你没有库存的配件时,你要考虑你能不能比较快的买到这个配件,给客户一个准确的答复,最后你还得能够帮客户安装一些配件。保养类:柴(汽)油机油、齿轮油、机油滤芯、柴滤芯(燃油滤芯)、空滤芯事故类:保险杠、前组合灯(前照灯)、尾灯、前围下护栅、左右后视镜磨损类:离合器、四配套、摩擦片、轮胎、轮辋、制动鼓、轮胎螺栓、发电机、起动机四、基本商业准则做生意要将诚信,在汽配行业主要体现在不要以次充好;不要说明天能到货,结果没到让客户干等,浪费客户的宝贵时间;不要明明是配件有质量缺欠,结果怕麻烦,不去帮客户找厂家调换。如果做生意是站在“帮客户赚钱”,而不是局限在“赚客户的钱”的立场上,一定会有长远发展的。五、其它上面没有提到的一些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的基本常识。

7、2019年汽车配件销售行业前景如何 发展趋势是什么

趋势大方向:

第一变:电动

汽车电动化一直是我国的战略,2017年以来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即便是在车市遭遇寒冬的年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依然能保持增长。而进入2019年以后,各传统汽车厂商都开始储备新能源汽车技术,这些车企经历了寒冬,在双积分的压力,新能源汽车应用政策的刺激下纷纷意识到新能源汽车是已经定型的大势所趋。就连汽车巨头大众,也正快速扩充电动汽车的性能,前不久大众和宁德时代签订了合作协议,预计大众在2019年每月都出新车。除此之外,丰田,奔驰,沃尔沃,Jeep,宝马等巨头车企也纷纷提速上市电动车。在国六实施之际,在限牌限号的压力下,人们对新能源车的接受度上升,把购买新能源车纳入了购车计划,但苦于市场上新能源车型不够丰富,对技术信心不足等一直处于观望状态。对这部分人来说,2019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第二变:智能化

在各互联网大佬的年终总结中,多次提到“下半场”这个词,他们认为过去几年的移动互联网是网络时代的上半场,而从今年开始正式进入下半场。

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时代,也就是物联网,在万物互联的时代,汽车作为载体的智能出行工具,一部移动的手机,是产业互联网对汽车的定义。

2019年后的汽车,将不再是车里装了个平板,看看电影玩玩游戏,自动驾驶也不止于花哨而并不实用的智能安全和辅助系统,真正的智能汽车将逐渐成形,自动驾驶也是指日可待。

第三变:共享化

之前小编已经发布文章详细讲了共享化生态的火热,主机厂,出租车公司以及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往共享领域转型,这前赴后继的局面印证了共享化模式的发展前景。除了直接的表象,在城市承受能力局限,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的压力之下,共享汽车似乎是不可或缺的一种商业模式。而且在今天已经有很多人综合个人牌照难得,公共交通便利,预约专车方便等原因延缓或放弃了购车需求,这样的人以后会越来越多,共享模式也是下半场的一个风口。

8、现在汽车配件行业前景如何

这属于汽车后市场这一块,汽车后市场将迎来高速发展,汽车配件占39%:

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汽车产量1841.8876万辆,同比增长0.84%;累计销量1853.3426万辆,同比增长2.7%。经历过201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再次井喷后,国际国内汽车品牌都视中国汽车市场为一块肥到流油的大肉,纷纷启动了新一轮梦想版图。

事实上,无论是国际汽车品牌的中期规划,还是国内汽车集团的五年战略规划,都无独有偶的迎合了政府的十二五规划轨迹。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六大国有汽车集团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已经超过2800万辆;江淮汽车、奇瑞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华晨汽车六大自主品牌汽车2015年的总产销目标约为1200万辆。以此预估,2015年中国汽车销量将达到4000万辆。


与汽车配件市场的价值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