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外汽车维修改装发展史重要书籍介绍,主要想借鉴以便了解中国汽车改装维修行业的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向和
本人经历的是南非…别提改装了那里车子便宜,一般毛病都建议你去买二手车上的总成直接换,因为配件贵,维修费有贵,修下来比买个新的还贵.....
2、汽修行业发展史由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业得到了飞跃的成长和发展。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从1978年的136万辆到2003年已达到2000万余辆。增加了14.6倍。据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4800万辆。其中轿车占50%。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与此同时,激烈的市场竞争,也向汽车维修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凭借传统的经验和方式,我国的汽车维修行业已经营多年,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科技水平的大幅度的提高,汽车高新科技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市场销售的轿车,都是电喷的,电喷系统出现故障,没有汽车发动机分析仪、汽车故障电脑诊断分析仪等这类先进的维修检测设备,很难准确查明故障,满足广大车主的快捷维修的要求。
我国汽车消费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以往公款购车的大格局早已打破,随之而来是大量的轿车进入老百姓的家庭,经济型轿车的私人消费占70%以上,北京、深圳每百户家庭拥有轿车的比例分别达到12辆和9辆。轿车进入百姓消费势头之猛,真让汽车维修行业感到振奋!
据美国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预测:以中国的人均收入每年增长6%。汽车需求弹性为2.6计算,到2015年,中国的家庭和企业每年将购买1000万辆轿车!这将是一个与美国市场相匹敌的大市场。只要有汽车运行,就需要维修业的服务和保障。其实,激烈的市场竞争,已经使汽车产业的利润向服务领域转移。在一浪接一浪的汽车降价潮面前,国内汽车市场、汽车销售利润约占整个汽车行业利润的20%,零部件供应利润约占20%,而汽车维修业的利润达到27%。我国汽车制造商依靠自身的优势,已着手进军汽车服务领域,因此,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前景,被称为美好的“朝阳行业”。
汽车维修行业对保证在用汽车技术状况,保障汽车运行安全,减少汽车排放污染,节约能源消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行业普遍存在维修检测设备、诊断仪器装备质量不高,技术水平偏低,企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从而造成汽车维修能力相对过剩。效益滑坡。而相反一些广泛应用了高科技技术的新款轿车,由于缺少专业仪器,缺少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资料,使得修车难的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随着汽车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机械配合精密复杂,车型越来越多,汽车维修检测设备、诊断仪器,专业素质的员工和维修技术资料的作用就越来越重要。以往定期拆解维护的方法已不是科学方式。汽车大修的概念正在逐步淡化,而是推行汽车定期维护与保养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我国大量涌现的私家车主,更乐意接受对汽车不解体的检测诊断技术。实行专修快修,高效快捷,排除故障,提高维修质量。
因此,建议汽车维修行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应重视转变观念,将过去的“以企业为中心”的经营理念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多功能、全方位的服务。维修作业由机械维修转变为机械电子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维修手段由仅凭经验转变为更多的依赖高新技术的检测设备、诊断仪器和技术资料、重视提高汽车维修的质量,讲诚守信,做大赢家。
近几年来,进口和国产轿车都是电喷系统,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汽车的一些基本技术性能都直接或间接与发动机的性能相关联。因此,采用先进的发动机综合分析仪能对汽车发动机不拆离、不解体,实现在线检测发动机系统的工作状态。例如:点火、喷油、电控系统、传感器部件以及进气、排气和机械工作的状态等的静态和动态工况参数采集及分析。为发动机技术郑断和故障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国产产品SOE800汽车发动机综合分析仪(三原科技生产),在进行发动机动态测试功能中,它的传染系统和信号采集记忆存贮单元能快速准确地捕获发动机各瞬间参数的时间函数曲线。这些动态参数就是维修专业技术人员最希望获得的能对发动机进行有效判断的科学依据。显然可以快捷排除故障,提高工效,增大企业经济效益。
又比如:该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应用检测点火系统功能时,能测量发动机初级和次级点火波形,可直观准确看到每个缸的点火波形全貌。适用于无分电器和有分电器车辆。可快捷测量击穿电压、闭合角、火花持续时间和火花电压,能有效地帮助汽修专业技师分析判断汽车发动机的各种故障。
市场经济,其本质就是竞争和商品的自由流通。汽车维修企业属服务性行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即修车质量竞争、速度竞争、价格竞争和服务竞争中,依靠企业自身的先进的维修检没测设备、诊断仪器及具备专业素质的员工,实现提高汽车维修的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讲诚守信经营,达到企业满意的经济效益。进而在国汽车工业和汽车服务业飞跃成长和发展中,求得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与成功.
3、工具发展史
我国古代的生产工具,大体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生产工具的石器时代或者说是生产工具的非金属时代。根据考古发现,在我国已经发现了距今两百万年前后的最为古老的生产工具。
最初的生产工具,可以说是最简单的打制的石器以及还有用树枝木棒砍削而成的最简单的生产工具。石锤,这是两百万年前的刮削器。生产工具总体上说呢,属于单体生产工具时期,也就是说,它是握在手里头直接使用的,而且制造的工艺非常简单。经过一百多万年的发展,到了大约距今五万年前后开始,弓箭为代表的复合工具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
弓箭的发明标志着复合工具的出现,即先制作生产工具的各个部件,然后再组装在一起。这是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从而生产工具的发展,进入到了石器时代的复合工具时期。
距今一万年前后,人类历史上发生了第一次的大变革,从考古学上来说叫新石器革命,从历史上学上来说叫氏族公社革命。这个革命以后呢,人类历史就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生产工具呢,就进入了石器时代的磨制石器时期。磨制石器是伴随着定居人工住居的建造和原始农耕的出现而发生的。
在磨制石器时期生产工具达到了非金属生产工具时代的最高峰,它表现在磨制技术不仅应用于石器的制作,而且应用于骨器等等的制作,穿孔技术,榫卯技术逐渐地发达,以镶嵌、捆绑、榫卯、套合这种工艺制作的各种复合工具成为生产工具的主流,那么生产工具中除了大量的石器之外,还有用骨头、蚌壳做的生产工具,也还有用木头做的生产工具。
生产工具的种类增多,开始出现专门化的趋向,譬如用于砍伐树木的有斧、锛、凿,用于耕种的有铲、锄,用是收割的镰刀铚刀,用于狩猎的鱼镖、石球,还有用于纺织的纺轮、针、锥,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杵、臼等等。另外考古发现表明,六七千年前的河姆渡已经发现了桨的遗物。木桨的遗物表明呢,当时已经有了船,当然这种船应该属于独木舟。
石器时代以后属于青铜时代。在我国实际上青铜生产工具的出现,我们目前最早可以上溯到五千年前后,但是青铜生产工具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一定的应用,是四千年前后开始的,也就是二里头文化中发现的各种青铜生产工具。我们可以看到它包括了木器加工的斧、锛、凿,用于渔猎的鱼钩,还有箭头,各种刀具等等,年代是距今三千九百年,到三千六百年前后,说明青铜生产工具在实际社会生产中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青铜生产工具的发展是从距今三千六百年前后,才进入一个比较快的发展时期,也就是商代。在生产工具本身结构上,形态上所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形态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就是由原来没有銎,就是装柄的时候是捆绑的,那么现在出现了竖銎。因此,生产工具,它的安装技术应该说是大大地前进了。那么另外一个方面就是种类的增加,从青铜生产工具产生以后,在非金属生产工具的基础上,其种类大大地增加了,而且效率呢,大大地提高了。
青铜生产工具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春秋时期,并且从春秋时期开始青铜生产工具开始了向铁器生产工具的过渡。那么青铜时代生产工具除了它本身的形态的改变结构的改变之外,那么当作为一个时代来讲,生产工具还有一个重大的发明,那就是马车的发明和牛耕的出现。
考古发现年代最早的是商代的马车,尽管当时马车主要用于战争或者贵族乘用,但是车作为一种陆路的交通工具,毕竟登上了人类历史的舞台。标志着生产工具的一次大的飞跃。也就是说,在我国生产工具就是马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同时牛耕出现了,就是用牛来拉犁这种技术出现了。
我们现在一般认为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时期,但不管怎么样,作为青铜时代来说,就生产工具的发展来说,牛耕的出现,马车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了牲畜动力使用,也应该说是人类的生产劳动,不仅仅借助于劳动本身,而且开始了畜力的使用。
经过青铜时代以后,生产工具的发展进入了它第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铁器时代,或者说叫古典机具时代。在我国,铁器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三千三百年前的商代中期,比如说在河北藁城、北京都发现了三千三百年前后的铁刃铜钺,但不是人工冶铁,根据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冶铁制品,出现在两千九百年前后的西周晚期。两千五百年前后,也就是春秋战国之际,铁器已经有了斧、锛、凿各种刀具,社会历史进入到铁器时代。
一般认为春秋战国之际是铁器时代的开始,铁器的使用是古代生产工具发展史上的最后一次大的飞跃。战国时期,冶铁业获得迅速发展,铁制生产工具在各个生产领域迅速普及开来,到战国末年,初步完成了铁制生产工具取代各种非金属生产工具,以及青铜生产工具的历史进程,是古代生产工具的发展时期。
考古发现的战国铁制生产工具我们现在看到的有砍伐工具,有斧、锛、锯、凿、刀等等,手工工具有削刀、锥、钳、砧等,农具呢有犁、镢、锸、锄、耙、镰、铚等。
到了秦汉时期,铁制生产工具走向了全面成熟,铁制生产工具的成熟,一方面是类型的多样化。和器具形态的变革,譬如说从战国时期开始,竖銎结构逐渐改变为横銎结构,这是在生产工具结构方面一个很重大的变化。而且考古发现证明,在秦汉时期,锯已经用于金属的切割,因此我们可以说秦汉时期是我国以铁制生产工具为代表的我国古代生产工具体系的形成时期。
说到我国古代生产工具体系的形成,除了刚才说的,铁制生产工具的全面成熟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古典机具的发展和基本成熟。我们根据考古发现可以看到,在当时的古典机具,耕地的和播种用的以牛和马为动力的犁发明了,耧车也发明了,提水和灌溉用的桔槔、辘轳也发明了,还有翻车,在粮食加工中,除了原来的杵、臼之外,这时候发明了石磨。(石磨的发明追溯到战国时期,它的普及是汉代。)当时冶铁中已经使用了皮囊这种鼓风的技术,纺织中也出现了立式的织机。
马车自商代发明以后,在很长一个时期,它主要是用于战争和贵族乘用,而在结构上它主要是单辕。从战国开始,马车由单辕向着双辕发展,而且出现了各种不同用途的结构上有不同特点的车辆,而车的动力呢,也由原来的马发展到有牛车,还有驼车,这表明车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社会生产中开始广泛使用了。汉代还发明了独轮车,我们现在这种独轮车在很多山区还在继续使用。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汉代,船发展得已经比较完备。当时不仅已经有了桨,而且有了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秦汉时期,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全面成熟,古典机具也获得了高度的发展。因此我们说从战国秦汉时期及其以后不仅是生产工具的铁器时代,而且是生产工具的古典机具时代。
秦汉以后,生产工具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它这个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虽然在技术上在结构上也有某些改变。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它没有大的变革。当然宋元时期,有一些不少的发明和改进。但是,秦汉时期形成的生产工具的基本体系没有改变,秦汉时期所形成的很多生产工具都在继续使用,甚至使用到今天。
总之,秦汉时期所形成的铁制生产工具以及古典机具,一直延用到明清时期,甚至在我们现代生活中,在现代某些地区还在使用。
4、汽车维修发现历程?
1956年,是中国汽车史上令人难忘的一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东风牌轿车。版6月,北京第一汽车厂权附件厂试制成功井冈山牌轿车,同时工厂更名为北京汽车制造厂。8月一汽又设计试制成功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9月上海汽车配件厂试制成功第一辆凤凰牌轿车。这几辆稚嫩的国产轿车,在那个年代让全国人民欢欣鼓舞了一阵子。
1959年,仿制德国1956年出产的奔驰220s的新型凤凰轿车试制成功,并成为中国的又一种定型轿车。由此,揭开了中国轿车工业生产的历史。
8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了上海桑塔纳、广州标致两个合资企业,还引进了
90年代前期和中期,中外合作以及技术引进都进一步深入。全国主要引进车型的国产化率达到80%以上,质量也显著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国产轿车又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销售份额。我国的轿车工业初具规模,整体实力显著增强。
5、汽车维修企业发展史?
10年前当零散的汽修厂服务门店在国内开始兴起的时候,那时的从业者是技术打天下。在商品匮乏和消费意识薄弱的年代,很少有人关注汽修厂能给我们带来什么,而更在意汽修厂把我的汽车大件能修好就可以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汽修行业发展就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让小编带我们一起回忆一下吧!
汽修厂设计
1、单一型消费时代
2000年以前,汽修行业主要以基础换油及维护为主。国内销售的车型红透半边天的局面被强大的消费市场需求所点燃。同时在汽修相关领域,由职业院校培养转为市场自由培养阶段。从那时候起,很多学徒从事汽修行业,参与到这个原始创业的大潮中来,更能体味出其中的行业发展和经历。单一的卖方市场逐步形成,对于有一定经商头脑的汽修厂老板而言,汽修红利的春天正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汽修厂设计
2、多元化商品时代
进入2005年左右,汽修行业涌现出的商品品牌,据说国内市场有3万多家。那一年全国南北市场的展销会、招商会、发布会络绎不绝。人声鼎沸的时候更能看到未来的希望和生意的火爆,很多汽修厂开始大力投入资金、厂房、人员、设备等相关软硬件,都期望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分得一杯羹,都希望能在当地的汽修服务行业中抢占一席之地。“库存 铺货”模式成了那个年代最抢眼的行业热词,只要有好的货源,你便可以高枕无忧的致富。
汽修厂设计
3、专业化品牌时代
时间发展到2012年,随着国内汽车销售、售后、二手车市场全面爆发,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产销大国。城镇人口率达到40%以上,一二线城市人均汽车保有量57%以上。一二线城市起到了引领和创新的示范带头作用,三四线城市的汽修店面竞相模仿。那时候行业最热的词语叫“品牌”,工厂雇佣了一批设计师进行包装、广告、代言、招商等一些列专业化的品牌发展运作之路。从那时候起,很多汽修企业开始统一更换店招门头,开始重视品牌发展才是汽修行业生存发展的驱动剂和稳定剂。
汽修厂设计
4、服务型汽修时代
一晃眼进入了2017年,回忆过往这十多年的汽修行业发展。小编深刻的体会到与时俱进的作用,汽修行业从业者未能跟上时代行业发展脚步的都成为了过去式。现如今,消费者时代车主的感受体验尤为突出,服务品质化要求越来越高,汽修行业的脏乱差现象已经严重制约着我们的门店升级和发展。各类保养、维修、钣金、喷漆业务都由市场来主导,由服务及价格来衡量。仿佛一夜间“模式”成为了汽修行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规律,大家忽视技术、沉迷模式探索,热衷于跑马圈地,却很少用匠心思维来武装自己的门店形象,久而久之也就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可言了。
汽修厂设计
为了赶上这个互联网时代,为了迎接下一个盈利周期的到来,如果你也和小编一样做好了准备,为什么不尝试将陈旧的发展经验和服务方式做一番改变和革新呢?
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都是奋斗者!
6、汽车的发展史
总体说来,世界汽车发展史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世界汽车工业快速发展阶段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在这一时期,奔驰、福特、通用等20多家汽车公司相继成立,汽车生产进入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在汽车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汽车技术也有了很大进步。变速器、四轮制动、独立悬挂技术、压减震器都是在这个时期发明的。
第二阶段:汽车全盛时期
二战结束后,欧洲各国大力发展汽车,产量从战前的80万辆增长到了800万辆,增长了近10倍。在这个时期,日本也迅速崛起,至80年代,产量达到1100万辆,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一时期的汽车技术主要向高速,方便,舒适方向发展,流线车身,前轮独立悬架、自动变速器、全轮驱动都是在这一时期出现的。
第三阶段: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汽车产量相对稳定
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汽车产量稳定在5000万辆左右,发达国家汽车市场趋于饱和,各个公司之间竞争激烈。欧、美、日之间贸易摩擦不断,而韩国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崛起,成功实现了技术跨越,成为世界汽车生产一个重要基地。这个时期汽车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是提高汽车安全性和降低污染。由于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安全气囊、电子控制喷油和点火、三元催化剂等在这一时期相继出现。
汽车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空气污染及石油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利用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替代传统汽油车和柴油车已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问题。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推动混合动力/纯电动汽车的研究。美国能源部预测,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整个轻型汽车和卡车市场28%的份额,这将比2005年增加20%。现如今,汽车工业正经历着一场革命,汽车正朝着智能、舒适、节能、环保的方向飞速发展。
7、汽车维修工具都有哪些?
你好,有世达工具,包括一般的拆卸工具,保养工具等,望采纳
8、我国汽车维修企业的发展历史
1902年,第一辆汽车进入中国,中国的汽车维修业成长发展的序幕拉开。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本身无生产汽车的能力,汽车维修业处在落后的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时代;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通车公路仅为8万公里,仅有5.1万辆老旧汽车。1956年,我国第一辆国产汽车在长春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这期间我国逐步建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车、钳、铣、刨、镗、磨、铸、锻、镀等工种和设备齐全的修理工厂;到1978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仅有135万辆,车辆以中型卡车为主。车辆维修的技术含量低,整体维修能力有限,而且维修厂大多隶属并主要服务于汽车运输企业,没有完全形成一个独立的社会行业。
1984年以来,交通部提出了“有路大家行车,有水大家行船”的方针,道路运输业迅速发展,社会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1978年至2002年的20多年间,增长10多倍,总数达到1950万辆。与之相伴,汽车维修迎来快速发展时期。汽车及配件的供应得到改善,旧件修理和以无限度延长汽车使用寿命为目的的维修业做法己成为历史。汽车维修从观念上发生了变化。从节能、环保和安全考虑,老旧汽车被强制报废。
9、汽车维修工具的发展史
你好,当前咨询的人数较多可能回复不及时,如果是车辆故障问题,建议先用电脑检测一下具体故障原因,搜索“汽车大师”可以随时咨询汽车问题,24小时在线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