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经典汽车维修案例

经典汽车维修案例

发布时间:2022-01-03 03:51:07

1、本田汽车服务案例分析

本田系列及广州本田汽车维修、保养业务,本田系列及广州本田汽车质量担保索赔及信息反馈,代办汽车保险、理赔业务,特设24小时维修、电话预约和上门服务,完善的汽车保养年审提示及跟踪服务。
维修人员经广州本田汽车公司及日本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严格专业的培训后上岗,按工作规范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配备了专业的维修保养设备及全套本田、广州本田专用工具,按日本本田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实施质量管理,使用广州本田提供的纯正零部件,为用户提供专业化服务。
本公司售后服务部按本田全面质量管理(TOM)体系实施作业质量管理,制定了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制度》,设定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目标,建立起质量管理组织机构,明确质量管理人员职责,并把质量管理责任直接落实作业流程的到每个环节,通过日常的教育和说明及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设定考核指标等措施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通过规范作业流程标准来保证每台来店车辆从接待开始就进入质量控制范畴。例如,在接待时对故障的描述和记录,以及询问故障表现状态时涉及的必要信息的;在作业过程实施三级检验制度;全部零部件均采购于生产厂家,纯正零部件的来源渠道也保证零部件的质量,作业结束交车后,通过质量跟踪体系了解作业的质量表现,发现用户对产品质量的疑问及故障未排除情况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并定期通过质量小组的分析会把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分析出来,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解决,并把分析体系作为改善工作依据和质量管理的根据。在工具设备方面通过管理制度的制定并落实,确保工具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以利于质量的控制。在工作过程中,制定了作业项目的工作标准,把每个车型的维修手册作为作业的指导标准。通过指派员工参加厂家组织的技术培训,培训后内部普及培训,员工的自修考核,鼓励员工参加岗位资格考试和参加技术竞赛,开展内部技术竞赛及制定了保养、大修、钣喷过程检查规范表并在工作中落实等措施确保作业环节中的每步骤都能按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完成作业,最终达到控制作业质量的目的。

2、求一篇汽车维修案例

故障现象:一辆桑塔纳2000GSi(时代超人)轿车.行驶里程为11 OOOOkm。该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制动效果良好。紧急制动时ABS系统工作正常。但有时在车辆静止情况下,持续踩住制动踏板约5s后制动踏板开始下沉,一直到底。此时松开制动踏板,紧接着再踩,便会一脚踩到底,有踩离合器的感觉。如果松开制动踏板后停一会儿再踩,便又恢复正常。据车主讲.此现象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只不过刚开始只是偶尔才出现一次,并且缓一脚就正常了,在别处检查过,没发现什么问题。但后来此故障现象越来越明显和频繁,在等红灯的时候表现尤为突出,心里是越踩越没底。

故障排除:接车后,首先检查各分泵及连接管路,没有发现泄漏的痕迹。根据以往经验分析,有可能是制动总泵的活塞及皮碗异常造成的泄压,导致踏板下滑。但在踩制动踏板时检查总泵储油壶内的制动液,并没有明显的“返油”现象,只是制动液比较脏。为保险起见便动手将制动总泵及制动液更换,之后试车.故障现象有所减轻,出现的不那么频繁了.但还存在。此时分析是不是ABS控制单元有问题?连接故障诊断V.A.G1552进入ABS系统,查阅后没有发现故障码。此时主要是怀疑此故障是由于ABS液压控制器内的常闭阀关闭不严所致。遂利用V.A.G1552的“执行元件诊断”功能对ABS控制单元内的电磁阀进行诊断测试(具体操作步骤及诊断过程,在维修手册上有详细介绍,这里不再作介绍)。通过测试没有发现问题.但重点还是在ABS控制器。难道要更换昂贵的ABS控制单元一试吗?再次检查制动液时,发现刚更换的干净制动液又有点儿“黑”了。回想整个维修过程,在更换总泵及制动液时,只是用常规排气的方法,将制动系统内的制动液更换掉了,但ABS液压控制器内的常闭阀在断电状态下是关闭的,第二回路中的制动液在常规排气时是无法排出的。在进行“执行元件诊断”时,常闭阀打开,第二回路中的脏制动液便进入了整个制动系统,使刚更换的制动液被污染变“黑”了,接下来,利用V.A.G1522的“基本设定”功能.对ABS系统进行加液和排气操作(具体步骤维修手册上亦有详细描述,这里亦不再作介绍),在将制动系统内的制动液彻底更换后,故障彻底排除,至今没有再出现。

故障总结:该车是由于制动液过脏,没有及时的更换,制动液中的杂质堆积于常闭阀上,导致常闭阀有时密封不严泄压所造成的。如果在诊断维修过程中,不深入分析研究,而是简单的将ABS控制单元更换掉.故障自然也随之排除,但势必给车主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另一相似实例:时代超人故障为在行驶过程中,在紧急踩制动踏板时,有一脚到底的感觉.制动距离变长只是偶尔出现.有时一天一次,有时几天出现一次。

检查前后制动摩擦片.制动盘、鼓,磨损正常,前后制动分泵及各管路连接正常无泄漏,制动总泵液面也正常,但制动液的颜色发黑。由于有了上例的维修经验,便辅助利用V.A.G1552的”基本设定”功能将制动液彻底更换,之后故障不再出现。

3、我想找一本汽车维修书,里面有汽车故障案例和解决方法,里面的案例越多越好

这个建议你去修理厂当半年学徒,只要肯专心,半年应该能把一般故障解决,汽车没油没电不是说哪里坏了,有些可能是线路接触不良,汽车的线路很多密密麻麻,不懂的看到脑壳都昏了,每种车构造也不一样,不是几句话几个字就能描述清楚了,你光看书没见过实体样子也不行,你见了实体心里才会有个概念,你心里想的和现实的完全不一样,有电路故障有机械故障,得学会判断,总之一个小小的打不燃火都能让你手足无措,一根线路接触不良都能让你找半天,打方向有声音首先看方向机防尘套是否有破烂的地方进了泥水,里面应该是装弹子油的,还有方向机上面有个调节松紧螺丝,如果打方向紧的话就要松一点,还有就是方向拉杆是否松动,减震器旋转是否有异响,方向杆里面是否有声音,就这些,建议你去学习一下,了解一点对你以后开车也有好处的

4、奇瑞汽车经典维修案例?

qq是配件爱坏,变速箱,离合器盘、片,怠速马达,玻璃升降器,门锁等等,发动机还可以。
风云,新奇云的发动机不行,虽然技术先进可是质量太差,气门室盖漏油,阀体,汽油泵,转向助力泵,等等爱坏。
2车通病:如果一星期车没动,也不着车,就是放一星期没人动,如果不摘电瓶线,电瓶就会没电,放电现象严重

5、怎么写汽车维修案例

维修案例格式1,车型和维修时间。2,故障现象。3,验证故障。4,分析故障现象的机理。5,解决故障的过程。6,总结此次故障的维修经验。

6、求两个汽车维修实例!一个700字左右!

案例一 发动机怠速不稳(1)
故障现象:一辆上海桑塔纳2000GSi(时代超人)轿车(装备1.8L AJR电控发动机),故障现象为发动机怠速不稳,并且最高车速只能提到140km/h,试车发现急加速时发动机排气管冒黑烟,且有回火现象。
故障检查与排除:拆检火花塞发现火花塞电极发黑;测量高压线电阻正常(5~6kΩ);更换所有火花塞试车故障依旧,据此判断为故障为发动机混合气过浓所致。用修车王SY-2000发动机故障电脑检测仪读取系统故障代码,没有故障代码记忆;采用数据流检测功能进入05读取动态数据流,查看09显示组第三区显示值(λ传感器电压值),发现λ传感器信号电压几乎一直停留于0.7~0.9V之间。此时踩几脚加速踏板,则λ传感器信号电压能够随之变化,从而说明λ传感器本身及其电路正常;查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和节气门开度的数据也正常;再进入05显示组检查第四区显示值(进气流量),发现发动机怠速运转时空气流量传感器的数据“进气流量”为6~7g/s(正常值为2.4g/s 到 5.0g /s)。进入01显示组,发现其第二区显示值(发动机怠速负荷)显示值大于2.5ms,刚好证明了发动机电控单元接收到偏大的进气质量信号后加浓了混合气。故障分析:根据上述检测基本可以判定可能是空气质量流量传感器有软故障(失准),更换一只完好的空气流量传感器,故障排除。
案例二 发动机怠速不稳(2)
故障现象:一辆宝来1.8刚起动后发动机运转平稳,大约经过5min,发动机开始怠速不稳,转速在480~980r/min之间游动。
故障检查与排除:用VAG1552查询λ传感器及曲轴箱通风阀故障,观察前λ传感器调节值,前λ传感器调节值-25%,电压在1.25~1.35V左右不变动。清除故障码后发动机运转平稳,λ传感器调节正常。观察发动机运转情况,约5min后λ传感器调节值由±10%变化到-15%左右,并开始出现怠速不稳并在480~980r/min之间游动现象。关闭发动机重新起动,发动机运转平稳,5min后怠速抖动现象重现。检查火花塞电极积炭较多,4缸最为明显。 更换4只火花塞,起动发动机,故障现象没有好转,更换4根高压线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如果火花塞或高压线存在故障会造成点火不良,发动机怠速转速偏离设定值,这时发动机控制单元会通过调整喷油量、增大节气门开度来提高转速。由于喷油量的增加而使混合气过浓,λ传感器感知氧含量减少,调节值逐渐向-25%变动,发动机控制单元减少喷油量,使发动机转速调整得过低,最终造成发动机怠速在大范围内游动。

7、汽车维修案例有哪些

维修案例多是发动机和电控的一些系统,如刹车,空调,气囊,线路等等。

8、汽车维修的维修案例

<


与经典汽车维修案例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