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全球汽车配件公司trw

全球汽车配件公司trw

发布时间:2020-08-18 07:49:08

1、国外汽车配件有哪些品牌没在中国

接下来就几大零部件总成的外资占领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以下企业均为外商独资、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利润全部或部分流向了国外;而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公司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因为利润仍然留在中国。

1、汽油发动机:
毫无疑问,日本三菱几乎垄断了所有不能自产发动机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供应。在中国整车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三菱公司在当时中国汽车界巨子仰融先生的牵线搭桥之下,1997年在辽宁沈阳设立航天三菱、1998年在黑龙江哈尔滨设立东安三菱,分别生产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为当时的哈飞、东南、华晨等公司配套。随着1999年前后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在它们建设之初都不能自产发动机的情况下,三菱在华投资的这两个发动机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着实赚了不少钱。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东安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3,华晨骏捷,东南蓝瑟、菱悦、希旺,哈飞赛马、赛豹,众泰5008,风行景逸,长丰飞腾……
使用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6,华晨尊驰、骏捷,金杯海狮,奇瑞东方之子,福特全顺,江淮宾悦,上海英伦TX4,帝豪EC8,东南菱悦、君阁、戈蓝,江铃陆风,海马3,柳汽风行MPV,长丰猎豹,长城哈弗、嘉誉,华泰特拉卡,北汽域胜、骑士,福田蒙派克、风景,郑州日产奥丁,中兴无限、威虎,曙光傲龙、旗胜……
2、柴油发动机:
在轻型柴油发动机方面,五十铃无疑是王者。这家日本柴油发动机和商用车巨头早在1984和1985年就在中国四川重庆和江西南昌分别成立庆铃汽车和江铃汽车,开始生产五十铃皮卡、轻卡和与之配套的4JB1发动机。随着福特全顺、福田风景等轻客的下线,五十铃发动机更是在轻客市场找到了蓝海。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皮卡、轻卡、轻客上用的柴油机都采购自五十铃或使用五十铃技术生产。
在重型柴油机方面,美国康明斯公司则独占鳌头。这家美国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仅在整机生产方面就在中国建立了4家公司: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配套范围则涵盖了东风、陕汽重卡、重庆铁马、福田欧曼等重卡企业,宇通、金龙、青年、中通等客车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可以说,康明斯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3、电喷系统: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所有汽车上都必须安装电喷系统。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属于丰田集团)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超过了60%。
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
4、重型变速器:
美国伊顿、德国采埃孚两家公司不仅控制着全球重型变速器的研发和销售,更是几乎垄断了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早在1980s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伊顿和采埃孚就将重型变速器制造技术分别有偿转让给了陕西汽车制造厂和四川汽车制造厂,为当时同期引进的斯太尔重卡车型配套,两者后来演变为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的两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齿轮(綦江县是凤姐的家乡)。
现在,两家国际变速器巨头均已在中国设厂。美国伊顿1997年在上海独资设厂生产重卡变速箱,专注高端市场;2003年与法士特、湘火炬合资成立伊顿法士特齿轮(西安)有限公司,为中国重汽、东风、一汽、福田等厂家配套;2004年与一汽合资成立一汽伊顿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国采埃孚1998年在苏州独资设厂生产客车用变速器,2004年与上汽合资设厂生产轿车用变速器,2005年在杭州独资设厂生产卡车用变速器,2010年又与多年的合作伙伴綦江齿轮实现合资进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场。
无论中国重卡市场的竞争如何惨烈、利润率如何下降,潜伏在幕后的伊顿、采埃孚两家外企都会偷笑着坐收渔利。
5、轿车变速器:
丰田控股的爱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各个角落。1996年合资成立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手动变速器,尔后于2003年变为外商独资企业;2004年合资成立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外资品牌有:保时捷、悍马、雷克萨斯、沃尔沃、吉普、三菱、马自达、现代、起亚、铃木、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五十铃、日野、大发……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合资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北京奔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长安铃木……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亚迪、东南、长城、华晨、长安、名爵、荣威、一汽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
亲爱的愤青们,如果要抵制日货请问我们能买什么车?
6、汽车内外饰部件:
以美国江森自控、德尔福(原通用汽车零部件分部)、伟世通(原福特汽车零部件分部)、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不但为国内汽车厂商制造座椅、仪表台、扶手、车门内饰、车顶内饰、保险杠、车灯、雨刮、空调等内饰、外饰部件,更是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参与内饰与外饰的设计。上述几家公司为几乎所有的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
7、天窗系统:
从高端的劳斯莱斯、宾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车上用的天窗竟然都来自同一公司——德国伟巴斯特。德国伟巴斯特1936年获得第一个天窗专利,现在在全球汽车天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伟巴斯特为几乎所有的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供货。
8、轮胎:
从低端的韩国锦湖、韩泰,到中端的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日本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再到高端的法国米其林,无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资。国产轮胎的市场大多仅局限于微型车和商用车。
9、汽车外观设计:
不但会计师事务所领域有全球四大,汽车设计领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宾尼法瑞那、乔治亚罗、意迪亚,来自意大利的这4家公司为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公司设计过外观。
博通一直是兰博基尼、菲亚特、玛莎拉蒂的稳定合作对象;宾尼法瑞那则与法拉利结为挚友,几乎垄断了法拉利的全部产品设计,1950s初还生产了27000部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车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请宾尼法尼亚设计了别克Lido50、凯迪拉克敞篷车、雪佛兰鲁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国产的别克凯越)等车型;大名鼎鼎的乔治亚罗则设计了大众高尔夫、帕萨特、奥迪80、布加迪、西亚特、菲亚特熊猫、朋多、乌诺、蓝旗亚Delta等多款经典车型。
1996年宾尼法瑞那为哈飞汽车成功设计了“中意”微面,标志着全球四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宾尼法瑞那先后又设计了哈飞赛豹、路宝、江淮同悦、奇瑞A3和M14、长丰飞腾等;乔治亚罗的作品则有华晨尊驰、骏捷、一汽奔腾、东风风神H30等;意迪亚则有第一代别克君越、陆风风尚、长安CM8、奔奔和海马3等作品相继问世;博通作品较少,目前只有昌河爱迪尔和奇瑞瑞麟G6。从2004年开始,它们干脆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宾尼法瑞那有1/3的业务来自中国,意迪亚的中国业务则占总收入的40%。
10、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德国FEV、英国Ricardo是当今全球三大独立发动机设计公司,再加上专注于柴油机领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垄断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设计公司,向包括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在内的几乎所有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发动机设计服务及发动机测试设备。AVL因2006年向奇瑞出售发动机技术而在中国一夜成名。其实AVL在中国的足迹源远流长,其创始人李斯特先生早在1926年到1932年就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1987年,AVL协助机械工业部制定了《中国内燃机发展系列型谱》、《中国柴油机烟度排放标准》;1999年与国家科技部合资成立了厦门海腾发动机测试设备有限公司。目前AVL在中国的客户主要有:奇瑞、潍柴、锡柴、大柴、上柴、云内等。
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处于同一城市的意大利VM公司,上世纪曾为路虎揽胜、罗孚800、阿尔法罗密欧提供过发动机,现在使用VM柴油机的车型则包括凯迪拉克CTS、吉普大切诺基、自由人、雪佛兰科鲁兹、科帕奇、景程、克莱斯勒大航海家等。2004年开始,江铃、华泰、长丰、长城、上汽相继购买了VM的柴油机制造技术及关键生产设备后开始生产自己的柴油机。
德国FEV早在1980s就开始向广西玉柴出售发动机技术,目前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上汽、华晨、陆风、玉柴、云内等。
英国Ricardo早在1930s就开始向伦敦巴士和法国雪铁龙提供柴油机,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为奥迪R8和布加迪威龙设计了DSG变速器、帮助宝马优化K1200系列摩托发动机、帮助迈凯轮设计了其第一款发动机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一汽、上汽、长城、力帆等。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包这一速成方式,但中国企业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着本质区别。外企是把自己不屑于干的流程外包给中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则是将自己不会干的流程外包给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30年前就享受过中国当今高速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没有及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至今还在充当发达国家制造基地的角色。

2、有谁知道TRW天合是干什么的么?

可以参考baidu百科里面的啊:
TRW简介

TRW汽车集团(TRW Automotive Inc.)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产品系统开发供应商,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TRW总部于美国密歇根州的Livonia,在全球27个国家有200多家生产和运营机构,员工约66000人,2007年全球销售额147亿美元。TRW在中国有14家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0家,对国内供应所有核心产品,包括制动系统、转向及悬架系统、乘员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集成车辆控制、驾驶辅助系统、安全电子、乘用车诊断设备、发动机零部件 、紧固系统以及售后市场产品和服务。TRW亚太总部和亚太技术中心设在上海。

TRW主要产品

-制动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制动产品(包括制动模块、制动钳、制动鼓、转子);制动致动系统(包括推进器、刹车主泵、电控致动系统) ;
-转向及悬架系统:电动和手动拉杆齿条、转向齿轮系统;
-电控辅助转向系统:简称EAS,包括电动液压动力转向和电动力转向系统;
-悬架系统及部件:包括实时防翻转控制系统、稳定杆、控制臂和悬架模块;
-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化控速系统;
-商用车转向系统:全套系统及部件,包括电动转向齿轮和转向泵、转向支柱、转向杆、转向轴、转向连杆;
-安全气囊防护系统:全套系统包括正面碰撞防护、乘员区防护、侧撞防护、帘幕式防翻滚装置。部件有充气装置、囊袋和模块配置;
-方向盘系统:集成方向盘、安全气囊盖、和一应俱全的各类材质方向盘及多功能开关;
-座椅安全带系统:标准牵引器、烟火式牵引器、带扣配置、能源管理装置、高度调整器、座椅综合防护、主动式控制牵引系统(ACR);
-电子安全装置: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分析模块、关闭系统、车辆翻滚感应器、可视化系统、智能型电子防护装置(包括乘员传感,座椅承重传感、儿童座椅传感、全套车胎气压监控系统和门锁遥控系统) ;
-车身控制系统:取暖、通风、空调控制及致动(HAVC);车内控制和开关、雨量传感器、换档装置、能源管理控制器;
-发动机气门、气门结构系统和部件;
-工程紧固件和零部件:金属紧固系统、塑胶紧固系统、精确塑胶模具和配置、特种紧固件(如密封塞、线路封套、胶管紧固件和配平紧固件)。

TRW历史

TRW 具有悠久的历史,不断创新是企业最突出的一个传统。1927年,查尔斯•林白(Charles Lindbergh)驾单机完成跨历史性的跨大西洋飞越时,他所驾驶飞机上的发动机核心部件,18个发动机气门,正是TRW前身企业生产的。TRW提供的部件,也用于1970年美国阿波罗13号太空船的传奇返航之旅上。TRW的工程师们是世界上首先提出混合动力车概念的人。TRW贡献了世界第一个电子控制的ABS系统,第一个Collette式制动卡钳,第一个两片式发动机气门,第一个正面碰撞安全气囊和传感系统,等等。

TRW的前身企业崛起于美国汽车工业的起步阶段。从那时起,凭借领先的技术,开发多样产品,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企业得以兴旺。世界上最早的双件发动机气门,就采用了TRW早期产品中的紧固和旋扭技术。得益于此的还有福特T型轿车上配的木制车轮,和欧洲开发的许多照明、电器产品。在此基础上,企业的汽车配件业务迅速发展,于1928年,1932年分别进入北美和欧洲的汽车制动市场,并在二战和韩战前后陆续兼并一批为美国政府提供军备的厂商。企业对于技术更新也从不懈怠,开发了液压制动、电动制动、发动机气门技术等等。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美工业兴起多样化潮流。通过与Thompson Procts 公司和Ramo-Wooldridge 公司的合并,一跃成为美国宇航业和飞机制造业的主力。企业重新命名为 Thompson-Ramo-Wooldridge 集团 —"TRW”的名称缩写由此而来。TRW的汽车业务也扩展到其它领域。1965年与 Ross Gear & Tool 公司合并后跻身商用车转向市场;收购 United Carr 公司进入电子产品行业。接下来五年内,一系列技术突破性产品相继在TRW问世,如北美第一个盘式制动系统、转向拉杆齿条和转向小齿轮(1967年)、第一个电控防抱死系统(ABS)等。这一时期,TRW的宇航业务也达又一高峰。1969年,TRW的发动机技术应用于美国载人登月飞船,对于尼尔•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迈出历史性的一步起到了关键作用。

跨越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TRW的技术进步和业务拓展马不停蹄。1972年,TRW收购了德国企业Repa,进入汽车乘员安全(Occupant Safety)产品领域,同年还成功推出电动转向拉杆和小齿轮,该项技术至今仍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这期间,TRW还首创了世界第一个盘式制动钳品牌Collette、第一个双轮式ABS系统、第一个车门遥控系统、和第一套正面碰撞防护气囊及传感器系统(1989年)。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航天领域风生水起的TRW也极为重视汽车乘员安全系统产品的发展,收购了麦格纳(Magna International)的安全气囊和方向盘业务,成为欧美座椅安全带、防护气囊、方向盘系统的市场龙头。1999年5月,TRW宣布以70亿美元收购欧洲汽车系统和宇航部件的领先品牌卢卡斯伟利达公司(LucasVarity)。这一系列广并博收,推动了TRW控制系统产品的整合,并巩固了在全球乘员安全产品市场的领先地位。时至21世纪,TRW已成为航天和汽车两个领域的科技领跑者。2003年,汽车部件业务独立。自此,TRW以最全面、最广泛的安全产品线,专注于打造汽车的驾乘平安。

作为世界顶尖的汽车安全开发供应商,TRW的创新能力逾百年而不衰,以安全集大成者的姿态,开发行业领先的智能化、集成型技术,如车辆动态控制、驾驶辅助、电子稳定性控制、高级乘员约束系统、安全电子及升级软件等等。2008年,TRW推出了高智能化的认知型安全系统(Cognitive Safety Systems),代表着明日汽车安全的发展方向,也反映了TRW整合开发,推陈出新的强大实力。

TRW全球总部
美国密西根州Livonia市
邮编:48150
总机:+1.734.855.2600

集团行政高层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 Plant
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Steve Lunn

全球员工
-总数6万6千多人,分布如下:
*欧洲 约35,100
*北美 约21,600
*南美 约4,700
*亚洲 约4,900

全球运营点
-TRW在27个国家拥有209个生产和运营设施:
奥地利 巴西 加拿大 中国 捷克 斯洛伐克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日本 马来西亚 墨西哥 波兰 葡萄牙 罗马利亚 韩国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泰国 土耳其 突尼斯 新加坡 英国 南非 美国 印度

TRW亚太总部:

中国上海虹漕路456号9栋5-6楼
200233
电话: 86.21.6120.2266
传真: 86.21.6120.2136
www.trwauto.com

TRW中国生产企业一览:

天合汽车零部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虹漕路456号9栋4楼
200233
电话: 86.21.6120.8918
传真: 86.21.6120.9065

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中国长春市高新开发区硅谷大街4579号
130012
电话: 86.431.8554.2620
传真: 86.431.8554.2619

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公司北京分厂
北京市通州区国家环保产业园区154号
联东国际工业城8号厂房A区101102
电话: 86.431.8554.2620
传真: 86.431.8554.2619

卢卡斯伟利达廊重制动器有限公司
中国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598信箱
065001
电话: 86.316.608.3108
传真: 86.316.608.9982

天合汽车零部件(廊坊)有限公司
中国河北廊坊市朗森汽车产业园内
065001
电话: 86.316.607.0331
传真: 86.316.607.0344

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园耀路168号
201805
电话: 86.21.6142.2002
传真: 86.21.6142.2001

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嘉定区安亭镇百安路188号
201814
电话: 86.21.3957.5002
传真: 86.21.3950.2255

天合汽车零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中国江苏省苏州苏浒路43号
215008
电话: 86.512.6557.6061
传真: 86.512.6533.4227

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装置有限公司
中国浙江省宁波市科技园区福明路219号
315040
电话: 86.574.8790.1960
传真: 86.574.8790.1978

南方天合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中国重庆璧山红宇大道9-1号
402760
电话: 86.23.4558.7502
传真: 86.23.4558.7600

3、汽车配件行业排名前几名的企业

轴承、汽车音响、轮胎、汽车发动机,都有了:
  16.1 万向集团公司
16.1.1 公司简介
16.1.2 2006年1-12月万向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1.3 2007年1-12月万向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2 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6.2.1 公司简介
16.2.2 2006年1-12月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2.3 2007年1-12月北京现代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3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16.3.1 公司简介
16.3.2 2006年1-12月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3.3 2007年1-12月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4 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
16.4.1 公司简介
16.4.2 2006年1-12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4.3 2007年1-12月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公司经营状况
16.5 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16.5.1 公司简介
16.5.2 2006年1-12月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5.3 2007年1-12月长春一汽四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6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16.6.1 公司简介
16.6.2 2006年1-12月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6.3 2007年1-12月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7 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16.7.1 公司简介
16.7.2 2006年1-12月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7.3 2007年1-12月中信戴卡轮毂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8 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
16.8.1 公司简介
16.8.2 2006年1-12月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8.3 2007年1-12月正兴车轮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9 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
16.9.1 公司介绍
16.9.2 2006年1-12月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9.3 2007年1-12月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0 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
16.10.1 公司简介
16.10.2 2006年1-12月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0.3 2007年1-12月山东隆基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1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16.11.1 公司简介
16.11.2 2006年1-12月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1.3 2007年1-12月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2 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16.12.1 公司简介
16.12.2 2006年1-12月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2.3 2007年1-12月江苏摩比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3 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16.13.1 公司简介
16.13.2 2006年1-12月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3.3 2007年1-12月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4 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
16.14.1 公司简介
16.14.2 2006年1-12月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4.3 2007年1-12月德尔福(上海)动力推进系统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5 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
16.15.1 2006年1-12月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经营状况
16.15.2 2007年1-12月河南省定角实业总公司经营状况
16.16 天津英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16.16.1 公司介绍
16.16.2 2006年1-12月天津英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6.3 2007年1-12月天津英泰汽车饰件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7 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
16.17.1 公司介绍
16.17.2 2006年1-12月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7.3 2007年1-12月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8 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
16.18.1 公司简介
16.18.2 2006年1-12月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8.3 2007年1-12月江阴模塑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9 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
16.19.1 公司介绍
16.19.2 2006年1-12月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19.3 2007年1-12月天合富奥汽车安全系统(长春)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20 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
16.20.1 公司简介
16.20.2 2006年1-12月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16.20.3 2007年1-12月惠州住润电装有限公司经营状况
http://www.ewise.com.cn/2005report/2005118qichelingbujian.htm
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脱离整车企业并形成专业化零部件集团,正成为一种全球化趋势。国际著名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引进技术合资企业已超过1000家。国内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规模大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逐步成长起来。随着国际上汽车行业开始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策略及国际跨国汽车企业推行本土化策略,国内市场将出现巨大的零部件配件缺口。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国内产值将达到7000亿元左右。
目前,虽然全球经济整体下滑,但根据近四到五年的实际采购实践,中国采购的成果并不像大量公司预测的那样乐观,几乎80%以上的公司没有达到他们采购量和采购降成本的目标。而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降,中国采购面临的压力更大,国际采购商已经将目光同时转移到越南、印度、泰国、澳大利亚等其它国家与地区。从以上看来,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仍将加速增长。
中投顾问2009-201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

4、外企制造业中TRW是什么缩写

TRW简介TRW汽车集团(TRW Automotive Inc.)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安全产品系统开发供应商,十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之一。TRW总部于美国密歇根州的Livonia,在全球27个国家有200多家生产和运营机构,员工约66000人,2007年全球销售额147亿美元。TRW在中国有14家企业,其中生产企业10家,对国内供应所有核心产品,包括制动系统、转向及悬架系统、乘员安全系统(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集成车辆控制、驾驶辅助系统、安全电子、乘用车诊断设备、发动机零部件 、紧固系统以及售后市场产品和服务。TRW亚太总部和亚太技术中心设在上海。TRW主要产品-制动系统:车辆控制系统(包括防抱死制动系统ABS、牵引控制系统、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SC);制动产品(包括制动模块、制动钳、制动鼓、转子);制动致动系统(包括推进器、刹车主泵、电控致动系统) ;-转向及悬架系统:电动和手动拉杆齿条、转向齿轮系统;-电控辅助转向系统:简称EAS,包括电动液压动力转向和电动力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及部件:包括实时防翻转控制系统、稳定杆、控制臂和悬架模块;-驾驶辅助系统:智能化控速系统;-商用车转向系统:全套系统及部件,包括电动转向齿轮和转向泵、转向支柱、转向杆、转向轴、转向连杆;-安全气囊防护系统:全套系统包括正面碰撞防护、乘员区防护、侧撞防护、帘幕式防翻滚装置。部件有充气装置、囊袋和模块配置;-方向盘系统:集成方向盘、安全气囊盖、和一应俱全的各类材质方向盘及多功能开关;-座椅安全带系统:标准牵引器、烟火式牵引器、带扣配置、能源管理装置、高度调整器、座椅综合防护、主动式控制牵引系统(ACR);-电子安全装置:安全气囊碰撞传感器、分析模块、关闭系统、车辆翻滚感应器、可视化系统、智能型电子防护装置(包括乘员传感,座椅承重传感、儿童座椅传感、全套车胎气压监控系统和门锁遥控系统) ;-车身控制系统:取暖、通风、空调控制及致动(HAVC);车内控制和开关、雨量传感器、换档装置、能源管理控制器;-发动机气门、气门结构系统和部件;-工程紧固件和零部件:金属紧固系统、塑胶紧固系统、精确塑胶模具和配置、特种紧固件(如密封塞、线路封套、胶管紧固件和配平紧固件)。

5、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

1.博世2德尔福(目前好像要破产)3日本电装 4麦格纳国际集团(加拿大)5.江森控制(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6.爱信精机(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7.李尔公司(美国)Lear Corp.8法雷西亚(法国) Faurecia 9TRW天合汽车(美国)TRW Automotive Inc.10西门子VDO(德国)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6、TRW刹车是哪个国家的?

美国

7、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排名及其主要产品

1.博世BOSCH

2德尔福(目前好像要破产)

3日本电装

4麦格纳国际集团(加拿大)

5.江森控制(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

6.爱信精机(日本)Aisin Seiki Co. Ltd.

7.李尔公司(美国)Lear Corp.

8法雷西亚(法国) Faurecia

9TRW天合汽车(美国)TRW Automotive Inc.

10西门子VDO(德国)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

8、美国汽车零部件制造/销售公司有哪些啊?

1 江森自控(美国)Johnson Controls Inc.(USA)
2 美康明斯(美国)Cummins Inc.(USA)

3 李尔(美国)Lear Corp.(USA)

4 德尔福(美国)Delphi Automotive PLC(USA)

5 天合(美国)TRW Automotive Holdings Corp.(USA)

6 德纳(美国)Dana Holding Corp.(USA)

7 博格华纳(美国)BorgWarner Inc.(USA)

8 伟世通(美国)Visteon Corp.(USA)

9 天纳克(美国)Tenneco Inc.(USA)

10 Flex-N-Gate Corp.(美国)Flex-N-Gate Corp.(USA)

11 辉门(美国)Federal-Mogul Corp.(USA)

12 固特异(美国)Goodyear Tire & Rubber Co.(USA)

13 哈曼(美国)Harman International Instries Inc.(USA)

14 美国铝业(美国)Alcoa Inc.(USA)

15 杜邦(美国)DuPont(USA)

16 霍尼韦尔(美国)Honeywell(USA)

17 邦迪管路系统(美国)TI Automotive(USA)
18 美国车桥(美国)American Axle & Mfg. Holdings Inc.(USA)

19 库博标准(美国)Cooper-Standard Automotive(USA)

From: <2013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百强榜>

9、trw天合汽车在业界的发展情况

天合汽车公司(TRW)简介:

美国天合(TRW)公司是美国的一家大型综合汽车零件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密歇根州利弗尼亚,2003年汽车零部件销售额为113亿美元,为世界财富五百强企业,主要汽车产品有:转向和悬挂系统、商业转向系统、充气抑制系统、方向盘系统、安全带系统、电子安全装置、无线电产品、电子保安装置、发动机部件、强化紧固件及部件、车身控制系统、售后作业。

美国天合(TRW)公司在全世界有22个独资或合资企业、60800名员工,是世界最大的底盘系统供应商之一,其用户主要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福特汽车公司,通用汽车公司,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德国大众汽车公司和雷诺/尼桑公司等汽车整车制造厂商,其底盘系统主要优势如下:

1.世界最大的独立齿轮齿条式转向器设计和制造商;

2.世界前四位制动供应商之一;

3.ABS业务北美第一;

4.欧洲基础制动第一;

5.南美基础制动和ABS市场领先;

6.世界范围内售后市场品牌有:Lucas,VarityKelsey-Hayes,Autospecialty,Remsa,Varga,遍及全球120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天合(TRW)公司生产汽车制动器已有近百年历史,已经形成完整的全系列产品,尤其是带驻车制动功能的后盘式制动器技术世界领先。

TRW汽车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是美国天合(TRW)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美国天合(TRW)公司专门为管理中国业务而设立的投资主体,注册于毛里求斯。

年销售额:120亿美元(2004年)

规模:全球23个国家建有207个生产基地

员工数:6.1万名

产品:制动系统、转向和悬架系统、商用车转向系统、安全气囊防护系统、转向盘系统、座椅安全带系统、安全电子系统、无线产品、防护电子系统、发动机部件、工程紧固件和部件、车身控制系统

中国发展情况:7家生产型企业,其中合资企业6家,独资企业2家,另设有天合汽车上海办事处、天合汽车亚太研发中心及面向中国售后市场的天合汽车部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http://car.newmaker.com/com10939.html


与全球汽车配件公司trw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