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国工匠有修汽车的比赛吗.
有 专修保时捷
2、大国工匠人物都是谁,事迹是什么
《大国工匠》里介绍了8位平凡又伟大的人: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青岛四方机车高级技师宁允展、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两丝”钳工顾秋亮。
拓展资料:
1、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
胡双钱,男,汉族,1960年7月生,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数控机加车间钳工组组长。人称为“航空‘手艺人。 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质量金奖等荣誉称号。
1980年,从小就喜欢飞机的胡双钱进入当时的上海飞机制造厂,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人在民用航空领域的第一次尝试——运10飞机研制和首飞。那一刻他强烈感受到“造飞机是一件很神圣事”。然而,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运10项目下马了,原本聚集了各路中国航空制造精英的工厂转眼间冷清了下来,争抢这些飞机技师的各公司专车甚至开到了工厂门口,面对私营企业老板开出的优厚工资,胡双钱谢绝了。

2、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
高凤林,男,汉族,1962年3月生,中共党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一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高凤林班组组长。高凤林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职工”等荣誉。

3、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
孟剑锋,男,汉族,1968年11月出生于马龙县,大学文化(云南大学法学专业),199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7月参加工作,身体健康,现任曲靖市中级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3、大国工匠汽修读后感850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下面提供关于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写作方法:
(1)引——围绕感点引述材料。简述原文有关内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要简练,而且要把重点写出来。
(2)议——分析材料,提练感点。亮明基本观点。
(3) 联——联系实际,纵横拓展。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
(4)结——总结全文,升华感点。“读”的内容不放松。
写作要点: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要写好有体验、有见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读后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读好原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其次,排好感点
只要认真读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写成读后感的方面很多。如对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写成读后感,对原作其他内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写成读后感,对个别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写成读后感。总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内容,只要你对它有感受,都可以写成读后感,你需要把你所知道的都表示出来,这样才能写好读后感。
第三、选准感点
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许多感点,但在一篇读后感里只能论述一个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紧接着便是对这些众多的感点进行筛选比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
第四、叙述要简
既然读后感是由读产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叙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实,有时还要叙述自己联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话,读后感中少不了“叙”。但是它不同于记叙文中“叙”的要求。记叙文中的“叙”讲究具体、形象、生动,而读后感中的“叙”却讲究简单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学写读后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叙述不简要,实际上变成复述了。这主要是因为作者还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点,所以才简明不了。简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简还要明。
第五,联想要注意形式
联想的形式有相同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同性)、相反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反性)、相关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关性)、相承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承性)、相似联想(联想的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等多种。写读后感尤其要注意相同联想与相似联想这两种联想形式的运用。
4、大国工匠的具体内容
大国工匠的具体内容:
这群不平凡劳动者的成功之路,不是进名牌大学、拿耀眼文凭,而是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宝级”技工行列,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人才。
管延安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成为他实现梦想的平台。
“发动机焊接第一人”高凤林:“很多企业试图用高薪聘请他,甚至有人开出几倍工资加两套北京住房的诱人条件。”他为国奉献的精神,令我们感动。
周东红30年来始终保持着成品率100%的记录,他加工的纸也成为韩美林、刘大为等著名画家及国家画院的“御用画纸”。
胡双钱创造了打磨过的零件百分之百合格的惊人纪录。在中国新一代大飞机C919的首架样机上,有很多老胡亲手打磨出来的“前无古人”的全新零部件。
孟剑锋,百万次的精雕细琢,雕刻出令人叹为观止的“丝巾”。
张冬伟,焊接质量百分百的保障,外观上的完美无缺。
宁允展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师,是中国第一位从事高铁列车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称为“鼻祖”。
顾秋亮,全中国能实现精密度达到“丝”级的只有他一个。

(4)汽车维修的大国工匠扩展资料:
国以才兴,业以才立。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离不开庞大的高技能人才队伍。
1、筑就“工匠魂”:高技能人才队伍快速集聚成长。
2017年5月,中国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闪光灯下,80后、90后技能人才与C919一起,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我感到高技能人才的主人翁意识在不断增强,他们都为能够亲手制造国产大飞机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沈大立说。
2、练就“工匠术”:开展职业培训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
“在职业培训政策方面,一个重大突破是实现了职业培训补贴政策普惠化和全覆盖。”张立新介绍,国家对贫困家庭子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都提供了免费培训补贴。对企业学徒,从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到技师、高级技师,也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职业培训补贴。
3、提升“工匠力”:让高技能人才得到丰厚回报。
没有高技能人才,很难撑起高质量发展。“商用飞机的产业人才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竞争性,高端人才更加稀缺。”沈大立建议,通过跨界培养技术、技能“双师型”人才,让专注于创新的技能人才能够得到丰厚回报,提升他们的“工匠力”。
张立新呼吁,全社会要转变观念,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使技能人才成为人人尊敬的对象。
5、大国工匠百度云资源谁有
网友您好我的网络云上有您想要的资源如果有需要可以上网络云加好友进行分享加好友后给我发所需资源信息帐号原野星尘
6、什么是真正的大国工匠
一、《大国工匠》里介绍了8位平凡又伟大的人:1.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高级技师胡双钱、2.火箭“心脏”焊接人高凤林、3.国家高级工艺美术技师孟剑锋、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焊工张冬伟、5.青岛四方机车高级技师宁允展、6.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技师周东红、7.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8.“两丝”钳工顾秋亮。
二、我们可以举出其中一位看看他们的“绝技”,比如说顾秋亮,深海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组装起来最大的难度就是密封性,精密度要求达到了“丝”级。 而在中国载人潜水器的组装中,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钳工顾秋亮,也因为有着这样的绝活儿,顾秋亮被人称为“顾两丝”。
三、“大国工匠”的感人故事,主要宣扬的是爱岗敬业精神,他们的事迹生动地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才能筑就个人人生梦和伟大中国梦。
7、沈阳市24位大国工匠叫什么名字?
没有的,均为国家企业员工。10位当选的2018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席技能专家高凤林,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8、大国工匠一个国家给发多少钱
大国工匠一个国家给发800万。
大国工匠2015年五一开始,央视新闻推出的系列节目,这系列节目讲述了不同岗位劳动者用自己的灵巧双手匠心筑梦的故事。

大术无极。
坦克集群在辽阔的大地上风驰电掣一往无前,现在中国的坦克制造能力已经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了装甲是坦克的第一要件,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焊工卢仁峰的工作就是负责把坦克的各种装甲钢板连缀为一体。
这个左手残疾,仅靠右手练就一身电焊绝活的焊接工人,其手工电弧焊单面焊双面成型技术堪称一绝。
LNG船被称为“海上超级冷冻车”,要在零下163度的极低温环境下,漂洋过海运送液化天然气,在世界民用造船领域建造一艘LNG船的难度堪比建造一艘航母,目前只有美国等少数国家能建造LNG船,2005年我国才有了第一批16个掌握这项焊接技术的工人张冬伟就是其中之一。
核电是一种清洁的新型能源然而核电站里面的物质一旦发生泄漏后果不堪设想,但核电站内部连接核反应堆输送管道的焊接难度极大只能采用手工焊接,晓朋就是这样一位世界级的焊工他所完成的核电站主管道焊接,将保障在40年的周期里核电站反应堆主管道的安全。
9、大国工匠有谁
1、高凤林
突破极限精度,将“龙的轨迹”划入太空;破解20载难题,让中国繁星映亮苍穹。焊花闪烁,岁月寒暑,为火箭铸“心”,为民族筑梦,他就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技师高凤林。
所获荣誉: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最美职工。
2、李万君
一把焊枪,一双妙手,他以柔情呵护复兴号的筋骨;千度烈焰,万次攻关,他用坚固为中国梦提速。那飞驰的列车,会记下他指尖的温度,他就是——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李万君。
所获荣誉: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中华技能大奖、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吉林省特等劳模。
3、夏立
技艺吹影镂尘,擦亮中华“翔龙”之目;组装妙至毫巅,铺就嫦娥奔月星途。当“天马”凝望远方,那一份份捷报,蔓延着他的幸福,他就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钳工夏立。
所获荣誉:全国技术能手、河北省金牌工人、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6年河北省军工大工匠。

4、王进
平步百米铁塔,横穿超、特高压。在“刀锋”上起舞,守护着岁月通明、灯火万家,他就是——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输电检修中心带电班副班长王进。
所获荣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四青年奖章、最美职工。
5、朱恒银
从地表向地心,他让探宝“银针”不断挺进。一腔热血,融进千米厚土;一缕微光,射穿岩层深处。他让钻头行走的深度,矗立为行业的高度,他就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朱恒银。
所获荣誉: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6、乔素凯
4米长杆,26年,56000步的零失误令人惊叹。是责任,是经验,更是他心里的“安全大于天”。他的守护,正如那池清水,平静蔚蓝,他就是——中国广核集团运营公司大修中心核燃料服务分部工程师、核燃料修复师乔素凯。
所获荣誉: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劳动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