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华强职业学校?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是隶属于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拨款的高等技工院校,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为主要培养对象,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被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先进技校荣誉称号,2005年被省劳动保障厅批准为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奖”,2006年9月,在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承担了国家劳动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培训任务。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审核,成为省内首家获中央财政支持并承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技工院校。在中国职协200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学校有8项成果获奖,被中国职协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单位”、“全国核心能力师资培训试点单位”。2008年,学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开发四家试点单位之一,承担了汽车维修专业职业功能模块开发试点工作。2008年8月,国家高联委在我校召开全国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开发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学校为广东技工教育争得了荣誉。
学校实行校、系(处)、室(组)三级管理。设12个系(部、中心),30个专业,33个教研室。现有校区3个(含借地办学校区1个),占地面积约6.3万平米。全校有实训室98个,约2.3万多平米,占全校建筑面积的43%左右;全校111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拥有一批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设备总值7242万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2名,其中硕士85人,博士6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人。高级工及以上阶段班级专任教师22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3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66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46人,高级考评员21人,同时聘请企业和高校专家担任课题(项目)导师,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合作工作,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络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专家顾问委员,在校内设置校企合作联络员等,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目前,学校校企合作企业25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7家,签订3年以上合作协议的40家,合作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11家,行业龙头企业57家。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达5242人。2007年,学校社会化培训达1.2万人次,共8447人,高级工及以上为3279人,其中技师359人,高级技师94人。2008年全日制毕业生和社会化培训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292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4834人(高级工4418人 、技师371人、高级技师4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6%。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占全市培养总量的30%。到2011年学校新校区建成后,全日制在校生将达1.1万人,社会化培训能力每年可达1.6万人。
2、人才培养目标与职业岗位需求对接
一、构建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面向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高职院校应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以当地经济发展为契机,加强特色专业群建设;以社会需求为依据,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以强化实践能力、设计能力与创新能力为核心,确定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和技能为主线,建立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岗位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训基地。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合格人才。
1.加强社会调研,了解社会需求。对当地行业、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当地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了解市场需求变化和对人才规格的具体要求,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剖析确认具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要,针对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把专业培养目标调整到企业需求上来,才能保证职业教育适应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行业、企业培养大量的合格人才。
2.确定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必须确立与职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创新人才。要加强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使毕业生具备胜任岗位资格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和职业岗位能力。综合能力如价值取向、职业精神、职业信念、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交流沟通、学会学习等,岗位能力目标包括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必须根据对应的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来确定。具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需求有其内在的层级层次,课程职业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也必须有对应的层级层次。课程教学内容便能根据这种“层级层次”构建不同的教学模块。
二、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有效对接
1.建立新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和人才规格的要求,应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优化专业结构,使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将企业职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中,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2.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要加强教材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达到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的有效对接,提升综合实训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设计课程建设思路,设计教学内容,以工作过程和任务驱动教学,实现工作过程向教学过程转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根据本课程岗位需求确定学生该“用什么”、教师该“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使教、学、做、用相统一。2009年以来,我院编写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实训教程》、《汽车电器实训教程》、《汽车构造与拆装实训教程》、《机械制图》、《汽车维修综合基础》、《汽车电子与电气系统》、《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技术》、《汽车自动变速器》、《汽车底盘电控技术实训教程》等多部实用教材,教材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有效对接,学生毕业时既能获得毕业证书,又能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实现了学校与企业的有效对接。
三、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培育高素质、技能型紧缺人才,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学生的职业能力需要通过具有先进技术的实训中心来加强。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依托,是专业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标准有效对接的重要保证,是培养学生岗位技能的重要载体。功能完善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能给学生构建真实的职业环境和训练情境,只有依托实训基地,才能深入进行课程开发和教学模式改革, 为课程改革的深入创造前提。广泛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模拟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才能按实际的岗位工作要求进行专业教学。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完善校企合作协议,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采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形式进行教学,主要是岗位技能的培养,要求企业实行准员工管理,学生在技能训练中得到一定的工作报酬,校企共同评价学生顶岗实习的成绩。学校要多渠道拓展顶岗实习岗位,主动了解企业技术及专业需求,拓宽实习岗位渠道,通过与各类学会协会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开发顶岗实习岗位群,把顶岗实习与学生毕业设计密切结合。与此同时,要加强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通过构筑规范的顶岗实习管理体系,加强顶岗实习的组织与管理;完善校企双方共同参与顶岗实习的考核评价体系。我校现在已与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斗山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大宇造船公司、山东上汽变速器有限公司、上海通用东岳动力总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建成了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岗位,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要在企业里进行顶岗实习。而学生毕业后就可以到所实习的企业直接就业,实现了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四、建立新的评价体系
课程考核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不仅要重视知识要点的掌握,而且更要突出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评价;从单纯检验知识的掌握转向更多地关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检验与培育,使考试成为继续学习的过程。摒弃课程考核等同于考试的观念,将教学的全过程纳入考核范畴,使课程考核过程化、经常化,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起到引导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启迪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课程教学的质量应主要体现在学生职业能力方面,因此,建立和实施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教学评价标准,发挥其导向和指导作用,是实施新教学模式的关键;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才能指导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指导教学过程的有效进行。评价体系包括教材评价、课程教学评价、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评价、课程教学效率效果评价,具体体现在:1.能否按“六位一体”模式进行教学设计;2.教学设计与“六位一体”要求的符合度;3.按教学设计实施教学过程;4.教师的实际操作和学生操作能力的高低;5.学生完成职业能力训练项目、实现课程能力目标的实际状况。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任重而道远的,只有把职业教育中遇到的问题一一解决了,其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其培养的人才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才能真正实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衔接。
参考文献
[1]林少群 关于职业院校“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教书育人》,2010,(12)。
[2]唐永泽 以工学结合为主线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9,[1]。
3、广东深圳高级技师学院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是隶属于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拨款的高等技工院校,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为主要培养对象,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被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先进技校荣誉称号,2005年被省劳动保障厅批准为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奖”,2006年9月,在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承担了国家劳动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培训任务。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审核,成为省内首家获中央财政支持并承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技工院校。在中国职协200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学校有8项成果获奖,被中国职协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单位”、“全国核心能力师资培训试点单位”。2008年,学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开发四家试点单位之一,承担了汽车维修专业职业功能模块开发试点工作。2008年8月,国家高联委在我校召开全国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开发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学校为广东技工教育争得了荣誉。
学校实行校、系(处)、室(组)三级管理。设12个系(部、中心),30个专业,33个教研室。现有校区3个(含借地办学校区1个),占地面积约6.3万平米。全校有实训室98个,约2.3万多平米,占全校建筑面积的43%左右;全校111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拥有一批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设备总值7242万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2名,其中硕士85人,博士6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人。高级工及以上阶段班级专任教师22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3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66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46人,高级考评员21人,同时聘请企业和高校专家担任课题(项目)导师,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合作工作,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络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专家顾问委员,在校内设置校企合作联络员等,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目前,学校校企合作企业25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7家,签订3年以上合作协议的40家,合作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11家,行业龙头企业57家。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达5242人。2007年,学校社会化培训达1.2万人次,共8447人,高级工及以上为3279人,其中技师359人,高级技师94人。2008年全日制毕业生和社会化培训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292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4834人(高级工4418人 、技师371人、高级技师4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6%。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占全市培养总量的30%。到2011年学校新校区建成后,全日制在校生将达1.1万人,社会化培训能力每年可达1.6万人。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4、`《电脑动画设计制作专业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课程体系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试行) 》
可以帮助你,排版,,创建和左右即可。具体还是取决于您的需求
5、深圳技师学院。。
6、预备技师 是什么
预备技师并不是技能人才的一个等级,只是“技师”级别的一个阶段或者说是“准技师”。技能人才的等级划分如下: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高级工以上均为高技能人才。培养预备技师应以技师学院和国家重点技工院校为主体,培养院校需达到以下四个条件:一、培养预备技师层次的常设专业不可低于四个,所设专业需具有两届以上高级技工培养实践;二、高级工在校生占40%以上(或达到1200人以上);三、生产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达到50%以上;四、每年对高技能人才短期培训至少500人次。 劳社部颁发的 [2006]31号文件指出,预备技师主要招收已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两年;部分知识技能型专业可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期限不少于4年。
7、深圳技师学院的学院事记
·2013
2013年4月11日,在深圳技师学院西校区多功能会议厅,深圳技师学院与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隆重举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签约仪式。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Anthony Black、深圳技师学院院长黎德良出席仪式并签署合作协议,Anthony Black总裁还向订单培养班学生代表授予“奥的斯班”牌匾。深圳技师学院院长黎德良、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黄家杰先后在仪式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奥的斯电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服务运营部长陈慷、深圳技师学院副院长王德等领导参加了此次签约活动。
·2011
2011年6月26日,从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赛场传来喜讯,该院国际商务系4支参赛队全部获得一等奖,其中物流沙盘一队、二队分获总分第一名、第二名,企管沙盘一队、二队分获总分第一名、第二名。
·2009
2009年2月11日,市政府办公厅发出通知,明确确定该校毕业生取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市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员、职(雇)员招考中,与大专学历人员同等对待。
2009年3月12日下午,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姚欣耀率领市政协科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张俊彪、副主任杜建英、副主任高华以及部分市政协委员到该院龙岗新校区视察指导工作。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副局长刘青等陪同视察。
2009年3月31日上午,市政协主席王顺生、副主席姚欣耀一行到该校视察指导工作,并就高技能人才培养对改善区域经济投资环境发表了重要讲话。市政协秘书长汤丽霞、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员会主任张俊彪,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管林根,副局长许少英,该校党委书记、校长黎德良等陪同视察。
2009年4月23日-24日,该校第七届体育运动会在东校区隆重举行。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继友、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管林根、深圳市体育局局长蔡明远、深圳市财政局副局长王虎善、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副局长刘青、局机关党委书记曾思克、副局长李滔、副巡视员蔡焕行等领导同志出席开幕式。
2009年5月19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广东省技师学院等5所技工院校通过技师学院复评的批复》(粤府函〔2009〕84号)同意深圳技师学院等5所技工院校通过广东省技师学院复评。
2009年6月12日上午,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在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省人事厅厅长欧真志、省物价局局长孙庆奇、省统计局局长幸晓维、省档案局局长徐大章、省地方史志办主任陈强、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等的陪同下,莅临该校视察指导工作。
2009年6月24日,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公布广东省技师学院等5所学院通过复评的通知》(粤劳社函〔2009〕1035号),正式公布该院通过技师学院复评。通知明确规定“技师学院试行一个机构、两块牌子管理,技师学院为办学主体”。
2009年10月19日上午,该院与澳大利亚西澳大利亚州政府中央TAFE学院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学术交流和联合研究项目、师生交流和访问、职业资格证书互认等方面开展广泛合作。
2009年10月24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培训联合委员会在该院召开了汽车维修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开发教材编写研讨会。
2009年11月6日,该院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举行合作协议签字仪式。
2009年11月7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一行莅临该院视察工作,就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情况等工作进行专题调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吴道槐,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欧真志,深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郑朝阳,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管林根,副局长陆韬、刘青等领导陪同考察。
2009年11月11日,该院与奥地利维也纳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备忘录签约仪式隆重举行,奥地利科技文化教育部职教司司长Reinhard Noebauer、奥地利驻广州领事馆领事Mueller、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刘青,该院院长黎德良、副院长王德等领导和嘉宾出席签字仪式。
2009年11月22日,国家邮政总局司长王梅、广东省邮政管理局局长罗建青、副局长郭小梅、国家邮政总局综合处处长张小宁等一行莅临该院视察并进行座谈。
2009年11月25日下午,该院第七届技能节闭幕式在西校区多功能厅隆重举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副主任宋建、深圳政协副主席姚欣耀、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南岭、市关工委顾问李海东、市关工委副主任黄继友、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管林根、市政协文教卫体委副主任高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处长蔡兵、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技管处处长刘正让、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研室主任陈苏武等领导和嘉宾出席闭幕式。
深圳技师学院自10月推出采取模块化教学——即学员免费修完公共模块、加上修完相应等级的模块课程和专业拓展模块,并考取相应等级资格的职业证书就可获得深圳技师学院毕业证书的非全日制技工教育以来,受到绝大多数学员的欢迎,此项活动在12月15日之前报名的该学院的学员还可免交注册费。目前已经开设了高级班和技师班,据调查,截至目前,原计划开设的班级学员都已报满,学院将于近期各增开一个班来满足广大学员的需求。
根据国家大力推广非全日制技工教育的文件精神,技师学院及时推出了非全日制技工教育,此举可能成为技工教育的发展趋势,为在岗的员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提升渠道,这也是技工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它逐渐会由单项的技能培养模式转向成综合型、系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此外,对于还有一部分学员的学历等条件达不到学习非全日制技工教育要求的,学院推出了另一项优惠举措——“培训增值行动”,为他们的技能深造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实惠。
·2008
2008年2月21日至24日,该校根据省劳动保障厅的统一部署,参加了香港第28届教育和职业博览会。开幕式结束后,香港贸易发展局总裁林天福、香港劳工及福利局秘书长邓国威、香港文汇报副总裁王松等亲临该校展台参观,并与黎德良校长亲切交谈。
2008年4月11日下午,该校召开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新一届校党委委员和纪委委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于建武、孔宁、王德、吕云龙、戎华(女)、李选昌、黎德良。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晓沛(女)、戎华(女)、宋强、李选昌、莫惠雄。
2008年4月17日上午,该校在东校区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第六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深圳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海东主任、副主任黄继友、副主任李友烈、深圳市福田区副区长夏炀、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深圳市体育局副书记乔鸿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开幕式。
2008年4月19日上午,该校在西校区多功能会议厅隆重举行第三届专业顾问委员会成立大会。来自深圳市各行业和企业的107名专家参加了成立大会。会上,学校向新聘任的专家委员颁发了聘书。
2008年4月28日上午,国家民政部副部长罗平飞在广东省民政厅厅长刘洪、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玉明的陪同下,到该校考察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工作,该校校长黎德良汇报了学校开展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情况。省民政厅巡视员范俊龙,市民政局局长刘润华、副局长邱展开,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等领导陪同考察。
2008年5月8日至9日,由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主办的“广东省动画设计师职业技能鉴定推介会”在该校召开。会上,广东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为将该校设为广东省“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动画设计模块测试中心”。
2008年5月14日,该校分别在东、西校区和大鹏校区组织广大教职工和学生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该校东、西校区和大鹏校区广大师生分别组织了捐款活动,共为灾区捐款达12.5万元。
2008年5月29日,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率发改局、规划局、大运会执行局、工务署、龙岗区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到该校新校区现场调研。
2008年10月10日上午,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永富率领甘肃省政府劳务合作考察团来该校考察工作,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管林根、副局长刘青、副巡视员蔡焕行,该校领导班子成员等陪同考察。
2008年11月4日至5日,全国快递行业服务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深召开。11月5日,国家邮政局人事司司长王梅率研讨会成员考察该校,并计划在该校建立首批“快递行业服务人才培养基地”。
2008年11月21日下午,该校在西校区隆重举行第六届技能节闭幕仪式,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市政协文教卫体委主任张俊彪、市财政局副局长王虎善、市劳动保障局机关党委书记曾思克等领导出席了闭幕仪式。
2008年12月19日上午,广东省技师学院复评评审专家组组长、国家级督导黄仕勇宣布:“经过10位评审专家两天的严格评审打分和投票表决,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以97分的高分,10位专家全票赞成的优异成绩,通过广东省技师学院复评评审组的评审。”深圳技师学院复评工作取得圆满成功。
·2007
2007年3月2日,该校在西校区多功能厅举行全体党员会议,补选中共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党委委员(书记),大会严格按照选举程序,采取等额选举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选举黎德良同志为中共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党委委员(书记)。
2007年4月19日至20日,该校第五届体育运动会隆重开幕,市关工委主任李海东、副主任黄继友、副主任梁俊华,市体育局局长蔡明远,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初纲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2007年6月6日,国家劳动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在中国教育行政学院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成立全国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全国100多家示范技工院校的书记、校长(院长)参加了会议。会议选举产生了国家劳动保障部教育培训工作委员会,国家劳动保障部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汪春慧主任担任该委员会主任,该校黎德良校长被推选为委员会副主任,具体负责该委员会的技工院校发展战略工作。
2007年6月15日,该校龙岗新校区建设工程设计招标评审会在实训楼八楼会议室举行,有关评审专家对五家单位的投标文件进行了综合评审。6月18日,新校区筹建领导小组在八楼会议室召开该校龙岗新校区定标会,最终5号方案被选为中标方案。
2007年10月12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姜忠、陈观光一行来该校调研指导工作,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管林根、副局长许少英等陪同调研。
2007年10月22日上午,深圳市副市长李铭一行在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管林根、副局长许少英,该校校长黎德良等陪同下莅临该校视察指导工作。
2007年11月14日下午,市劳动保障局在该校校本部教学楼四楼阶梯教室召开中层干部大会,局直属机关党委书记曾思克同志宣读了市委组织部和市政府文件。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任命李选昌同志为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正处级);深圳市人民政府决定:王德、于建武任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副校长(副院长)。
2007年11月29日下午,该校第五届技能节闭幕式在西校区多功能厅隆重举行。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深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铭、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游钧、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深圳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黄继友、深圳市财政局副局长王虎善、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许少英、副局长刘青、副巡视员蔡焕行、该校校长黎德良等领导出席闭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
2007年12月1日上午,在广州举行的全国第二届技工院校技能大赛闭幕式上,该校信息技术系学生陈钇丞同学代表广东省参赛,并获得计算机维修工(中级)比赛第二名,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为其颁奖。
·2006
2006年3月7日下午,深圳市政协副主席余晖鸿一行到该校调研设计产业发展工作。
2006年4月6日上午,市政协副主席陈观光率市教育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莅临该校,围绕该校毕业生大专待遇问题、技师学院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教育附加费拨款问题等进行调研。
2006年5月13日,该校第二届专业顾问委员会成立暨委员聘任大会隆重举行。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黄造基,该校领导班子成员出席大会并为专家委员颁发聘书。
2006年9月20日,该校与一汽丰田T-TEP项目合作签约庆典隆重举行,该校成为国内首家与一汽丰田开展T-TEP项目合作的技工院校。
2006年9月26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会上,该校荣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大奖。
2006年10月8日上午,该校在西校区活动中心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大会上宣布了市委组织部对黎德良同志的任命。黎德良同志任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深圳技师学院)校长(院长)。
2006年10月20日上午,该校召开三个满意度调查启动仪式。深圳市企业家协会吴井田会长、该校校长黎德良等领导出席会议。
·2005
2005年6月21日下午,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李小鲁、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观光等领导在深圳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刘青、助理巡视员李新玲等陪同下,莅临该校考察调研。
2005年12月14日,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率龙岗区、市劳动保障局、发展改革局、规划局、国土房产局、建设局、环保局、建筑工务署等单位领导一行10多人,到该校调研新校区筹建进展情况。
2005年12月26日下午,该校隆重举行建校20周年校庆庆典活动。深圳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谭国箱,国家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副司长刘康,省劳动保障厅副厅长林应武,市政协副主席陈观光,市劳动保障局局长管林根等领导应邀出席庆典活动。
8、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还有毕业后拿的是什么文凭?
公立的 中专文聘
深圳技师学院、深圳高级技工学校是隶属于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由深圳市政府全额拨款的高等技工院校,以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为主要培养对象,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急需的技能人才。2003年被广东省政府评为广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4年被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授予先进技校荣誉称号,2005年被省劳动保障厅批准为广东省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荣获中国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科研成果突出贡献奖”,2006年9月,在国务院主持召开的全国高技能人才工作会议暨第八届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7年,承担了国家劳动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骨干师资培训任务。学校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审核,成为省内首家获中央财政支持并承担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项目的技工院校。在中国职协2007年度优秀科研成果评比中,学校有8项成果获奖,被中国职协评为年度“优秀科研单位”、“全国核心能力师资培训试点单位”。2008年,学校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评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确定为全国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开发四家试点单位之一,承担了汽车维修专业职业功能模块开发试点工作。2008年8月,国家高联委在我校召开全国预备技师职业功能模块教学体系开发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学校为广东技工教育争得了荣誉。
学校实行校、系(处)、室(组)三级管理。设12个系(部、中心),30个专业,33个教研室。现有校区3个(含借地办学校区1个),占地面积约6.3万平米。全校有实训室98个,约2.3万多平米,占全校建筑面积的43%左右;全校111个教室全部安装了多媒体设备,学校拥有一批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设备总值7242万元,。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12名,其中硕士85人,博士6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8人。高级工及以上阶段班级专任教师22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3人,具有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66人,具有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教师46人,高级考评员21人,同时聘请企业和高校专家担任课题(项目)导师,培养技师和高级技师。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合作工作,建立了校企合作机制。学校专门成立了校企合作联络委员会,聘请企业专家担任专家顾问委员,在校内设置校企合作联络员等,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目前,学校校企合作企业251家,其中大中型企业187家,签订3年以上合作协议的40家,合作企业中世界500强企业11家,行业龙头企业57家。
目前,学校全日制在校生达5242人。2007年,学校社会化培训达1.2万人次,共8447人,高级工及以上为3279人,其中技师359人,高级技师94人。2008年全日制毕业生和社会化培训共培养各类技能人才12926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达4834人(高级工4418人 、技师371人、高级技师45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6%。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占全市培养总量的30%。到2011年学校新校区建成后,全日制在校生将达1.1万人,社会化培训能力每年可达1.6万人。
学校设三种学制:一是初中五年制高技班,即初中毕业入读五年,学完规定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参加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获学校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高中三年制高技班,即高中毕业入读三年,学完规定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参加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获学校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三是高中四年半制预备技师班,即高中毕业入读四年半,学完规定课程,取得规定学分,参加高级职业资格考试合格者,可获学校毕业证书和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进入企业实习,接受导师指导,完成技师论文(课题)及答辩,合格者获预备技师资格,在用人单位工作一定时间后,申报技师职业资格证。学校面向本市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和应(往)届高中(中专、职高、技校、大专)毕业生,不受身份户籍限制。
现在,学校正以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一二三四”的办学指导思想,秉承“质量立校、全员育人”的办学理念,以创建全国一流示范性高等技工院校为目标,紧抓教学和学生管理,加强工作作风建设,突出校企合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立足深圳,不断为和谐深圳、效益深圳建设,以及深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更多合格高技能人才。
校本部:深圳福田区福强路1007号(邮编:518045)
西校区:福田区侨城东路职教街6号(邮编:518040)
大鹏校区:龙岗区大鹏街道鹏飞路49号(邮编:518120)
网 址:http://www.ssti.net.cn
传 真:0755-83757324(校本部)0755-83711006(西校区)0755-84317610(大鹏校区)
http://www.ssti.net.cn/channelPage.aspx?classi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