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通用汽车配件拍卖

通用汽车配件拍卖

发布时间:2022-06-20 07:44:59

1、为什么通用汽车要申请破产保护?有什么作用?

通用申请破产保护是什么意思

法律的术语 应该叫破产保全 也叫破产保护

《破产法》第七章申请破产,公司全部业务必须立即完全停止。由破产财产托管人来“清理”(拍卖)公司资产,所得资金用来偿还公司债务,包括对债权人和投资人的债务。

一般来讲,如果公司申请依据《破产法》第七章破产,股民手中的股票通常变成废纸一张,因为如果破产法庭确认债务人无清偿能力(负债大于资产),就可不归还股东投资。此外,公司资产经清算优先偿还有担保债权人和无担保债权人后,往往所剩无几。

多数上市公司会按照《破产法》第十一章申请破产保护,而不是第七章直接进行破产清算,因为他们仍希望继续运营并控制破产程序。第十一章规定了一些复兴公司业务的程序,也确有一些公司重组计划成功,重新开始赢利。但有些公司最后还是以清算告终。

2、最新上海通用别克配件电子版目录

m

3、丰田FJ40修复后风姿不减当年,如今竞拍标价2.7万美元贵不贵?

欢迎收看本期《老车不好找》

目前在美国市场找到一台成色比较好的上世纪70年代丰田兰德酷路泽FJ40真的比登天还难。所以,我们要去一些汽车修复中心中寻找素材。今天的这位主角诞生于1973年,它在2019年11月时被位于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一家名为“Nefarious Kustoms”汽车修复中心修复。

整台车被喷涂成米白色,更换了后挡泥板,修复了内饰,加装了一套通用350ci V8发动机,匹配了一台Holley Sniper燃油喷射系统,四轮盘式制动,上了一套17英寸Raceline Defender轮毂,拥有ARB前杠以及Smittybilt绞盘。

怎么样?修复的还不错的,至少当年FJ40的风姿得到了保留。

根据“Nefarious Kustoms”自家表述,这台车在2019年11月份修复完工,加装了钢制后挡泥板,车漆被重新喷涂成米白色。车体后部外挂了一个备胎,换了ARB前杠,以及Smittybilt XRC绞盘。排气装置安放在车体侧面。

车轮修复方案采用了17英寸Raceline Defender轮毂,配以315/70百路驰All-Terrain T/A系列全地形轮胎。这款车最大的特色就是制动系统,改成了四轮盘刹。

内装方面,这款车采用了车身同色中控仪表台,车内地板喷上了黑漆,并在内部安装了一些从汽车零部件市场中淘来的配件,比如说USB接口,内部顶灯还有三幅式方向盘。前后座椅采用乙烯基材质,包覆成棕色样式,整体风格非常搭调。

原厂机械仪表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一块触摸液晶屏,可以显示时速、转速以及其他车辆数据。不过,原车里程表没有了,真实里程数已经不得而知。

修复后的FJ40搭载一台通用350ci V8发动机,配以Holley Sniper燃油喷射系统、Edelbrock空滤以及Optima黄色蓄电池。该车搭载一台三速手动变速器与高低双速分动箱,四轮驱动,后轮配有差速器,扭矩放大4.1倍。经销商表示,这款车在2019年进行过离合器总成与相关油液更换,目前状况良好。

该车目前正在拍卖中,距离拍卖结束还有不到12小时,现在竞拍标价为2.7万美元。整台车在修复之后,原厂配件非常少,2.7万美元的价格到底值不值?只有想买的人心里最清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通用是什么时候收购韩国大宇的,,?

2002年4月30日,世界第一大汽车制造商美国通用汽车在正式协议上签字,收购了破产的韩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大宇汽车。通用用2.51亿美元接管了大宇汽车的3个汽车工厂、8个海外销售机构和1个零配件工厂,还获得了新合资公司42.1%的股权。至此,历时3年的马拉松式收购案终于画上句号。可以预见,亚洲汽车市场的格局将由此发生重大改变。
通用收购大宇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1999年8月,大宇集团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下解体,债权银行要求对大宇汽车进行债务整合。这时,通用介入要收购大宇,但韩国方面不满意通用提出的收购价格,12月宣布公开拍卖大宇汽车。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菲亚特,还有韩国现代等世界主要汽车商都出现在竞争队伍中。竞争主要在通用和福特之间,2000年7月,福特以69亿美元竞标价力挫通用。据说,当时通用出价45亿美元,因为凭借与大宇10多年的合作关系,通用深知大宇底牌。
两个月后,福特遭受凡士通轮胎事件重创,自身出现财务困难,难于承受大宇的沉重债务,宣布退出。这为通用创造了压价收购的绝佳条件。在2001年9月签订的初步备忘录中,大宇评估价为20亿美元,通用只愿掏4亿,连当初福特标价的1/10都不到!
这一时机,通用等待了整整10年。大宇汽车建于1972年,是通用汽车与韩国大宇集团的合资企业。但1992年,双方在市场战略上出现很大分歧,大宇方面执著于进军东欧市场,通用则认为那是冒险,于是回购股票分道扬镳。
盲目扩张使大宇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并最终于2000年11月宣布破产。通用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新杀回韩国市场,当债权银行宣布拍卖大宇时,通用头一个递上了标书。2001年9月,通用与大宇债权银行初步签署谅解备忘录,以4亿美元收购大宇的4家生产厂和20个海外销售机构。但后来由于偶发债务、工会抗议等原因,正式签约一拖再拖。

5、有关韩国大宇公司

大宇曾创造了世界车坛的一个速成神话,从成立到崛起为汽车业界的巨无霸之一,仅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 这曾给最为强调民族自尊的韩国人带来过无限的自豪和荣耀。但也许,超速发展的背后是单薄的根基,今天, 大宇这座“摩天大楼”的轰然倒塌,又是那么地令人措手不及—— 因资不抵债和经营不善,韩国第二大汽车 生产企业大宇汽车公司于2000年11月8日宣告破产。 在韩国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二的大宇集团成立于1978年,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于1999年8月被迫解体. 大宇汽车公司则被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在此期间,大宇曾就出售问题与多家世界著名汽车巨头协商,但 尚未成功。 大宇公司1999年的汽车产量为93万辆,在韩国仅次于现代汽车公司。但是,由于大宇汽车公司在列入 “整顿企业”名单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亏损日益严重。该公司自有资产近十八万亿韩元(1200韩元约 合1美元),而负债额达到十八余万亿韩元。 据媒体报道,实际上,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一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具体表现为:一、营业成绩持续 下降,亏损不断增长。据统计,仅在2000年上半年,大字汽车每月净亏损就接近一千亿韩元;二、工厂开 工率大幅下降,人员精简不见进展。大宇汽车公司在国内拥有两个大工厂,到10月份它们的平均开工率仅为 60%;但是在过去近两年内,大宇汽车捉襟见肘,资金流动困难日益加深。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的工人有几个 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退休职员的养老金也无力正常发放,到2000年年底,公司的正常运营资金有近四千五 百亿韩元的缺口。

“章鱼足式”扩张的悲剧 韩国经济界人士认为,大宇集团破产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过度扩张。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是60年代在 政府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在韩国的经济腾飞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这也使企业界滋生了所谓“大马不死” 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章鱼足式”的扩张成了韩国企 业推祟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大宇正是这种模式的积极推行者。据报道,1993年大宇总裁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 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一百五十多家。而到1999年年底增至六百多家,“等于每三天增加一个企 业”。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 重。 其二是盲目自信。1999年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 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 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9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 元。经济专家们认为,盲目自信使大宇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时机。大宇集团债务危机在2000 年7月底浮出水面后,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 再次是调整不当。可以说,大宇提出的一项劳资双方缺乏沟通谅解的,也是所谓“迄今最为严厉的改革方 案”直接导致了它的“熄火”,10月31日,大宇汽车经营方提出将54个营业单位缩减为39个,职员裁减3500人, 估计节省费用近五千亿韩元。虽然韩国政界、经济主管部门及银行界对此方案较为满意,但普遍对其执行能力 表示怀疑。据了解,根据韩国的传统,如果劳方对结构调整方案表示强烈反对的话,该计划则无法正常实行。 正如舆论所预测的,大宇的工会部门以前任社长已定下五年雇佣保证为由坚决反对大幅裁员,从而直接导致 大宇迅速“熄火”。

在韩国,长期以来巨人公司被认为是越大越成功,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企业集团目前还是家族企业、“财阀集团”,他们在政府的直接支持和信任下日益扩张,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这种类型的企业可以 追溯至日本在战前财阀基础上形成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运作良好,促使韩国在朝鲜战争结束后纷起仿效,并 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繁荣,但是家族制和政府作后盾的企业模式存在重大隐患,企业老板和政府官 员间的紧密联系滋生着官僚主义和腐败,这种家族式领导、章鱼足式的扩张,不惜血本的竞争和重复投资等 弊病招致了经济界和国民的强烈批评,成为危机酝酿的根源。 可以说,不管大宇汽车以什么方式能够清算出售,这对金融危机后的亚洲各国都是一个非常值得借鉴的 案例。大宇汽车破产可能有助于亚洲各国政府认识到应该允许资不抵债的大企业按照市场规则破产,承认失 败,尽管这将使工人和管理者都要承受痛苦。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宇的破产,海外投资者其实并不悲观。他们认为,实施破产的成本远小于继续维 持大宇的成本,这实际上减轻了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负担,所以外国投资者更加看好韩国经济的宏观前景。 大宇宣告破产后汉城股市不降反升就是明证。舆论纷纷撰文指出,这从经济层面上证明了,大宇破产固然令人 沮丧,但其本身却有很多值得研究借鉴之处,它带来的可能只是阵痛,如果处理得当,从长远看也许是件好 事。 争夺大宇,谁是最后的赢家 由于韩国大宇集团宣告破产,它旗下的大宇汽车公司被列为拍卖对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价60亿美元购 买大宇汽车公司的大部分资产。福特汽车公司则表示将在竞标战中与通用一决高低。另外,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也都有意参加竞标。对像大宇汽车公司这样一家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世 界汽车巨头们为何竞相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 分析家们认为,通用和福特争夺大宇的结果很可能将决定今后谁是全球汽车业的龙头老大。福特公司在 90年代通过一系列兼并活动,为赶超居全球之首的通用公司打下了基础。大宇在全球拥有年产近二百万辆小 汽车的生产能力。若能得到大宇,福特就有可能争霸全球汽车业。 现在的大宇汽车就像是“特大的百足虫”,死而不僵。大宇汽车具有竞争性的系列产品,不断成熟的国 际性技术研发网络,以及在许多国家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才建立的自有品牌,还有在许多新兴的汽 车市场铺设的较庞大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这是大宇借以讨价还价的客观资本,否则美国福特汽车就不会半 道杀出豁血本与通用汽车来争抢。 从趋势上看,大宇汽车最终难逃被肢解的命运,即在韩国部分的三家大型轿车工厂、两家大型商用车工 厂(载重车、大客车)以及遍布海外的十多家大小不一的汽车工厂终将被多家汽车巨头分割分食、各得所需, 也包括设在中国的大客车厂、发动机厂和零部件厂。由于大宇涉足汽车业的门类较广,任何一家汽车巨头都 无法一口吞噬,只能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挑食,像美国的通用和福特都只对大宇的国内外与轿车相关的厂感兴 起,法国的雷诺和瑞典的沃尔沃只对在韩国的大宇商用车厂感兴趣、近闻德国的大众与英国的面包车厂收购 对大宇某一小块业务有所兴趣。但大宇在波兰的海外最大的轿车厂就显得前景难料,原先在波兰大宇的汽车 厂就与新与通用结盟的意大利菲亚特的厂势均力敌,销量排第一、第二,而通用在波兰的汽车厂则较弱,倘 若通用要吃下在波兰的大宇厂,就会造成左手打右手的三家品牌市场冲突的尴尬局面。不管怎样,外力愿意 对大宇分而食之,而债权银行也愿意分售多得卖款、物尽其用。通用也最希望在拿到最想要的部分时避开韩 方的捆绑搭售,以免多花了冤枉钱还得费神去处理不要的“二手货”,虽然其他业务只算大宇汽车的“小头 ”,但几亿美元也非小数。 舆论普遍认为,哪家汽车巨头能在韩国大宇争夺战中抢占上风初露端倪,进而帮助其拿下亚洲的三大市 场(日本、中国、韩国),谁就能稳操亚洲市场的胜券和极大提高其全球的市场份额:在看到希望的同时。舆 论还提醒说,哪家汽车业巨头能如愿买进大宇,目前还是个未知数,对于韩国人来说,汽车工业是国家强大 的标志之一。部分韩国人认为,大宇汽车公司若被外国人买走,将损害韩国的民族自豪感,危及韩国的经济 前途,这种民族感情甚至可能影响到韩国议会选举,从而影响到大宇公司的出售。韩国有关负责人已表示, 挑选买主的标准不仅仅是钱,买主应该能继续发展韩国当地的汽车工业,并能为零部件供应商和工人们带来 好处。 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 中国汽车界人士认为,大宇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很小,其破产影响有限。国内的用户十分关心大宇 汽车的破产是否会影响到买车后的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其实破产只是资方之间的法律上和财务上的处理问 题,与车型继续生产和配件供应并无直接关系。此外,大宇汽车目前实际上还会有一段缓冲期,债权银行已 经决定将在近期申请对大宇进行“法定管理”。法定管理是破产清算的前一阶段,即由法院指定人员对大宇 进行管理,并采取自救措施,如果在规定期限内这些措施仍不奏效,才最终进行清算破产。因此,大宇公司 现阶段仍在正常运转,此外,即使大宇被吞并,其现有车型及销售策略也将是作局部调整,国内大宇车用户 不必过分担心。 据韩国经济界高层人士透露,受大宇集团破产的冲击波影响,暂时出现在韩国与海外个别工厂的减产收 缩或短期歇产是很正常的,因为工厂生产较多的周转汽车会多占用流动资金,任何增多的资金都将随着大宇 被法院接管后冻结资金而阻断,大宇汽车在出售前敏感阶段将主要先保证合同内产品的正常生产供货。 笔者从大宇集团上海代表处获悉,大宇汽车公司宣布破产,不会对大宇集团在上海地区的8家合资企业 造成影响,上海4500辆大宇车的主人,也不必担心车子的售后服务、零部件供应会“断档”。 业界人士还认为,大宇汽车在中国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一汽——大宇烟台汽车发动机有限公司和桂林大宇 客车有限公司两个合资项目,其所受影响也颇为有限。其中烟台发动机双方各占50%股份,总投资达二十二亿多元人民币,该公司企划部说,目前大宇的技术已经被中方充分吸收,国产化率达到50%至60%。公司生 产需要的零部件原先由大宇中转采购,大宇破产后,公司将从国内和韩国零部件厂家中直接进货,对生产影响 不大,现在主要问题是公司产品的销售。 桂林大宇客车的反应更加平静。大宇占该合资公司股份的51%,但中方在生产上已完全可以独立进行, 在销售和维修上也能予以保证。对大宇股份是否会被拍卖的问题,公司有关人士表示也要等一等看,并透露公司目前已与有关外商进行了接触。

6、汽车配件选原厂还是副厂?

a)原厂件:

主要来自主机厂和4S店,有带品牌厂标的包装,比如买奔驰的大灯,这个大灯是由海拉生产的,但是无论是灯上还是灯的包装上都有奔驰的Logo。
b)正厂件:
正主要来自生产厂家(比如法雷奥、AC德科等),其实也是副厂件的一种,带有生产厂家的包装和Logo(只是因为该厂家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进入主机厂的设备采购大名单所以不能打主机厂的Logo),比如买奔驰的大灯,这个大灯是由海拉生产的,但无论灯上还是灯的包装上都只有海拉的Logo而没有奔驰的Logo(偶尔也有带奔驰的Logo但是已经被磨掉了),这是质优价廉的好货。
c)下线件:
下主要主要来自4S店,一般是成色很新的原厂件,但没有包装,而且可能存在某些方面的功能缺陷,和纯拆件很难区分。
d)品牌件\副厂件\台湾件:
品叫法很多,但实际都是副厂件,主要来自各种大大小小的生产厂家,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也可能相差悬殊,有的厂家可能在之前就是主机厂的供货商,只是由于某些原因目前被排除到采购名单之外了。
而有的厂家可能生产的是三无产品(可以理解为假货),质量是完全没有保障的。
e)纯拆件:
纯拆件:主要来自于改装市场、事故车拆车市场。比如车主买了一辆新车后(或只开了很少的时间很短的距离)就换了4个尺寸更大更漂亮的轮毂轮胎,那么这换下来的4套商品流通到汽配市场就成为纯拆件,有一部分成色几乎接近全新的纯拆件可以可以便宜点当做原厂件去买(但是没包装)。
f)拆车件:
拆主要来自于事故车拆车市场。比如车主开车撞树,因车辆发动机受损严重和整车外观受损严重导致整车报废,然后通过保险公司→拍卖公司→事故车买家→整车拆解这一流程进入到配件市场,配件的成色和质量差异非常大,一部分配件能接近纯拆件的成色和质量,而另一部分被配件商户花费极少成本找小作坊维修翻新后再出售,可能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和故障率。

7、通用大宇的大宇兴衰

大宇曾创造了世界车坛的一个速成神话,从成立到崛起为汽车业界的巨无霸之一,仅用了不到二十年时间,这曾给最为强调民族自尊的韩国人带来过无限的自豪和荣耀。但也许,超速发展的背后是单薄的根基。今天,大宇这座“摩天大楼”的轰然倒塌,又是那么地令人措手不及——因资不抵债和经营不善,韩国第二大汽车生产企业大宇汽车公司于2000年11月8日宣告破产。
在韩国大企业集团中排名第二的大宇集团成立于1978年,因无力偿还巨额债务,于1999年8月被迫解体。大宇汽车公司则被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在此期间,大宇曾就出售问题与多家世界著名汽车巨头协商,但尚未成功。大宇公司1999年的汽车产量为93万辆,在韩国仅次于现代汽车公司。但是,由于大宇汽车公司在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后没有及时地进行结构调整,亏损日益严重。该公司自有资产近十八万亿韩元(1200韩元约合1美元),而负债额达到十八余万亿韩元。据媒体报道,实际上,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一直徘徊在破产的边缘,具体表现为:一、营业成绩持续下降,亏损不断增长。据统计,仅在2000年上半年,大字汽车每月净亏损就接近一千亿韩元;二、工厂开工率大幅下降,人员精简不见进展。大宇汽车公司在国内拥有两个大工厂,到10月份它们的平均开工率仅为60%;但是在过去近两年内,大宇汽车捉襟见肘,资金流动困难日益加深。2000年以来大宇汽车的工人有几个月未能及时领到工资。退休职员的养老金也无力正常发放,到2000年年底,公司的正常运营资金有近四千五百亿韩元的缺口。 (一)过度扩张
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是60年代在政府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在韩国的经济腾飞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这也使企业界滋生了所谓“大马不死”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章鱼足式”的扩张成了韩国企业推崇的一种发展模式,而大宇正是这种模式的积极推行者。据报道,1993年大宇总裁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一百五十多家。而到1999年年底增至六百多家,“等于每三天增加一个企业”。1997年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大宇仍然我行我素、结果债务越背越重。
(二)盲目自信
1999年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9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经济专家们认为,盲目自信使大宇错误地估计了形势,贻误了结构调整的时机。大宇集团债务危机在2000年7月底浮出水面后,严重影响了金融市场的稳定。再次是调整不当。可以说,大宇提出的一项劳资双方缺乏沟通谅解的,也是所谓“迄今最为严厉的改革方案”直接导致了它的“熄火”,10月31日,大宇汽车经营方提出将54个营业单位缩减为39个,职员裁减3500人,估计节省费用近五千亿韩元。虽然韩国政界、经济主管部门及银行界对此方案较为满意,但普遍对其执行能力表示怀疑。据了解,根据韩国的传统,如果劳方对结构调整方案表示强烈反对的话,该计划则无法正常实行。正如舆论所预测的,大宇的工会部门以前任社长已定下五年雇佣保证为由坚决反对大幅裁员,从而直接导致大宇迅速“熄火”。
(三)大宇破产 汽车大巨头竞购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宇的破产,海外投资者其实并不悲观。他们认为,实施破产的成本远小于继续维持大宇的成本,这实际上减轻了韩国政府和金融机构的负担,所以外国投资者更加看好韩国经济的宏观前景。大宇宣告破产后汉城股市不降反升就是明证。舆论纷纷撰文指出,这从经济层面上证明了,大宇破产固然令人沮丧,但其本身却有很多值得研究借鉴之处,它带来的可能只是阵痛,如果处理得当,从长远看也许是件好事。争夺大宇,谁是最后的赢家由于韩国大宇集团宣告破产,它旗下的大宇汽车公司被列为拍卖对象。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开价60亿美元购买大宇汽车公司的大部分资产。福特汽车公司则表示将在竞标战中与通用一决高低。另外,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和韩国现代汽车公司也都有意参加竞标。
(四)汽车巨头纷至,预分食大宇
对像大宇汽车公司这样一家严重资不抵债的公司,世界汽车巨头们为何竞相表现出如此浓厚的兴趣?分析家们认为,通用和福特争夺大宇的结果很可能将决定今后谁是全球汽车业的龙头老大。福特公司在90年代通过一系列兼并活动,为赶超居全球之首的通用公司打下了基础。大宇在全球拥有年产近二百万辆小汽车的生产能力。若能得到大宇,福特就有可能争霸全球汽车业。大宇汽车具有竞争性的系列产品,不断成熟的国际性技术研发网络,以及在许多国家地区投放了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才建立的自有品牌,还有在许多新兴的汽车市场铺设的较庞大完善的市场营销网络,这是大宇借以讨价还价的客观资本,否则美国福特汽车就不会半道杀出豁血本与通用汽车来争抢。从趋势上看,大宇汽车最终难逃被肢解的命运,即在韩国部分的三家大型轿车工厂、两家大型商用车工厂(载重车、大客车)以及遍布海外的十多家大小不一的汽车工厂终将被多家汽车巨头分割分食、各得所需,也包括设在中国的大客车厂、发动机厂和零部件厂。由于大宇涉足汽车业的门类较广,任何一家汽车巨头都无法一口吞噬,只能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挑食,像美国的通用和福特都只对大宇的国内外与轿车相关的厂感兴起,法国的雷诺和瑞典的沃尔沃只对在韩国的大宇商用车厂感兴趣、近闻德国的大众与英国的面包车厂收购对大宇某一小块业务有所兴趣。但大宇在波兰的海外最大的轿车厂就显得前景难料,原先在波兰大宇的汽车厂就与新与通用结盟的意大利菲亚特的厂势均力敌,销量排第一、第二,而通用在波兰的汽车厂则较弱,倘若通用要吃下在波兰的大宇厂,就会造成左手打右手的三家品牌市场冲突的尴尬局面。
(五)花落谁家
不管怎样,外力愿意对大宇分而食之,而债权银行也愿意分售多得卖款、物尽其用。通用也最希望在拿到最想要的部分时避开韩方的捆绑搭售,以免多花了冤枉钱还得费神去处理不要的“二手货”,虽然其他业务只算大宇汽车的“小头”,但几亿美元也非小数。舆论普遍认为,哪家汽车巨头能在韩国大宇争夺战中抢占上风初露端倪,进而帮助其拿下亚洲的三大市场(日本、中国、韩国),谁就能稳操亚洲市场的胜券和极大提高其全球的市场份额:在看到希望的同时。舆论还提醒说,哪家汽车业巨头能如愿买进大宇,对于韩国人来说,汽车工业是国家强大的标志之一。部分韩国人认为,大宇汽车公司若被外国人买走,将损害韩国的民族自豪感,危及韩国的经济前途,这种民族感情甚至可能影响到韩国议会选举,从而影响到大宇公司的出售。韩国有关负责人已表示,挑选买主的标准不仅仅是钱,买主应该能继续发展韩国当地的汽车工业,并能为零部件供应商和工人们带来好处。对中国市场影响有限中国汽车界人士认为,大宇汽车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很小,其破产影响有限。国内的用户十分关心大宇汽车的破产是否会影响到买车后的配件供应和维修服务。 经营不利、资不抵债的大宇汽车公司母公司大宇集团于2000年11月8日正式宣布破产。
2002年10月28日,通用大宇汽车科技公司(简称通用大宇)在韩国汉城正式宣布成立。继10月17日资产转让工作完成后,至今各方资产注册全部完成,各股东资金已全部注入。

8、如何能找到破产车配件?

解决方法如下:

一,如果找不到“原厂件”,试着买“副厂件”,如果副厂件都没有,那就只能通过各种途径海外寻找零件了。但是这样修车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比如一辆老款.神行者(一代),一只原厂就要两千多,还不包括安装工时费,只能在海外购买邮寄回国,周期还得一个多月。

二、买拆车件代替。其实所谓拆车件一般是指车辆发生事故报废,有把其拆散后将可以使用的零件出售,也就是说拆车件实际是二手零件。这种二手零件一般较为便宜,但是对于一些奇葩少见的车型,还就只能用二手拆车件维修了。

汽车企业破产或由于产品换代升级,导致已销售的车辆没有售后保证的事例层出不穷。2005年,国家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等部门联合颁发了《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其中第十九条规定,汽车供应商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汽车质量保证和服务承诺,及时向社会公布停产车型,并采取积极措施在合理期限内保证配件供应。但这一“合理期限”到底是多久却没有一明确的时间界定。

(8)通用汽车配件拍卖扩展资料:
所谓的停产,指的有多个方面,拿别克凯越来说,凯越这个系列至今并没有停产,而2013年款的凯越已经停产停售,什么意思?

意思是,停产有不同的意思,要搞清楚是这个车系停产了,还是说这个某年的某个款(比如经典款还是什么款的、某年高配或是低配的)停产了、还是说大改款了老款的停产了(新老款配件可能不通用)!

假如是全系停产了,那问题比较麻烦,全系停产,相当于完全停产了,停产后汽车厂商不再生产全新车辆、配件商也不会继续生产此车相关配件,只能靠拆车件啦。

如果仅仅是某年某款停产,则无须担心,因为大多数同一系的车子,即便有一定改款,其绝大多数配件还是通用的,而且即便是大改款,有时候改的还仅仅是外观,外观件不能用而已!

拆车件的质量与全新原厂件相比,只有磨损程度、外观的差别。因为拆车件就是原厂件,只不过是使用过的、非全新的而已,但某些特殊的拆车件,其内部可能有看不到的损伤,比如汽车上的电气或电子安全的配件,其与普通的金属配件不同,可能无法通过外观、成色来判断可用性,此时应该使用专业检测工具进行检测或避免使用此类配件啦!

拆车件的质量有全新正厂件相比,只要拆车件本身未受损、成色不好,和全新正厂件相比,只是一个是新的,一个是用过的而已,并没有太大差别。

想要使用拆车件代替全新原厂配件,应该在使用前确定拆车件质量如何,拆车件是能用,尤其是对于已经停产的车辆或冷门车辆,拆车件或成节省维修成本唯一出路,要知道,找停产车辆配件或冷门车辆配件,费时费力,关键是价格奇高啊,因此拆车件的出现的确方便了车子的维修和配件的更换。

9、通用集团破产的主要原因

早在2001年的某个汽车高峰论坛上,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曾大谈未来十年二十年内通用、福特一定会关门大吉的观点。台下坐着的通用、福特驻中国的首席代表或是不以为然,或是听不下去,其中一人站起来拿包就走。有人问他怎么了,他说:“李先生说我们公司就要倒闭了,我现在去找工作啊。
四年后的今天,持有这一观点的已不止李书福一人,“通用破产”听起来、看上去都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2005年10月初,全球第二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申请破产保护,原因是养老金和人员福利成本的上升以及其主要客户、前母公司通用汽车市场份额的下降。这一事件被西方行业分析人士称为美国汽车业即将发生强地震的先兆,并认为,带来这个大地震的将是与德尔福有着唇亡齿寒关系的通用汽车。几天后,美林证券将通用申请保持保护的可能性由原来的10%上调至30%。

2005年可谓是通用汽车处于水深火热的一年。头9个月其在北美的业务亏损高达41亿美元。11月该公司宣布,将在北美裁员3万人,关闭5家制造厂,以实现一年节省70亿的目标。12月20日,通用股价跌至18年来最低点,市值缩水近40亿美元。越来越多的华尔街分析师开始认同一个观点:通用将在未来12个月内申请破产保护。

事实上,让通用走不出破产保护阴影的根本原因是,它和德尔福面临着同样的麻烦——承担着难以负重的人员结构成本(即退休金和医疗保险费用)。相关数据显示:在每辆车上分摊的医疗保险成本,通用为1500美元,大众为418美元,丰田只有97美元。巨大的结构性成本是通用难以通过关闭厂房、裁员或降价促销得以消化的。通用难逃破产之劫。

如果通用真的破产了,于中国汽车企业而言究竟是机会还是灾难?虽然通用在中国的合作伙伴上汽集团并未就通用破产的传言做出正式回应,但从已有案例看,中国汽车企业已经表现出参与世界汽车产业重组进程的趋势。上汽已经在韩国双龙和英国罗孚项目上出手;在德尔福申请破产之际,传出了万向集团有意收购其在美国的部分资产。如果通用破产,中国企业未必不能收购其遍布全球的部分业务或者是在华资产,这不失为一个崛起于世界汽车产业的绝好机会。


与通用汽车配件拍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