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哪几类?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如下:
1、甲类: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大于等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
2、乙类:
闪点不小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爆炸下限不小于10% 的气体;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助燃气体;
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雾滴。
3、丙类:
闪点不小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4、丁类:
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
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它用的各种生产;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
5、戊类:
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
(1)汽车配件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扩展资料
火灾危险等级可以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
1、轻危险级:老年人建筑,幼儿建筑,建筑高度为24m及以下的旅馆、办公楼。仅在走道设置闭式系统的建筑等。
2、中危险级:高层民用建筑:旅馆、办公楼、综合楼、邮政楼、金融电信楼、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塔)等。
公共建筑(含单、多高层):医院、疗养院,图书馆(书库除外)、档案馆、展览馆(厅),影剧院、音乐厅和礼堂(舞台除外)及其他娱乐场所,火车站和飞机场及码头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的商场、总建筑面积小于 1000㎡的地下商场等。
文化遗产建筑:木结构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等。
工业建筑:食品、家用电器、玻璃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生产车间等,冷藏库、钢屋架等建筑构件。
民用建筑:书库、舞台(葡萄架除外)、汽车停车场、总建筑面积5000㎡及以上的商场、总建筑面积1000㎡及以上的地下商场等。
工业建筑:棉毛麻丝及化纤的纺织、织物及制品、木材木器及胶合板、谷物加工、烟草及制品、饮用酒(啤酒除外)、皮革及制品、造纸及纸制品、制药等工厂的备料与生产车间。
3、严重危险级:印刷厂、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等。
易燃液体喷雾操作区域、固体易燃物品、可燃的气溶胶制品、溶剂、油漆、沥青制品等工厂的备料及生产车间、摄影棚、舞台“葡萄架”下部。
4、仓库危险级:食品、烟酒、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仓储式商场的货架区等。
木材、纸、皮革、谷物及制品、棉毛麻丝化纤及制品、家用电器、电缆、B组塑料与橡胶及其制品、钢塑混合材料制品、各种塑料瓶盒包装的不燃物品及各类物品混杂储存的仓库等。
A组塑料与橡胶及其制品,沥青制品等。
2、仓库危险级 如何分类
仓储部门对危险品分为九大类,即:
第一类爆炸物品,第二类氧化剂,第三类遇水爆炸物、第四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第五类易燃液体,第六类易燃固体,第七类腐蚀性物品、第八类毒品、第九类放射性物品。
每一大类又分成若干级别,以判别其危险程度。如第一类爆炸物品中分为三级:
一级为点火器材(如导火线,点火棒),起爆药(如雷汞,迭氮纳),烈性炸药(如苦味酸,梯恩梯),硝铵炸药,黑色火药;二级为硝基化合物(如三硝基氯化苯),重、偶。叠氮及其氨基化合物(如重氮氨基苯);三级为火药制的各种弹类(如发令纸),焰火鞭炮(如大小鞭炮)等。
注意事项
1、库存商品要进行定位管理,其含义与商品配置图表的设计相似,即将不同的商品分类、分区管理的原则来存放,并用货架放置。仓库内至少要分为三个区域:第一,大量存储区,即以整箱或栈板方式储存;第二,小量存储区,即将拆零商品放置在陈列架上;第三,退货区,即将准备退换的商品放置在专门的货架上。
2、区位确定后应制作一张配置图,贴在仓库入口处,以便于存取。小量储存区应尽量固定位置,整箱储存区则可弹性运用。若储存空间太小或属冷冻(藏)库,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弹性运用。
3、储存商品不可直接与地面接触。一是为了避免潮湿;二是由于生鲜仪器吸规定;三是为了堆放整齐。
4、要注意仓储区的温湿度,保持通风良好,干燥、不潮湿。
5、库内要设有防水、防火、防盗等设施,以保证商品安全。
6、商品储存货架应设置存货卡,商品进出要注意先进先出的原则。也可采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颜色的标签,以明显识别进货的日期。
7、仓库管理人员要与订货人员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到货的存放。此外,还要适时提出存货不足的预警通知,以防缺货。
8、仓储存取货原则上应随到随存、随需随取,但考虑到效率与安全,有必要制订作业时间规定。
9、商品进出库要做好登记工作,以便明确保管责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冻、冷藏商品)为讲究时效,也采取卖场存货与库房存货合一的做法。
10、仓库要注意门禁管理,不得随便入内。
3、汽车检测棚的火灾危险性等级
火灾危险等级可以分为轻危险级,中危险级,严重危险级和仓库危险级。
火灾危险等级 - 轻危险级
建筑高度为24m及以下的旅馆、办公楼;仅在走道设置闭式系统的建筑等
火灾危险等级 - 中危险级
Ⅰ级
l)高层民用建筑:旅馆、办公楼、综合楼、邮政楼、金融电信楼、指挥调度楼、广播电视楼(塔)等
2)公共建筑(含单、多高层):医院、疗养院;图书馆(书库除外)、档案馆、展览馆(厅);影剧院、音乐厅和礼堂(舞台除外)及其他娱乐场所;火车站和飞机场及码头的建筑;总建筑面积小于5000m2的商场、总建筑面积小于 1000m2的地下商场等
3)文化遗产建筑:木结构古建筑、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等
4)工业建筑:食品、家用电器、玻璃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生产车间等;冷藏库、钢屋架等建筑构件
Ⅱ级
1)民用建筑:书库、舞台(葡萄架除外)、汽车停车场、总建筑面积5000m2及以上的商场、总建筑面积1000m2及以上的地下商场等
2)工业建筑:棉毛麻丝及化纤的纺织、织物及制品、木材木器及胶合板、谷物加工、烟草及制品、饮用酒(啤酒除外)、皮革及制品、造纸及纸制品、制药等工厂的备料与生产车间
火灾危险等级 - 严重危险级
Ⅰ级
印刷厂、酒精制品、可燃液体制品等工厂的备料与车间等
Ⅱ级
易燃液体喷雾操作区域、固体易燃物品、可燃的气溶胶制品、溶剂、油漆、沥青制品等工厂的备料及生产车间、摄影棚、舞台“葡萄架”下部
火灾危险等级 - 仓库危险级
Ⅰ级
食品、烟酒;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仓储式商场的货架区等
Ⅱ级
木材、纸、皮革、谷物及制品、棉毛麻丝化纤及制品、家用电器、电缆、B组塑料与橡胶及其制品、钢塑混合材料制品、各种塑料瓶盒包装的不燃物品及各类物品混杂储存的仓库等
Ⅲ级
A组塑料与橡胶及其制品;沥青制品等
4、汽车安检车间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是哪个
根据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对火灾危险性的分类
如果不存在独立的稀料、油漆或汽油等易燃液体区域,可划为戊类,否则为甲类或乙类
5、旧电瓶的仓储在消防上按火灾危险性分类是什么类型?
火灾危险性分类可分为生产、储存物品、可燃气体和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四种。其中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丁、戊级。可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级。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分为甲、乙、丙级。 对应的仓库危险级指食品、烟酒、木箱、纸箱包装的不燃难燃物品、仓储式商场的货架区等。
6、汽车库的火灾危险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1)起火快,燃烧猛:汽车内部的装饰物大量采用合成材料,其火灾蔓延速度快,热值高、燃烧中释放出大量的热和有毒烟气。且汽车库内的汽车停放横向间距一般仅为500mm~800mm,在火灾中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2)火灾类型多,难以扑救:可发生固体物质(A)类火灾(如座椅和内饰物等)、可燃液体物质(B)类火灾(如燃油)、压缩气体(C)类火灾。
(3)通风排烟难。
(4)灭火救援困难。
(5)火灾影响范围大。
7、请教大家,物流仓储中的汽车仓储库房的火灾危险性按照哪类呢?
国家标准规范:《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其最新版本为:GB50067—2014。
8、汽车总装厂房的火灾危险性是属于那一类
车辆装配车间按防火规范3.1.1为戊类。 汽车维修车间一般算甲类,特殊情况除外。有关其具体设计,建议还是按汽车防火规范GB50067-2014的好。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要小于5%或者油漆工段要小于10%,且防火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用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20%。 如果说满足以上要求,可以按丁、戊类的火灾危险性来划分厂房等级。具体依据详GB50016-2014-3.1.1和3.1.2的条文说明。
9、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成都众鑫消防机电工程有限公司仓库类别 项别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
甲 1
2
3
4
5
6 闪点小于28℃的液体
爆炸下限小于10%的气体,以及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小于10%气体的固体物质
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
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
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
乙 1
2
3
4
5
6 闪点大于等于28℃,但小于60℃的液体
爆炸下限大于等于10%的气体
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
不属于甲类的化学易燃危险固体
助燃气体
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
丙 1
2 闪点大于等于60℃的液体
可燃固体
丁 难燃烧物品
戊 不燃烧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