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汽车维修保养小常识,这几点你都知道吗
1、雨刮片
雨刮器片的寿命,根据自身质量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有所差别,通常寿命是2--4年不等。当然,具体还是要看雨刮的使用情况,如果表面受压变形或被硬物划伤则需及时更换。除此之外,车主在使用雨刮前最好先喷洒一点润滑性较好的玻璃液,以免雨刮片“干刮”。而在选购雨刮片时,车主可以用手指触摸橡胶雨刮表面,如果发现叶片老化、硬化,出现裂纹,橡胶叶片没有弹性,便可断定为伪劣产品。
2、发动机润滑油
一般情况下,国内销售的自然吸气发动机车型厂家会要求用户在行驶5000公里-1.5万公里的时候更换润滑油,而增压发动机车型则要求在行驶5000公里的时候更换。如果车不怎么开或者一直处于停驶状态,最好每半年更换一次机油。
3、机油滤芯
机油滤清器的作用是滤除机油中的杂物、胶质和水分,因此要与机油一同更换。如果不更换的话,机油得不到过滤从而导致发动机内部零件因机油中的杂质加速磨损。
4、空气滤芯
如果滤芯阻塞严重,将使进气阻力增加,发动机功率下降。同时由于空气阻力增加,也会增加吸进的汽油量,导致混合比过浓,从而使发动机运转状态变差,增加燃料消耗,也容易产生积炭。平时应该养成经常检查空气滤清器滤芯的习惯。
5、刹车油
制动液是汽车液压制动系统中传递制动压力的液态介质,使用在采用液压制动系统的车辆中。由于刹车液压系统必须要让刹车油与大气相通才能正常运作,而长期的运转又会使刹车油吸入水份,在高温下转成气泡,导致刹车效能就会下降。因此为了安全,车主要定期检查刹车油并按时更换。专家建议每两年或者行驶5万公里的时候更换。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和不同品牌的刹车油不要混合使用,不然会使刹车效能减低。
6、刹车片
根据个人的驾驶习惯不同,刹车片的使用寿命也不同。不过,车主最好在2万公里左右时对车辆进行刹车片检查,在3万公里左右更换刹车片。平时,车主可通过在停车后用手触摸轮胎胎壁的方式检查刹车片,如果一个轮胎胎壁的温度特别高,很有可能就是刹车片出现了问题,车主应立即去专业汽修店对刹车片进行检查。
7、防冻液
防冻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在寒冷冬季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或盖。但是我们要纠正一个误解,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在全年使用。防冻液长时间不换,其中的防腐、防锈和防垢功能将会降低,这样会造成冷却系统故障甚至发生锈蚀。通常情况,防冻液一般每1.5年-2年更换一次。
2、汽车保养小常识
俗话说"三分修七分养",对汽车进行保养非常重要,保养汽车应该注意下列的六大系统进行特别养护:
一、润滑系统的深化保养
润滑系统主要作用就是对汽车发动机的各个部件进行有效的润滑,以防过度磨损。在常规情况下,汽车每行驶5000km-10000km时就需清洗保养一次,在遇到发动机噪音过大,加速无力,水温过高时也需清洗保养一次。清洗发动机内部的油泥和其它积物,避免机油高温下的氧化稠化,减少发动机部件的磨损,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发动机动力。
二、燃油系统的清洗保养(即清洗喷嘴、气门积碳)
常规情况下,汽车每行驶10000km-15000km时需清洗保养1次,或当你发觉引擎喘抖,迟滞和加速不良,冒黑烟,无力、费油时清洗保养1次。清除系统内部的胶质和积碳,防止有害的腐蚀发生,避免并制止密封件和水箱的渗漏,彻底更换旧的冷却液。
三、冷却系统的清洗保养
一般情况下,汽车在冬夏换季时应清洗保养一次,正常行驶中每6个月至8个月清洗保养一次,或者遇水温过高、漏水、开锅时清洗保养一次。清除导致发动机过热的痕迹和水垢,防止有害的腐蚀发生,避免并制止密封件和水箱的渗漏,彻底更换旧的冷却液。
四、变速箱的清洗保养(自动变速波箱)
常规情况下,汽车每行驶20000km-25000km时清洗保养一次,或遇变速箱打滑、水温偏高、换挡迟缓、系统渗漏时清洗保养一次。清除有害的油泥和漆膜沉积物,恢复密封垫和O型圈的弹性,使变速箱换档平顺,提高动力输出,彻底更换旧的自动变速箱油。
五、动力转向系统的清洗保养
汽车每行驶40000km-45000km清洗需保养一次,或遇转向困难系统渗漏,更换动力转向机配件后,也须清洗保养一次。清除系统中有害的油泥、漆膜,清除低温时的转向困难,制止并预防动力转向液的渗漏,清除转向噪音,彻底更换旧的制动转向液。
六、制动系统的清洗保养
汽车每行驶50000km清洗保养一次,或遇ABS反应过早,过慢时清洗保养一次。清除系统中有害的油泥漆膜,清除超高温或超低温时工作失灵的危险,有效防止制动液变质过期,彻底更换旧的制动液。
3、汽车保养知识大全,必学常识?
对于爱车的朋友来说,对自己的车看的很重要,在保养上也很注重,那么汽车在保养上有什么学问和保养得周期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听深圳租车公司来讲解下。
一天的保养内容
(1)信号装置检查:打开点火开关钥匙(不起动发动机),检查各报警灯和指示灯的点亮情况,起动发动机查看各报警灯是否正常熄灭,指示灯是否还在点亮。
(2)可通过外观检查:在出车前,看看汽车和灯光装置有没有受到损坏,车有没有倾斜,是不是存在漏油等泄漏情况。
一周的保养内容
轮胎气压 检查调整轮胎气压、清理轮胎上的杂物。不要忘记对备胎的检查。
发动机及各种油液 检查发动机各部件的固定情况,查看发动机各结合面有没有漏油、漏水的情况;检查调整皮带紧度;查看各部位的管路和导线固定情况;检查补充机油;检查补充冷却液;检查补充电解液;检查补充动力转向机油;清洁散热器外表;补充风挡玻璃清洗液等。
一月的保养内容
(1)外部检查:巡视汽车,检查灯泡及灯罩的损坏情况;检查车体饰物的固定情况;检查倒车镜的情况。(2)清洁打蜡:彻底清扫汽车内部;清洁水箱外表、机油散热器外表和空调散热器外表上的杂物。
(3)轮胎: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清理行李厢;接近轮胎的磨耗记号时应更换轮胎,检查轮胎有没有鼓包、异常主要磨损、老化裂纹和硬伤等情况。
(4)底盘:检查底盘有没有漏油的现象,发现有漏油痕迹,应检查各总成的齿轮油量并进行适当的补充,对底盘所有的油嘴进行充分的补脂作业。
一年的保养内容
(1)点火正时:查调整汽车发动机的点火正时情况,对柴油机的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最好到修理厂进行。(2)清洁润滑:清洁发动机仓盖,车门和行李仓的铰接机构的油污,重新调整并润滑上述机构。
(3)气门间隙:对装有普通气门发动机,应检查高速气门间隙。
深圳租车公司温馨提醒:其实汽车的保养要无时无刻进行,需要一个长时间的保养,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汽车的寿命更长。
4、汽车维修保养知识
一.检查润滑油油面
在每次出车之前,都要检查润滑油面高度,如果车辆在行驶中进行检查,发动
机应熄火,一段时间后,待润滑油流回油盘后再进行。检查时,车辆要停在地
上,然后抽出机油尺用干净的布揩净,重新插入再拉出机油尺,液面在MAX和
MIN之间。最小和最大标志差额1。0摄示度,当液面低于MIN时,应及时添加润
滑油。
二、发动机表面检查
发动机各密封面和油封损坏,将造成润滑油的渗漏。如润滑油有渗漏,在发动
机外部可以观察到,,如有发现,应立即排除。
三、检查冷冻液液面高度。
车正常使用中,每月应该至少检查一次冷却液的液面高度,如果气候
炎热,检查的次数应该多一些,检查的液面高度应在发动机处于正常的工作温
度下进行。检查时不必打开散热器,观察冷却膨胀箱中的液高即可,正常的液
高应位于MAX与MIN标记之间。当液面低于MIN时,应及时添加冷却液。
四、汽车异味的检查。
在你行驶中,如果发现车内有异味,应立即停车检查,如果是胡胶皮味,应检
查发动机的传动皮带和汽车的电线,一般情况从表面可以看出。假如是汽油味
,应检查,油箱、油管是否有渗漏,发现后应马上排除。若您解决不了。您可
以打救援电话:车手训练营紧急救援电话87675666、87675888、87675999。
五、制动液的补充和更换。
位于前制动总泵上方的制动液储液罐上有制动液液面的最高(MAX)和最低(
MIN)标记。如果发现制动液少了,应即使添加。
制动液有毒性和腐蚀性,不可以与油漆想接触,同时它还有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能吸收周围空气中的水分,会降低制动液的效能。所以应每两年更换一次制
动液。
不论是添加还是更换制动液,都应使用与原来一样的制动液。特别注意不能
将不同厂家的制动液混加在一起,因为不同厂家生产的制动液有不同的化学成
分,混加的制动液有可能损坏制动系统中心零件,特别是橡胶件,从而影响轿
车的安全行驶。
六、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检查
使用中应保持电解。若电解液掖面过高,在大负荷工作时会
引起电解液沸腾而外溢,电解液液面过低会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蓄电池的
外壳上有液面位置标记,液面位置应保持在最大和最小刻度线之间或在蓄电池
内隔板以上5MM处,当发现电解液不足时,只能用蒸馏水或专用电瓶补充液补
充。
七、怎样正确使用起动机。
因蓄电池大电流放电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极板弯曲损坏,因此每次使用起动机
时间不宜过长,每次使用不得超过5秒钟。
八、保持散热器和水套的清洁
保持散热器外部和内部清洁,是提高散热效能的重要条件。散热器外部沾有泥
土,油污时,均影响流过的风量,使冷却液温度过高,应及时清洗。
冷却系内积有水垢,泥土或油污时,都会影响冷却液的传热。冷却系内容的矿
物质越多,沉积的水垢也越多;而水垢的传热能力只能金属的几十分之一。因
此,平时应加注干净的矿物质较少的软水。
九、发动机无法启动
如果发动机不能转动或转动的太慢。
1.检查蓄电池接线柱是否接线牢固,接线柱是否清洁。
2.检查蓄电池接线柱是否良好,打开室内灯或开双闪。
3.起动机工作时,如果电瓶灯渐暗或熄灭,表明蓄电池亏电。如果电瓶灯
没有问题,而车还是不能起动,则需要对车进行调整或维修。
如果发动机能够在正常转速起动,但无法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1.检查所有插装件是否安固(例如:火花塞,点火线圈,分电器等插装件
)
2.如果所有插装件正常,那么原因可能是由于反复起动造成的火花塞浸油
过多。
火花塞被浸发动机的起动。
1.如果有这种情况发生,请车踏下加速踏板的同时,将车钥匙放在“起动
”位置,并保持这种状态5秒钟,后回原位,然后再尝试车不踏加速踏板的情
况下起动发动机。
2.如果车5秒钟内无法起动发动机,请过几分钟后再起动发动机。反复几次
后,还是不能起动,那么需找专业人员对发动机进行修理。
十、发动机过热
如果发动机泠却液温度表显示发动机过热,应对车进行如下程序的处置。
1.将车停车安全地方,打开危险警告灯。
2.如果有冷却液或其蒸汽从散热器或没有后再打开机器盖。如没有冷却液
或蒸汽喷出,可在冷却风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保持发动机正常运转。
3.直接观察发动机的水泵皮带是否损坏或松动,看看有无冷却液从散热器
,冷却系统转管泄露出来。如果发现以上情况,则应请维修人员检修。
十一、空调制冷不足或不制冷
1. 检查冷凝器散热片是否堵塞,若散热片上有泥土或杂物将直接影响散热
片的散热效果,应用水清洗或找修理人员。
2.打开空调以后,观察发动机前的散热片风扇是否转,若不转应检查插接
器是否松动,保险片是否烧坏,发现后排除。
如果以上情况都正常,则应到专修厂去修理。
十二、怎样判断离合器打滑
在您行驶当中,如果发现发动机无力,提速特慢等情况,便有可能是离合器打
滑。
发生上述情况后,驾驶员可以根据路况将油门猛踏到底,保持几秒钟,您会发
现发动机转速迅速上升,而车速却没有什么变化,即证明离合器打滑,应去检
修。
电喷车的起动
1.打开电门开关,等2秒钟后再起动发动机,目的主要是为了喷油系统的油
压达到规定油压。
2. 因燃油系统是电子喷射,所以起动时没有必要加大油门。
3.起动后观察仪表,电瓶指示灯,油压指示灯,发动机故障灯应在几秒钟
后熄灭。
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灯长亮,便证明发动机有故障,应及时排除。
汽车驾驶常识
驾车节油秘诀
1、熟知交通法规,选择两点间最近距离的行车路线。
2、尽量避开上下班高峰期上路。
3、装卸物品或停车等人时关闭发动机。
4、适当选择行车档位,避免突然加速。
5、急速起步伤车亦费燃料,应缓慢起步。
6、避免空踩油门。
7、时速80公里耗油量最小。
8、行车前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
9、排气量越大的车耗油越多。
10、避免在车上放置无用物品。
驾驶员如何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汽车驾驶员经常与汽油、燃烧蒸气、汽车排出的废气接触,其中就有一氧化碳。高浓度短期接触吸人即可致急性中毒;低浓度长期慢性蓄积可造成慢性中毒。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预防:
防止发动机废气逸出弥散到驾驶室或车厢内;经常检查排气管,防止废气倒流入车内;最好不在不通风或密闭的条件下加大油门、启动车辆;车库与修理车间门窗关闭时发动机要停止工作;在发动机密封不严或排气管废气倒流的情况下,一般停车5分钟以上都应关闭发动机,绝对不要在发动机工作的汽车里睡觉,尤其是冬季门窗紧闭或使用空调机的情况下睡觉;在气温高、湿度大及海拔高的情况下,更应注意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驾驶新车注意事项:
1. 在最初行驶的500公里内切忌紧急刹车,紧急刹车将会使磨合中的系统受到冲击,大大降低汽车的使用寿命。如却有突发情况,紧急刹车时应尽力踏下离合器踏板,以减少对发动机的冲击。
2.在2000公里内不要使发动机的连续工作时间超过2小时,新车连续工作时间过长会造成机件加速磨损,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
3.新车不易高速行驶在最初1000公里内车速不宜超过最高时速的60%,2000公里内车速不宜超过最高时速的80%。
4.新车在最初1000公里内不宜满载,一般不要超过额定负荷的80%。
5.最好不要让新手驾驶,忌粗暴驾驶。
5、汽修知识
1、《汽车维修技术基础》 作者: 彭加山 价格35元
出 版 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1
目录
第一章 汽车常用材料
第一节 金属材料
第二节 非金属材料
第三节 运行材料
第二章 机械维修基础
第一节 机械常识
第二节 常用维修工具
第三节 常用量具、卡具
第四节 常用维修设备
第五节 钳工技能
第三章 电气维修基础
第一节 电工基础
第二节 常用电路元件
第三节 万用表的结构与使用
第四节 电路元件的基本测量
第五节 蓄电池的结构与使用
第六节 汽车电路图用符号
第七节 汽车电路图的类型、绘制原则与识读方法
第八节 汽车电气设备维修的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液压维修基础
第一节 液压传动概述
第二节 液压元件
第三节 液压基本回路
第四节 液压系统图的分析与识读
第五章 汽车维修基础
第一节 汽车维修常用工段、工艺设备及专用工具
第二节 汽车维修工艺组织
第三节 汽车维修的技术要求和安全规则
第四节 汽车零件的修复方法
第五节 汽车的总拆装与检验
参考文献
2、《新编汽车维修速成图解》价格18元
作 者: 李春亮 主编
出 版 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汽车维修的概念
二、汽车维修的原则
三、汽车维修的分级
四、汽车维修技术标准
第二章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第一节 汽车维修技术要求和安全规程
第二节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量具
第三节 汽车零件图识读基本知识
第四节 汽车电路图识读基本知识
第三章 发动机维修
第一节 机体组件的维修
第二节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第三节 配气机构的维修
第四节 冷却系的维修
第五节 润滑系的维修
第六节 燃油供给系统的维修
第七节点火系的维修
第四章 底盘维修
第一节 离合器的维修
第二节 变速器的维修
第三节 万向传动装置的维修
第四节 驱动桥的维修
第五节 悬架装置的维修
第六节 转向系的维修
第七节 制动系的维修
第五章 电气维修
第一节 蓄电池维修
第二节 发电机及调节器维修
第三节 启动系的维修
第四节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
第五节 汽车音响的检修
第六章 新技术新结构的维修
第一节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的维修
第二节 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第三节 ABS系统的维修
第四节 汽车巡航系统的维修
第五节 安全保护系统的维修
第七章 汽车常见部位检查与调整
第一节 发动机常见部位检查与调整
第二节 底盘常见部位检查与调整
第三节 汽车前照灯的检查与调整
第四节 汽油机废气排放的检验与调整
第八章 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第一节 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第二节 底盘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第三节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3、《汽车维修技能快速入门》价格20元
作 者: 上海市职业指导培训中心 编著
出 版 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1
目录
第一单元 汽车维修基本知识
课题一 汽车基础知识概述
一、汽车的类型
二、车辆识别代号(VIN)
三、汽车基本结构
课题二 汽车维修技术要求及安全规则
一、汽车维修技术要求
二、汽车维修的安全规则
课题三 汽车维修常用工具及量具
一、汽车维修常用工具
二、汽车维修常用量具
课题四 汽车维修钳工基础知识
一、锉削
二、錾削
三、钻孔
四、攻螺纹、套螺纹及取断头螺钉
五、管子的翻边、弯曲及修整管接头
六、螺钉填补和补板封补
课题五 汽车电工维修基础知识
一、现代汽车电气系统的特点
二、常用元器件及基本电路单元
三、汽车电气系统基本检修项目
课题六 汽车识图基础知识
一、汽车零件图的识读
二、汽车电路图的识读
第二单元 发动机的维修
课题一 机体组件的维修
一、汽缸盖的检修
二、汽缸体的检修
三、汽缸盖衬垫的检修
课题二 曲柄连杆机构的维修
一、活塞组的维修
二、连杆组的检修
三、活塞连杆件的组装
四、曲轴飞轮组的检修
课题三 配气机构的维修
一、气门组的检修
二、气门传动组的检修
课题四 冷却系的维修
一、散热器的检修
二、风扇组的检修
三、水套水垢的清理
四、水泵的检修
五、节温器的检修
课题五 润滑系的维修
一、机油集滤器的检修
二、机油泵的检修
三、油道的清理
四、机油滤清器清理检修
五、机油散热器的检修
课题六 化油器式燃油供给系统的维修
一、汽油箱的检修
二、汽油滤清器的检修
三、汽油泵的检修
四、空气滤清器的检修与清理
五、化油器的检修
课题七 点火系统的维修
一、点火系统零部件的检修
二、点火系的性能测试
第三单元 底盘的维修
课题一 离合器的维修
一、离合器的拆卸
二、离合器的检修
课题二 变速器的维修
一、变速器的拆卸
二、变速器主要零部件的检修
课题三 驱动桥的维修
课题四 悬架装置的维修
一、前桥与前悬挂的检查
二、后桥与后悬挂的检查
三、无内胎轮胎的更换
课题五 转向系的维修
一、转向柱的检修
二、动力转向器的检修
课题六 制动系的维修
一、制动液的更换及放气
二、制动系统的检修
第四单元 汽车电气的维修
课题一 蓄电池的维修
一、蓄电池检查与清洁
二、电解液液面高度的检查
三、蓄电池放电程度的检查
四、蓄电池的维修
课题二 发电机及调节器维修
一、交流发电机维修
二、调节器的维修
课题三 启动系的维修
一、启动机的检修
二、启动继电器的检修
课题四 汽车空调系统的维修
一、空调系统的常规检查
二、空调系统维修基本操作技能
三、空调系统的检修
课题五 汽车音响的检修
一、检修程序
二、检修注意事项
三、检修方法
第五单 元新技术新结构维修
课题一 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
一、故障检修的基本原则
二、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
三、故障检修一般步骤
四、电控系统零部件的检测
课题二 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一、自动变速器的基础检验
二、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课题三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的维修
一、ABS系统制动液的加注及排气
二、ABS系统的检修
课题四 安全保护系统的维修
一、防盗系统的维修
二、安全气囊系统的维修
第六单元 汽车常见部位调整及参数
课题一 发动机常见部位调整及参数
一、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与调整
二、正时齿形带的检查与调整
三、点火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四、柴油发动机供油正时的检查与调整
课题二 底盘常见部位调整及参数
一、转向盘自由行程的检查调整
二、转向横、直拉杆球销的调整
三、前轮前束值的检查与调整
四、前轮转向角的检查调整
五、离合器分离杠杆高度的检查与调整
六、主减速器的检查与调整
七、轮毂轴承预紧度的检查与调整
八、车轮制动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九、驻车制动器蹄片间隙调整
课题三 汽车前照灯的检查与调整
一、经验检测法
二、仪器检测法
课题四 汽油机废气排放的检验与调整
一、校准仪器
二、测定废气排放
三、调整废气排放
第七单元 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课题一 发动机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一、启动机不工作
二、发动机怠速不稳
三、汽油发动机不能启动
四、柴油发动机不能启动
五、发动机异响故障
课题二 底盘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一、离合器异响
二、转向沉重
三、行驶跑偏
四、液压制动系统制动力不足
课题三 电气设备常见故障诊断及处理
一、交流发电机不充电
二、启动系统控制电路断路
三、空调系统故障诊断
课题四 汽车故障应急处理基本方法
一、汽车故障快速诊断的“七字经”
二、利用故障显示报警装置识别汽车故障
三、看汽车尾气颜色识别故障
四、汽车故障急救的基本方法
五、随车应急处理材料
4、《汽车构造图册》价格25元
作 者: (日)细川武志 编,魏朗 译
出 版 社: 人民交通出版社
目录
汽车各部分的结构名称
汽车的种类和名称
汽车各部分结构的名称
发动机各部分名称
发动机的基础知识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气缸、缸径和活塞行程
气缸的排列
燃烧室
涡流的形成与爆燃
发动机的基本性能
气门数和性能
发动机各部分机构和组成
配气机构
机体组
曲柄连杆机构
轴和飞轮
发动机各系统
进气系统
供油系统
排气系统
电装系和点火系
发动机的控制系统
冷却系
润滑系
增压器
可变装置及可变进气与本田i—DSI
可变配气相位装置
新技术及特殊发动机
稀混合气燃烧发动机
汽油喷射式发动机
混合动力型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车FC
柴油发动机
转子发动机
汽车传动系
驱动方式·FF,FR,RR,MR,4WD
离合器之一
手动变速器(MT)
离合器之二·自动离合器
自动变速器(AT)
无级变速器
传动轴
半轴
差速器
抗滑差速器(LSD)
四轮驱动(4WD)
汽车行驶系
汽车车身
6、温馨提示:汽车维修保养小知识您知多少
1.新的或不正常的噪音通常是汽车故障的指示信号。比如低沉的嗡嗡的声音可能是轴承的故障,也可能只是某个轮胎的问题;尖叫的声音可能指示需要更换刹车片,或者松动的皮带。在描述故障的时候,最好能清楚地说明导致噪音的原因或动作。
2.除了性能的损失或噪音之外,仪表盘上的指示信号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地方。仔细阅读一下汽车的用户手册,了解各种信号灯的含义,可以帮助你及时发现新的故障。
3.如果你在驾车时感觉方向盘变紧、汽车偏向一侧。或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异常的震动,需要检查轮胎,或进行车轮平衡、定位。在这些问题刚刚发现的时候及时进行维修,可以阻止故障的继续扩大,也避免了更大的损失。
7、汽车维修保养的5个小常识有哪些
所有的汽车都一样保养的,发动机的养护的五要点:
1、使用适当等级的机油定期(每5000公里)更换机油和滤芯;
2、经常保养空气滤清器并定期(每2万公里)更换;
3、定期清洗燃油系统定期(每3万公里)更换燃油滤芯;
4、定期(3万公里)保养水箱散热网;
5、定期(4万公里或行驶情况)更换火花塞。汽车保养最应该保养的是换机油和机油滤芯器,汽车保养最要经常做的是洗车,汽车保养最要经常检查的部位是轮胎表面和气压、机油尺度、冷却水位、刹车油位。 如果经常出入灰尘大的施工场所,经常清理空气滤清器或提前更换。
8、汽车维护保养知识?
汽车保养:一般来说新车买回来后,要先进行磨合,以便为以后合理的使用,保养要定期,例如机油,第一次一般,5000km,或者7500km,第二次应该是10000km或者6个月后,
轮胎,要定期检查轮胎的气压,是否符合标准,
蓄电池,要定期从车上卸下来,用充电机来补充充电,
至于维修,那就要靠不断的实践和积累,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
9、汽车日常保养方面的知识
一、爱车保养“三滤”先行
“三滤”是指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汽油滤清器,是空气、机油和汽油必过的一个关卡,为发动机提供清洁的油气,从而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1、空气滤清器
⑴清洁时空气滤清器时,取出滤芯用软毛刷沿折缝方向刷去滤芯表面的灰尘,轻轻拍打端面除掉灰尘。此时应注意用干净的布或橡胶塞堵住滤芯两端,以防扫下的灰尘再进入滤芯内表面。
⑵注意不要用水或柴油、汽油清洗滤芯,因为灰尘湿润后会堵塞滤芯孔隙,弄巧成拙,更增加了空气阻力,而且柴油易吸入气缸,造成安装后启动飞车。
⑶若发现滤芯破损,或滤芯上下端面翘曲不平,或橡胶密封圈老化变形、破损,则应更换新件。
2、机油滤清器
一般在每5000公里更换发动机机油的同时更换一次机油滤清器。
3、汽油滤清器
⑴注意使用标准汽油,因为不合格的汽油会造成燃油系统故障和发动机的过早损坏。
⑵当发现供油不足,发动机功率下降,车辆行驶无力时,应检查滤芯是否堵塞。
⑶一般要求每行驶15000公里应更换汽油滤清器。
二、润滑系统的日常维护
⑴机油并非多多益善
油底壳机油量应控制在油尺的上下刻度线内,不应过多或过少。
如果机油过多,造成发动机各部位摩擦阻力增大,发动机功率损耗。而且过多的机油会蹿入燃烧室,发动机烧机油,机油消耗量明显增大,发动机内部积碳增多,甚至导致早燃、爆震、拉缸,严重损害发动机,真可谓赔了机油又折兵。
反之,如果机油过少,发动机的一些部件无法得到足够的润滑,造成部件不正常的磨损。
⑵机油的检查
定期检查机油量是日常保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⒈检查机油液面时,汽车必须保持水平位置,发动机停转后,等几分钟,以便机油回到机油盘内。
⒉拿出机油尺,用干净的布擦干,再把油尺重新插入,一直到底卡住。
⒊然后再次拿出油尺,观察油面是否在max-Dmin之间。
如果油面在下面的标志以下,则应依据用户手册上的要求或服务站的建议,添加同样品种的符合产品规格的发动机机油,约一升发动机机油便可使油尺上的油膜油位达到上线。
⑶机油品质的检查
在检查机油液面高度的同时,也可通过察言观色、鼻嗅手感的方法检验机油的品质,以使自己对发动机的润滑状况时时做到心中有数。
眼观:若机油洁净清澈,且呈蓝褐色或绿褐色则表示机油污染很轻。
若油膜的表面有水滴或有呈淡黄色的乳沫则表明机油中有水混入。
若机油呈灰黑状,则表明机油已污染严重,应及时更换机油。
鼻嗅:若用鼻子能闻出较浓的汽油味,则表明汽缸与活塞环、活塞等零部件磨损严重,使混合气和废气漏入油底壳而造成,此时应及时到维修站去维修。
手感:用手捻捏少量机油,若手感粗糙,则表明机油中已混入大量的金属屑和其它杂质;
若感到机油较稀,则很可能是混合气中的汽油稀释所致,应去维修站检修并更换机油。
若感到机油里过于粘稠且有胶质感,则说明机油已老化变质,寿命已尽,应及时更换新鲜血液。
三、制动系统使用与安全
了解你的车
⑴如果你的车是新车或是刚更换的制动衬片,在前200公里制动效果可能不太如愿,须经磨合方能达到最佳的制动效果,你可以通过适当的加大制动力、提前制动时刻的方法来补偿。
⑵当车子在涉水暴雨或洗车之后,制动衬片会受潮使制动效果略有下降,这时应在启动后边行驶边轻踩制动踏板,使制动盘和制动衬片摩擦生热将水分蒸发掉,恢复制动效果,也能防止制动器零部件生锈。
⑶如果你车上的前扰流板变形或损坏将会改变气流方向,致使制动系统散热不良而过热,甚至烧蚀制动盘,所以当前扰流板损坏时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良好的驾驶习惯是安全的保证
⑴要养成出车前和下坡前试踩制动踏板的习惯,检查制动效果是否良好。如果踏板行程突然变大,则可能是制动回路的一条出现了故障,此时车辆仍可以制动,但制动效果下降,起作用的制动管路的负荷较大,因此不能让车在此状态下长时间工作,应低速行驶,到就近的维修站检查并排除故障。
⑵要保证制动踏板正常工作,使踏板能被踩到底。因此,驾驶员座位前的搁脚处不能放置物品以免滑到制动踏板下而影响踏板的工作行程。
⑶此外在日常保养中注意检查制动液是否充足,制动管路接口处有无渗漏现象,让你一路放心驾驶。
制动失灵对策
⑴心理上要冷静,越是慌张越容易出现错误操作。
⑵使用快速减档或越级减档。
⑶利用发动机内的摩擦阻力和工作阻力来对汽车产生牵阻作用。
⑷试用手制动来辅助脚制动让车强制减速。
⑸看清路面,把握好方向,让车子尽量在阻力比较大的路面行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将车驶向路边的大
四、轮胎使用
⑴注意胎压
高过低的胎压都会造成轮胎的不正常磨损,缩短轮胎的寿命。在气候比较恶劣的冬夏两季,可根据维修服务站的建议定期调整胎压。
⑵行车避免急加速
汽车由静止状态突然启动,使轮胎与路面发生剧烈摩擦,加速胎面磨损。
⑶减少紧急制动
紧急制动加剧胎面的局部磨损,容易造成轮胎起包、脱层等现象,应多运用滑行减速,少用制动,尤其是紧急制动。
⑷经济车速省油省耗
长时间高速行驶,不仅耗油量增加,也会使胎温急剧升高,轮胎与路面的滑拖率增加,对保护轮胎和机件都不利。
⑸车轮换位
汽车前后桥的负荷不同,造成四只轮胎磨损不均匀,一般新胎行驶到10000公里后,应进行同侧前后换位。
⑹同车慎装异种轮胎
同一辆车慎装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胎,因为他们的花纹的设计、质量、直径等技术参数都不尽相同,如果将两种不同规格的轮胎装在同一轴上,就会造成转向过度或不足,容易产生侧滑。轻者影响汽车的操纵灵活性,重者会造成车祸。
⑺停车地点的选择
停车地点选择的好坏,对轮胎的使用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驾驶员选择停车地点时应注意不要将车停放在有油污、尖冰、积雪等有损轮胎的路面上;在坡道上行驶时应尽量避免在坡上停车;夏季行车若需停车时,应选择阴凉处,避免轮胎在烈日下暴晒;严寒季节行车若需停车时,应选择避风向阳处,以防轮胎与地面冻结。
⑻磨损轮胎应及时淘汰
至于轮胎淘汰,要看其磨损程度,当磨损标志显露时就要更换了,切勿延误!此时的轮胎已处于危险状态,而且会使油耗增加。此外,为安全起见,轮胎更换时应成对更换,方能使新换下的轮胎发挥出良好的性能来。
五、蓄电池使用八大注意
蓄电池是汽车的主要电源之一,也是一个相对短命的部件,使用时须加强维护保养,否则容易引起过早损坏。如果它发起牢骚,整车可就要瘫痪了。
(1)经常用温水擦洗擦净外壳和电极柱线夹头上的电解液和污物,然后涂上一层凡士林油膜,避免腐蚀极柱和导线夹头,保持外壳干燥清洁。
(2)检查电解液液面高度,应保持液面位于max-Dmin标线之间,液面过低要及时补添蒸馏水,在冬季加注蒸馏水后应立即使发动机运转几分钟,使电解液混合均匀,以防新加注的蒸馏水结冰;在添加蒸馏水时要防止铁屑等杂质落入蓄电池内。
(3)注意加液孔螺塞要旋紧,螺塞上的通气孔保持通畅,否则蓄电池在工作时产生的气体会将外壳损伤。
(4)注意装车时一定要分清蓄电池的正、负极,搭铁极性不能搞错,以免损坏发电机。拆下时先拆搭铁线再拆火线;安装时先装火线,后装搭铁线,避免产生电火花。
(5)注意不要连续使用启动机,每次启动不应超过5s,两次之间应隔10s-D15s,以免大量放电造成极板拱曲造成损坏。
(6)注意发现电量不足应及时补充充电;根据季节变化,到维修站检查调整电解液的密度;使用的电解液应纯净,配制电解液应采用纯度较高的硫酸和蒸馏水。
(7)注意外壳表面状态,发现封胶开裂、壳破损、极柱严重磨损或断裂,应及时修理。
(8)注意低温使用时,应采取特殊的保温、防冻措施,并预先采取发动机预热升温,避免冷机启动,致使蓄电池大量放电。
六、巧手护车窗
⑴应经常保持车窗洁净,清理胶条内的污物,然后可涂上少量的橡胶保养剂,有助于润滑,还可防止胶条龟裂老化。
⑵车窗动作不顺畅的另一原因是升降机内的油份耗尽,你自己动手拆开升降机,然后在齿轮的内部喷上油脂。一边喷涂一边上下移动就可以使很细小的部分也能涂上油脂。
⑶若是玻璃完全不能上下,则有可能是开关故障。检查保险丝是一般常识。翻阅使用说明书,仔细查看哪一条保险丝是用于电动车窗的。看是否熔断,若熔断则应更换,换上同一型号的保险丝。
七、座椅安全带的正确使用
1、安全带的使用
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均能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安全,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则可能影响其性能的有效发挥,防护效果不能如愿。这里讲一下安全带的使用中应注意的几点注意事项。
⑴乘座时应采用直立坐姿,背部靠紧座椅,椅背倾斜时不应超过30度,这样才能更有效的发挥安全带的性能,来保护乘客安全。
⑵冬季过厚的衣服会使安全带变的反应迟钝,不能发挥出最佳的保护效果。
⑶在系安全带时也应注意方法,腰部安全带应勒住盆骨部分,肩部安全带应通过肩部中间斜穿胸前并贴紧身体,注意不要使安全带经过颈部,以免出现意外。
⑷系安全带时将舌板插入带扣内,直到听到咔嗒一声,则说明安全带已正确锁定。若无法拉出安全带,就用力拉一下再放开,安全带便能平顺拉出,但可不能拉的太猛,否则安全带会自动锁止。
⑸安全带不能随便拆卸,如果有问题一定要请专业人员去维修。在清洗时,要使用车内清洁剂或温水清洗和自然干燥,不能使用人工加热如烘烤等方式,这样会影响安全带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⑹一个安全带只能提供给一个人使用,不能两个人(包括儿童)共用一个安全带,安全带在使用时注意不能扭转,否则影响使用效果。
2、安全气囊使用注意事项
只有座椅、头枕、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综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安全,正确的使用方法是安全的保障。
⑴驾驶装备有安全气囊的轿车时,必须佩戴安全带,以免气囊起爆弹出后对人的冲击伤害。
⑵不能把物品放在转向盘的安全气囊面上,以防意外弹出。
⑶非专业人员,不要擅自检查、拆卸安全气囊,因为这样可能会对你造成意外伤害。
⑷碰撞事故发生后,不论安全气囊是否起爆,都应请维修站人员对相关安全系统做一次全面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