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主要危险源

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主要危险源

发布时间:2020-09-06 05:43:54

1、汽车生产过程中冲压生产现场的危险源有哪些?

1.机械伤害。

(1)压力机、机械手都是自动化作业

2、生产车间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带通风不良等;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3、机械加工车间危险源有哪些怎样预防

首先是电源漏电的危险,其次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由于装夹不牢,造成工件飞出来伤人。还有就是,工作中的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比如被机床挤伤、冲床、油压机、剪切机压伤、磨床砂轮飞出来造成人身伤害。还有就是长头发或者衣服被机床卷进去等。

4、车间危险源有哪些

车间危险源有:

1、火灾危险

生产企业所使用的稀料,油漆是易燃物品,是生产企业主要的危险源。

2、设备运行危险

机械设备可造成碰撞、夹击、剪切、卷入等多种伤害。其主要危险部位如下:

旋转部件和运行部件间的咬合处、如动力传输皮带和皮带轮、链条和链轮、齿条和齿轮等。

旋转的轴,对向旋转部件的咬合处。

3、噪声危害

生产车间中机械设备运行噪声大,一般在70~100dB(A),主要是切割机噪声,长期在噪声中工作对操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不利。

(4)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主要危险源扩展资料:

安全措施

1、第一,改进生产工艺过程,实行机械化、自动化生产。

2、第二,设置安全装置,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及危险牌示和识别标志。

3、第三,机械强度试验。隔一定时期进行,使机械(如蒸汽锅炉及其主要附件、受压容器、起重机械及其用具,以及直径较大、转速较高的砂轮等)承受比工作负荷高的试验负荷,如果试验的对象在试验时间内没有破损、剩余变形或其他缺陷,就认为合格,准许运行。

4、第四,电气安全对策,包括安全认证、备用电源、防触电、电气防火防爆、防静电措施。

5、汽车生产车间的安全隐患

机械伤害-设备安装、拆卸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化学伤害-给汽车喷漆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消防隐患-汽油、柴油、机油等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
车辆运行隐患-汽车中转过程中,在车间内运行带来的隐患

6、生产车间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有哪些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如铅、苯系物、氯、汞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物理因素:主要为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等;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及振动;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激光、射频辐射等;电离辐射如X射线等;生物因素:如动物皮毛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其他如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原体。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不能合理地安排与劳动者身体状况相适应的作业;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或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劳动。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如炎热季节高温辐射,寒冷季度因窗门紧闭而带通风不良等;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环境污染。

7、汽车生产企业焊接车间有哪些危险源

焊接车间危险源都类似,推荐您去看看下面的文档: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plwXm-HY9n1Ra

如有具体问题再进行探讨。

8、车间生产工作中,有哪些危险源头?

首先是电源漏电的危险,其次是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工件由于装夹不牢,造成工件飞出来伤人。还有就是,工作中的操作不当,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9、汽车生产现场对危险源是怎样分级的?

根据以上评价结果


与汽车配件生产车间主要危险源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