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续航1000km

新能源汽车续航1000km

发布时间:2020-08-04 14:58:02

1、什么时候大部分电动汽车续航能达到 1 千公里以上?

随着人们与新能源汽车的接触越来越多,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一直是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难题。然而,如果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能达到每趟1000多公里,似乎许多人可以消除对续航里程的焦虑。目前,这种新能源汽车模型确实出现在市场上,但由于技术限制,无法大规模推广。这些是氢燃料汽车和固态电池汽车。


众所周知,随着各汽车公司不断加大对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的投资,这一领域的突破也在不断增加。在2019年上海车展上,一家汽车公司格罗夫参与了一辆氢能汽车,声称能行驶1200公里。然而,由于制造成本高,预售价格高达7.5-1亿元。此外,美国铝业公司(Alcoa)和以色列菲能源公司(Phinergy)在蒙特利尔的维伦纽夫赛道测试了一辆电动车。该车装备了由两家公司共同开发的铝空气电池后,续航里程达到994英里(约1600公里)。然而,由于铝空气电池不能重复充电,实际效果不是很强。这也是新能源汽车不能满足超高耐久性需求的原因。

然而,目前,一些传统品牌汽车公司也在为高耐久性新能源汽车不断努力。一些突破600公里耐力极限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相继出现。加上日益流行的超级充电站,新能源汽车的耐久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提高。因此,这是对1000多公里耐力梦想的变相实现。


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主要由电池容量决定。电池容量越高,车载终端的售价越高。在电池价格仍然很高的时候,将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提高到1000公里将会使电动汽车的价格提高到50多万元,使许多人买不起电动汽车。

我们也相信,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流肯定是新能源汽车,各汽车企业肯定会加大解决耐力问题的力度。我们迟早也会欢迎续航里程超过10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让我们拭目以待。

2、你觉得一辆纯电动汽车,多少续航里程才算最合适?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一直是影响电动汽车发展的一大因素,从目前来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虽然能够突破600公里,但是在实际体验中实际的续航里程与理论续航里程还是有一定差距的。那么一辆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多少才算是合适呢?张老师觉得,如果能够保证在不同应用环境下实际的续航里程能达到600公里还是比较合适的。
首先,600公里的续航里程与燃油汽车加满一次油的续航里程相差不大,基本可以满足单次出行的需求。就拿比亚迪秦来说,这款车使用的是1.5升自然洗洗发动机,工信部给出的油耗为5.9升,而这款车的油箱容积是50升油箱设计预留为10升,那么实际使用中可以使用40升正常行驶,理论续航里程为677公里。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不同的行驶路况,车辆的油耗也会有所不同,实际续航里程也就在600公里左右。这与目前很多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非常接近,但是显然燃油板车辆并没有出现续航里程焦虑问题。
其次,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发展,其实新能源汽车的基础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之所以在同样600公里的续航里程下,燃油汽车没有续航里程焦虑问题,其实和加油站的布局是有很大关系的。从目前来看,随处可见的加油站也保证了燃油汽车能够及时的补充燃油,那么即使燃油汽车的续航里程缩短也绝不会出现续航焦虑。所以,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一旦能够与加油站相匹敌,那么对电动汽车的单次续航里程要求也会放低,其实600公里已经足够。
最后,虽然从使用性角度来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肯定是越长越好,但是从实际的情况来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增加需要增加的成本也将大幅提升,所以从目前技术角度来看续航里程越长车辆的销售价格也就越高。而且续航里程增加也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比如说很多车企选择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这种动力电池虽然提升了车辆的续航里程但是稳定性比较差,在后期容易发生热失效,所以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从目前来看,600公里的续航里程已经实现,如果能从这样的续航里程基础上进行不断的优化,提高综合性能其实更加实在。
张老师总结
虽然目前电动汽车存在续航里程焦虑问题,但是这并不仅仅是因为电动汽车单次续航里程不足,其实和整个的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有很大关系的。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完善,对电动汽车的单次续航里程要求可能会越来越低,张老师觉得600公里的单次续航里程足以,但是这600公里的续航里程一定是实际续航里程,而绝非理论续航里程。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中国人真的需要一辆续航700公里的电动车吗?

1月销量同比下滑超过20%、创下自2005年来最低增速,2020年的中国车市显然没能迎来一个开门红,而新冠疫情的出现更是让第一季度的市场几乎“报废”。

但在这一片消沉中,新能源车企似乎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在2020年初就开始向着700公里续航大关进发。

特斯拉、小鹏瞄准700公里

毫无疑问,特斯拉是2020开年阶段汽车行业中话题性最高的企业。从股价的几次暴涨和暴跌,到最新的超级工厂计划,再到和全球最大动力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确立合作关系,特斯拉的狂奔并没有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低迷而受阻,甚至在中国车企因疫情集体停摆之际,向中国市场投放了继首批国产Model3之后的又一枚“炸弹”。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出现了特斯拉Model3新车型的申报信息,该车型或为国产Model3长续航后驱版。而据特斯拉官网的介绍,这款长续航后驱版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将超过600公里,同时参考海外Model3续航升级版的664km续航里程,国产车型的续航很可能将在650公里以上。

从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特斯拉就一直保持续航里程和三电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在国产电动车普遍续航能力还在200公里上下徘徊时,ModelS就已经轻松突破了400公里,而这一次续航650+的长续航版Model3的出现无疑预示着特斯拉将2020的目标锁定在了700公里上。

但与2014年不同的是,这一次将目光聚焦在700这个数字上的不只是特斯拉一家。同样是在2月,造车新势力企业小鹏汽车公布了其最新旗舰车型P7的上市时间和预售价格,与此同时还透露了P7首批上市的三款车型综合续航里程最高将达到650+公里,甚至有消息表示,未来P7的更高配置车型将突破700公里续航大关,这也让P7成为最接近量产的700公里车型。

700公里续航,几年前还是个遥不可及的目标,今天似乎已指日可待。

前五年续航提升缓慢

在中国汽车近10年的新能源发展历程中,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在2010-2015年间自主品牌电动车续航能力提升速度相对较慢。

在此期间,以北汽EV、EU系列、江淮iEV系列为代表的初代电动车,续航里程普遍在100-200公里之间,像北汽EU260、吉利帝豪EV这样能够达到250km以上的产品已经是凤毛菱角,其中比亚迪E6以300公里的综合续航异军突起,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电动车市场上的续航冠军。

值得一提的是,初代比亚迪E6的上市时间已经要追溯到2011年,自主品牌续航冠军的位置E6一坐就是四五年,即便是2015年上市的自主品牌电动车也没能突破300公里续航大关。放眼整个电动车市场,也只有续航400公里的特斯拉ModelS能够胜过当时的比亚迪E6。

后五年每年增长100公里

进入到2016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开始逐步退坡,补贴条件也越发严苛,尤其提升了续航里程的补贴门槛。此外,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3万辆,是2014年7.5万辆的3倍以上,收获了新能源汽车有史以来幅度最大的一次井喷式增长。

政策对于续航的要求提高和市场需求量极具扩大,两方面的因素促使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和规模上的提升,而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也从2016年进入了每年100公里的快速增长阶段。

2016年随着吉利帝豪EV,比亚迪e5,比亚迪秦EV的相继上市,开始有数款车型续航里程达到250-300公里的水平。

2017年,中国电动车开始进入400公里时代,包括北汽、比亚迪、江淮、吉利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都已撬开了400公里的大关,这也基本奠定了新能源汽车每年增长100公里的节奏。

随着2018和2019年补贴退坡的加剧,即将“断奶”的新能源车企加快了提升续航能力的脚步,尤其是当811电池在2019年成功应用量产后,包括广汽新能源AionS、几何A、蔚来ES6、小鹏G3和特斯拉ModelS在内的多款车型都突破或是接近了600公里的续航里程,而电动车续航逐渐赶超燃油车的现状也让市场和消费者对于电动车有了更多的遐想空间。

但同时也有不少声音表示,600公里对于电动车而言已经足够,如果再去盲目地提升续航里程,那对于电动车的制造成本和售价将形成不利因素,对电池安全也将提出更严峻的考验。

那么,中国消费者究竟需不需要700公里甚至1000公里续航的电动车?

畅销车平均续航提升100公里

想要知道中国人需不要长续航的电动车,首先要知道中国人都在买怎样的电动车。

在2019年前十销量榜中,除比亚迪唐外,其它9款畅销车型主要分布在A级轿车、A00级轿车和A0级SUV三个细分市场中,而TOP10车型的平均续航里程达到了416公里,其中达到500公里的有4款,400公里以上、500公里以下的有3三款,而前十名的平均售价区间为11.96-15.51万元。

对比2019年,2018年纯电动车销量前十名同样以A级轿车、A00级轿车和A0级SUV为主,但平均续航里程仅为307公里,最高为460公里。同时,前十名的平均售价区间也只有8.31-9.80万元。

此外,由于补贴退坡的因素,2019年热销车型平均价格相比2018年有了3-5万元的提升,但得益于续航能力的大幅提升,保证了消费者可以用更高的价格买到产品更高的车型,这也正如补贴退坡伊始很多主机厂所表示的,想要在断奶后保持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

最新技术直接作用于市场

对比2018和2019两年的畅销车型后可以发现,虽然畅销的细分市场没有变,但车型的平均续航能力与续航最高水准的提升是同步的,当2019年的最高续航水平从2018年的近500公里提升至近600公里时,热销产品的续航能力也随之提升了约100公里。

由此可见,最高续航能力的提升对于电动车市场主流续航能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两者之间呈现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电动车最高技术的突破将直接影响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使用体验,而700公里甚至更高续航里程电动车的推出势必还将带动主流产品续航能力的提升。

相比燃油车的核心三大件,电动车的电池技术不是划分产品等级的最重要因素。在内燃机领域,发动机的级别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价格和定位,但在电动车领域,售价15万左右的几何A、AionS也可以达到500公里以上的续航,甚至超过奔驰EQC、奥迪e-tron等豪华品牌车型,目前亟需抢占市场的电动车主机厂都会不遗余力地将最高技术搭载在主流车型上,这也让电动车的最新技术要比燃油车更直接地作用于市场。

因此,现阶段的电动车行业仍要继续探索更高的续航里程,不断提升三电技术的高度,同时更快速地将新技术投放到市场,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选择和用车体验。在三电技术上的无差别化快速应用是电动车相比燃油车的巨大优势所在,而需要700公里续航的不仅是中国消费者,还有整个电动车行业。

文/王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国产纯电动车续航很少有超过800km的,是技术不行,还是舍不得多加装电池?

国产纯电动汽车续航很少超过800公里的。是系数不行,还是舍不得多加装电池?我认为国产纯电动汽车续航。不能超过800公里。是根据安全着想与设计的人开800公里也要休息了。休息充电再继续开。这是为安全。设计。

5、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能力怎么样?

这要看是哪一款车,电充满一般巡航历程可以达到5-8百公里

6、元新能源1000多公里深度用车体验,挺适合日常开着

岁月流转,日子匆忙,光阴周而复始,其实这个世界偶尔也擅长创造惊喜,时间过的真快,昨天接到了单位通知,要大家做好复工的准备,可能是因为疫情在家休息了太久,现在都有点不习惯忙碌了,早饭后大脑里还回忆着工作上的一系列事情,让我的大脑根本停不下来,干脆开着小元出去放松一下,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的用车感受

小元和我一路相伴也有好几个月了, 在这朝夕相处的岁月当中,感觉它的性能方面是挺不错的,除了平常的一些正常保养以外,没有出现过其他问题,当初选择小元,就是满意他两点,不仅好看而且养车成本低,平时自己在单位里面就可以充电,单位里面先安了一批充电桩,这也是我买新能源车型的动力,如果没有这批充电桩的话,我应该不会买新能源车型的,基本上白天上午插上,下午就可以拔下来了,充满电大约需要7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能保持在300公里左右的巡航里程,我一般一周充电一次,比起汽油车来说,感觉新能源车型更有优势一些,不喝汽油,不排尾气,也不污染空气,挺适合日常开着。

说实话这个车的驾驶感受真的是非常不错,最明显的是车身尺寸小,底盘够扎实,低速非常灵活自如,尤其是在经过一些路面比较狭窄的街道的时候,这个优势就凸显出来了,停车的时候也比较简单,一把就可以停进去,还有一点就是这个车采用了一个电动助力的方向盘,方向盘的大小适中,手感感觉很不错,转向的时候感觉非常的轻盈,回方向时也有一股韧劲不会太突兀,驾驶起来非常省力,不管速度多快都很稳,跑高速的时候心心理特别踏实。

小元从外面看着不大,但是内部空间还是不错的,平时我主要上下班代步开,偶尔会和朋友出去聚会一下,或者去近一些的地方旅游一下,之前拉着朋友们出去玩的时候,车上一共4个人,开了两个多小时一点也不觉得挤,也不觉得闷腿,,空间利用率我觉得也是非常高的,虽然它的尺寸比较小,但储物格非常的丰富,放东西的时候也非常的方便,另外-点就是这个车的后备箱感觉挺大的,而且这个车的后备箱开门门的方式是从侧面开,这点与很多其他车型是不-样的,感觉从侧面开门更省事一些,整个车的后备箱开起来也非常的轻巧,这个车的第2排座椅可以完全放平,放平之后和后备箱贯穿成一个超大的空间,装载能力超强,这也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其实到现在我对小元的新鲜感还没过,每天都有新的感受,期待后期还有更加惊喜的表现能来和大家分享!

虽然阴天但是光线不错,衬的车身也很亮。

侧面线条可以用灵动两个字来形容!

车尾是小备胎的设计风格,很有个性。

侧面轮廓清晰,层次也比较丰富。

我觉得白色的车型是这里面最好看的一款

尾部造型特别时尚,也挺实用的。

内饰简单大气,没有特别复杂的设计!

中控是可以旋转的,非常清晰,功能也很全,车的档次感一下就上来了。

看着走线和接缝都很不错。

天窗也打开了,可惜没有太阳

特别珍惜抬头就能看到天的时光

大屏是不是效果非常棒

特别喜欢这个角度拍照,很有美感。

这是后来去街上拍的图,街上比前几天热闹多了。

虽然路边停的车比较多,但是小元尺寸小,很好停车。

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都能在大街小巷相见!

7、新能源汽车续航多久呢

首先,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主要是与配置的锂电池容量大小有关,一般15度电可以跑100公里。
其次,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除了与电池容量大小有关外,还与充电桩的功率有关。

8、新能源汽车中续航最长的国产汽车是哪款?

新能源汽车中续航公里数比较久的值得期待的有:
云度π1定位为小型SUV,根据电量不同分为两个版本车型。云度π1城市版搭配24 kWh电池组,可实现长达200km以上的续航里程。而另一款云度π1城际版匹配40 kWh电池组,最大续航里程高达330km,可以满足城市之间的通行需求。
云度π3同样是小型SUV,但定位高于云度π1,车身尺寸更大。新车搭载一台峰值扭矩270牛·米的电动机,搭配40kWh电池组,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
正道H600、K550和K750
期待指数:★★★
新车亮点:石墨烯超级电池技术,续航超1000公里

9、新能源汽车行程1000公里有哪些

具体要看车子电池参数:一般那种铅酸电池,大约能跑60公里。锂电池汽车里程跨度60-300公里不等。开空调里程数会短一点,还有你的车子车身重也会缩短里程数,还有电池损耗。举例,一个理论上能跑150公里的车子,实际只能跑80、90公里,夏天开空调里程数在60公里。一辆理论上能跑200公里的车子,实际只能跑150公里左右,开空调会增加20%能耗!(以上两款车真是存在)特斯拉说是能跑500公里,实际上300公里就歇菜了

10、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了,你还不考虑电动车吗?

随着各国燃油车禁售时间表的陆续制定,燃油车退出历史舞台的时间点也就越来越近,取而代之的将是新能源汽车,当然,在这之前,新能源车的发展依然会面临一些困难。对于电动汽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问题应该就是续航能力问题,目前市场上主流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部分都不高,普遍在200-400km,而续航超过500km的车型更是寥寥无几,和燃油车相比,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显得相形见绌。

 

当然,科技发展的步伐永远是向前的,电动汽车的发展已经迎来黎明的曙光。近日,据行业人士透露,到2024年,固态动力电池有望实现量产,而固态动力电池的运用将会给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带来质的提升。

 

在说固态电池(这里仅指固态锂离子电池)之前,先说说电动车上广泛使用的液态锂离子电池,液态锂离子电池由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结构壳体等部分组成,电解液的作用是使电流可以在电池内部以离子形式传导。液态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相对不高,而且容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也存在电解液泄漏的风险,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固态锂离子电池和液态锂离子电池在结构组成上有很大的差异,固态电池采用的是固态电解质,用于取代液态锂离子电池中的隔膜和电解液。

 

相比于传统的液态锂离子电池,固态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更高,安全性能也更出色。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的话,带来最明显的好处就是大大提升了电动汽车的续航水平,并且降低汽车由于电池问题而产生的安全风险,据称,固态锂离子电池可以较为轻松地让电动汽车实现1000km以上的续航里程。毫无疑问问,固态锂离子电池的普及将会彻底解决电动汽车发展最大的瓶颈问题。当然,固态锂离子电池也不是没有缺点。

 

从性能层面上看,固态锂离子电池有一点是不如液态锂离子电池的,那就是难以实现快充,至少在现阶段很难。此外,固态锂离子制造工艺要更为复杂,技术要求更高,制造成本更是高居不下,这些因素也是制约固态动力电池发展的最大阻力。

 

至于固态动力电池能不能如愿在2024年量产,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行业对固态动力电池的发展前景相当有信心。目前,在固态动力电池领域,丰田、Sakti3、松下、三星、宁德时代等知名企业已经布局了固态动力电池产业。

 

乐观地预计,固态动力电池应该能在几年之内实现小规模量产,初期的产品除了满足部分消费市场需求,也会充当某种程度上的“试验品”,待技术进一步成熟稳定后,企业会加大量产规模,进一步开拓市场,市场规模的扩大又会进一步分摊产品的生产研发的成本,让企业有更充足的资金研发更好的产品,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新能源汽车续航1000km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