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20-08-05 02:52:53

1、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5) 百度网盘谁有

可以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
《2015-2020年 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占据着相当重要而又特殊的地位。之所以说其重要,在于随着能源、环境等问题的加剧,新能源汽车发展在很大程度即使不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也将是主流方向之一。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到2015年年销量要占据汽车市场总销量的20%,其中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市场额度要达到80%以上。从这一目标来看,新能源汽车大有脱离左向发展的“阳春白雪”、走向向右大众化的“下里巴人”的趋势。

纵使中国算不上世界上最热衷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度,抑或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也国际上也并不算的领先,但是中国却绝对是世界上最关注新能源汽车的国度之一,是世界上最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国度之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年来,由于中国政策上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支持以及诸多利好措施的高强度支持,使得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大为提升,中国新能源汽车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果。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且来看近三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情况。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75万辆,同比增长39.7%,销量为1.76万辆,同比增长37.9%。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销售74763辆,同比增长分别为3.5倍和3.2倍。今年1-9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44284辆,销售136733辆,同比分别增长2倍和2.3倍。这意味着,2015年前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基本各相当于2013年和2014年全产销总和的2倍。显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从2013年到2015年,实现了销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可以说,我国新能源汽车用近3年的时间在销量上实现飞跃。

在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的过程中,国家政策一直起着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甚至在某种程度起着关键的作用。在当前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政策可以起着引导、推动的作用,但是最终决定前景的将是市场的接受度。在这种情况,就需要中国品牌车别不断提升自身实力、竞争力,打造出成熟市场接受和认可的产品,还要不断突破电池和续航里程的限制。毕竟,当前新能源汽车相比燃油车的低性价比,以及里程限制、充电难等问题,让新能源汽车在市场大规模推广方面,还是存在着诸多不利因素。

2、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前景

3、新能源汽车行业前景

汽车行业发展不错,未来行业发展前景也很好。一、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汽车产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关键时期。单纯从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导出对行业发展前景和利润水平的预期则显著低估了发展潜力; 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加入WTO和国内经济增速高位运行,汽车需求一直维持相当的热度。随着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商用车稳健成长且市场竞争结构趋向合理;乘用车价格的大幅下降和人均收入提高的综合作用,导致需求快速增长。 三、由于劳动力、资金、技术之间的比例关系明显改善,中国具备竞争力的产业和价值链环节不断扩大。对于汽车制造这样的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并且兼具劳动密集的高端制造业,中国已经初步具备承接产业转移并有可能实现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4、哪个机构的汽车行业报告权威?

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市场策略方面,传统车企倾向于插电混动汽车,而新兴车企则更专注于纯电动汽车。2018上半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7.1万辆,成为最受中国消费者欢迎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总体上,中国新能源汽车性价比有待提升,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意愿不高。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突破100万辆,产销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形成完整的新能源乘用车产业集群。然而,目前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依然不够完善,充电设备和车牌成为舆情关注最集中的议题。调查发现,有近七成车主对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最为不满意,表示新能源汽车出现不同程度的里程衰减,并且,充电桩建设不足成消费者不选购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

以下为报告目录:

具体报告名称为《艾媒报告 |2018-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与投资分析报告》,可在艾媒报告中心查看,至于权威与否题主可自行判断哦

5、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可以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6、新能源汽车趋势

新能源汽车将进入“后补贴时代”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在政策推动下茁壮成长,新能源车产量占比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世界第一。有专家预测,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两三年内平稳退出,让位于市场,让市场自由选择未来的发展路线。
随着整个产业步入“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将面临怎样的挑战与机遇?产业链上中下游如何携手共进?
业内专家和投资人共同把脉行业,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光明,“后补贴时代”加速了行业低端产能出清、强者恒强的格局,未来的投资机会仍然丰富多彩,部分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还在崛起中。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析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1万辆和8.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17.7%和138.4%。1-4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2万辆和22.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2.4%和149.2%。
低端产能加速出清
展望2018年中国经济金融政策,货币政策将转向抑泡沫、去杠杆与防风险。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都将是中国高质量经济的新动能。在此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将迎来机会。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综合考虑国家安全、经济利益后的产业政策、国家战略,市场均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机会。“后补贴时代”可能带来短期阵痛,但从长期看,政策驱动过渡到消费驱动,能够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国有品牌的全球竞争力。
面对政策调整带来的不确定性,行业普遍认为需要回归汽车发展本质——控制好成本和提高品质是关键。行业集中度提高,强者恒强,同时也出现结构性产能过剩,高成本、低品质的低端产能逐渐出清。有技术优势、市场优势、资金优势的企业才能在“后补贴时代”的环境下胜出,行业从“百花齐放”逐渐过渡到“寡头竞争”。
未来的机会在哪里?国产替代的高端材料、器件和装备,前瞻性技术以及智能驾驶是未来重要的三大投资方向。在政策大背景和市场容量下,中国要做到2020年保有量500万辆,占世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70%以上,则国际化市场是未来的重点突破领域。
产业链整合趋势明显
从近期3年资本市场的数据看,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并购重组规模大于直接投资。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7年锂电行业出现了多次并购案,平均12天出现一次并购,前十大并购合计达到285亿元。
新能源汽车的投资进入2.0时代,以并购整合为主,横向纵向布局,强调产业链的协同作用。
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发展进入投资2.0时代,以并购整合为主,重视产业链的协同作用,对做大做强做优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7、汽车行业分析

2011 年汽车市场进入盘整期。2011 年前8 个月汽车市场交易清淡,出现了多年以来最低的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9 和2010 年的超高增速以后,预计将会向15%的平均增速水平回归;
狭义乘用车稳定增长,商用车小幅回落。狭义乘用车消费品的性质突显,前8 个月依旧保持正增长;受宏观经济紧缩影响,重卡、轻卡等商用车出现了负增长;汽车出口是亮点,预计销量可以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 年,但国别风险较大;
汽车集团集中换帅,汽车市场迎来新的竞争格局。2011 年前3 季度,四大汽车集团中的一汽、东风和长安高层都实现了人事更迭,这预示着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向上拐点仍未出现。9 月份节能补贴标准提高促使消费者提前购车,从而透支了10 月份的汽车销售;4 季度中高级车价格仍未见底,政策调控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2010 年的刺激政策退出影响仍在消化中,这三大因素决定了4 季度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向上的拐点;继续下调2011 年全年销量预测。预计全年销售汽车1900 万辆,年增长率从9.0%下调至4.9%;
更多行业分析,请访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咨询工作人员。

8、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将来的趋势,在我国更是这样。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能源紧张,我国又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所以新能源汽车是现在研究的必须;二是我国传统汽车技术落后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太多,水平几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是现在中国汽车领域的最佳途径。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有着较大优势,现在中国的电池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是世界领先的,同时由于政策驱动与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电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基建,电池的性能和管理还不成熟(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现在电动车的弱点),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多数仅限于短距离代步(多数在城市内使用),仍无法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衰减很快,现在常用的锂电池污染很严重,之后的电池回收和处理是一个大难题,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


与新能源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