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即将上市的这几款电动车,值得期待
话接上回我们说到2020年即将到来的几台纯电动精品车型,今天我们继续来介绍几款更贴近我们的车型——即将登陆国内的宝马iX3、Polestar 2、纯电动MINI以及大众ID.3。
宝马iX3
随着老对头奔驰、奥迪纷纷推出自家纯电动SUV车型,宝马自然不可能放任他们抢夺豪华纯电动SUV市场,根据奥迪此前规划,基于旗下中型SUV X3(G08)打造的iX3将于今年在我国华晨宝马沈阳大东工厂进行量产。不过新车将率先在欧洲上市,并在一段时间过后于中国和北美地区上市,大东工厂生产的车辆将在国内售卖的同时出口至北美以及欧洲地区。
根据目前外媒拍摄到的路试谍照来看,iX3与X3仅在前脸以及车尾部分做出调整,但根据此前在北京车展上发布的iX3概念车来看,不排除量产版iX3还将采取联通式双肾、低风阻轮毂等更具有科技感的外形设计。
据此前消息透露,宝马iX3在初期将只会提供后轮驱动板,其将配备一台200kW峰值功率的电机,最大扭矩达到400N·m,电池容量达到74kWh并支持150kW直流快速充电的能力,在WLTP工况下电耗将低于20kWh/100km,综合续航里程将达到440km。
并且新车还将首次搭载第五代宝马eDrive电驱动系统,该系统也将搭载在随后推出的宝马i4以及iNEXT身上。
从此前谍照我们大致可以看出iX3仅仅是宝马将旗下车型从油转向电的过渡车型,不过更扁平的动力电池以及发展至第五代的eDrive电驱动系统似乎也向大家诉说着它并不简单,到底它实力几何?还得等公布更多信息再作定论。
极星 Polestar 2
前不久,国产Model 3正式交付并降价近5万元的消息刷爆了教授的朋友圈,不得不感叹以目前其它车型的实力实在有点无法撼动它的地位。不过就在今年,各大厂商纷纷对它发起冲击,即将在6月正式交付的Polestar 2更是被誉为它的最强对手。
在2020海口新能源车展上,Polestar极星中国区总裁吴震皓宣布,极星Polestar 2将在今年上半年于浙江路桥工厂进行量产。
据悉,前阶段量产下线的首发纪念版车型售价为41.8万元,该车型采用前后双电机的布局,电机综合最大功率将达到300kW,峰值扭矩为660N·m,0-100km/h加速时间小于5s。采用72kWh容量的电池组在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500km。
相比起首发纪念版较强的性能以及较高的售价,标准版车型售价仅为29.8万元,与国产Model 3降价后售价几乎一致,但它相比起特斯拉,显然在自动驾驶方面并不占优,所以它做出了更中国化的设计。
据了解,Polestar 2的车机系统将与高德地图、科大讯飞、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进行合作,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定制人机交互系统,并且支持大幅度的选装,包括Ohlins双流阀避震、Brembo前刹车系统以及更精美的内装皮质等。
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教授对Polestar 2的前景并不太看好。虽然Polestar 2对比起以装配水平弱而闻名的Model 3来说在做工方面差距确实明显,但在电动车最核心的“科技感”的营造方面并不出色。电动车失去了它的科技感,那么相比起燃油车在续航、补能方面的劣势便会被放大,如此一来简单的将车型向电动化转变或许并不是走向成功的正确路径。
大众 ID.3
各家纷纷推出纯电动车型,怎么能少了汽车界巨头——大众集团的身影。大众ID.3早于去年便已于国内正式亮相,并已在海外进行投产,作为大众集团电气化领域的高尔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大众集团在ID.3的身上也是费尽心思。
在外形上,新车采用了相当有科技感的设计,LED灯组、干练的线条以及双色的车身搭配大众集团全新车标,不禁让教授联想到曾经ios系统采用扁平化图标设计后引领的一大波潮流。
新车在尺寸上比起高尔夫略小(4261/1809/1552mm),但得益于MEB纯电平台的加持,使得它可以将前悬、后悬进一步缩短从而放大轴距提升车内空间(2765mm),并且全新的内饰设计也诠释了实用至上的观念,巨大的车内空间对于一台家用车而言是最大的嘉许。
在动力层面,ID.3搭载了一台最大功率为150kW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达到310N·m,并且根据电池容量的不同,分别能提供WLTP工况下330/420/550km的续航里程。
要说它是大众电动车中地位堪比高尔夫其实一点都没有夸大。它是如今大众最先进的纯电动车,也可以说是最强的合资纯电动车。优秀的纯电动专属平台带来的高空间利用率以及深厚的成本控制能力将会是它致胜的关键,而且它也将真正实用的高续航电动车带到20万(预计)以内的市场区间,将它称为纯电动家用车市场变革者恐怕不为过。
MINI COOPER SE
最后,还有即将在国内国产的MINI纯电动版本。此前,宝马集团与长城集团各出50%资金合资构建了光束汽车用以生产旗下纯电动车型,而作为目前宝马集团2025战略的第一款车型,MINI COOPER SE的国产也已经提上日程。
不过,国产MINI COOPER SE或许还要等到2023年才会正式投产,作为广大少男少女心中的都市潮人小车,其关注度一定不低,那么今天教授就与大家一同看看未来将要国产的它到底实力几何。
在外观方面,MINI COOPER SE依旧延续了燃油车的设计,仅在前格栅以及后尾门处采用黄色插头标识与燃油车型做出区别。
而在内饰方面也没有因为电动化的原因改动太多,仅在启动按钮以及档把处采用亮黄色点缀用以凸显其身份。在动力方面,基于UKL 1平台打造的它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35kW的电机,与之搭配的是一块32.6kWh容量的电池组,在NEDC条件下续航里程在235-270km之间。
之所以宝马品牌要将MINI COOPER SE带入国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MINI品牌的产品以小型车为主,在高度城市化的中国作为代步工具再好不过。不过由于此前一直没有引入国产,所以即使有着可爱圆润的造型的它在民间呼声颇高,但受限于进口的关系在价格方面一直居高不下,所以市场销量一直都只有2000左右。本次光束汽车的引入,宝马以它作为先锋军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提振MINI品牌的在华表现,相信国产MINI在降价之后肯定能吸引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
2020年,对于许多车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电气化浪潮袭涌的今天,稍微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就会被淘汰,太多活生生的例子已经摆在眼前;由此,各家车企都纷纷带来各自的看家本领希望能早日完成对市场份额的争夺。不知上述几台车型各位看官有看上眼的吗?就在不久的将来它们就将来到我们身边甚至实现国产,感兴趣的看官不妨加入老司机群咱们一起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补贴退坡计划生变?2020新能源车市会好吗?
新能源汽车圈最近炸了锅。
1月11日,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年)”上关于补贴政策进行发言,他表示,“2019年7月1号补贴退坡,大家都在关心今年还会不会退坡,我这里明确告诉大家,今年7月份不退坡。”
话语一出,场内立即掌声一片。确实,对于新能源汽车人而言,这一消息令人振奋。这是因为,补贴不退坡不仅是出于政策稳定的考虑,更是工信部对于稳住基本盘的信号,无疑像一针“强心剂”一样,给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信心。
2019年补贴退坡“副作用”有多强?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被认为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关键原因。
2009年以来,国家开始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而在多种利好政策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产销得到快速增长。2018年,产销分别达到127万辆和12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9.9%和61.7%。
但是很显然,补贴并非长久之计,决策者对此了然于胸。而事实也证明,补贴退坡的“副作用”十分强劲。在补贴大幅下降后新能源汽车市场马上陷入疲软。
根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0.6万辆,低于2018年的125.6万辆,下滑约4%。而这也是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以来,第一次出现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019年并非完全的退坡年。第一季度的新能源补贴还是按照2018年的版本,而且在《通知》下发后,政府还设置了长达3个月的过渡期,即3月26日到6月25日。在6月25日后,地方才不再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
而在2019年7月,即补贴退坡后的第一个月,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马上下降6.6%;8月,下滑幅度扩大到23.4%;等到了10月和11月,销量则直接腰斩,在传统的销售旺季里,10月却同比下降46%,11月则同比下降42%。
虽然到了12月,新能源车市看似有所回暖,批发销量为13.7万辆,同比降幅缩小到了15.1%,但乘联会也说出了背后真相,这主要得益于车企抓住了年末时机增量。
此外,销量市场传来的阵痛,也迅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全产业链形成了“蝴蝶效应”。因此,企稳,特别是希望政策稳定已经成为新能源汽车人最普遍的诉求。
工信部打下“强心剂”,2020年新能源车市会好吗?
在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解读》(下称“解读”)提到,加大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至2020年前退坡到位。
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解读》,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在2020年进一步退坡。不过,现在根据苗圩部长的表态来看,补贴退坡的速度有可能会放缓,这无疑是重大利好。但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补贴退坡的大趋势极大可能不会改变,不过至少在将近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就是了。
而稳定,就是发展的基础。因此,新能源车企至少可以松一口气了。
不过,2020年的大环境依旧没法让国内新能源车企松懈。特别是特斯拉Model 3国产、Model Y的国产项目也已经确定,此外,奔驰EQC、奥迪e-tron、大众DI系列车型等逐步引入中国市场,留给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空间实际上已经不大了。
如何突围,才是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应该重点考虑的事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预算超1000亿!大众明年将推8款新能源汽车,占总计划4分之一
据外媒消息称,大众集团计划 2020 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34 款新车,其中包含 8 款新能源车型。此外,大众集团计划在 2024 年之前,在新技术研发上投入 190 亿欧元,其中 110亿 欧元将用于大众的纯电动技术和出行战略的推进。
大众首款进入全球市场的纯电动车型是 ID.3,可以提供 550 km 的续航里程。第二款纯电动车型为 ID.4,计划将于 2020 年下半年推出。大众在新能源方面还有一个更为长远的目标,将在未来十年中推出 75 辆纯电动车和 60 辆混合动力汽车。
未来销量方面,大众计划到 2029 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可以达到 2600 万辆,其中 2000 万辆来自于大众的 MEB 平台,剩下的 600 万辆将来自于大众的 Performance Platform(PPE)平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到2025年大众计划在华推出30款新能源车
在今日举办的中德汽车产业峰会上,大众中国之行副总裁刘云峰表示,低碳化作为新一轮汽车行业的发展焦点,大众汽车集团践行“goTOzero”战略,为集团设定更加长远的减排目标和相应的规划,持续推动在中国的电动化的投入。
根据规划,到2025年集团旗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较2015年将降低30%,同时,我们计划在2050年之前,在全球市场实现碳中和。
刘云峰表示,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一艰巨目标,在全球范围内,大众汽车集团将继续推进“Together 2025+”战略。从2020年开始至2024年,我们在电动化、数字化、混动化三个领域共投资600亿欧元,其中330亿欧元投入电动化,270亿欧元投向数字化和混动化。
大众汽车表示,330亿欧元将用于电动化方面的投入,将在2029年之前为市场带来共计75款纯电动产品,累计销量将达到2600万辆,其中基于MEB平台的纯电动销量将达到2000万辆,PPE平台的高端电动车车型将达到600万辆。
刘云峰表示,“回到中国市场,大众汽车集团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仅在2020年就将与我们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共同投资超过40亿欧元。伴随着2020年投资计划的实施,以及大众汽车集团两个MEB工厂在国内的正式投产,到2025年我们计划在华共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实现新能源汽车占整体产品组合至少35%的比例,并设定了在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50万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快讯|两年建成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10月投产 未来将共线生产奥迪
80君获悉,历经两年建设的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现已具备整车生产能力,计划将于今年10月正式投产。首款车型预计为纯电驱动紧凑级SUV车型ID4.X。据悉,上汽大众ID.4X将于10月正式投产,其海外版本的发布时间为9月23日。此外另有消息显示,在不远的将来这家工厂还将共线生产上汽奥迪首款车型Q4 e-tron。
动力方面,新车ID4.X使用两个电动机作为动力,最大功率为302马力。续航里程方面,在欧洲WLTP测试标准下为500公里;在美国EPA标准下为445公里。但在我国工信部网站上得到的申报图信息显示,ID4.X的续航里程可达555公里。作为大众集团全球电动化战略下的重要一款产品,原计划ID4.X将于2020纽约车展亮相,但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一拖再拖。而此次北京车展前上大家可以正式一睹其风采。
新能源汽车工厂是上汽集团与大众汽车集团深化合作的最新成果,也是上汽大众面向未来、实现2025战略的重要里程碑。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工厂位于上海安亭,此前于2018年10月破土动工。2019年5月,各厂房主体结构封顶安装调试设备。2019年11月,MEB工厂实现首台全工艺样车下线。首款下线产品是一款MEB平台纯电动中型SUV,也是上汽大众未来投产的首款ID.家族车型。
新工厂项目总投入约170亿元,规划年产能30万辆。是目前国内生产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纯电动汽车工厂。资料显示:工厂具备冲压、车身、油漆、总装和电池装配车间,拥有车体分配中心、自动化立体高架库、试车道等配套设施。
作为大众汽车集团全球首个MEB工厂,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采用了大众汽车集团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化生产技术,多项技术在工厂内首次使用。新工厂也是上汽大众首个实现工业无线网络全覆盖的工厂。结合物联网、大数据、工业云等互联技术的应用,以先进的制造设备和云联技术对制造过程中的"大数据"进行精确采集、实时共享,打通信息流,实现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各环节互联互通,构建全业务链的智慧管理平台。
上汽大众新能源工厂,电池车间是上汽大众首个全铝电池壳体自制与电池包装配车间,规划年产能30万台。总装车间设计生产能力为60JPH,达产后完成30万的年生产量。它是目前大众汽车集团自动化率最高的量产车型总装车间,自动化率达26.2%,模块化程度和柔性更高。
正因如此,80君从相关渠道获悉即将进入实施阶段的上汽奥迪项目也将在此共线生产新车。据悉,首先投产在此工厂投产将是一款A级纯电动SUV,极有可能为Q4 e-tron。资料显示,动力方面,奥迪Q4 e-tron将搭载前后双电动机,综合最大功率为225kW,峰值扭矩达到460Nm。性能表现上,其0-100km/h加速时间为6.3s。续航方面,新车锂电池容量为82kWh,WLTP工况下续航里程超过450km,NEDC续航里程将在500km以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9,新能源汽车一年之变
很难用一句话来总结 2019 年的汽车行业,尤其在中国市场。
悲观情绪不减的同时,车企们在努力寻找突破口,来保证不掉队。但是,在某些方面,中国汽车市场也创造了一些可圈可点的成绩。中国依然是新能源汽车最大的市场,在汽车「新四化」方面,智能网联也处在快速发展变化的阶段,不少企业开始抢占智能汽车的市场。
不管新能源汽车,或是智能网联汽车,它们都还在快速发展的早期阶段,如果以年为单位来计算,每一年的变化都很大。如同前段时间刷屏的 2017?2019 两年变化一样,极客公园(ID:geekpark)试图用 2018 年与 2019 年几组数字来对比,以此来对刚刚过去的一年做一个简单的复盘。
保持乐观的同时,也继续在寻找光明,希望下面的几组数字能反映出的行业的真实情绪。
98.4 万→102.4 万
2018 与 2019 年,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以下略过年份,均为 2018 与 2019 年)。
2019 年并没有让整个汽车市场变得更好。就连人们本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也陷入了增长停滞,甚至倒退的境地。
就在 2019 年,许多汽车品牌相继发布了纯电动汽车车型,很难不让人相信该车型在未来的潜力。从纯销量数据上看,它可能是几大类车型当中唯一一类还在增长的。
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 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为 98.4 万辆,同比增长 50.8%。鉴于 2019 全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我们从 1-11 月的销量数据来看,纯电动汽车销量为 83.2 万辆。假设 2019 年 12 月与 2018 年 12 月销量相等,即 19.2 万辆,那么 2019 年的纯电动汽车销量与前一年大体相同,有略微增长。(注:102.4 万为估算数据)
而从增长速度来看,即便销量超越了 2018 年,增长速度却是陡降。这也是多种因素形成的情况。
500km→600km
中国纯电动汽车最高续航里程区间。
在 2018 年上市销售的中国纯电动汽车当中,有关续航里程的数字,我们似乎很难看到 500 以上的,大多数在 400-450km 之间徘徊。秦 Pro EV600 可能是当时少有的 NEDC 续航里程超过 500km 的车型。进入 2019 年,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显而易见地增长,从平均 400km 升级到平均 500km,广汽 Aion LX 的续航 里程甚至超过了 600km,探向了更高的区间。
从目前已发布的车型,如蔚来 EC6、小鹏 P7 等车型的续航里程来看,可以预见 2020 年新车的续航会升级到 600km 范围内,在有限的电池技术当中,车企与供应商们仍然寻求着一点一滴的突破。
24613 辆→57432 辆
新造车势力汽车销量。
随着何小鹏与李斌的一场赌局,2018 年新造车势力在一万台的讨论中落下帷幕。但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迎接他们的 2019,会更加艰难。
从总销量来看,数据肯定有大幅上涨。据极客公园(ID:geekpark)不完全统计,2018 年,整个新造车势力汽车销量为 24613 辆,其中蔚来贡献了近一半,即 11348 辆。而根据目前公布的 2019 年 1-11 月销量,几家新造车势力综合起来的销量为 57432 辆(同样是不完全统计)。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和 2018 年相比,除了 2019 年才开始大规模销售的企业,其他新造车势力并没有发生我们预想中的「爆发」。继续保持头部位置的蔚来,目前仅完成销量目标的 43.5%,连一半都还没到。有些企业在 2018 年通过小型或微型电动汽车获得了不少销量,2019 年也遭遇了销售危机,销量骤降。新特汽车设定的 2019 年销量目标为 4 万台,而前 10 个月累计交付仅 962 台。
导致销量低迷的因素有太多种了,产品、资金、营销……我们能看到,新造车势力并未如乐观主义者想象中的腾飞,也没有哑火。遵循着汽车产业的规律不断增长,是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事情。
(注:57432 为 2019 年 1-11 月的销量数字。)
0?辆→15 辆
国产特斯拉交付数量。
赶在 2020 年之前,国产特斯拉终于开启了「交付」——并不是针对公众,而是交付给内部员工。特斯拉与中国市场的不解之缘,也就此正式展开。
交付量的确很让人期待,但在这 15 辆国产特斯拉背后,是无比惊人的「中国速度」。要知道,在 2018 年,国产特斯拉只是一句口头承诺,工厂还是一片荒地。仅 358 天,特斯拉就做好了准备在中国开启大规模交付,哪怕在全球范围内,这都是一件很难想象的事。
不仅在速度上战胜了 99%「全球网友」,国产特斯拉也在中国汽车产业上留下了一个先例——外资企业在中国生产汽车。除此之外,与国内的新造车势力、自主品牌、合资品牌旗下的纯电动汽车都要展开竞争,特斯拉不是「门口的野蛮人」,它的到来也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再教育。
135700 辆→33281 辆
中国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
2019 年,接连几起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也不由得让人担心起新能源汽车最主要部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但必须要说明的是,这些自燃事件的确是个例,并且类似的事件越来越少。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召回公告,截至 12 月底已要求召回 33281 辆新能源汽车,涉及特斯拉、北汽新能源、蔚来汽车、宝马 (中国) 等 9 家车企。而 2018 年,全年共召回的新能源车辆为 13.57 万辆,召回比例高达 13.46%。
2019 年,有 6217 辆新能源汽车因动力电池问题而被召回,占召回总量的 18.68%。6 月 27 日,蔚来汽车因电池包存在隐患宣布召回 4803 辆 ES8,这起事件也导致了蔚来营收受损,股价暴跌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总的看来。召回数量大幅减少意味着汽车的安全性在不断提升,尤其新能源汽车这一受众还不太了解的新品类,数据有着很强的说服力。
89 家→69 家
有装机数据的动力电池企业数量。
如果仅以这个数据来计算,一年时间已有 20 家企业退出新能源汽车领域,甚至关闭了公司。而在 2016 年,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为 155 家,是近几年最高的数字。对于动力电池企业来说,新能源汽车市场与他们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也正是市场原因,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动力电池更多地倾向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头部企业,而规模较小、资源较少的公司活的异常艰难。最早实现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规模化、一度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装机量第五的企业沃特玛,就在 2020 新年钟声敲响之前宣布破产,也许动力电池企业走向寡头时代的分界线,就从此划开。
30TOPS→200TOPS
车载芯片算力。
这个数据无关乎国内,而是全球几家顶尖企业之间的较量。2019,芯片厂商们对算力产生了执念。
蔚来 ES8 在 2018 年正式开始销售,它也是首款搭载 Mobileye EyeQ4 芯片的量产车型。Mobileye EyeQ4 的算力并不高,一方面它主要针对 ADAS 场景,不需要很高算力;另一方面它的功耗相对最低,在算力突破上也有些限制。英伟达也在 2018 年底宣布其车载芯片 Xavier 开始量产,其算力为 30TOPS。
总有竞争对手开始叫嚣,这次还是个新玩家。特斯拉在 2019 年 4 月发布了一款针对其自动驾驶 Autopilot 的 FSD 芯片,算力达 72TOPS(每套硬件中含两款芯片,总算力为 144TOPS),「吊打」Xavier。并且,在发布芯片之后,该芯片就迅速量产,搭载上车。理论上,FSD 芯片获得了今年最高算力值。
在近日的 GTC2019 上,英伟达又推出了新「核弹」,全新自动驾驶系统级芯片 Orin,单芯片算力可达 200TOPS,成为新的「芯」皇。在一波又一波的算力比拼中,更高等级的自动驾驶也正在筹备,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呼之欲出。
0→1
国际市场上,2019 年对于许多车企来说,都算得上「元年」。
百年汽车产业,「地基」首次开始了动摇。对于传统车企来讲,如何去转型成为了当务之急。尽管新能源在汽车产业内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但潜力巨大,大到没人敢忽视。于是,在观望和一段时间的研发之后,传统车企的首款电动汽车来了。
如果说奥迪 e-tron 与捷豹 I-pace 是率先行动,那么在 2019 年,不管已经亮相新车型,或是发布预告,传统车企已经开始了纯电动之旅。福特野马 Mach-E、保时捷 Taycan、奔驰 EQC 都属于新晋者,也包含全新平台的大众 ID.3、福特电动皮卡 F150等等都将在不久面世,这足以让我们看到车企们构建零碳社会、以及转向纯电动技术路线的决心。更值得期待的是,上述车型已经或即将在中国打开一片天地,等到它们被中国市场吸纳,到时又会是不一样的风景。
从 0 到 1,也是纯电动汽车希望突破的那条线。在 2019,增长、停滞、倒退,汽车市场都进行了充分的呈现,我们相信过去的一年带来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与思考,最终化为行业进步的一级阶梯。
作者:赵子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计划推出 8 款新能源车型 大众将在 2020 年推出 34 款车型
据外媒报道,大众准备在 2020 年推出 34 款车型,根据此前的消息称,大众将在 2024 年之前在新能源技术上投资 190 亿欧元。其中 110 亿欧元将用于大众的新能源车型研发。
而在明年(2020)大众计划推出 34 款车型中有 8 款将是新能源车型。大众的长期目标计划在下一个十年结束前推出 75 辆电动车型和 60 辆混合动力车型,而 ID.3 将是大众的第一款纯电车型,也是 ID 家族的首款车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车企大盘点 | 大众中国销量回顾及 2020 年新车产品规划
2020 年各品牌新能源车产品前瞻系列第五篇,这次我们来聊聊大众品牌。虽然大众集团旗下品牌众多,有奥迪、捷达、大众等不同品牌,但今天我们只聊大众品牌中国在 2019 年的销量和即将在 2020 年投放的新能源车。
销量回顾
1097 万辆汽车,同比增长了1.3%,没错这正是大众集团 2019 年全球销售成绩。中国依然是大众最大的汽车市场,单单在中国市场大众就销售了 628 万辆(含奥迪、捷达等不同品牌销量),同比增长 0.5%。
分开品牌及车企来看,一汽大众 2019 年销量为 2129976 辆,市场份额高达 9.7%。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一汽-大众品牌 2019 年销量为 139.8 万辆,参考 2018 年一汽-大众品牌 141.6 万辆销量,2019 年同比增涨 -1.31%。同时,一汽大众品牌的 2019 目标销量为 144.5 万台,实际大众品牌销量为 139.8 万辆。
2019 年上汽大众累计销售2001777辆。其中,上汽-大众品牌 2019 年全年销量为 172.3万辆,2018 年上汽-大众品牌销量为 171.3 万辆,同比增长 0.5%。另外,上汽大众并没有设立 2019 年销量目标。
2020 年大众将在国内投放的新能源车
上汽大众 ID.车
2019 年 11 月 8 日,新能源汽车工厂首辆 ID.车在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安亭工厂下线,它是一款 MEB 平台纯电动中型 SUV,也是上汽大众未来投产的首款 ID. 家族车型,预计将于 2020 年下半年正式亮相。
这款 ID.车的前脸设计有别于之前亮相的 ID.初见,虽然两者同样使用了一条贯穿式发光灯带来衔接两侧大灯,但新车的灯带是直接插入大灯,视觉效果更时尚一些,另外,两车在大灯、保险杠等细节上的设计也完全不同。
实拍新车配备的五辐花瓣轮毂时尚感出众,轮胎来自 GOODYEAR,尺寸为 235/50 R20,尺寸上比之前亮相的 ID.初见要小一寸。
尾灯是其区别于 ID.初见的主要特征,ID.车采用一字尾灯横穿于红色发光 LOGO 之内,而 ID.初见则横贯于白色 LOGO 上方。
上汽大众 ID.3
早在法兰克福车展上,大众 ID 家族的首款量产车型 ID.3 就已经全球首发,整车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大家最关心的续航参数上,都没有让人失望。新车(欧版)长/宽/高分别为 4261/1089/1552mm,轴距则是达到了 2765mm。
车身侧面,一根平直的腰线自下而上,从前翼子板的铭牌贯穿前后两个门把手,最终直至尾灯,让车身更具俯冲感。ID.3 采用了双色车身,视觉效果更加跳脱。ID.3采用了银黑双色的低风阻样式轮毂,有较高的辨识度。
ID.3的尾部线条同样简洁,发光的大众 logo 下有 ID.3 的 logo。尾灯没有跟风使用流行的贯穿式设计,而是采用独立的设计,造型像一把平方的刀,线条比较犀利。
ID.3 的内饰设计相较于燃油车有了很大的变化,并没有出现常见的“套娃”风格。内饰设计上最大的变化,是电子挡把集成在了仪表盘的右侧,通过转动挡把实现换挡,仪表盘右方也可显示当前挡位,风格十分独特。
三个续航版本分别搭载 45kWh、58kWh、以及 77kWh 的电池组,WLTP 续航分别为 330km、420km 以及 550km,MEB 平台出品一如大家的预期。
上汽大众朗逸纯电续航提升至 346km
朗逸纯电动早在 2019 年就正式上市了,不过新车的 NEDC 综合续航里程仅为 278km,电池能量密度仅为 121Wh/kg,未达到 125Wh/kg 的补贴最低要求。所以 2020 款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新款朗逸更多的是对续航做出改变,升级后新车的 NEDC 续航为??346km,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了 140Wh/kg。
?
一汽大众ID.初见
2019 年 10 月 31 日,在广州举行的遇见新大众(New Volkswagen)品牌体验活动上,大众 ID.初见正式亮相。ID.初见将是大众在华首款 ID. 家族量产车型,该车型定位为紧凑型 SUV,且专为中国市场打造,并将在 12 个月内进行量产,也就是 2020 年底。
全新的大灯以及进气口的造型样式,变得更加夸张及运动化,与现有传统的包豪斯艺术,简约主义的大众的设计风格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是大众未来的新趋势。
ID.初见的整车尺寸或许为 4565×1845×1621mm,轴距 2765mm,搭载 55/83kWh 两种规格的三元锂电池组,对应 NEDC 续航里程分别为 350km、480km,并且提供双电机四驱系统。
覆盖的外观下依然可以看到新车配有一体式尾灯,尾灯内部采用熏黑式的处理,配合上红色的光带,对比度非常强烈,视觉效果抢眼。
一汽大众探岳 GTE
早在 2018 年年末探岳 GTE 就完成了首次正式亮相,但并未上市,新车与燃油车型基本保持一致,增加了充电口的同时尾标变更为“GTE”以表明其身份,其余部分与燃油车型基本一致。其采用了与已经发布的限量的开疆版车型类似的外观套件,风格较为运动。前脸采用了横向镀铬饰条的多边形格栅设计,同样地内含 GTE 标识。
车身尺寸方面,作为参考现款燃油版车型的长宽高分别为 4589/1860/1660mm,轴距为 2731mm。动力方面,目前官方并未透露更多信息,据我们猜测,该车也有望搭载 1.4T 插电式混动系统,更多信息我们也将密切关注。
编辑总结?/
此前,大众汽车宣布,公司将于 2020 年在全球范围内推出 34 款新车型,其中包括 12 款 SUV 和 8 款纯电动或混合动力车。从目前已知的消息来看,大众品牌在 2020 年国内将会有 ID.车、ID.3、ID.初见、朗逸纯电动升级版以及探岳 GTE 五款车型了,期待。另外 6 月份大众 ID.4 也将在底特律车展亮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23款大众帕萨特将瞄准高端市场,并推出纯电动版车型
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赫伯特·迪斯表示,大众CC此类的车型越来越受到欢迎,计划从2023年开始,以四门轿车和小汽车的车身样式生产广受好评的ID Vizzion电动概念车,不再继续使用帕萨特于2015年推出的现款车型。
全新帕萨特将于2023年推出,它将与斯柯达Superb共享平台、动力传动系统和电气架构。此外,作为其产能大规模扩张的一部分,右舵驾驶车型将在斯柯达即将建立的新绿地工厂里生产。
推进新款帕萨特的生产,也将终结大众一直以来提供两种不同版本的中型车的战略。
目前,帕萨特欧洲版本基于MQB平台打造,而在美国和中国渠道销售的帕萨特仍然基于旧的PQ46平台,该平台可追溯到2005年推出的第六代车型。
但是,从2023年起,所有的帕萨特车型都将基于MQB平台的升级版打造,能够提供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该平台不仅能够打造轻混、插混以及汽柴油动力的车型,还能够生产纯电动系统的车型。
至于大众将继续使用传统四门轿车车型还是采用Superb的五门后掀式设计,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新款帕萨特将会有更大的空间,因为它的轴距更长、轮距更宽。
帕萨特于1973年首次投入生产,在最近突破了3000万辆的销售,使其成为继高尔夫之后销量第二高的大众汽车车型。
尽管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但是仍然有人对新款帕萨特的销售前景而感到担忧,特别是在第八代车型表现非常优秀的情况下。
第九代帕萨特将具备L3级自动驾驶技术以及5G连接功能,与现代化接轨,也许等到2023年全新帕萨特上市,我们会看到它更多的突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2020年电动汽车的六个猜想
在2020电动汽车百人会上,今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退坡的消息成为这个年初最为火热的新闻之一。不管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会否在2020年正式退出市场,何时退出市场,都已经不再重要。
电动汽车的补贴到了2019年新政之后,已经几乎将定价交还给市场。
一来双积分政策已经正式实施,车企在硬性条件上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电动汽车销售。二来,随着自主传统车企和跨国车企的进入,竞争对手增多,电动汽车也成为一个新的销量增长点。
那么2020年电动汽车还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我们来看一下。
一、续航里程超过700公里的汽车铁定会出现,但率先正式量产并交付的会是哪一家车企,是比亚迪、威马,还是广汽新能源?
二、2020年电动汽车自燃第一例会花落谁家?随着动力电池技术的成熟,以及车主对电动汽车使用环境的了解和熟悉,汽车自燃案例应该会越来越少。但是随着动力电池能量的进一步加大,市场电动汽车保有量增多,在2020年气温有望再创高温的夏天,自燃事件铁定会出现,会是哪一家呢?
三、换电模式是新能源汽车一个相对偏门的技术。换电模式可以说是应对目前充电慢,充电不方便的一个有效补充。在蔚来、北汽之外,还将会有哪一家车企会采用这个模式,会是广汽新能源、长安汽车么?
四、新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目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的是插电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在此之外,增程式电动汽车目前只有理想智造,而广汽曾经的GA5增程版已经不再生产,日产的e-Power技术还未正式进入中国。吉利曾经发布过增程式电动汽车规划,在2020年会不会成为现实?
五、非一般的插电混动系统出现。不同于其他车企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是汽油车加上电动汽车,丰田的插电混合动力双擎E+系统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加上电动汽车,在更多使用场景下,油耗表现更好。
另外一个特别的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本田SPORT HYBRID e+,这个几乎无限接近于增程式混动系统的动力系统,将会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值得期待。
六、作为改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焦虑的一个手段,超级快充逐渐成为电动汽车发展的下一个风口。目前在超级充电桩这一块更多的是特斯拉在推进,而更大范围的普及,不仅仅需要充电桩的升级换代,同样也需要电动汽车本身的匹配升级。
蔚来已经推出20KW的直流家用充电桩,可以提升家用桩的充电效率,这个也会成为其他电动车企跟进的一项配置。
在连续两年汽车销量下跌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在2019年的发展遭遇重重的阻碍,增长乏力。
随着全新一年的开始,特斯拉国产Model 3 正式量产并交付,而且价格有望进一步下调,大众、丰田等跨国车的首款纯电动汽车也将正式上市。
造车新势力已经开始平稳发展,新车型已经达到3-4款,而以广汽、上汽、比亚迪为代表的自主传统新能源车企,也将在销售数量和品牌高端化上期望实现新的突破。
2020年,让我们共同期待电动汽车给市场带来一幅更美好的画卷。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