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董明珠投资新能源汽车有风险

董明珠投资新能源汽车有风险

发布时间:2020-09-26 18:59:51

1、董明珠造车梦碎,王健林的五亿也没了,为什么还能是好友?

我觉得友谊不应该拿金钱来衡量,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是比较好的。

2、董明珠的十亿造车梦怎么样了?

据最新资料显示,银隆新能源所面临的问题还包括厂区大面积停工,欠薪员工出走、扩张过快等。如今,关于新能源车企不被看好的新闻此起彼伏。而自带流量IP的董明珠女士因为频频提出“中国制造”,却没有在自家企业得到任何建树,更是被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现已成为网红的“董小姐”面对这些质疑,好像并没有做出正面回应。

在董明珠入股之前,珠海银隆新能源不过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其从2009年成立到现在发展仅8年时间。成立之初以锂电池的研发、生产、销售为主,但当时该公司并不具备核心的生产技术,一眼可见瓶颈。直到2010年,珠海银隆新能源花了5750万美元(约4亿人民币),收购美国奥钛53.3%的股份,这才使得珠海银隆新能源逐步有了一定的技术实力。

据《证券日报》记者查证,珠海银隆新能源引以为傲的钛酸锂电池,却是国外相对落后的电池种类。其不仅体积大、储能密度低,同时制造成本还远高于主流的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早已被美日等国家淘汰,而被银隆收购的美股上市公司美国奥钛出现了35年未盈利的情况。

之所以会使用钛酸锂电池,是因为珠海银隆纯电动客车使用的钛酸锂电池可满足公交公司的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国内90%的公交车每一个往返运行里程平均在30公里左右,只有10%的线路超过30公里,装载钛酸锂电池的纯电动公交车完成一次充电后,就可满足公交车一个往返的行驶里程。

然而现实不遂人意,从今年国家新能源补贴政策调整可以看出,国家开始重点鼓励长续航里程纯电动车、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发展。而珠海银隆新能源客车搭载的却是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钛酸锂电池,其依赖钛酸锂电池储能密度在58wh/kg-91wh/kg之间,其虽然在电池寿命长及充电速度快占据优势,但是却因储能密度低而难以达到国家新能源客车补贴的技术要求。因此在新能源车补贴下滑大背景下,珠海银隆新能源受到很大的冲击。

不仅在寻求补贴方面没有优势,因钛酸锂电池储能续航不足,导致银隆新能源生产的广通汽车销量受阻。

精明强干的董明珠可能没有想到,自己没有被市场击败,却被国家政策给了一个下马威。而且国家政策是目前所有新能源车企的风向标,车企不跟着走,只能被淘汰。在这个时候,董明珠没有把握住机会,了解好政策动向,可能想再创一个类似的“格力奇迹”已经落后了一步。

3、格力董明珠造出新车“艾菲”,遭到群嘲的车标到底怎么了?

之前听说我们全国人民都知道的董小姐要造车时,就在网上闹得风风雨雨,一半人赞同:佩服董小姐的勇气和魄力,没一点经验就敢做造车这种高难度的挑战。一半人泼冷水:你以为造车是随便玩玩吗?这是高科技高门槛的行业,不要自不量力了,好好做空调吧!

最终,格力集团否决了投资银隆汽车的方案,但是董小姐却自掏腰包、与万达王健林、京东刘东强等人一起注资30亿投资了银隆,力图打造新能源。就这样,一个叫广通银隆新能源汽车的车企诞生了,当大家都快忘了董小姐的汽车梦时,董明珠的汽车出来了!

不久前,银隆新能源的第一款电动商务车—艾菲正式上市,补贴前售价为43万元。车身尺寸方面,艾菲车长达到5150毫米、车宽1835毫米、车高1890毫米,轴距达到3200毫米,在国内同级MPV中占有绝对优势,几乎是独一无二,无人能敌。

艾菲拥有双侧电滑门+电动尾门+前排无钥匙进入启动等高端实用配置,几乎高端MPV车型拥有的配置,艾菲也一样不落。

动力系统是艾菲这款车最大的亮点,银隆新能源作为“钛酸锂电池”的行业霸主,也因董明珠等大咖的参股备受关注。艾菲搭载永磁同步电机+103kWh三元锂电池,最大功率136马力,续航里程达到450km。快充2小时,慢充8小时。

当然这车的最大亮点莫过于车标,5环车标,舍我其谁,由5个圆形构成,很像小时候画的小红花,又像扑克里面的梅花5,还有人说像狗爪子印。当然了,更多的网友不禁唱起了五环之歌!你比4环多1环,这是要超越奥迪的意思吗?

其实除了车标,这款车其他方面还是值得点赞的,它所配备的碳酸锂充电快,寿命长,符合车主的需求。最后的实车表现如何,目前谁也不知道,这个只能等市场检验咯!

不过,不管怎样,董小姐的车子是造出来,也算是堵住了那帮不看好她的人的嘴了

4、董明珠投资银隆失败,但她真的不后悔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吗?

12月12日,在2018央视财经论坛暨中国上市公司峰会上,对于银隆变窟窿这个说法,董明珠说,“真的就是窟窿”。她认为,一个企业要想做好,企业家想的应该更多的是付出,而不是获得,不仅要对投资者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她说,“加入银隆过去一年很辛苦,但是觉得值得,因为通过这个历练,这个挑战,未来会更好。”

言辞间,董明珠对于格力电器没有收购成珠海银隆还有遗憾。她认为,格力电器有电机、有汽车空调等,可以与新能源汽车有完美的结合。阴错阳差,没有收购成珠海银隆,她当时还想,这对银隆的打击有多大。但后来“进入银隆之后才知道窟窿有多大”。对于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董明珠说坚决不后悔。

年前格力电器(000651.SZ)董事长董明珠和小米董事长雷军在电视屏幕上的一场10亿赌约已经临近尾声。

12月2日,董明珠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中表示,格力今年营收将达到2000亿,10亿赌局目前来看格力已经基本胜出。她同时称,赌局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因为格力是实体企业,而小米则是做互联网经济的,属于轻资产。

这场更多玩笑性质的赌约被看做是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经济较量的缩影。五年间身为赌约主角的两家企业也变化颇多。宣称五年内不上市的小米已在港股上市。而格力则从空调产业一举布局到手机、智能装备、芯片等多个领域。其间董明珠还以个人身份成为新能源企业银隆新能源的二股东。变化背后,格力更大的目标是要在2023年实现6000亿的营收目标。

5、董明珠造车梦仍未断绝,格力真的能开创新型汽车企业吗?

据中国证券网消息,23日,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表示将在智能制造、车家智能互联等智能化相关领域,以及整车制造相关、高端设备输出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并共探渠道方面合作的可能。

威马汽车CEO沈晖发微博表示:“将牵手格力,共同探索出行与家居智能化场景的无限可能。”现场图片显示,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威马汽车董事长沈晖等共同出席。



威马是“神马”?

外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威马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界的“黑马”,二者算强强联合;也有不少网友不由地联系起此前董明珠投资银隆掉进“窟窿”,为其“造车梦”忧心忡忡。

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一些家电厂商开始涉足智能汽车行业,企图通过车家互联布局智能家居。然而业内人士认为,移动和家庭两个场景本身发展并不是很成熟,只是战略方向,至于能否创造出新的应用场景,还需家电企业和车企双方共同探索。同时,随着资金、技术、配套及补贴政策的收紧,国内新能源汽车整体增速也开始出现放缓现象。



家电产业观察家刘步尘表示:“目前,格力集团15%股权转让尚未尘埃落定,此时格力电器进行大的战略性投资决策,肯定是不合适的,因此格力电器虽具资金实力,也不可做出这样的决策。”

银隆“窟窿”还未完

业内认为

此次不涉及资本合作

家电产业观察家丁少将告诉记者:“董明珠个人,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非常看好的。格力与威马之间不涉及资本的合作,具体在业务上的操盘,对于董明珠来说,是其可控范围之内。因为资本层面需要通过董事会,而此前格力电器投资珠海银隆方案并未获得股东大会的通过。”



2016年,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拟作价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100%股权。董明珠曾直言银隆就是“窟窿”。

据悉,此次合作,格力电器与威马汽车将基于出行与家居两大场景,深度融合智能化技术,探索“AI+物联网”,并带动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产业链向智能化转型,推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的发展。

6、获得王健林5亿投资的董明珠汽车,发展的如何了?

董明珠汽车现在正在有条不紊的持续发展着,而且会越来越好,会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辉煌。

车是董明珠的心结,有一种节奏是不能一直放下的。董建华“汽车梦”计划的第一步,是从收购珠海银龙新能源汽车开始。然而,这一切似乎都不顺利。不得不说,理想和现实之间还有很大的差别。自8月宣布银龙收购计划以来,11月的收购计划被格力内部股东大会否决,11月底,新修改的收购计划被银龙股东否决后,董明珠的收购计划正式宣告失败。董明珠是那种执着、更难、更坚强的人。

对董大姐来说,有些事情她知道自己做不到,这是支撑她到现在的动力。董明珠是那种执着、更难、更坚强的人。格力收购银龙失败后,董明洙没有放弃自己的车梦,而是选择放弃格力,直接投资于银龙,从而消除了所有烦人的障碍,使她更加灵活。从这个角度看,董明珠的“用车计划”显然也打动了王健林对万达集团的“心”。

近日,首富王健林宣布,愿意投资5亿元“投资”董明珠的汽车梦,再加上董明珠本人私人投资10亿元。她进入银龙新能源后的第一辆车是五环梅花皮卡。在东南亚也有皮卡销售,占其汽车市场总份额的三分之一。因此,董明珠的目标是,抢占中国制造的电动皮卡,占据东南亚汽车市场三分之一的销售份额。董明珠小姐将在国外市场打造属于自己的世界,成为新能源格力的下一个全球品牌。

我不得不佩服董明珠新的全球战略眼光,以及超人的智慧和胆识。我相信董明珠小姐的新能源汽车能够像格力一样响彻全球。

7、王健林曾投5亿给董明珠造车,如今赚到钱了吗?

王健林投5个亿给董明珠造车,其实现在看起来更像是友情赞助,因为这钱现在基本上算打水漂了。

1.董明珠的造车梦

董明珠自然不是突然心血来潮就开始造车,而是在当前格力的营收已经到达天花板后,董明珠想给格力扩充下产品品类,并顺带稳固她在格力的地位。况且小汽车算是每家的标配,董明珠很看好汽车市场的前景,于是义无反顾的投入了造车领域。

在启动资金上董明珠拿出了25个亿,担心可能会不太够,于是还说动了好朋友王健林投资了5个亿,这样董明珠的造车梦终于开始了。

2.董明珠的小算盘

董明珠造车算的上是有的放矢,不仅瞄准了国家补贴额度比较大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且也没有执着于主流的轿车,而是把重心放在了SUV与MPV上。起码在战略上,董明珠真的做的没毛病。

有了启动资金和人脉,造车自然不是难事。很快新能源汽车生产下线,果然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眼球,因为车标居然有五个环,比奥迪还多一个!我就不多说了,上图给大家看看。

3.董明珠的造车梦碎了

虽然汽车顺利下线,但是别说赚钱了,去年这款汽车的母公司南京银隆新能源都因为自身问题被江苏高院查封了不动产。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国家政策的变更,一个是产品本身存在问题。

由于国家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变化,董明珠公司生产的客车达不到新能源补贴的要求,失去了大量的国家补贴。再加上产品电池本身续航能力差等问题,在2017年一整年的销量刚超过6千,在2018年3月只有100多辆的销量。这样的业绩我就不多说了,完全没有盈利的可能性。

目前来看王健林这钱是收不回来了,5亿对王健林也谈不上伤筋动骨,就当陪着董明珠发疯一回吧。起码最终还是有车下线的,也不算完全打水漂。

虽然董明珠是人人公认的女强人,但是在近几年真的算屡战屡败。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市场已经不是那个市场,60多岁的董明珠也不是当年的董明珠了吧。

8、董明珠造车项目扩张导致欠债多少?

近日,珠海银隆被媒体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至少12亿元,并遭到起诉。而这一起诉状,不但揭开了珠海银隆的财务一角,同时,让银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得不在镁光灯下炙烤。

1月17日,珠海思齐内部人士表示,目前珠海银隆共拖欠其货款7600万元,其中有1700多万元在走法律程序。

另有不愿具名的被欠款供应商表示,12亿元的欠款也仅仅是目前已知6家供应商的欠款总额。“珠海银隆下属供应商众多,估计银隆真实的累计欠款会更多。”

上述人士还表示,珠海思齐7600万元的欠款在供应商中根本不算多,小公司多次讨要未果,无力维系才会选择站出来诉讼。对于银隆来说,这是必须扼守的红线。目前众多供应商都在观望“如果还了思齐的钱,银隆就别想安心过年了。”

1月17日,格力电器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望靖东前来解围。他表示,银隆没有拖欠格力电器的货款,这次事件也不会影响银隆与格力电器的合作,因为这是由于产品质量验收不合格导致的纠纷。

珠海思齐副总经理束磊表示,由于多家供应商仍与银隆有业务往来,“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走到上诉这一步。”

对此,珠海银隆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说法,珠海银隆于1月16日发布律师函称,思齐公司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以及售后服务缺失,是银隆公司拒付思齐公司部分货款的根本原因,“银隆完全有能力去应对,不存在恶意拖欠货款问题。”

1700万元争议欠款始末

资料显示,珠海思齐成立于2014年初,是一家以研发生产和销售液冷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储能设备、提供充电站整套解决方案的高科技企业。在公司官网上,目前仍标明其是银隆集团和格力电器的重要合作伙伴。

珠海思齐副总经理束磊,2016年,珠海银隆是公司最大的客户,其订单占到其营收的60%,。但从2017年4月份开始,由于珠海银隆拖欠款激增,公司就中止了与其的合作。

据束磊介绍,在去年2月份时,银隆就陆续不再给供应商付款。从2月份到6月份,银隆以资金吃紧为由希望能够延长付款期限。然而到了7月份,束磊渐觉蹊跷。“银隆总是以售后和影响品质声誉为名对公司开具罚单,累计下来一个月能达到200万元--300万元。”束磊称,从那时开始,部分被拖欠款项的供应商代表就组建了微信群,互通信息了解情况。

在多次索要无果的情况下,2017年9月份,思齐公司选择将银隆告上法庭,诉讼涉及的订单是珠海思齐向珠海银隆供应的11套储能车,合同总金额约为3000万元,思齐要求银隆电器支付剩余1775.2万余元货款以及违约金,并要求银隆新能源公司承担连带偿清责任。

2017年12月15日,该案一审判决下达,判决要求银隆在判决生效之日起七日内向原告珠海思齐支付货款1775.2万元及违约金,珠海银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束磊表示,目前拖欠的7600万元货款仅有1700多万元在走诉讼流程,剩余的5000多万元是双方没有争议的,是有验收报告的。“目前银隆不是争议的1700万元不支付,是连没有争议的5000多万元也不还,并以质量问题为名混为一谈,令人气愤。”

“拖欠的5000多万元最短有八个多月,最长的有一年零四个月”。束磊表示,“目前工厂生产也停了,去年12月份的工人工资,如今也只能欠着不发。”

对此,珠海银隆相关负责人称,是由于珠海思齐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公司才没有支付他们的货款。“目前此事已经在司法程序当中,一审之后我们提起了二审,需要等到二审之后,才能有一个结果去执行。”

供应商称欠款或超12亿元

据了解,珠海银隆生产的电动车主要采用钛酸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由于银隆自己并不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所以电池部分均为外购。目前,北京国能、广州鹏辉、深圳沃特玛是其主要的磷酸铁锂电池供应商,而上述几家公司也存在被拖欠货款的情况,欠款金额从数千万元至数亿元不等。

此外,如珠海思齐一样的电池产业上下游供应商中,亦有多家公司表示存在欠款,金额不等。据此,有不愿具名的供应商对记者表示“银隆逾期拖欠的款项远不止12亿元,可能会达到数十亿元。”

对此,珠海银隆相关负责人称,12亿元的应付款项对于珠海银隆这样体量的企业来说属于正常,银隆的所有应付款项都在有序安排,同时也完全有能力去应对。

银隆新能源主管财务的副总裁李志亦表示,由于目前多个产业园同时在建,并且国补资金未到账,银隆2017年确实入不敷出,总的资金差额约达40多亿元左右。但李志同时表示,银隆的银行存款还有数十亿元,其中能随时使用的自有资金有十几亿元,公司资金链不存在问题。

快速扩张致成本大增

值得一提的是,自董明珠大举投资银隆一年多来,银隆的规模快速扩张。据统计,自2016年12月份以来,银隆先后与成都、兰州、天津、南京、攀枝花、珠海、洛阳等多地开工建设新能源产业基地和产业园,总计投资高达700亿元左右。

有接近银隆人士向记者透露,2017年初,银隆内部干劲很足,企业处于快速扩张阶段,整个上半年忙于备货。然而到了下半年,却遭遇到鲜有订单的窘境,以至于后来直接停掉了生产。

事实上,受补贴政策影响,电动客车销量在2017年初确实经历了断崖式下跌。然而在市场增速大幅度放缓的背景下,银隆仍提出2017年销售超过3万辆的目标。数据显示,2017年银隆销售订单仅为6000多辆,与订立的目标相去甚远。

此外,记者注意到,2014年末、2015年末和2016年6月末,珠海银隆的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快速上涨,分别为3亿元、31.8亿元和47.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6.60%、82.35%和192.10%。

对此,公司解释称,应收账款余额快速增长一是由于新能源汽车补贴的拨付清算方式导致回款存在一定账期,且2016年国家补贴发放进度延缓影响回款进度;二是下游客户主要为当地国资背景和地方财政支持的公交公司,信誉度较好,但是审批和账期较长。

每一个成功的背后总是有风险。

9、王健林投资5个亿给董明珠造车,如今真的打了水漂吗?

现在和前几年相比较,国内经济提高的速度真的是令人感到惊讶。国人们的腰包鼓了起来,通常情况下都是会选择购买一辆比较适合自己心仪的小汽车,而且现在汽车行业发展的非常给力,尤其是很多明星大腕强势加入汽车行业,为这个行业做出了一大笔贡献,董明珠就是其中之一。




董明珠想要进军国内汽车领域也是由来已久,王健林更是投资5个亿,帮助董明珠实现了她的造车梦。但是有些车友却表示,好好的格力空调你不去造,非要造什么国产汽车,30亿人民币就这样打了水漂,而且也的确是有很多人不太看好董明珠这个国产汽车。



在很久之前,董明珠就是比表现出了对现在国产汽车的一些不满。作为一名女强人来说,这是绝对不可以容忍的事情,她对于格力空调的严格要求已经延伸到了国产汽车的领域,现在想想董明珠恐怕是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是有进军国内汽车领域的想法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实现而已。



现在有了好友王健林的支持,董明珠也是底气十足,前前后后花费了30亿人民币,终于是造出了自己的第1款车型。而且也是眼光独到,第1款车型就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销量上反响平平,不过确实是已经营造出了声势。



很多人都是被它的外观给吸引住了,尤其是它的梅花状车标,更是特别的标新立异。但是其他方面确实是有些差强人意,和其他国产的新能源汽车比较,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因此有车友调侃,花了30亿人民币就做了一个车标。


与董明珠投资新能源汽车有风险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