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现在遇到瓶颈了吗,没有了补贴的新能源如何加速发展?
我想新能源汽车想要更好的发展的话,尤其是在现在没有了补贴之后,他们想要赶上甚至超过传统的汽车,要解决两大问题。首先是基础的问题,其次就是基础之后的一些深层问题了。因为当初很多的人选择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新能源汽车的政府补贴十分优惠,所以导致它的性价比变得比较高,而后来现在没有了补贴,新能源汽车就有点瓶颈期了。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确是在进步之中,而且有关新能源的相关技术也在不停的完善发展,但一些基础性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困扰着很多的车主。首先来说的话,纯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就十分的堪忧,而且它的能源补给速度也不是很快,所以这两个问题一直在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果说这两个问题在后期能够得到优化或者说是很好的解决,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其次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的方面。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在这些方面做得还不够,还有很多的不足,这些都是十分基础的问题,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还是有待解决的。
下面就还有一些深层的原因,一方面目前的政府补贴出现了退坡,本来的政府补贴是人们选择新能源汽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而如今政府补贴下滑的十分严重,导致很多人不再愿意选择新能源汽车,而且有一些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还有一定的抵触,他们有些不放心新能源汽车,怕他们本身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或者是使用问题。

所以基本上可以说由于国家的补贴政策的严重滑坡,导致新能源汽车现在遇到了瓶颈期。但这也的确是一个好的事情,让新能源汽车继续的发展,将那些基础问题以及深层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的话,可以使得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更加的好,使消费者用的更加的放心,更加的健康。
2、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什么困难,为什么还没有普及?
据善林金融大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摇号已经供不应求,只是目前来说新能源汽车占比不高,很多人不了解。充电不方便是一个阻碍发展的原因,但是在北京等一线城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已经在普及的过程中了。
3、新能源汽车的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首先分析一下因使用汽车每年产生的能耗和污染排放,说明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实现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切入点。
然后分析一下当前新能源汽车的种类和技术发展的程度(混合动力、电力等等,我认为烧天然气应该不算新能源吧)
最后分析一下各类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瓶颈,以及当前这个行业在政策上还有哪些可以完善的,在市场上还有哪些可以规范的
具体资料就在网上找吧,因为是热点问题所以应该挺多的
4、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市场迟迟不能突破瓶颈?
传统汽车发展了200多年,而新能源汽车才开始发展,一个新生的事物替代一个传统事物更需要渗透的时间,更需要一个过程。主要还是在新能源的动力之源 充电,传统的加油和充电相似,但时间和充电桩还是和传统的加油方式相差太多,还需要一个习惯 、适应的过程。 充电时间过长, 充电桩过少, 都不能适应现在生活的快节奏 。 汽车还需要配套的设施 相信如果充电时间缩短 充电桩增加, 普及就快了。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高速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许多问题,要想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未来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些瓶颈。
充电设施的重点在改造
目前,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甚至还单独出台鼓励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2016年1月,国家出台《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明确2016年至2020年中央财政将继续安排资金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给予奖补,并明确规定,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标准车)在各省(区、市)新能源汽车推广要具备一定数量规模并切实得到应用。
显然,政府意识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充电设施,一旦充电设施建成了网络,市场的增长才能维系。
不过,补贴只是加快充电设施建设的催化剂,更需要解决的是各个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执行。
当前的政策重点并不是新建小区的充电设施建设,最大的困难在于老旧小区的线路改造。如果在老旧小区大量建设充电设施,那么就需要重新改造现有的电力线路,这是一个涉及到电力、消防、物业等诸多部门的工作。针对这样一个问题,需要政府制定相应的改造方案来推动。
燃油指标须严厉执行
2015年已经过去,2016年已经到来。按照2015年1月26日发布的政策信息,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已在2016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
2015年1月26日,工信部发布了一项《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解读》。按照这个信息显示,乘用车燃料消耗量第四阶段标准(2016-2020年) 的政策,即GB 19578-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GB 27999-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
第四阶段燃油消耗限值的目标是,到2020年直至到2020乘用车平均油耗降至5.0升/100公里。而2015年第三阶段的燃油消耗限值目标是百公里6.9升。
政策规定,GB 19578-201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对新认证车执行日期为2016年1月1日,对在生产车执行日期为2018年1月1日,为现有产品留出了3年的过渡期。
即使如此,第四阶段燃料消耗量限值政策对于目前的许多汽车企业,或者说对于许多的燃油车型来说,也具有很大的威胁。
显然,许多汽车企业将因为这项政策的实施面临很大压力,那么,当这些汽车企业因为政策的实施而面临压力而不得不减产甚至停产的时候,政策又将如何取舍呢?
这是一个当前利益与长期目标的政策抉择。这个抉择的背后更关乎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根本大计。
彻底铲除地方保护
地方保护主义一直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广的最大敌人之一,地方保护也因此扼杀了公平竞争,保护了落后的企业,从而也阻碍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乃至未来汽车产业的崛起。
对此,国家也在不同的政策中提出要制止地方保护,一些地方的保护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
5、新能源汽车以后发展的优势和主要面临的瓶颈有哪些?
你好
新能源主要指可再生能源,CNG不是新能源。
电瓶主要几点
存电量与体积的矛盾。
事故电瓶安放位置设计。
最头痛是充电速度和续航里程。
希望对你有帮助!
6、制约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瓶颈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都疑惑,在技术水平以及政策导向都偏向于新能源汽车的今天,还有哪些制约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瓶颈呢。

基础问题不可否认,新能源汽车在进步,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技术也在发展,但一些基础问题仍然存在,甚至困扰着不少的车主。

例如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焦虑以及能源补给速度的问题,如果这两个问题没办法得到很好的解决,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纯电动汽车的发展。此外,对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维护,目前来看显然仍会是不够的、不足的,这都是一些十分基础但还未解决的问题。

深层问题除了新能源汽车本身具有的一些基础问题以外,其余的一些深层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一方面,目前的政策补贴出现退坡,新能源汽车本身的一大吸引点褪去许多,这对于市场销量会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消费者们对于新能源汽车还会是比较的抵触,例如一些安全问题、使用问题等都存在质疑,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7、新能源汽车,为何总难尽如人意?
我理解这里的新能源汽车一般指的是电动车。其实电动车的诞生不比燃油发动机汽车晚。续航能力的瓶颈一直是制约电动车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电池的重量几乎占了电动车重量的一半左右。

一种说法是新能源的发展并不是国家不知情电动车插电混动车的巨大弊端,而是国家的战略考虑,减少石油的消耗以备不时之需,让夜间的电能浪费利用起来,当时这种说法对我这个坚定反对电动类新能源以巨大震撼,但目前从全世界来看电池驱动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性革命性的技术,比如低温效率,电池密度,轻量化的突破等等。
新能源车发展有赖于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石墨烯电池,新燃料电池等等都才刚刚开始应用。
而汽车行业,众所周知,涉及人身安全和公众安全,新技术的应用必须经过严格的实验测试才能在汽车上使用。

所以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可以总结如下几点:
1,新能源基础科技发展才刚开始突破,到实际应用还需要一定时间,特别是在汽车上应用更需要时间验证。
2,充电技术的应用还没有完全统一的标准,快速充电技术的应用还没完善,这也需要时间。
3,国内新能源汽车目前还是依靠补贴扶持才发展起来的。还没有形成健康的商业模式和产业链结构。

另外还有其它原因,比如油价下跌,人们对新能源汽车可靠性的认知等等……总的来说,新能源汽车还是在发展的,但是为了更健康安全的未来,我们不妨耐心一点。
8、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的瓶颈在哪
锂电池第一价格贵,锂算是稀有金属,价格降不下来,也就没法大量普及,手机上一小块还能行,做动力锂也只是在小规模内还行,也就是电动工具上,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纯粹扯淡,而且电动工具上主导的还是镍镉电池。
第二电池性能,锂电池在各方面性能都很好,电容量大,充电接受率高,支持快速充电(普通锂电池最大支持2C,动力锂电池就更高了)但是有个致命弱点,就是过充过放性能不好,锂电一次过充过放就能永久降低性能,一次严重的过充过放就能报废,这就是为什么要开发磷酸铁锂,磷酸铁锂比锂离子电池要耐过充过放,但是很明显电池容量降低,动力磷酸铁锂电池就比容量锂电池容量小的多,打个比方,18650容量锂电一般是2400mAH左右,最高见到过2800mAH,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一般是1300mAH,最大也才1500mAH,容量差距快一半了。
第三电池组管理落后,因为锂电池过充过放性能垃圾,而电池组放电有个特点就是,不均衡,有些电池放电完了,而有的还没放完,继续放电就会造成某些电池过放,甚至反极,降低容量,容量降低,那么在下一次放电这种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电池在出厂的时候要配组,尽量把容量一致的放在一起,但是使用环境还是有细微差距,比如温度,位置,电压,电池性能等等都会造成差距变大,最后是个别电池失效导致整组报废。现在关键的是要管理电池组放电,比如各种均衡器,来拉平单个电池,但是这种均衡是很复杂的,目前还没有好的解决方案,不惜成本也许可以做到,但是仅限于实验室。电池组均衡是世界级的难题!!!
第四充电,锂电池支持快速充电,尤其是动力锂电池,但是没有快速电源,用普通的220V充电的话,电流大的惊人,以亚迪E6纯电动汽车为例,电池类型为磷酸铁钴锂电池,配置电池容量200Ah,标称电压316.8V(相当于96只充电电压3.3V左右的磷酸铁钴锂电池单体串联电压)。正常的1C速度,用220V电压时高压侧的电流就是287A,想快速充电比如2C,3C,电流还要翻倍,3C就是861A,什么线可以承受?如果做慢速0.1C充电就是28.7A的电流,好吧你把车停在自己车库,插上充电器慢充,10小时满,电流也还有近30A,你家电线需要改造,小区内多几个电动车,就要整体改造了,所以需要专用充电站,使用高压进行快速充电,比如1Kv,这时电流就能降低到63A,3C速率是189A,加上是专用的充电站所以无影响,但是成本极高,需要专业人员来给你插头,这可不是家用220V想插就插,高电压大电流,需要经过培训的人员才能接线,高压对汽车本身和充电器都是一种考验~~~
电动车行驶的时候放电速率一般不高,很难超过1C,比如一辆车充满电可以跑200公里,你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把电用完,跑够200公里?电动车使用动力锂电就是为了快速充电,因为动力电池充放电速率都很高,3C速率可以在15分钟内充80%,普通电池不支持这种高速率充电~~~
以上4大问题,锂电池过充过放性能可以提升,电池组的管理也就不突出了,那么还有充电问题,解决充电了就要解决价格,反正是困难重重,国外目前还都是在实验室,还都在试水阶段,现在国内遍地都是锂电池厂生产磷酸铁锂,给谁用?纯粹的泡沫!!!
能解决实际问题就是燃料电池,相对来说,燃料的能量比还是高于普通化学电池,就是现在还不成熟,不能大规模商用~~~~
9、新能源车的弊端有哪些?
现阶段,新能源车型无法真正普及,肯定是有原因的,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分析一下新能源车型到底都有哪些弊端。
充电痛点
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充电肯定是没有加油方便的。网上有很多纯电动汽车车主的吐槽,当纯电动汽车剩余续航里程只有100公里时,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充电站,不是充不起就是没有空余停车位。继续找其他充电位,来回折腾,就会发现剩余续航里程越来越少了,这种体验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车主而言时相当不好的。充电不方便以及充电慢肯定是制约新能源车型普及最大的瓶颈。

续航里程焦虑
这一点,小编时有亲身经历的。有一次小编租了一辆剩余续航里程显示有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目的地大概在30公里左右,但在使用过程中,上了高速,同时开了一会空调,续航里程掉的速度就会很快,导致感觉无法到达目的地。小编不得已,只有在中途找了一个站点,提前把车给还了。续航里程不线性也会在无形之中增加车主的用车焦虑。

二手车不保值
新能源车型,由于保有量并不高,流通性存在问题。同时,动力电池也存在一定的衰减,导致新能源车型的二手车市很不保值的。绝大部分新能源二手车,用了三年之后,即使车况很好,保值率基本都在30%左右。

动力电池回收存在挑战
对于传统燃油车而言,最大的弊端就是烧油,能耗高,不环保。虽然烧油会产生大气污染,但当燃油车报废时,处理起来相对还是容易的。新能源车型由于带有动力电池,一旦报废,处理起来还是有点麻烦的。毕竟是一种固废,如果处理不当,也会对环境产生非常大的污染。

小结
对于纯电动汽车,最不好的体验基本都是来源于充电和对续航里程的焦虑,这也是制约纯电动汽车普及最大瓶颈。同时,二手车不保值,动力电池回收存在一定的挑战等都是新能源车型的弊端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