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散热液体

电动汽车散热液体

发布时间:2020-09-28 08:52:20

1、纯电动汽车的冷却液和传统汽油车的冷却液有什么区别?

内燃机的引擎所采用的冷却液的主要成分为“乙二醇”,虽然会有颜色的区别,但大多数的主要成分都是一样的。这种溶液的通过性能良好。而且对于金属的腐蚀性较弱,抗挥发。很适合作为内燃机的冷却用品。由于是为电池做冷却,所以电动车的冷却系统需要比内燃机冷却的密封要求更高。其次,电动车的冷却液要求为无水冷却液,而且这种冷却液不能够是 电解液体,不然很容易发生短路。

当然目前市面上很多电动车冷却液的说法很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内燃机冷却液是不可以和电动车冷却液混用的。虽然对于电动车冷却液的具体要求和类别没有特别规范,但电动汽车不可以像内燃机冷却液那样私自进行更换。拥有纯电动汽车的朋友一定要意识到这一点。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能用于降温的散热液体有哪些?

如果仅用传热的方式使液体快速降温,不外乎三种途径:
1、放入低温环境;如水杯放入冷冻室;
2、扩大换热面积:将水倒入大的容器;
3、提高换热系数:用导热系数高的容器,如铁制容器,或水流冲刷接触面;
综上所述,要想使水快速冷却,可将杯中水倒入不锈钢盆中,然后用冷水冲刷外壁;边冲边摇动盆内的水.

3、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 那么如何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核心,耐高温和防水及受得冻。电动汽车出现车开不动,第一时间会想到“核心”(电池)出了问题,那在夏天高温天气下,动力电池能够受得了这高温吗?
如何给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动力电池工作电流大,产热量大,同时电池包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就会导致电池的温度上升。这是因为锂电池中的电解质,电解质在锂电池内部起电荷传导作用,没有电解质的电池是无法充放电的电池。
锂电池大部分是易燃、易挥发的非水溶液组成,这个组成体系相比水溶液电解质组成的电池有更高的比能量和电压输出,符合用户更高的能量需求。因为非水溶液电解质本身易燃、易挥发,浸润在电池内部,也形成了电池的燃烧根源。
因此上述两种电池材料的工作温度都不得高于60℃,但现在室外温度已接近40℃,同时电池本身产热量大,将导致电池的工作环境温度上升,而如果出现热失控,情况将十分危险了。为了避免变成“烧烤”,给电池散热就尤为重要了。
动力电池的电池包散热有主动和被动两种,两者之间在效率上有很大的差别。被动系统所要求的成本比较低,采取的措施也较简单。主动系统结构相对复杂一些,且需要更大的附加功率,但它的热管理更加有效。不同导热界面材料的传热介质的散热效果不同,空冷和液冷各有优劣。
采用气体(空气)作为导热绝缘材料传热介质的主要优点有:结构简单,质量轻,有害气体产生时能有效通风,成本较低;不足之处在于:与电池壁面之间换热系数低,冷却速度慢,效率低。目前应用较多。采用液体作为传热介质的主要优点有:
与电池壁面之间换热系数高,冷却速度快;不足之处在于:密封性要求高,质量相对较大,维修和保养复杂,需要水套、换热器等部件,结构相对复杂。在实际的电动大巴应用中,由于电池组容量大、体积大,相对来讲功率密度比较低,因此多采用风冷方案。而对于普通乘用车的电池组,其功率密度则要高得多。相应的,它对散热的要求也会更高,所以水冷的方案也更加普遍。
不同的电池包结构传感器会根据测温点和需求来定。温度传感器会被放置在最具代表性、温度变化幅度最大的位置,例如空气的进出口位置以及电池包的中间区域。特别是最高温和最低温处,以及电池包中心热量累积较厉害的区域。这样有助于将电池的温度控制在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避免过热和过冷对电池造成危险。

4、电动车的液冷控制器里的液体是什么?

你好,我们是徐州科幻控制器厂家,液冷控制器内部是油,绝缘不导电,热量的传递都是由高温传到低温部分,方式有三种:传导、对流、辐射。控制器为电子类产品,散热的快慢决定了控制器元器件工作的环境好坏,如果液冷控制器内部油用的稍差一些,就会有腐蚀性,对于电子元器件是有损伤,另外内部的油热不易靠外壳传递出去,长时间工作内部温度会升高且不易散出

5、纯电动轿车里边有冷却系统吗?

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冷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其充电、放电的发热会一直存在。动力电池的性能和电池温度密切相关。那么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的冷却系统。
在高端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内部有与空调系统连通的制冷剂循环回路。BMW X1 xDrive 25Le(F49 PHEV)插电式混动车型动力电池冷却系统
动力电池单元直接通过冷却液进行冷却,冷却液循环回路与制冷剂循环回路通过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连接。因此,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由两个并联支路构成。一个用于冷却车内空间,一个用于冷却动力电池单元。两个支路各有一个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两个相互独立的冷却系统。
冷却工作原理:
电动冷却液泵通过冷却液循环回路输送冷却液。只要冷却液的温度低于电池模块,仅利用冷却液的循环流动便可冷却电池模块。冷却液温度上升,不足以使电池模块的温度保持在预期范围内。
因此必须要降低冷却液的温度,需借助冷却液制冷剂热交换器(即冷却单元)。这是介于动力电池冷却液循环回路与空调系统制冷剂循环回路之间的接口。
如冷却单元上的膨胀和截止组合阀使用电气方式启用并打开,液态制冷剂将流入冷却单元并蒸发。这样可吸收环境空气热量,因此也是一种流经冷却液循环回路的冷却液。电动空调压缩机(EKK)再次压缩制冷剂并输送至电容器,制冷剂在此重新变为液体状态。因此制冷剂可再次吸收热量。
为了确保冷却液通道排出电池模块热量,必须以均匀分布的作用力将冷却通道整个平面压到电池模块上。通过嵌入冷却液通道的弹簧条产生该压紧力。针对电池模块几何形状和下半部分壳体对弹簧条进行了相应调节。
热交换器的弹簧条支撑在高电压蓄电池单元的壳体下部件上,从而将冷却液通道压到电池模块上。
动力电池单元冷却液循环回路内的电动冷却液泵额定功率为50W。电动冷却液泵利用冷却单元上的支架固定,其安装于动力电池的右后角。

6、电动汽车里面的电池组是怎么散热的?

目前主要的方式分三种:第一是没有热管理系统,也就是不刻意让电池散热,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这些电池在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比较先进,比如Leaf电动车。第二种是采用风冷:主要有通过电池包内循环降温散热和通过外部风扇通风降温,其中前者占绝大部分,后者比较少。第三种是水冷或者别的液体介质降温,不是很常见

7、急求···汽车里代替水散热的液体叫什么?苦恼啊,大家行行好,就告诉我吧、、

这个叫防冻液。
冷却液的全称应该叫防冻冷却液,意为有防冻功能的冷却液,防冻液可以防止寒冷季节停车时冷却液结冰而胀裂散热器和冻坏发动机气缸体,但是我们要纠正一个误解,防冻液不仅仅是冬天用的,它应该全年使用,汽车正常的保养项目中,每行驶一年,需更换发动机防冻液。

8、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常见用于导热散热降温的材料有哪些?

据我个人所知,主要有3种散热方案。
液冷散热
通过散热铝管与冷却液形成液冷散热系统,冷却液采用水与乙二醇混合物,其比例是各占50%,以S型迂回包裹整个电池组,在电子组之间增加导热硅胶片辅助热传递工作,硅胶片本身具备优秀的绝缘性能和压缩性能,能够对电池组与铝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风冷散热
通过在电池组内部增加散热风扇与通风孔,增加电池内部的空气流动性,带走散发在空中的热量;而发热量较大的正负电极则采用导热硅胶片,通过硅胶片将热量传导到基板散热效果的金属外壳上。
对流散热
通过在电池组之间与电池底部散热铝板增加导热硅胶片,而电池组的侧面则通过空气散热,除了能起到很好的热量传导工作,还能在电池组之间形成很好的隔离减震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电池之间的因摩擦震动导致的短路、磨损现象。
兰洋液态散热技术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散热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市场(比如PC、手机、投影仪等移动便携设备)、商用领域(比如数据中心、5G基站等)以及其他大型散热场景(比如激光雷达、电网基站等)

9、电动车充电器烧坏后有液体流出是怎么回事?

是电解电容器里的电容液。充电器损坏有液体从充电器流出来,说明充电器里的大电解电容器炸裂了,这样看来充电器损坏并不严重,只是电压高压部分的退偶滤波电解电容损坏,造成直流300V电压不稳定,使开关电源停止工作造成无输出。打开修理一下,换一个大电解电容,5元完全够了。


与电动汽车散热液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