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4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

2014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

发布时间:2020-09-29 15:10:00

1、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产业规模现状如何?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销量逐渐增加,到了2014年,更是成为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史上的"元年",新能源汽车的产出量得到了很大的突破,占整个汽车产业的比重也随之上升。根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8368辆,同比增长16.5%。201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一万辆,为12552辆,同比增长50%。201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1.75万辆,与12年相比增长了39.7%。2014年新能源汽车生产78499辆,比上年增长约3.5倍。

2、比亚迪新能源汽车2015年总销量是多少量

超过6万台。

2015年新能源汽车生产340471辆,销售331092辆,同比分别增长3.3倍和3.4倍。而比亚迪更是以超过6万台的年销量,稳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冠军。

在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4633辆和247482辆,同比分别增长4.2倍和4.5倍;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5838辆和83610辆,同比增长1.9倍和1.8倍。比亚迪2014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达到10925辆,与11月的7728辆销量相比环比上涨41.4%。

2014年四季度的新能源乘用车出现爆发增长态势。初步统计1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37137台,在高基数下仍增长1.6倍,环比11月增长50%。其中插电混合动力走势较强,销量达到9252台,而比亚迪唐的推出也给比亚迪新的增长动力。

(2)2014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扩展资料

2015年前11个月,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0797辆,已经超越日产和特斯拉位列冠军。而2015年12月,中国新能源车销量创下了37137辆的新高,比亚迪占据了其中的30%。比亚迪新能源车全年销量达到61722辆,坐稳了全球销量冠军的位子。

而2014年,比亚迪还在全球销量的第7位,再早的2013年则是第40位。

比亚迪新能源车销量大幅增长,归功于秦和唐的持续热销。具体到车型比例,在全年销量中,比亚迪纯电动车销量为8561辆,仅占14%,而以秦和唐为代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销量占据86%。

3、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

受补贴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大幅放缓

2014-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呈上升趋势,由2014年的8.39万辆上升至2018年的127万辆,占全国汽车产量比重由0.35%提升至4.57%。2019年新能源汽车实现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这是自
2009
年大力推行新能源汽车产业以来出现的首次年度下降,但随着退坡影响的边际减弱及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鼓励政策的推出,新能源汽车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在汽车大环境没有大改善的情况下,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维持向高品质、产品力为主要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从不同动力类型看,2019年纯电动汽车销量为97.2
万辆,同比下降1.2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为23.2万辆,同比下降14.39%。2019年新能源车受补贴退坡的影响,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低价冲击,下半年呈现大幅下跌趋势,但是纯电动汽车产销恢复比插混式混合动力汽车较好,全年产销基本与
2018 年持平。



新能源汽车市场依靠产品实力,北汽EU系列销量破十万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19年最后一个月以及全年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全年销量依旧是北汽新能源EU系列领先,并与第二名拉开大差距。北汽新能源成功将主销产品从略低的EC系列变成了EU系列,
EU系列2019年销量突破10万辆,为11.1万辆,较2018年增长244.17%。除了冠军北汽EU系列,依靠去年上半年较好表现的比亚迪以6.2万辆累计销量紧随其后。下半年上市广汽新能源Aion
S,最终也以3.2万辆累计销量进入累计榜单,也助广汽新能源完成了4万辆的年终销量目标。

对比2018年全年销量排行榜,2019年有更多的精品车型占据了前列,部分低端车型被同级别更优秀的产品所取代。2019年,新能源市场经历了补贴的巨大退坡,产品自身的实力越来越成为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行业政策预期向好,扩张速度仍较快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始于 2009
年的“十城千辆”工程,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先公共交通、后私人消费,从城市试点、区域试点再到全国范围推广的步骤稳步推进。通过使用财政补贴撬动社会资本,驱动产业快速发展,压缩行业导入期;同时逐步降低补贴金额,提升补贴门槛,标准持续细化,引导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并形成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补贴政策根据产业发展调整经历过以下三个阶段: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4、电动车行业往后还好做吗

电动车行业前景不错,肯定好做,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电动车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产销国,从市场占有率、企业数量和配套产业投资等情况看,我国电动汽车产业从导入期进入发展期的特征明显,进入重要的机会窗口期。
报告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生产37.9万辆,同比增长4倍,占全国汽车总产量的1.54%;从销售上看,根据数据统计,2015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33.1万辆,占全国汽车市场总销量也由2014年同期的0.25%提高到1.34%,约占全球总销量的1/3,超过美国和欧洲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第一大市场。
尽管我国电动汽车快速发展,但在价格和使用便利性方面仍与传统燃油车存在较大差距。价格方面,享受国家和地方双重补贴的电动汽车的市场价格是同级别传统车型的2倍左右,主要原因在于电池成本过高。

5、2014年产销规模近40万辆 低速电动汽车都卖哪儿去了

中国目前汽车保有量 ; 近年来,中国汽车保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保有量为4975万辆,2009年就达到6300多万辆,到今年底、最晚明年就能达到7500万辆的规模。 保守估计,我国汽车保有量达到4.9亿辆时,需求才会趋于稳定。届时,汽车的普及率也将大大提高,将达到每千人300辆。而目前我国汽车普及率仅为每千人50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的地位正不断上升。2009年国产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万辆和1364万辆,汽车产销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产量和销量分别增长48%和46%。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去年汽车保有量前三名;1、 美国 24600万辆2、 日本 近7500万辆3、 中国 6300多万辆

6、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

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不断实现新的突破。2014年,全年生产汽车2372.29万辆,同比增长7.3%,销售汽车2349.19万辆,同比增长6.9%,产销量连续5年保持世界第一。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我国能源需求供给的缺口越来越大。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年全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我国的石油资源短缺,石油进口量以每年两位数字的百分比增长,未来10~15年内能源缺口将达到60%。与此同时,燃油汽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的污染愈来愈严重,大、中城市80%以上的一氧化碳、40%以上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的污染以及20%~30%的含铅颗粒污染物均来自于机动车的尾气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是国家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能源和低碳技术,不仅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确保能源安全,有效控制气体排放、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本途径,更是着眼全球新一轮发展机遇,实现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和现代化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以电代油,减少排放,既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代表了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方向。加速推进电动汽车产业化进程,不仅能够促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和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升汽车生产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汽车工业技术进步,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是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振兴我国汽车工业的重大战略举措。

7、新能源汽车行情还能走多远

多年努力,中国电动车市场终于迎来井喷。
2014年1月至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5.7万辆,销售近5.3万辆。其中,前三季度,产量3.85万辆,销售量3.8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9倍和2.8倍。
从数字上看,中国的电动汽车正在迎来大发展,但是其在汽车市场的占有量依然很小,加之造价高、基础设施不完备、续航能力有限等一系列问题,新能源汽车前途也并非康庄大道。
卖 政策撬动 销售走高
无需点火,改成启动按键后,轻点油门,感觉不到一丝抖动,听不见熟悉的发动机轰鸣,汽车静静地飞驰出去。
这是记者在西安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秦”的试驾现场感受到的。
“秦”具有“双擎”动力,能爆发出479N·m的扭矩,最高时速可达185公里/小时,是前驱最快车型。
在西安比亚迪4S店,新能源汽车正卖得火热,来来往往都是来看自主品牌国产新能源电动车的销售之王——“秦”的,短短十几分钟内,已经有3位客户对此款车进行了咨询。据销售人员小董透露,“秦”这个月已经卖了150辆了。
“秦”的热销是有原因的。
省钱,是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特点。小董告诉记者,一公里普通燃油车耗油折合人民币五毛多,而新能源汽车在纯电模式下一公里耗电度数为个位数,折合人民币才二毛钱左右。
优惠多,是新能源汽车销量飙升另一大主因。在西安,除国家直接减免3万多的购车费外,市政府还补贴3万多元购车费,免除1万多的购置税,原价21万的“秦”如此算下来14万就可以买到手。同时,新能源汽车还能在西安两小时内免费停车,高峰时期可走公交车道,未来或将有1万多元的充电补贴政策出台。
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走高,私人消费需求成为2014年新能源车市场的最大亮点。陕西比亚迪的“秦”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1.4万辆,占全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30%以上,占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90%以上,这样的增长速度在传统汽车行业是罕见的。
而国产新能源车品牌,诸如比亚迪、康迪、众泰等的风头也盖过了上汽、广汽等传统的大车企,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几名。
在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崛起已被看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买 配套不健全 质疑声大
虽然销售成绩在逐步走高,但新能源车所占市场份额仍是冰山一角,不被选择的原因也很多。
新能源汽车多数为电动或油电混合式,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充电难。购买了混合动力车的李先生表示,开上新能源车后就像担心手机一样,经常怕没电,如果晚上电没有充满,白天还没有地方能随时充。尽管厂家声称理论续航能力为200公里,但因为空调等都要耗电,自己没有把握,都不敢怎么跑。
西安市虽然已经表示即将在城市热点地区打造便捷式充电桩,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市面上还没有动静,即使有也应该是“狼多肉少”,无法广泛遍及城市各个角落,难以满足普罗大众。而且由于远郊区县和周边县市缺乏充电设施,电动汽车仅靠公共充电桩也不能用于城际交通。
所以现阶段,在自家固定车位安装充电桩,晚上慢充,白天使用是个人使用电动汽车的主要模式。比亚迪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提供免费上门安装充电桩:“无论物业同不同意,只要有固定车位,我们就可以给你安装,这是优惠政策强制规定的。”但事实上,安装充电桩并非易事。记者了解到,一些小区物业并不“屈服”于优惠政策,因为固定停车位重新拉电线、埋线和协调,工程量十分复杂,会影响到小区正常用电,增加消防隐患;而一些老旧小区和旧城区居民因无固定车位,也无物业公司管理,因而难以申请安装。而对于没有固定车位的车主,就要每晚将电池带回家充满以供第二天使用,这样一来,开车就变成了一种负担,新能源汽车的优点就被“不便捷”统统盖过。
除此以外,新能源汽车本身还面临着重重地质疑。“电池是有损耗的,虽然官方说会终身保修,但花十几万买车,我不想开几年就没用了,”看车的答先生表示,“在电池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买新能源车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多,还是要慎重考虑。”
另一方面,电动汽车续航短是众所周知的缺点,在足电的情况下,电动汽车满打满算也只能跑70多公里左右,这和汽油车还有一段差距。可见,新能源汽车替代传统汽车的道路依旧相当曲折漫长。
求变 减少政策依赖 革新技术 降低成本
早在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就提出: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目标位50万辆;2020年达到200万,占全球销量的三成多。就目前数据显示,我国各城市新能源车指标完成疲软,距离2015年累计50万辆的目标相去甚远。
好不容易有所起色的新能源车市场,去年年末又刮来一阵凉风——新能源车的国家补贴金额将缩减。有关部委的通知规定,2016年至2020年期间,除燃料电池汽车外,其他车型补助标准适当退坡,2017年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补助标准在2016年基础上下降10%,2019年补助标准在2017年基础上再下降10%。
新能源汽车目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撬动行业发展的支点是政策扶持。在市场尚在起步阶段,补贴的缩水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更需自食其力。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车仍未达到大规模化的生产,核心技术没有突破,电池等零部件仍依靠国外技术,成本价格居高不下,车企距离盈利仍有距离。“我们的车是同类型里最高配置,就目前来说,亏本卖车是这个行业的常态。”在某新能源汽车广州销售总部的马先生告诉记者,“一旦补贴力度减弱,车企将面临更多挑战。”
根据目前新能源汽车的状况来看,有不少专家指出如果想要销量有所突破的话,需要国家出台更进一步的扶持计划。而此次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政策补贴的调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都不是利好。面对如此情况,一些新能源车企积极求变,在市场策略上改变方向,开始抢夺新能源车在公共交通领域的市场份额。还有不少企业发声将革新核心技术,重点着力降低成本。
新政策的凉风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新能源汽车离“春天”还有一段路要走,要确保市场可持续发展,就不能过度依赖政策。政府和车企只有将资金集中投入到技术创新,让消费者购买到高品质、高性能、完美售后服务的新能源汽车,才能实现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循环。


与2014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