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9-29 16:25:13

1、为什么我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

一是电动汽车各参与方的利益分配问题。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制造商和电力供应商各参与方的利益之争,由于各参与方之间缺乏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首先,电网公司与汽车企业在充换电站的建设上存在争论。优先发展纯电动车,然后配套建设充电站;还是先把配套充电站建好,以吸引用户购买纯电动车。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使得目前充电站建设较为滞后,一定程度上导致纯电动车产业停步不前。其次,汽车企业与电网存在电池运营模式之争。电网公司主推“换电”模式,汽车企业更乐意推“充电”模式。电力企业和汽车企业到目前为止很难取得共识,两者需要重新划分利益。此外,要想私人购买电动汽车成为可能,必须要在消费者居住地建立充电设施,充电便利与否直接影响着车辆的使用。然而,自用充电桩安装严重受阻于小区物业。据统计,去年北京市个人消费者所建的充电桩虽然只有1600多个,却涉及1300多家物业公司,几乎每建一个私人充电桩都要和一家新的物业去谈,情况纷繁复杂。这样的情况也不利于私人购买电动汽车。
二是电动汽车价格偏高,充换电设施建设与管理不完善。目前,虽然我国已经有几千辆电动汽车开展了示范运行,长安、奇瑞和比亚迪(58.75, 0.60, 1.03%)生产的混合动力轿车也已上市销售,但与形成产业发展所需的初始规模相比,现在的生产规模仍然很小,造成电动汽车的价格偏高,在不考虑国家财政补贴的情况下,对用户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且,与传统汽车加油的时间相比,发达的充换电服务网络设施基础建设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基本保证。目前,我国充换电设施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离电动汽车行业规模发展所要求的充电设施数量有着较大的差距。有数据表明,截至2014年,我国新能源(19.70, -0.93, -4.51%)乘用车保有量已经接近12万辆,但建成的充电桩仅有3万多个。充换电设施的不完善是阻碍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是电动汽车运营的商业模式不成熟。我国电动汽车现有商业模式有:融资租赁模式、定向购买模式、租赁与换电模式等。在当前的电动汽车商业模式中没有系统考虑各参与方行为及交互作用对产业链的影响,缺乏对适合我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的深入量化研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四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标准缺失及不统一问题。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涉及到汽车消费者、汽车制造商、电池运营商和电力供应商等多个方面,行业标准迟迟难以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电动汽车的推广。电动汽车相关的技术标准、整车标准、零部件标准、电池标准、充电设施标准等,应该是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由于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汽车研发企业没有一个可遵循的操作规范,导致目前参与的企业基本上是自行其是,这非常不利于电动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标准不统一还可能会造成消费者极大的困惑和不满,进而影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的商业化道路。因此,为了促进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应该尽快制定电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和电动汽车行业的国家标准。

2、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毕业论文 求提纲

品牌汽车发展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

3、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当前电动汽车以及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还有16个月补贴就要取消,现在市场化的进程已经开始,实际上电动车站在新的起点上。

87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针对我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作出了详细解读: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发展什么样的电动汽车?发展什么样的动力电池?

总结为四个问题:

第一,节能减排是电动汽车的宗旨。

第二既安全又节能的车才有前途。

第三是安全节能的车需要用什么电池?

第四是充分利用积分促进节能减排。

提高安全性、坚持节能减排宗旨,具体做法有四条:

一是积分与节能减排挂钩,进一步与纯电动车里程脱钩。

二是纯电动车微小型化,鼓励发展低速车,电池随市场来定。

三是发展增程式技术,用各种电动车。

第四是发展快充电廉价的磷酸铁锂电池或者是电池电容。

官W:华夏能源网

4、我国当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视产业发展的数量,不重视质量。但这也是产业发展必然的过程。产能扩张以顶替进口并考虑大量出口,一旦国内需求或者特别是国际市场出现问题就会受到重大影响。
二是产业链发展不成熟。上下游不配套,资源、能源控制力不够,国际竞争力弱。
三是产业经理人、产业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四是政策指导不深入,不够全面。

5、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就拿现在中国新能源产业中最具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来说吧,如果可以解决以下6个问题,那么新能源行业就可以彻底起飞了。
1、无法解决的里程焦虑
电池的上限决定了电动汽车的上限,无论把能耗管理系统和风阻做的多么出色,都只能锦上添花,而一味地增大电池也并不一定能带来良性循环,电池越大、重量越大、安全隐患也越大,同时,电动汽车的最佳续航表现是城市而非高速,一辆续航500km的电动汽车上了高速往往只能跑300多km,相比之下,燃油车要稳定且出色的多。
2、缺乏充电站
即使每300km只有1个加油站,对燃油车来说也不是大问题,而电动汽车则不然,以加油站和充电桩数量最多的美国为例,其加油站和充电桩的比例为1000:1,也就是说充电桩的数量需要提升1000倍才能达到现有加油站的数量,但这远远不够,如果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的比例无法做到1:1甚至更多,充电将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3、时间就是金钱
只需要3分钟的加油时间,就可以为燃油车恢复100%的续航里程,而电动汽车根据快充、慢充的不同则需要2-9个小时不等,即使通过快充并只冲到80%,也需要长达45-60分钟,电动汽车不是手机,充电的时候没有任何作用。
4、很少有人提到电池组维护和更换的费用
确实,电动汽车帮你省下了很多油费,但这并不意味着节省的资金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因为无论一辆电动汽车提供什么样的质保,电池的自然损耗都不在质保范围,那么当意外事故或完成1200次左右的循环时(锂电池的理论寿命),就必须要更换电池组,以特斯拉Model 3为例,不含税的价格为1315元/kWh,那么假如电池组为70kWh,总共需要花费9.2万元。
5、电动汽车也需要化石燃料
不可否认,电动汽车自身属于“0排放”,但这只是一种“污染转移”的手段,真正的电力产生仍然需要化石燃料,尽管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已经存在,但是只占了极小的一部分,煤炭、石油、天然气仍然是电力产生的必要资源,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例,大约70%的电力来源于化石燃料,这个比例在发展中国家会更高。
6、强悍的加速很有趣,但持续的高速才是实力
由于电机本身的优势,能够几乎0延迟地爆发最大扭矩,所以电动汽车拥有无与伦比的“零百”加速能力,但是这会消耗巨大的电能,而持续的高速行驶也会消耗更多的电能,这就使得高速工况下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大打折扣,所以电动汽车并不适合持续的高速行驶,但这根本不是燃油车需要考虑的事情。
不得不说,第4、5两个理由最令人无奈,燃油车经过100年不间断的发展和技术革新,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而电动汽车想要在短短的10年、20年内取代,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电池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否则这个瓶颈永远存在。


与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