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大众品牌对新能源汽车

大众品牌对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0-10-04 21:05:05

1、J.D.Power新能源车调查 上汽大众/蔚来第一

车家号的网友,大家好!今天选车网为您带来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最新消息,请点击关注选车网,第一时间了解最新的汽车资讯。

近日,全球领先的消费者洞察与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君迪)发布2020中国新能源汽车体验研究SM(NEVXI)。本次研究覆盖20个品牌的40款车型,结果显示,上汽大众插混第一、蔚来纯电第一。

J.D. Power中国区汽车产品事业部总经理蔡明表示:新能源汽车已经趋向市场化,品牌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传统新能源汽车,想要长久生存,需产品创新,同时还要提高产品质量。

据品牌与车型的研究显示,上汽大众获得插电混动车市场新车质量第一名,同时大众帕萨特PHEV 摘得主流插电混动细分市场第一,而自主品牌蔚来获得纯电动车市场新车质量第一名,蔚来ES6摘得中型纯电动细分市场第一。

选车君观点: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自主品牌,质量保证是永恒不变的话题。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大众朗逸新能源汽车?

你好,大众朗逸充电红色灯亮,这个表示正在充电,充满电后就变绿色灯了,提示灯。

3、现在大众有新能源的车了吗?

现在大众有新能源的车,新宝来和高尔夫都有新能源版本车子,但是续航公里数一般,也就是不到三百

4、大众理想的新能源汽车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新兴发展,它不仅符合社会环保节能的主题,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这也成为了各大车企的竞争的一大要点,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新能源汽车,是理想旗下的ONE车型,可以说它是独树一帜的,让我们来看看的它的优势何在。

高颜值的外观是必不可少,没有人会不喜欢好看的东西,车也不例外,而理想ONE是具备高颜值SUV的,硕大的前脸给人一种豪迈的感觉,反射式的大灯组合在夜晚使用的视觉效果极佳,可变的进气栅可以降低纯电动使用过程中的阻力。车身的线条流畅,气势上完全不输于同等级的车系,深色系的设计给人动感十足,底部的轮毂也有多项选择,车身的尺寸也让人非常满意。

内饰方面的设计给人一种在影院的气氛,最独特的设计是中控布局的大尺寸屏幕,像极了你在电影院看电影的既视感,且还带有娱乐性的屏幕,需要的性能多是多样,完全不带乏味可言。

动力方面,作为一台新能源的汽车,很多人认为纯电动的续航方面并不强,但理想ONE却可以为你解决这个难题,增程式的混动设计,带有大容量的邮箱和大动能的电池,续航能力是有所提升的,对比普通的能源车型来说,它还是比较有优势的,且在动力储蓄方面也是十分出色的。

综合来说,它作为一款代表性的新能源汽车,能在一定年龄拥有它也是人生中成功的一部分了,外观设计简洁大气,超强的续航性能和充沛的动力更是它的大亮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大众助力一汽集团新能源布局,2025年新能源占比40%恐成真?

进入6月底,到了车企们准备递交上半年销量考试卷的时候。虽然现在销量数字还没有最终出炉,但是车企自己心中都有本帐,好与坏均已了然于胸。

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战疫”导致众车企不能复产,工人不能复工,运输渠道封闭。人们不出门,4S店也被迫开始云卖车,第一季度汽车整体销量跌进近5年来的最低点,很多4S店销量“挂零”,一大批4S店退出,甚至倒闭,汽车市场哀嚎一片。

继6月19日阿贵看车推出《特别策划之上汽集团:危机沉浮,机大于危!》后,本期推出《一汽集团:哀鸿遍野中的坚守》,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位于长春的“共和国长子”2020年活得怎么样?

成效突显?逆势增长,营收盈利均表现突出

自徐留平2017年8月履新一汽集团董事长开始算起,其组合拳般的雷霆改革已接近三年。2019年改革成果初显,笔者认为,这或许是一汽集团在时隔五年之后公布营收利润的直接原因,毕竟终于可以拿得出手了。

2019年一汽集团共销售整车346.4万辆,同比增长1.3%,增幅高出行业近10个百分点;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4.4%,首次突破6000亿元大关;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长2.2%……虽说离一汽集团2014年最高净利607亿元还有很远的差距,但因自主板块表现亮眼,这多少也让徐留平缓了一口气。

从具体来看,除了已消声的天津一汽夏利和一汽吉林外,其他主流子公司中一汽奔腾、一汽红旗、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捷达)、一汽丰田均实现了正增长,仅一汽马自达不给力,下跌了16%。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主品牌表现尤为抢眼:奔腾年销超12万,增幅达33.4%;红旗首次突破10万年销量,同比增幅高达200%,成为佳谈。

然而,2019年已成为了过去,2020年在不确定中也过去一半。据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5月一汽集团累计销量达111.5万辆,同比增长7.1%,而这个数据是在一季度生产整车556948辆,销售整车607675辆,分别同比下降了27.6%和22.6%的情况下取得的。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解放品牌实现整车销售超5万辆;奔腾品牌和马自达品牌合计销量18226辆,同比增长27%;而红旗更是取得了15100辆,同比增长达133%……这一切显得特别亮眼!

尤其是红旗堪称今年车市的“奇葩”,哪怕是在下滑最严重的2月,其依然销售了3752辆,实现同比增长32.5%,1-5月累计销量达54600辆,同比增长了116%。随着有国产版劳斯莱斯之称的红旗H9等新车的上市,红旗今年要完成20万辆的目标也还是有机会的。

可以说,在这种态势下,一汽集团居然还能逆势增长,实属难得。然而2020年,作为其实现“831”战略目标(到2025年,经过八年的奋斗,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翻一番)的关键之年,也是落实“3341”行动计划的开局之年,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一汽集团更显无奈与任重道远!

革新图存?解除三大障碍以图整体上市

在哀鸿遍野中一汽集团还能坚守,这已经十分难得了。那如果说一汽集团最大的心病是什么,那一定是集团的整体上市。

为实现整体上市,一汽集团近年来大大加速了对资产的整合进程,特别是在2019年12月,一汽集团先后对一汽轿车、一汽夏利、一汽吉林进行重组、股权变更等。

其中,一汽轿车重大资产重组,商用车、乘用车板块分拆上市。2019年12月10日,一汽轿车宣布重大资产置换等多项议案获股东大会通过。资产置换完毕后,一汽轿车主业变更为商用车整车制造和汽车金融业务,一汽解放置入一汽轿车后,一汽商用车整车业务实现A股上市:一汽轿车成为一汽解放商用车的上市平台,大大增强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而作为上市公司的一汽轿车避免了主要业务与一汽其他单位从事的主要业务的同业竞争。

尤其是一汽夏利重组方案获董事会通过,进一步解除了与一汽轿车的同业竞争……

事实上,从2018年着手剥离一汽华利、一汽夏利等不良资产开始,至此,一汽集团已完成不良资产的全部剥离。也正是通过一系列的重组,一汽集团已初步完成了整体上市最后一公里的准备。笔者大胆地预测,通过这种化被动为主动的革新,一汽集团整体上市极有可能在2020年年度内完成。

风口突围?大众会助力一汽“飞”起来?

众所周知,作为国家第一批863新能源项目的牵头单位之一,一汽集团成立了电动车项目组。2017年9月,原一汽技术中心电动车部及原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新能源汽车分公司合并成立了一汽新能源开发院,具备全链条的三电系统开发和验证能力。

在2019年7月2日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徐留平表示将把“电动化、智能网联化、共享化、生态化”作为汽车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并预测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将在2025年达到40%,2030年达到60%以上。

这些年,一汽集团先后加强了与外部企业的合作,与滴滴、拜腾、百度、新特、博郡等公司达成合作协议,标志性事件是2018年7月一汽与拜腾汽车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然而。事实上一汽集团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鲜有作为。

好在大众与一汽深化了合作,在国内引入MEB平台布局电动化车型,今年年底两大工厂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车型将在国内投产,这对一汽来说是现在乃至未来五到十年最大的利好。更重要的是今年3月17日,大众CEO强调电动化进程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将按计划推进战略落地。基于双方的意愿,一汽-大众电动车平台投资将超过300亿元,国产地点选择在广东佛山,计划产能30万辆,首款电动车型ASUVe。

这对于起了个大早,赶了个大晚的一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布局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否则一汽集团2025年新能源产品占乘用车比例达40%将变成一句空话。毕竟就目前而言,一汽集团新能源车确实没什么拿得出台面的产品。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一汽集团的目标可谓是野心勃勃,在没有受到特殊“战疫”影响的时候,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但在影响尚不明确与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下的当今市场下,一汽集团要完成既定的战略与目标,可谓是挑战大于机遇。可以肯定,一汽集团要走的路注定是任重道远,挑战重重。

未来,一汽集团将上演什么的故事,我们也将继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大众汽车终于有一款续航里程拿得出手的新能源汽车了

提起合资品牌的纯电动汽车,感觉它们似乎是为了积分而来的。那低得可怜的续航里程,还不如自主品牌A00级微车。

如今,这个趋势或将被打破了。

日前,有媒体获得了一组大众ID.4的路试谍照,新车基于MEB纯电动平台打造,定位于紧凑型SUV。新车将于下半年亮相,明年上市。

新车最大的亮点就是续航里程方面的提升。据了解,新车将搭载最大功率为150kW的电动机,匹配容量分别为58和77kWh的电池组,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75瓦时/千克,NEDC工况下的百公里耗电量为16.2kWh/100km,续航分别可达400公里和555公里;快充模式下,可在30分钟之内将电量充至80%。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SUV和新能源,大众祭出决战中国市场的“两大利器”

在过去的一周里,大众汽车持续霸屏了国内外的媒体。

9月7日,大众SUV品牌之夜上,大众中国、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联合展示了品牌旗下所有SUV车型。13款在售的SUV车型不断变换阵型展示在媒体面前,蔚为壮观。

2019年,大众品牌在华累计销售423.36万辆,销量霸主地位无可撼动。作为中国体量最大的汽车品牌,大众汽车在SUV领域的布局正以疯长式的速度屠斩市场。

小型SUV途铠、探影,入门紧凑探歌、途岳,热门车型途观、探岳,以及途昂和顶级旗舰途锐,还有上述车型的轿跑SUV“X”版本,姑且不算以进口身份同步销售的Tiguan和各种PHEV拓展版本,仅仅是基础在售车型就多达10款,价格覆盖10万元到100万元区间。

就在当天,上汽大众正式发布了全新的途观X,这也就意味着,在完成了传统SUV构型的市场布局之后,上汽大众的SUV产品序列也开始进入到了一个更为细分的市场。

而就在两年半之前,大众品牌的SUV数量只有三款,直到2018年才开始在中国市场上发动大规模的SUV产品攻势。

但这对于大众来说,还不够。因为在行业的变革期,面对新四化趋势发展,大众品牌有着更大的目标与野心。

“我们通过现有的10款SUV打造了中国最具魅力的SUV家族。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至2021年底,大众汽车品牌SUV阵容将拓展到至少12款车型。不仅如此,届时我们还将会新推出4款来自ID.家族的纯电动SUV。”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瀚表示。

是的,在保住燃油车领域地位的同时,大众汽车要开拓新能源市场“大众的新目标是成为中国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如我们在整个乘用车市场和SUV市场所实现的一样。”

迪斯与马斯克:最懂你的人是我

按照冯思瀚的说法,大众汽车要想成为消费者首选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那必然要跟目前电动车老大特斯拉过过招。

两个巨头双方的互动也很有意思。在特斯拉的初期,上一任大众集团CEO穆勒当提及特斯拉时经常持以犀利的否定态度“特斯拉每个季度都会烧掉数亿美元,还随意解雇员工,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去哪了。特斯拉根本没法和我们比。”

而如今,随着特斯拉全球市值越来越高,产能得到释放,软件和自动驾驶技术持续拔高。大众集团现任CEO迪斯和高管们与穆勒的态度相反,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与特斯拉在新能源领域、技术上的差距,并毫不吝惜对特斯拉的赞美。

甚至,在大众集团内部还有“特斯拉追赶计划”,来缩小大众与特斯拉之间的软件代差。

而就在大众汽车霸屏国内汽车媒体的同时,大众汽车也屠版了国外的媒体。

9月8日,大众集团CEO迪斯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称,感谢特斯拉CEO马斯克到访大众。一个是传统企业的巨头,一个是新能源领域的巨头,同时被互视为竞争对手的两家能以如此和谐的方式洽谈,简直“活久见“。

在会面中,迪斯带着马斯克体验驾驶了它们真正意义上的首款纯电动车型ID.3。

在试驾中,迪斯对马斯克提出的问题知无不言,甚至是有关车型电池组和驾驶辅助功能等方面的详问。很难想象这是两家竞争对手之间可以出现的对话,另一方面,这也表明在新能源领域巨头面前,大众汽车所展示出谦虚与自信的大家风范。

体验过后,马斯克表示:“我认为对于一辆非运动型汽车来说,这已经相当不错了。”我想,有了行业老大的肯定,这对于大众集团来说一定是个有价值的鼓舞。

当然,两个行业老大的会面,会被外界猜疑是否未来有合作的动向。虽然随后迪斯在社交平台上否认了合作的这一说法,“只是与马斯克简单交流”,但是我们清楚的知道,在商业面前,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在未来的某刻谁知道两家会不会“牵手”成功呢。

毕竟特斯拉对软件授权、动力总成和电池供应是持开放态度的。而大众也不是没有和其他车企合作的先例。

 

冯思瀚与李想:道不同不相为谋

回到国内,吸引媒体的不止大众SUV品牌之夜,还有李想与冯思瀚的增程式技术之战。与迪斯和马斯克在国外你侬我侬的情形不同,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中国CEO冯思瀚和新势力品牌理想CEO的李想因新能源技术路线的问题公开开怼,使得双方关系变得紧张、尴尬。

9月8日,大众汽车在成都大众汽车举行的SUV产品试驾活动中,冯思翰在谈论起不同的电动车技术路线时,发表了对增程式电动车的看法,他认为增程式电动车可能并没有想象得那么环保,从单车角度看具备一定的价值,但从整个国家和地球的角度来说,这是最糟糕的方案。

与此同时,大众汽车集团(中国)研发部门负责人威德曼表示,增程式已经是过时的技术,发展潜力不大。

虽然这只是一家车企基于自家技术路径对于行业的认知和判断,并没有指名道姓,但是考虑到目前市场上仅有一家“死守”增程式技术的新势力品牌,理想自然坐不住了。

随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通过微博喊话大众,希望可以用李想ONE与奥迪Q7 PHEV来场能耗PK,用数据来说话。

在投身电动化领域的转化上,大众方面毫无疑问是动作最快,资金投入最多的整车厂商。早在2016年6月,在发布2025战略发布时,就将电动汽车视为战略的核心部分;2018年9月,大众还发布了“ELECTRIC FOR ALL”计划和MEB平台。其研发方向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动领域,所以其发表不看好增程式的观点并不让人意外。

目前,这场闹剧还没有收场,但从公开的信息上,我们可以了解到,无论是大众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还是理想采用的增程式电动技术路线,都是向纯电动领域过渡的权宜之计,只是截止目前,理想还未交出向纯电领域跨步的雏形。

有专家指出,增程式的确并非全新的技术概念,通用汽车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全球首款面向大众市场销售的增程式电动车“Volt”,而德国宝马公司也在随后的2014年推出了搭载了增程器的宝马i3。鉴于前车之鉴,两辆车的表现并不令人满意。

不过,作为过渡的产品技术,增程式技术方案并不无一点优点,在现阶段充电设施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增程式电动产品既拥有电动车的安静、操控好优点外,同时让用户没有了续航烦恼,解决了目前的用户痛点。

事实上,无论是哪种声音,是选择大众的插电式混动技术,还是增程式技术,都是每家企业对于电动化时代不同的理解,所选取的不同技术路线。归根结底,都是为了自家长远利益所作出的判断。

值得肯定的是,冯思瀚提出此番引发争议的问题背后,如何保障未来车辆节能减排、环保问题,才应该是我们思考的侧重点。

结语

奥威尔在《1984》中有一句话:“谁掌握了过去,谁就掌握了未来。”在中国市场,大众汽车掌握了过去与现在。截止今年8月底,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累计销量达到了217万辆,依旧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而在新能源浪潮带来的巨大跌变下,大众汽车能否继续保持领先,完成“大象转身”,进一步掌握未来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一汽大众新能源汽车有什么新车?

你好,根据一汽大众厂家的目前销售信息,一汽大众在售车型中新能源汽车不算多,目前大部分都是传统燃油车,一汽大众在售车型中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有:一汽大众宝来纯电、高尔夫纯电等车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用!

9、怎样打消目前大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顾虑?

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仍有许多顾虑。如何打消目前大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顾虑还是需要从车辆的在使用的时候,如续航里程短、电池不耐用、充电不方便,电池安全等传统短板和痛点上面去进行分析。

首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续航而言,车辆的续航目前基本上现在在400公里到500公里左右的续航,但从长途出行的角度上面去看,就目前情况来看,充电桩等基础设施是没法满足要求的。就算是有合适的充电桩,那么在充电的时间上面来说,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时间也需要很长。所以需要打消充电上面的顾虑,就需要加强基础建设的力度,其次提高车辆的充电速度和充电技术。

从电池技术上面来说,在冬季的时候,电池的续航里程大多会大幅缩水。新能源汽车采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电池,以三元锂电池来说,在低温的时候会出现电池的续航里程降低的情况,在冬季低温0-5度的气温下下,大约是夏天的90%左右,有下降,但还不太明显。更靠北方的地区,下降的会更多一点。

其次就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也提出质疑,起火、自燃事故时有发生,安全这一项指标若是达不到,就更别谈打消新能源汽车的顾虑了,综合来说,除加速建立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外,对于电池的技术是否可靠、安全性,续航里程等各个层面。也就是说,能够满足这些消费需求的电动车,则能打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顾虑。


与大众品牌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