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马云长安新能源汽车多少钱

马云长安新能源汽车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0-10-05 20:33:00

1、为什么说取消了补贴,新能源行业才能活得更好?

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已经不足曾经的一半,无数小厂商黯然退市,A00级市场濒临灭绝成为了当下最现实的背景板;发改委拍板,2021年彻底取消所有补贴,提前宣布了这个巨大红利行业哺乳期的终结,车企怨媒体哀。

断奶不可怕,只会吃奶才致命

无论是国内还是海外,新能源汽车行业皆处于婴儿阶段,虽然举步维艰但同时也是绝佳的时机,传统汽车行业落后数十年绝不可能一时间完成追赶,这时处于同一起跑线的电动车,就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对于补贴的退坡效率更快,选择在2020年彻底撒开了“孩子”的手,而一切对于特斯拉来说毫不慌张,一方面降价补回消费者价格落差,一方面推出新车来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即便是连年亏损,特斯拉的盈利也只是时间问题。

很显然特斯拉不仅会吃奶,更会断奶。反观国内市场则显得非常慌张,小鹏、北汽新能源等主流车企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涨价,还有大量车企在观望状态。上汽集团董事长陈虹更是在两会上直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仍以政策驱动为主,市场驱动力不够强。到2020年购置补贴取消后,若无其他政策跟进,很可能导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40%左右的“断崖式”下滑。纯电动汽车受到的冲击尤其大,市场份额可能下滑50%左右。”

但其实,从整体的大环境下来看,国内要远强于美国,光是一线城市不限行、不限号的巨大优势就为电动车市场带来了海量的车主。

垃圾,就应该分类回收

国内的电动车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瞄准了时机准备好好大干一番的新势力们;再者是赶鸭子上架,不得不被迫转型的传统车企;而最后便是那些借着造车名号骗补的行业垃圾。

补贴结束之后,垃圾得到了分类,A00级车也丧失了市场,与其说是优胜劣汰,不如说是国内新能源市场终于拉开了序幕。大浪淘沙之后,谁在裸泳,谁又是真正有实力的玩家,一目了然。

正如马云所说,有些企业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没钱,而恰恰是因为“太有钱了”,与其这样磨磨蹭蹭投鼠忌器,倒不是背水一战来的实在。

2、恒大许家印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车?

提及恒大这家公司,或许网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房地产”。但大家也都知道了,连马云都给我们说了,未来中国的房价很便宜,所以,恒大也不得不开始转型行业这么多,被许家印看上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今日有媒体爆料:位于郑州航空港区黄海路与孙武路交叉口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工作组已于3月2日落地,包含恒大汽车组装厂和锂电池厂,预计占地2000余亩,项目将于4月奠基、6月开始动工。此举无疑又能推动郑州的一个经济点了。实际上,当年恒大是投资了贾跃亭的FF91。但是最后双方闹得是很不愉快。贾跃亭说恒大心怀不轨, 就是想占据FF91的中国控制权,而恒大方面则表示:贾跃亭方面完全就是用钱如流水,且没有用账的明细。

最后双方是闹上了法庭,贾跃亭拿了前,恒大则获得了南沙的一块地,为此网友们表示:估计这二人就是演戏呢,看傻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很多网友都表示:恒大应该不会用心造车,搞不好是圈地,还得继续造房子!

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正好迎合许家印布局的高科技 产业,即可补齐恒大的科技短板。高科技、智能化、新能源是国家推动的蓝海市场,未来十年的产业布局,正在大船上瞭望新航向的许家印怎么能错过这一时代机遇呢?要知道,如果我们现在把智能手机和电脑看作一个入口的话,那么未来音箱以及这个汽车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入口了。

再者,大家看看王健林的万达,万达这些年表明上是在卖卖卖,为此很多人都说万达不行了。其实人家万达目前正在从一个重资产的产业转向轻资产,就连王健林自己都说,房地产是挣钱,但是这个名声不太好,所以,对于许家印来说,为恒大布局高科技产业,那是势在必行阿。但我觉得,许家印还要感谢一下贾跃亭,如果不是恒大和FF91闹翻了,或许恒大还真拿不出这么大的决心来造车把。

3、或因为疫情?今年开年,车企高管更替明显少于去年同期!

常言道,换帅如换刀。或为了追求新年新气象,或因为自身组织架构定期调整的需要,每年的开年头两个月都是车企换帅的“高发期”。

还记得2019年刚开年的时候,包括吉利、北汽同日调整组织架构大规模人事换防、戈恩事变后日产高层频繁变动、观致引入日本高管团队、郑刚从北汽新能源辞职、魏燕钦加盟华人运通、罗思博担任神龙汽车总经理……

2019年车企高管人事变动潮随之开启,据统计整个2019年有多达83位车企高管进行了履新。

而迈入了2020年,除了丰田和东风悦达起亚在去年年末就已经定下了今年的高管定期更替计划之外,今年前两个月就只有本田中国宣布了现任本田执行董事兼欧洲地区本部长井上胜史接替水野泰秀出任本田中国本部长。据悉,该人事任命将于2020年4月1日正式生效执行。

仿佛在疫情肆虐的特殊时间,车企都采取了“以稳为上”,每年“传统”的车企高管变动潮也并未到来。

然而,这片宁静终于在近日被打破。

天际汽车和极星两家车企先后宣布换帅。这究竟是2020年车企高管变动潮的正式开启,还是特殊时期的特定个例?

四天之内,两家车企宣布高管更替

2月28日晚,天际汽车宣布,陈敏出任天际汽车首席营销官(CMO)一职,全面负责市场与传播、销售与新零售、大客户战略、售后服务及移动能源业务,该任命已于2020年3月1日起生效。而原天际汽车董事、联合创始人、CMO向东平因个人原因卸任。

新任天际汽车首席营销官(CMO):陈敏

对此,天际汽车认为,履新的天际汽车CMO陈敏在汽车行业耕耘30余年,在汽车销售、物流、供应链、新能源汽车产业运营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取得了出色的成绩。陈敏履新将为天际汽车市场营销和服务体系建设注入新活力。

四天之后。

3月2日,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极星(Polestar)在上海宣布,自2020年3月16日起,高竑将担任极星中国区总裁,向极星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Thomas Ingenlath)汇报。原极星中国区总裁吴震皓调任沃尔沃汽车亚太区,负责战略和业务统筹相关工作。

新任极星(Polestar)中国区总裁:高竑

对于这一全新任命,极星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英格拉特表示:“高竑对中国消费者和电动汽车市场具有深刻洞察,同时在跨国销售公司体系多个岗位拥有成功经验和卓越领导力,在极星发展新阶段,我期待高竑在中国战略市场与团队一起开拓新篇章。”

换帅的两家车企,竟有相似之处?

虽说四天之内前后脚官宣换帅,存在着一定巧合。但如果仔细来看,两者多少还是有着一些相似之处的。

相似一:都面临着品牌或产品推进迟滞的问题

先看极星。作为沃尔沃和吉利所共有的这家电动高性能汽车品牌,极星在2017年10月宣布了正式独立。独立之后,其品牌宣传力度较为不足,计划与各地经销商共建的Polestarspace独立汽车零售网络也姗姗来迟。

第一家Polestar space零售体验店于独立运营两年后的2019年10月才在北京侨福芳草地正式开业。

而品牌已推出的两款产品极星1和极星2,其市场影响力有限,尚未形成成体系的产品矩阵。加之,产品核心竞争力依然停留在设计和理念上,能够吸引的消费群体仍属小众。

品牌虽然独立,但车型上依然难以摆脱沃尔沃的身影,许多元素和沃尔沃有着高度的相似,给人以并未完全“断奶”的印象。

好在近期推出了全新的纯电动4门GT轿车极星Precept,此举或将助力其摆脱人们的固有认知,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而天际汽车的情况仿佛更为严峻。

众所周知,产品的量产交付对于天际等造车新势力意味着“活下去”的可能性。也是摆脱人们对于造车新势力“PPT造车”固有认知的基本判断标准。

而作为天际品牌的第一款产品,天际ME 7在2018年广州车展全国首秀之后,便从此没了声音。2019年整整一年也没有等来它实现量产交付的声音。

据悉,天际ME 7将于2020年实现量产交付,然而疫情所导致的企业停工停产,不知道会否对其量产交付计划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二:新帅都有大众背景

天际自不必说,其品牌的建立就有着浓厚的大众背景。天际汽车的核心成员全部来自上汽大众。

此次出任首席营销官(CMO)的陈敏,此前在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担任高级总监。并先后在上海汽车发动机厂、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等企业的供应、销售、大客户业务线、集团业务运营线担任重要职务。

而作为原极星中国区总裁吴震皓的继任者,高竑加入极星前曾是大众集团(中国)负责集团销售规划的高级总监,还在大众及宾利等多个品牌担任过销售、经销商网络发展等高级管理职位。

由此可见,对于新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发展,两家车企其实更加在意其高管的传统车企履历。也避免了人们对于许多新品牌掌门人实则为“跨界”人士的诟病。

两个相似之处,后者可以说是巧合,但前者确确实实是当下两家车企的真实写照。自然也成为了两家车企换帅的重要原因之一。

会否拉开车企高管人事变动潮?

马拉车市认为,至少短期内应该不会。由于这场突发的疫情,造成了所有车企都延迟复工复产。而从国家层面所传递出的信息显示,汽车产业作为关乎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其受关注程度自不言而喻。

而车企当下的重心,是如何积极应对此次事件的影响,从而快速恢复到原有的工作轨迹上去。那么高层人员的稳定,一定是大多数车企所看重的。

当然,也不能排除一些车企把此次疫情看作是发展的契机。从而采取一系列的激进措施,此时换帅就有了一定的可能性。

其次,由于自2018年开始的车市行情动荡,大多数车企在近两年内都已经完成了高管的更替。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车企高管履新人数多达160位,2019年有83位。

这也意味着多数车企都已经完成了最近一次的“更新换代”。而履新后的高管往往都具有一定的考察时效和施展抱负的时间。对于任何一家车企而言,频繁换帅并不一定都是好事情。

巴菲特曾说过,一位因业绩辉煌而闻名的经理人去执掌一家因业绩不佳而闻名的公司时,不变的将是这家公司的名声。这也说明了一家企业要想有质的改变,往往需要的是企业本身的更新,跟高管其实关系并没有那么大。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在去年也曾公开表示,前几年很多中国企业犯了一些错误,就是做企业的人以为自己也会是一个好投资者,其实做企业跟做投资是两回事情。“很多做投资的人也以为自己能当企业家,经常换CEO,这是愚蠢,其实这是两种不同的技能。”

频繁更换高管,实则意味着公司在战略上的摇摆,而在行业下行时候想“翻身”革新,更需要多一点耐心和坚持。

马曰:

或许两家宣布换帅的车企都有自己不得已的原因,或是本就有此调整计划,只不过在按部就班地进行。这并不能说明,换帅大潮就此拉开。再加上疫情的出现,使得更多的车企有了时间去重新审视自身的战略,而高管们也在实时调整自己。此时多给他们一些时间,比盲目地换帅或许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帮助。

疫情终将过去,而车企的发展前路仍将继续,到底是以稳为上,还是积极求变,可能需要各车企好好衡量一番利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马云长安新能源汽车多少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