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年规定纯电车的电池容量密度要达到多少?2019年又提升到多少?
在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方面,2019新政提高了纯电动乘用车、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货车的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门槛要求。
其中,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135Wh/kg,纯电动货车装载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125Wh/kg。
以下为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要求(2019版与2018版对比):
纯电动乘用车160Wh/kg及以上获1倍补贴
纯电动乘用车方面,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从不低于105Wh/kg提高至不低于125Wh/kg,提升了19%。由于门槛值有所提高,新政对补贴系数也进行了重新调档,从4档调整为3档。
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25(含)~140Wh/kg的车型按0.8倍补贴,140(含)~160Wh/kg的车型按0.9倍补贴,160Wh/kg及以上的车型按1倍补贴。也就是说系统能量密度低于125Wh/kg的动力电池将会被淘汰出局,相应的车型不能获得补贴。
据电车资源统计,2019年第1、2批推荐目录的74款纯电动乘用车中,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低于125Wh/kg的有3款,这3款车型将不能获得补贴。
在125(含)~140Wh/kg的也较少,有4款。绝大部分能达到140Wh/kg及以上,共有67款,占比达90.5%。其中,在140(含)~160Wh/kg的有45款,占比60.8%,能获得0.9倍补贴。
在160Wh/kg及以上的共有22款,占比29.7%,也就是说在这两批推荐目录中,这22款车型能获得1倍补贴。
在不考虑度电补贴上限的情况下,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将如何影响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
示例:纯电动乘用车单车补贴金额=Min{里程补贴标准,车辆带电量×550元}×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调整系数×车辆能耗调整
2、现在电动汽车慢慢发展,那么电动汽车能通过后续增加电池
电动出租车更适合换电模式,这个比较显然,主要原因在于换电模式可以保证运营时间,而电动出租车电池能量较小,一般在26kWh左右(E6除外),成本在10万元左右,换电站运营方相对可以接受,在此就不详细分析了。
电动私人领域,换电模式更是困难重重:(1)如果换电模式实行,最大的受益方是电网、电池企业,而整车企业就会沦为零部件企业的附庸,原因是电池成本较高,现阶段占整车成本40%左右,电池由换电站运营方购买,整车企业只有整车的微薄利润,这势必会导致整车企业的集体抵制,推广阻力相当大。(2)试想一下你自己的私家车的电池不是你自己的,需要靠租赁来获得,就相当于你的手机,你只能用这一次电,然后需要去另一个地方换一个电池再用,对于用户体验方面的问题显而易见。故我个人更倾向于私家车个人充电,暂时的技术水平只能沦为代步工具车,要想长途旅行还是需要结合传统燃油车,现阶段普遍认为电动私家车暂时只适宜作为家庭第二辆车
1、我国从“ 十五”时期开始实施新能源汽车科技规划,“863”项目共投入20 亿元研发经费,形成了以纯电动、油电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三种共性技术为“三横”的电动汽车研发格局。共计200 多家整车及零部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3000 多名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了电动汽车专项研发。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取得明显进展。已形成上千项专利,并开发出了多款电动汽车样车。其中,比亚迪、奇瑞、长安等企业的插电式和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已具备上市销售的条件。 2.、三大关键技术初步具备支撑发展电动汽车的能力 发展电动汽车的关键在于我国企业能否掌握核心技术。电动汽车的关键核心技术有三个:一是动力电池,二是电机,三是控制系统。其中,动力电池最为关键,其性能指标和经济成本决定了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进程。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居国际先进水平,电池产业基础雄厚,但需要解决一些薄弱环节。我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国际先进水平比较,总体水平相当,比亚迪、力神、雷天等企业开发出的镍氢和锂离子两种类型、多个系列的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功率密度( 能量密度、功率密度是指单位重量的能量和功率,前者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和重量,后者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等主要性能指标居国际先进水平。电催化剂、复合膜、双极板等关键材料也取得重要进展。
在我国,低速电动车并没有受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主管部门的明令禁止,但是由于通常使用铅酸电池(行业门槛低、起点低、环境污染较大,易使得附近居民血铅超标)并非新能源锂电池,且低速电动车续航能力有限(通常一次充电续航50~80km),所以并不符合国家工信部《纯电动乘用车技术条件》中有关“质量分配”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也不属于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纯电驱动汽车工业转型主要战略取向中所鼓励的对象。
当前,我国的低速电动车正处在一个迅猛且无序的发展状态,其中发展最快的省份包括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
随着一、二线城市的传统汽车逐渐饱和,三、四线和广大城乡结合部等区域城市逐步成为新的市场。乘用车正逐步向三、四线城市普及,而广大的城乡结合区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道路交通状况的完善,对交通便捷的需求增大。当前低速电动车的售价较低(通常在3万~5万元),续航里程满足基本的需求(通常是50~80km),购置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均显着低于传统汽车。当前,大部分省份的低速电动车不用上牌、无需驾照,给年纪较大而又有购车需求的人节省了大量的考取驾照的时间,具有很大的便捷性。研究部认为低速电动车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2012年,我国45~69岁的人群有3.26亿,占总人口比重约29%。
3、电动汽车换电模式是必然趋势吗,这几家公司坚信不疑
在前面的文章中,我们给大家分享了力帆汽车、时空电动(伯坦科技)、北汽新能源(奥动新能源)以及蔚来汽车的换电模式。我们提到,力帆汽车的换电模式主要是以较大的能源站为主,它不是一个较小的换电站。力帆的一个集中能源站,比一个加油站还大,它是包含了很多很多功能的一个场所,整个建筑有3层,分别用于存储电池,换电等等,各自有各自的功能。
我们从力帆的这个能源站设计和布局来看,他根本就没有打算做小型化普及化的这么一个站点,他而是要把这个站做的非常的大,以这个为核心,进行四周的扩散,比如说他的移动能源车,分布式换电站啊之类的。
他这个站的话是不可能普及大规模铺下来的。可能一个城市,有几个比较大的集中能源站,然后再分布一些较小的分散站点就行了。从运营的对象来说的话,力帆的这个用户群体,还是他自己旗下的出行公司,盼达用车。力帆的电池是采用了分箱换电,他这个分箱是分得非常的小,他的一个电池是可以手拎动的。
整个车的话,可能需要8个左右的电池,不同的车型,当然这个是不一样的,所以他这个就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不同的车型还可以使用不同数量的电池,改变数量就可以满足各种车型。换句话说,这个站是适用于各种各样的车型的。当然,力帆由于经营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对于这个换电站的运行状况的话,他跟别的几家公司不一样,别的公司各种造势,而力帆的换电站除了在当初建立的时候,有过一些广泛的消息之外,后来基本上就没有消息了。而且,实际上从2018年开始,力帆换电就没有太多的消息了。
然后呢,就是时空电动的换电模式了。时空电动的换电,是从杭州开始的,他现在主要的运营地方也是在杭州。从方案上来说,时空电动的方案也是分箱换电,但是跟力帆的还不太一样,力帆的分箱换电他分得非常小,所以它的电池就能塞到引擎舱啊,座椅下面啊,这些位置。而时空电动的分箱分得相对要大一些,一个车的话2~3个电池就够了。刚开始电池能量密度低的时候是一个车放了三个电池,现在能量密度提高,其实一个车放两个电池就够了。
从换电站的规模来说,时空电动也采用的是比较集中一点的方式,没有那种快速建站啊,不占空间的那种趋势。而且实际上,时空电动的这种方式的话,它主要的换电方法还是半自动的更换。有机械设备助力的情况下,人工去操作这个机械设备,让这个机械设备,去给电动汽车换电,从车辆的底盘的两侧,也就是门槛的下面抽出或者插入电池换电。
当然它也有一些全自动的换电方案,不过在实际运营中的话,他还是选择了手动的方式,或者说我们叫半自动的方式,这可能和它的一些自动化的运营成本啊,或者是可靠性有关。
再然后就是北汽新能源。北汽新能源的话,它的用户群体也主要是出租车,他现在只有一款车可以换,就是eu快换版。虽然目前还是在为出租车服务,不过,北汽也确实有针对个人用户换电的规划。当然,从北汽的这个擎天柱计划来看,其现阶段还是以这种公共的出行为主,个人用户的话还是没有立即进行推的。
蔚来汽车,蔚来汽车它本身是一个定位中高端的车企,所以它是没有出租车或者网约车这一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蔚来是唯一一个针对个人用户的换电公司。
实际上从这4种方案来说的话,力帆和时空电动提出的“分享换电,电池标准化”,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这种标准化能让电池是可以适用于多种车型的各种各样的车,不管是我家的车还是你家的车,都是可以用同一种电池的。
不可辩驳的是,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的模式确实是比电动汽车充电的模式更快捷,电能补充的时间更短。但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电动汽车换电一直没有得到普及和发展呢,很大程度的原因就是,电动汽车的电池不能标准化,每一家车企的电池的形状、接口各不一样,没有哪一家的电池是可以换到另一家的车身上的。
而我们从燃油车的情况来看,燃油是由除车企和电池厂以外的第三方公司提供的,比如中石油,中石化。他们的油是通用的,不管是北汽的车还是上汽的车,他都可以去任何一个加油站加油,而我们的换电呢,蔚来的车只能去蔚来的换电站换电,北汽的车只能去北汽的换电站换电。如此,各个车企就不得不在各个城市建立多个自家的换电站,那么合起来需要的换电站是非常多的。
当然其实从这里面我们是可以看出来,换电的话最好是由第三方的公司来做,不是车企也不是电池厂,而是一个能源服务公司。这个能源服务公司呢,就像加油站,他负责来制定一些油号,油的标准就是电池的标准,适用于大中小三种车型。因为很难使用一种电池就统一各个车型,要指定可以指定三个左右的型号的标准电池,这些电池可以适应各种各样的车型。而这个公司呢,也来推广换电站,但是他那个站是通用的,任何一个车企的车,只要照他这个标准来做,那么它就可以在这个换电站来更换电池,如此一来,换电站的普及就会变得容易得多,推广的速度也会更快,换电的阻力也就会更小。
换电模式盘点-力帆的分箱换电,能源站与移动能源车
换电模式盘点-伯坦时空的分箱换电和车电分离模式
换电模式盘点-唯一争对个人用户的换电业务
换电模式盘点-北汽新能源的“擎天柱”换电计划
换电模式盘点-最近半年的换电推行工作动态
@电车换电说,专门分享一些电动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电池更换方面的信息和资料,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电动汽车的电池 能量密度上有没有突破?
同等 情况下电池密度大意味着充电多,同等情况下就意味着的车辆续航里程大。
5、纯电动汽车续航未来能否持续大跨度突破?
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目前主要是取决于所配置锂电池组的容量,而锂电池容量又取决于锂电池单位电能比的大小。从目前科技进步速度来看,新型锂电池是完全有可能产生巨大突破的,届时续航里程在1000公里都会是很普遍的事情了,期待在2025年之前会出现这样的突破。
6、这几年,电池能量密度到底提升了多少?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政策导向还是非常明显的。电池能量密度的变化就是非常直接的体现。下面是这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中对于不同等级的电池能量密度的补贴系数。从图中可以发现,2017年电池能量密度的门槛值为90Wh/kg,而到了2018年,这个值就变成了105Wh/kg,而且系数只有0.6,想要补贴系数到1的话,就必须达到120Wh/kg以上。到了2019年,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门槛值要求就变成了120Wh/kg,而且补贴系数只有0.6,想要补贴系数到1的话,就必须达到140Wh/kg以上。
假设某款纯电动汽车基准补贴为3万,百公里电耗系数为1,则以2019年国家补贴政策为例,针对不同的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我们来做做一个简单分析。
1. 如果能量密度为120Wh/kg以下,则补贴直接为0;
2.?如果能量密度是130Wh/kg,则补贴为1.6万;
3. 如果能量密度是150Wh/kg,则补贴就有3万;
4. 如果能量密度是是160Wh/kg,则补贴就有3.3万。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补贴力度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同时,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越大,则意味着相同底盘空间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动力电池容量,从而就可以或者更长的续航里程。这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还是非常关键的技术指标。
小结
前几年国家补贴政策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是起到了非常明显的导向作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在这几年的变化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当然,高能量密度也意味着更高容量的电池包,从而可以获得更长的续航里程,提升纯电动汽车的终端竞争力。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新能源汽车相关的行业资讯,欢迎点击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如何兼顾?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似乎无法兼顾能量密度与安全,以低成本合理密度扩容应该是正理。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总是成反比的,单体容量密度的提升与实际使用的冲突表现大致如下。单体能量密度提升10%,循环重放次数减少20%。单体能量密度提升10%,充放电倍率降低35%左右。单体能量密度提高10%,运行温度约提高20%。
能量密度的提升对使用寿命、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均有明显影响,密度稍微提升一些则电池PACK(成组布局封装等)则要面对更严峻的考验,尤其对充电模组的均衡能力以及散热系统要求更加严格。在充电时各个小组电池电流要平均,否则形成的电场强度不一则有可能造成局部电池组高温,同理高倍率放电也要考虑这一问题;再者高密度电池组重放过程都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散热系统概率性出现问题等同于自燃的概率。
目前单体能量密度最高的是某拉使用的某下镍钴铝电池,为了提高单体能量密度这种电池的镍含量相当的高,所以即使用了循环反应稳定能力更强的铝元素也无法保证稳定;结果导致了充电以及极限驾驶过程中电池组会出现局部过热,一旦超过冷却系统的能力范围则会出现热失控导致自燃,这一汽车品牌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自燃概率最高且没有之一。
所以盲目的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本就是钻牛角尖,PACK很难做到稳定的控制温度以保证安全,所以使用合理能力密度并降低电池制造成本,能提高电池组容量才是理想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用回铁电池。
铁电池指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虽然略低一些但是稳定性非常高,能经受严格碰撞挤压、穿刺和高温试验能保证无爆燃的电池正是铁电;而且这种电池的制造成本理论上比镍类锂电池低⅓甚至更多,容量低一些但可以用扩容的方式补偿,重点是能以同样的成本补偿出多得多的容量,何乐不为?
至于扩容后对重量的增加并不是大问题,扩容后可理解为电动汽车从单人代步变成满载,百公里电耗就算多3kwh/100km;而100kwh的容量的镍类电池假设成本为15万,同样的成本假设能安装150kwh的铁电池,前车百公里电耗20kwh能行驶500公里,后车百公里电耗23kwh能行驶652km,还有疑问吗?
8、2020 年第 5 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 电池能量密度刷新纪录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 年第 5 批)正式公布,在经历了2 天的多轮新车轰炸后小编还没回过神来,这新一期的推广目录又来了。相比上一期而言,这一期的重磅新车虽然没有那么多,但还是出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小车以及备受关注的还没到来的新车。其中有刚刚上市的广汽新能源 Aion V 以及截止目前电池能量密度最高的 极狐 ARCFOX α-T ,还有长得颇像保时捷 Macan 的奇瑞 eQ5。看来如今车企不仅从技术上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还从外观设计上试图占据市场的制高点,让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信息吧。
几何 C 或将添新版本,续航达 550 km
作为几何家族的第二款车型,相比此前曝光的 400km 和 520km 两个版本,这次在推广目录现身的是 NEDC 续航更长的 550km 版本。新车尺寸为长 4432mm / 1833mm / 1560mm ,轴距为 2700 mm,定位紧凑型纯电轿车。据悉该车开发自吉利 GE 2.0 纯电平台,前脸采用几何家族的封闭式设计,同时侧面跟几何 A 一样也采用了隐藏式的车门把手设计。或将搭载一台最大输出功率为 150kW 的电动机,相比几何 A 的 120 kW 要来的高一些。
能量密度高达 194.12 Wh/kg ,极狐 ARCFOX α-T 补贴后预售价 28 万元起
据悉 ARCFOX α-T 或将定位于纯电动中型 SUV,新车尺寸为 4788/1940/1683 mm,轴距为 2915 mm。而在这次申报中,令人瞩目的便是其高达 194.12 Wh/kg 的电池能量密度,应该是目前量产车型中最高的了,其 NEDC 续航里程达到了 653km 。而另一款同时申报的车型,能量密度则达到了 187.47 Wh/kg ,官方 NEDC 续航为 480km 。搭载了来自北电爱思特的三元锂电池。
极星 2 补贴前官方售价区间为 29.8 - 41.8万元,NEDC 续航达 450km
据悉,极星 2 目前已在路桥工厂正式下线,该车将于今年年中对外交付。新车共分为量产版和首发版两个版本,其中量产版售价为 29.8 万元起,首发版 41.8 万元起。首发版目前在官网已经可以预定,订金 2 万元。其中售价为 41.8 万的首发版在年中可以开始交付,而入门型号以及中配型号,预计将在 2021 年中开始交付。新车搭载了前后双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最大功率达 300kW,最大扭矩为 660Nm,零百加速时间为 4.7 秒。
Aion V 补贴后预售价 17 万元起,提供三种续航供选择
昨晚广汽新能源埃安 V 正式发布,该车基于广汽 GEP 2.0 打造,补贴后预售价 17 万元起,续航提供了 400km(60 标准续航版)、530km(70 长续航版) 以及 600km(80 超长续航版) 共三款车型供选择,并提供了 80 kWh 与 73 kWh 两种电池容量。而这次在推广目录现身的便是其 530km / 600km 续航的版本。
爱驰 U5 现身推广目录 ,503 km 续航版本与现款相比能量密度下降
爱驰 U5 补贴后售价为 19.79 - 29.21 万,前阵子官方也宣布了保价政策,表示旗下爱驰 U5 将保持现有补贴后售价不变,但政策有效期并没有明确表明。从最新的信息来看,NEDC 503 km 的能量密度信息相比原来的 181 Wh/kg 下降到了 172 Wh/kg 但是续航并没有变化,电池依旧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
哪吒 U 现身推广目录 官方 NEDC 续航 401km/501km
哪吒 U 外观上基本延续了 Eureka 01 概念车的设计,其车身尺寸为 4530/1860/1628 mm,轴距达 2770 mm。封闭式前脸加入了 IME 互动呼吸灯,看上去非常科幻。同时,车尾还配备了时下流行的贯穿式 LED 尾灯。
哪吒 N01 续航依旧 申报采用两种电池形式
哪吒 N01 补贴后售价从 6.68~7.99 万元,共有两种 NEDC 续航版本分别为 301km 与 305km。外观方面,哪吒 N01 2020 款外观更具辨识性,整体设计风格更犀利、更具科技感,包括全新的“ T ”型日间行车灯以及优化的前保杠设计等。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申报的电池采用了两家供应商,分别为宁德时代的磷酸铁锂电池以及来自安徽鸿创的镍钴锰酸锂电池。
NEDC 续航 510km 酷似 Macan 的奇瑞 eQ5
据悉奇瑞新能源 eQ5 或将于 2020 年年中上市。新车的申报信息此前已曝光,该车将基于全铝纯电动平台打造,预计售价在 20-25 万元。奇瑞 eQ5 的外观由宾尼法利纳设计,其中分体式头灯、贯穿式镀铬装饰条等设计均与该品牌的现款车型存在较大差别。eQ5 的外观造型或将成为未来该品牌车型的家族式设计。
小巧可爱的五菱宏光 Mini EV 续航达 120km/170km
五菱宏光旗下新车型宏光 Mini EV 将于 5 月开启预售并将推出三款配置车型,新车主打城市通勤车,根据工信部申报的信息来看将拥有 120km 与 170km 两种续航配置,配备了 20 kW 的永磁同步电机并匹配三元锂电池组,最大扭矩为 85 Nm。
宝骏 E100 新增续航版本 官方 NEDC 续航达 305 km
宝骏 E100 采用两座布局,车身尺寸为 2488 / 1506 / 1670 mm,车身小巧,充电模式不依赖传统充电桩,使用家用 220V 即可完成便捷充电。宝骏方面将 E100 定义为“城市穿梭小精灵”,意在发挥其便捷性、经济性优势,解决城市出行中道路拥堵、停车难、使用成本高等痛点问题。这次申报新增的 305km 续航版本相比现款的 250km ,相信会更大的减少用户的里程焦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