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为什么不生产增程电动汽车

为什么不生产增程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2020-10-07 19:17:14

1、纯电动车遍地开花,为何还要增程式电动?

新时代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近年来,国家刮起了新能源车春风,造车新势力纷纷冒起往风口上挤。2019年3月,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资格的企业达到了635家!而且大部分是近2年内出现的。不过与热闹的上马项目相比,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却在持续下滑。

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潮水褪去,浮现在大家眼前的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消费者个人购买的电动车占比很低,大部分还是靠出行租赁公司消化。今年前9个月,电动车销量为61.6万辆,但仅有12万辆是消费者自己掏钱包购买的。

想要我买电动车?先把续航解决好吧

电动车少人买,最大的问题出在里程焦虑上。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的特斯拉,它的长续航车型充满电一次也只能跑600多公里,而且这仅仅是指定工况下的续航,实际驾驶只会更短。

纯电动车在市区行驶,充足的充电桩和低速工况让车辆一直在最佳状态,这也是大部分电动车的活动区域。至于高速长途行驶,只要经历过春运的人都知道,燃油车才最靠谱。

1月春运路上,出广东的大广和乐昌高速上,就因为电动车没电停高速上导致了大塞车。实际上,由于服务区充电桩数目依然稀少,充一电的时间又比较长,电动车在长途出行依然不能让人放心,冬天低温对电动车电池也是巨大的损耗,续航压力山大。

增程式电动是不是吃饱了撑?

那么,有没有把纯电动和燃油车优点都相结合的技术呢?有,那就是增程式电动车。如果你还不清楚这是什么车,宝马i3听说过吧,它有一个增程版车型,是一台典型的增程式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加油,但驱动车辆行驶的却是电机,烧油的内燃机只负责给电动系统充电,不驱动车辆。

咋一看,你是不是觉得这技术是多此一举?直接充电不就好了,干嘛还还要加油?很简单,因为加油站多啊!而且加油快啊,几分钟就能把油箱加满,你的电动车充80%的电最快也得30分钟吧。

增程式电动车把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都集中在一起,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驱动模。它规避了充电的麻烦,车辆即使在高速路上奔跑,也无需担心充电桩的位置,没有里程焦虑。除了使用方便外,它又非常巧妙地解决了传统燃油车的最大问题:热效率。

燃油发动机发展了一百多年,都在攻克热效率这个课题,即使是最先进的燃油技术(如马自达的SKYACTIV-X技术),它的热效率也不过41%。

另外,燃油车的动力传输,还要有一个离合器和变速箱进行中转,因为燃油机的最大扭矩和输出功率,都只出现在一个短暂的区间,它需要变速箱的转化来达到最佳的工况。而更多的传动机构,无疑又进一步削弱了本就偏低的燃油机效能。吃得多做得少,这是燃油车最大的问题,而电动车在这方面明显高效得多,你看看不少国产电动车的直接加速性能,都直逼千万元级别的超跑了。

增程式电动车的燃油机只负责发电,排量普遍比较少(1L左右),而且没有离合和变速箱,发电时可安静地达到最佳工况,这完美避开了燃油动力系统的所有问题。

当然了,较真的网友又会说,现在市面上的混合动力车型,不也是可以加油跑吗?是的,但它们的燃油机依然参与驱动车辆行驶(电量不足时燃油机接管驱动车辆),离合器变速箱依然存在,这当中产生的顿挫、油耗、行驶品质等都无法和纯电动车辆相比。

所以,增程式电动车绝不是吃饱了撑的产物,它更像是一台没有短板的电动车。

消费者买不买,价钱说了算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大概能明白了,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还是一台纯电动车,只不过它可以像燃油车一样加油续航,而且具备超高的动力效能。当然了,它也继承了纯电动车的缺点:速度越快,它就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油耗也随之增加。

不过,对于能耗,大家可完全放心。以日产的NOTE增程式车型为例,它是一台类似于轩逸的紧凑级车,其搭载的e-POWER动力油耗仅2.68L/100km,这大大优于目前的普通混合动力车型。

当然了,消费者买不买账价钱说了算。日产NOTE的售价非常亲民,海外版折合人民币也就8.6万元!当然真要到国内预计得10万起步,但这也不就一台卡罗拉的价钱?就使用成本而言,虽然增程式电动车有内燃机,但较小的排量和简单的结构大大降低了维修保养费用。除北京外,增程式电动车在其他限牌城市可直接上绿牌,又省了一笔拍牌费。

毫无疑问,增程式电动车未来大有可期,它没有里程焦虑,却有电动车的行驶品质,售价也更有优势。当然啦,技术上的复杂性和较高的研发费用,是国内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没有选择增程式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不过也有吃螃蟹的,如12月开始交付的理想ONE。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合理性能突出使用方便的产品,我就买,增程式电动车或将是下一个风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一个增程器能续航900Km,为什么车企都不愿推广?

@Aries

一个增程器能让纯电动汽车多跑九百公里,为什么一些车企不用?

邮差先生

解决续航和充电时间,确实正如你所说的,增程是不错的方法,但是全球研发氛围一般,雪佛兰沃蓝达、宝马i3等等就是在“先驱”和“先烈”的身份中徘徊着,增程车型“失败”的例子非常惨痛。

再加上纯电动车的不断进步,让大家看到了电动车在保证性能的同时还能有不错的续航和充电速度,同时在国家政策补贴下导致了众多厂商集中开发纯电动车。

 

所以目前的增程式电动车确实谈不上主流,毕竟从动力系统的复杂程度来说,无论是研发成本还是制造成本都要比纯电动车高不少,而国内主流的汽车消费市场基本上在10-20万的区间,目前已经有不少长续航电动车已经下探到这个区间了,但增程式电动车还没有。

 

要是从能源的角度出发,增程式电动车虽然是比传统燃油车要节能不少,但是相对于纯电动车跟氢燃料汽车,还是有本质上的差距,毕竟想要榨干每一滴油的价值,两田的混动系统早已证明了自己。

@登斯基

电哥电哥,车电分离成趋势,不支持换电的新车型是不是凉了?

凉介

只能说有可能,不敢说绝对。

 

车电分离确实有很多优点,从产品层面来说,换电能够实现电动车的硬件(续航)升级,能够配合租赁模式降低购车成本,从用户体验来说,换电比快充更快补能,可实现近乎于加油式的用车体验,还能够转移电池损耗带来的贬值风险等。

 

说『有可能』,是因为有2020款小鹏G3的前车之鉴。旧款G3车主之所以感到受伤,除了交付进度、销售策略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G3硬件不能迭代,但凡旧款能够支持电池包付费升级,肯定也不至于被骂得这么惨。想想蔚来的『换电结构+NIO Power』为它带来了多少用户口碑,反差效果就更明显了。甚至2019 NIO Day活动,很多人都将100kWh电池升级包视为最大惊喜。

 

说『不绝对』,首先是因为车电分离的普及难度太大,其次还有固态电池这样的新技术蓄势待发。早在2013年,特斯拉就向公众展示了“93秒换电”技术,但两年后,马斯克表示经过验证、换电技术的推广价值不大,该方案也就偃旗息鼓了,原因主要还是车企要承担的成本实在太高。

 

此外,车电分离某种程度上还延长了车型的换代周期,想象一个场景:一辆车开了六/七年,车主心痒痒想换台新车,结果去升级了新电池,续航又更长了,旧车又可以再战几年。本来可以再赚一台车的钱、现在只能赚一个电池包的钱了。车企也不大愿意去做这些『费力还不一定得便宜』的事情。

 

再说,新的固态电池技术或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它体积更小、能量密度更大、寿命更长、还更安全,虽然它涉及的制备难度、生产效率等问题还没能让它规模化投入市场,但相信未来总有一天能实现突破。届时,用上固态电池的电动车定能大幅提升用车体验,使得“支不支持车电分离”也不那么至关重要了。

@苦涩

那天看到一个雷克萨斯的混动新能源地下呼呼的着火,车速很快,车内人员完全不知,后车加速追赶逼停,车内人员下车后跑了十几米后开始砰砰的爆燃,几分钟后一堆废铁出现在眼前,我就想问,这种情况是不是电动车实际还很不成熟,出现问题的车企也是不在少数,吉利、特斯拉、蔚蓝(蔚来?)等等,如何保证购车人的生命安全?

黄瓜

你好,雷克萨斯着火那个型号是NX200,是纯燃油车,不是混合动力车型,而该车是否在油路方面有改动现在还在调查中,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我就不键盘评论太多了。

而说到电动车着火(热失控)的问题,归根到底还是电池技术不成熟,而造成着火的原因无外乎两点:

1.机械上的刺穿、撞击等等,例如在剧烈碰撞之后伤及电池包,这就可能发生自燃。

2.经常快充会让电池内部生成刺穿薄膜的物质,当这种内部短路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整个电池组发生热失控(上海地库特斯拉自燃就是1个例子)。无论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原因导致的热失控都是不可挽回的。当然电动车给人觉得危险并不是因为它多“易着”,而是因为它“着”了之后逃生时间很短(往往数秒之内大火就会吞噬整台车),目前无论是进口的特斯拉,还是正如你所说的国产蔚来、吉利等等确实有不少自燃案例。

正如刚刚说到,电池着火有两大原因,那车企、上游供应商也从这两个方面着手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例如电池包加个坚固的外壳以保证电芯安全,加强车身侧面抗撞性能(因为侧面缓冲区小)等等,而电池供应商也正在通过研发新配方电池、优化隔膜材料、提升制造工艺水平等等,让电池更少生成刺穿薄膜的物质(或薄膜抗刺能力更强)。

新事物、新技术是需要不断完善的,电动车也一样。

@湘信

其实电车在农村用真的非常合适,充电不用愁,为什么不搞个“汽车下乡”,激活广大的农村市场?

等一个BKB

你好,这个问题笔者也曾仔细考虑过,目前电动车在农村市场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在山东等省份,电动车(包含大量的老年代步车)普及度非常之高,除了充电方便购入成本低之外,也算是钻了不用上牌的空子,这种类型的农村用电动车其实是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的。

第二再说说东北、江浙等我国自动化率最高、面积最大的产粮区,这些地区由于本身自动化程度较高,单位人口所处理的农田面积更为广袤,东本还有气候的因素就早就了低成本电动车的适用范围并不高。

最后笔者的观点是低成本电动车其实并不适合农村市场,反倒是更适合小城市、村镇的类型的城镇人口,他们既拥有着优良的充电环境,同时出行距离、环境相对低成本电动车来说更友好一些, 例如在广西柳州宝骏E200、E100的大规模普及,我认为就是不错的范例。

@余生长短不一

混动(插电混动)的没电了就得用油(或者长期把混动车当油车开),电池组也很重,(会)增加油耗不?

周师兄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当电量较低时,这时候相当于是普通的混合动力车型,开起来依旧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型要省油的多。

 

电池组方面,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电池容量一般也不会太大,在10kWh左右,普通的混合动力电池容量也就在2kWh左右,所以相对比来看增加的电池容量是多了,但是重量并不会增加太多,也就不到2个成年人的体重,而平时车辆满载的情况较少,所以增加的油耗并不多,可以忽略不计了。

 

不过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我们还是建议要及时充电,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节油目的。并且,如果市区行车较多也可以完全纯电动模式行驶,不仅更环保,用车费用也会更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增程式电动汽车优点那么多,为什么没能普及?

增程来式电动汽车还是利用源电驱动,只是会有一个增程器(发电机)给电池充电,增程器是烧油的。增程式和插电混动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是烧油发电,后者则是烧油直接驱动车辆。

国家补贴力度不大

增程式和插电混动一样,始终改变不了烧油的本质,这和国家想搭理普及新能源汽车的初衷相背离,导致国家对于增程式车辆的补贴力度还是有限的(2018年的补贴政策,增程式车辆和插电混动一样)。一般插电混动车辆的电池容量在10-15度之间,而增程式车辆的电池,一般会在30度上下,再加上增程器的存在,直接导致增程式车辆的成本要比同级别插电混动要高很多。

用户的接受度不高

相比于纯电产品,增程式车辆的优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现在纯电产品,普遍NEDC续航也都有400公里左右,完全是可以满足日常出行的需求,如果整天背着一个增程器,本身就会增加电耗,如果不经常跑长途,真觉得有点多此一举的感觉。

如果真得有跑长途的需求,就买燃油车了,毕竟燃油车根本就不存在续航里程的问题。如果有新能源牌照需求,则可以入手插电互动车辆。

4、增程器充电电动汽车行驶动力不足怎么回事啊?

燃油供给系的原因:由于油箱盖通气孔堵塞,油箱开关、燃油滤清器及油箱至化油器之间的油管部分堵塞,不能满足所需油量的供应,导致混合气过稀、发动机工作无力。由于空气滤清器长期使用未及时清洗产生堵塞,空气量不足都将造成可燃混合气过浓,使得发动机功率下降。使用低辛烷值的汽油,使用的汽油存放过久,由于挥发变质导致辛烷值过低,容易引起爆震,使发动机功率下降。火花塞等部位积炭,油耗增加。油路中存有水和空气,将影响燃油畅通。消声器积炭过多,增加排气阻力。

5、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优势很多,为什么没能普及?

从字面意思来看,“增程式”即为“增加续航里程的模式”,显然是奔着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这一问题而来的。增程式电动车的通俗定义可以如此解释:在这类车型中,真正驱动车轮是电动机系统,发动机不参与驱动,仅仅带动发电机来发电。这也是笔者把增程式作电动论的依据。




在阅读与增程式相关的论文中,笔者截取了一张汽车动力“油电过渡”的发展路线图。从纯油到纯电,我们可以划分出四大类车型: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从左至右,电气化程度逐渐加深,注意一个细节,示意图中的电池部分(Battery),所画方框面积也在增大,说明电池容量是逐渐加大的。
在“油与电”之间起过渡桥梁作用的正是“混合动力”,具体分为HEV(混合动力汽车)和Plug-In 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大类。按照混合程度的不同,在每一大类的下面又细分为并联、混联和串联三类。
注:纯电动汽车又分为燃料电池车和普通的蓄电池车
增程式电动车所处的分类区已经在图中用红框标出,等价为“串联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这张路线图中,倾向的观点是:因为电动机和发动机同时存在,所以增程式仍以混动论,这与笔者的看法有所出入。


雪佛兰Volt
而相较于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动机在电量充足的条件下完全不参与工作。



其实,在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中,规定有这样一段话: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汽车。很明显,在政策层面上,增程式已经被归入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大类,这与路线图的主张相吻合。




不过,“增程式该论混动,还是电动”的争议并不是计较于纯粹的概念。划分于混合动力,无意中弱化了增程式电机驱动的本质特征。在笔者看来,增程式仍是一类“如假包换”的电动车。



增程式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很好理解:在行驶过程中,首先消耗的是纯电续航里程,可以通过外接电源对电池充电,以雪佛兰Volt为例,纯电最高行驶里程为80公里,一次性充满需6.5个小时;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开始带动发电机供应电能,以增加续航里程,基于此,雪佛兰Volt最高可行驶490公里。从正常的通勤来看,这样的账面数据,基本可以摆脱里程焦虑的困扰了,即使出远门,仍可以在途中的加油站“补充续航”。

6、“增程式电动车”烧着汽油跑,为什么它也被称作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车从纯电到插电混动,到即将全面上市的增程式电动车,都是绿牌家族成员,作为一个烧着汽油跑的绿牌车着实是个梗。新能源的根本定义指不采用传统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的汽车,而增程式电动车完全用传统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只不过转化为电来驱动车辆行驶,如何转化呢?在车里加一个发电机,发电机为电池充电,电机驱动车辆。

相对于燃油汽车增程式电动车的效率高了很多,没有了离合器与变速机构,发动机只是为了充电服务,可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排放小。排放?是的这是一个梗,烧油就一定有排放,相对于燃油车排放小。以东风风光E3EVR为例,搭载56L的油箱,百公里油耗4.5L。百公里油耗?是的,这又是一个梗,东风风光E3EVR百公里为电池充电续航,大约需要4.5L的油,基本和目前市场上的蓝牌混动车油耗不相上下。年检怎么办?

车辆只要烧油年检时就要检测尾气,增程式电动车要查尾气,同时要通过OBD检查线路,增程式电动车会不会因为尾气不达标而不能过年检?完全会,这又是一个梗。新能源车因为尾气不达标不能过年检,想想是不是有点搞笑。

目前增程式电动车的工作流程是这样的,以东风风光E3EVR为例,电池纯电续航100,电池可以插电充与油充,当电池电量低于30%,汽油发电机起动(东风取了个好听的名字:增程器)启动为电池充电,电池驱动电机为车辆提供电力。与插电混的区别是插电有发动机与变速箱,共同驱动车辆行驶,增程式电动车完全通过电机驱动车辆行驶。

7、增程器的存在可以让纯电动汽车多跑几百公里,为什么不能成为主流?

增程器可以补充电量,在新能源汽车原本自带的电池电量将要耗费干净的时候,这个东西则可以作为补充,但是因为它排量和体积都比较小,所以不能直接推动汽车前进。而且增程器对系统的要求非常高,必须在相对稳定的时候才可以使用,并且要在系统待机之后才能工作。虽然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增加前进的公里数,但是却是是没有动力可言的,开出去的时候非常缓慢,有些车主的反应如同像龟速一样其实是非常危险的。

要是想超车的话,很有可能车子会因此熄火,因为这种时候系统负载太重了就会超负荷,只能以龟速前行了。如果遇到被超车的话,那肯定是被超过去了。这就算了,最严重的是上坡的时候,很容易车子也会自动熄火,这可是很危险的,尤其爬坡的话突然间熄火会对安全问题造成很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启动也非常困难,因为增程器功率很小,所以只能起到慢慢前行的作用,不能起到加速和爬坡的作用。所以遇到危险的话,比如说有车子突然撞过来或是快要撞到的时候,无法立即的转头,因为没有这样的力气。


总的来说增程器自身没有动力,启动条件复杂,工作中的功率不大,作用不明显还易造成事故意外的发生。增程器的实用弊端远远大于优势,所以说不仅仅是国内车企不用,现在连国外车企也不开始采用这种配置了。

8、为什么增程式电动汽车又开始受到重视了?

在目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除了咱们常见的纯电动汽车之外,还有燃料电池汽车、增程式电动车等。而在纯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很多专家提出了增程式技术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比较有效的新能源技术路线。那么为什么增程式又开始受到重视了呢?文青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导致。

首先,纯电动汽车弊端显现。纯电动汽车是新能源汽车的代表车型,保有量也相对较高。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6月份,我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281万台。但是随着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上升,弊端也逐步显现。而最明显的就是纯电动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充电时间较长,动力电池不稳定等,这些状况也制约了消费者的用车。

而增程式电动车则没有这方面的担忧。比如理想one这台车,既搭载了燃油发动机,也搭载了动力电池。而在行车过程中,燃油发动机工作只是为动力电池进行充电,由电动机来驱动车辆前进,能量的补充可以在加油站完成。所以,可以有效的避免纯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制约。

另外,正是由于增程式电动车所搭载的发动机只是提供充电而不参与驱动车辆,所以在驾驶过程中仍然是纯电动模式。而这种驾驶模式相比传统燃油车来说加速度更快,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油耗水平相对较低,可以节省能量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环保的作用。

所以在文青看来,正是由于增程式电动车相比纯电动汽车来说里程焦虑大大缓解,而且又可以像纯电动汽车一样拥有良好的驾乘体验,并且有利于减少能量的消耗,所以增程式电动车才逐步受到重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为什么不生产增程电动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