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哪些网站、渠道可以看到相关的行业数据及各大汽车品牌市场占有率?
——原标题:2019年9月中国汽车行业产销量现状分析 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新能源汽车市场三连降1、中国汽车产销量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19年9月,汽车进入传统“金九银十”销售旺季,与8月相比,呈现了明显回升,行业销量同比降幅也比上月有所收窄,但同比降幅依然较大。自2018年7月份以来,我国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5个月同比下降,其中新能源汽车也连续3个月下降,消费动能仍处于不足状态。
2019年9月,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产销量分别完成220.9万辆和227.1万辆,比8月分别增长11%和16%,比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6.2%和5.2%,产量降幅比8月扩大5.7个百分点,销量同比降幅比8月缩小1.7个百分点。
2、乘用车市场压力仍然较大
2019年9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86.5万辆和193.1万辆,比8月分别增长10.1%和16.8%,比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7.9%和6.3%,产量降幅比8月扩大7.2个百分点,销量降幅缩小1.4个百分点。
与2017和2018年相比,2019年1-9月的月度产量较前两年均有所下降。其中2019年1-6月月度销量增长率均低于2017和2018年同期,7月-9月的月度销量增长率低于2017年同期,但是高于2018年同期。
在车型方面,乘用车的主要车型:轿车、MPV、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较8月份均有所增长。其中MPV增长速度最快,环比增长29.4%,交叉型乘用车增长速度最慢,环比增长2.2%。但是与2018年相比,四个车型的销量均有所下降。其中MPV销量下降幅度最大,同比下降22.1%,SUV销量同比下降9.3%,轿车销量同比下降12%。
3、大众和东风日产包揽轿车销量前三名
在轿车市场上,2019年9月销量前三名的车型分别是上汽大众新朗逸、东风日产轩逸和一汽大众新宝来,销量分比为48654量、38069量和37946量。其中新朗逸9月销量同比增长9.2%,宝来9月销量同比增长102.6%,而轩逸销量却同比下降10.6%。由于大多数购车者主要看中品牌和空降,使得朗逸和轩逸一直在轿车市场销量中领先。
4、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下降
2019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万辆,比2018年同期分别下降29.9%和34.2%。从车型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产销环比增长,纯电动汽车产量小幅度增长,销量有所下降。
2019年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7.2万辆,比2018年同期分别增长20.9%和20.8%,增速较1-8月有所下降。从车型来看,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最多,占整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70.7%,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占比20.2%。从产销情况来看,纯电动乘用车产销同比有所增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同比有所下降。
从具体车型上看,北汽新能源汽车2019年9月销量排名第一,销量为8710辆,同比增长110.5%;宝骏新能源以4315辆的销量排名第二,同比增长313.7%;广汽新能源AION
S销量4006辆,排名第三。在销量排名前十的车型中,有7款纯电动汽车,分别为:北汽EU系列、宝骏新能源、广汽ASION
S、比亚迪元EV、奇瑞eQ、蔚来ES6和比亚迪e2。此外比亚迪动Pro DM和比亚迪唐EM也包含纯电动车型。
新能源汽车连续三个月产销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国家补贴政策的缩水。“由于6月底补贴退坡带来的销售成本大幅上涨,叠加二手新能源车的扰动,产销各环节很难快速应对这样的成本变化。”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补贴退坡影响仍在持续。此外,限购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缓,低线级市场新车需求相对低迷,导致新能源车销量加速滑坡。
根据今年3月公布的2019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为期三个月的新能源补贴过渡期已于6月结束。此次补贴削减力度堪称近年来之最,从6月26日起不仅国家补贴标准降低了约50%,地方补贴也直接取消。此外,续航里程小于25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直接“断奶”。值得注意的是,在北京、上海等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市场,地补的标准一般能达到国补的50%,这也意味着自6月26日起,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的补贴最多减少了近70%的幅度。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2、2018新能源销量直线上升,汽车总销量却不容乐观,下滑在哪儿
目前来看,国家还是力推这个行业的,而且油价不是又涨了!所以新能源会很可观。
3、车友锐评丨2019年销量近2577万辆 中国品牌市场份额5年来首破40%
(文/彭科峰)去年国内的汽车市场到底表现如何?1月13日下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在京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据中汽协统计,2019年12月,国内汽车产销268.3万辆和265.8万辆,环比增长3.5%和8.2%,产量同比增长8.1%,销量同比下降0.1%。2019年全年,我国汽车产销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下降7.5%和8.2%。
四季度汽车市场明显好转
随着春节即将到来,国内的汽车市场在12月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12月,乘用车产销218.5万辆和221.3万辆,环比增长1.0%和7.6%,产量同比增长6.4%,销量下降0.9%。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多功能乘用车(MPV)产量小幅下降,销量呈较快增长,其他三大类品种产销均呈增长。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双十二及圣诞节的到来,以及部分地区的车展活动,使得消费潜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释放,此外,2020年春节比往年提前,从而带动销售旺季提前到来,因而产销继11月后继续保持了一定增长势头,也使得四季度总体表现好于全年。
总体来说,商用车的情况要显著好于乘用车。去年12月,商用车产销49.8万辆和44.5万辆,环比增长15.6%和11.3%,同比增长16.4%和3.9%。
从全年的情况来看,2019年1-12月,国内乘用车共销售2144.4万辆,同比下降9.6%,降幅比1-11月继续收窄。与2018年相比,销量降幅扩大5.5个百分点。
从新能源的情况来看,去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呈较快增长,同比降幅依然明显。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同比依然下降。
2019年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由此可见2019年新能源补贴滑坡带来的影响有多大。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还不能完全离开政策的支持。也就是说,目前新能源车还不能完全依靠市场来驱动。”陈士华说。
五年来中国品牌市场份额首颇40%
2019年1-12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758.7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2018年同期相比,北京奔驰和广汽丰田销量呈较快增长,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和东风有限(本部)增速略低,其他五家企业均呈下降趋势。
从出口的情况来看,2019年,我国共出口汽车102.4万辆,同比下降1.6%。其中,商用车的出口在增长,而乘用车的出口在萎缩。
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比上月明显增长,共销售92.9万辆,环比增长15.2%,同比下降5.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2%,占有率比上月增长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9个百分点。
从全年的数据来看,2019年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在外国品牌中,与上年同期相比,日系和德系品牌乘用车销量增速略有减缓,韩系品牌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美系和法系品牌降幅有所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2018年,中国品牌的乘用车一直稳定在40%以上。其中,2015的市场份额为41.2%,2018年的市场份额为42.1%。也就是说,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五年来首次跌破40%大关。要知道,从2006年到2018年,中国品牌的乘用车市场份额也只有两次跌破40%。
2020年车市或难获正增长
车友头条注意到,在中汽协公布的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由之前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这显示,本季度汽车产业运行较上一季度相比有所好转,但未来仍存在一定的下行可能性。也就是说,2020年的车市或许并不那么乐观。
此前不久,乘联会曾经预计,2020年的车市有望回暖,取得1%的正增长。那么中汽协是如何看的呢?
对此,中汽协秘书长助理许海东表示,在协会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中汽协预计2020年的车市增速为-2%。“尽管其他协会专家有一些不同的意见,但是我们的预测是有根据的。之前我们曾经预计2019年的车市增速在-8%左右,现在的数据证明,我们的预测基本是准确的。”
中汽协副秘书师建华表示,2019年的车市低迷,大家有目共睹,“应该说中国的汽车行业已经被打趴下,基本都躺在地面上了。2020年的车市应该会有所回升。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车市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车市或许是低迷、缓慢的发展期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为什么中国市场占全球新能源汽车56%份额,但销量榜首却不是中国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中,中国占据了56%的市场份额,但是作为全球最大市场,在中国也并且可以买到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型,不过,其中也有很多车型只有在中国才能买到。
如果说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是NO.1的,应该没有人反对吧,即便不在汽车圈,就科技或电子行业而言,特斯拉也是尽人皆知。但是前期的Model S(参数|图片)和Model X(参数|图片)即便大幅度降价后的门槛其实都不低,而近期推出的Model 3(参数|图片)则接地气得多,而且在设计和配置上也融入了更多新鲜的体验。
在国内37.70万元起,就能买到被誉为全球最先进的电动车,如果你觉得还是贵了点,那等到它国产后,相信价格会吸引得多。
北汽的EU系列是小编近来在广州打网约车遇到最多的车型,首先它的价格是正的实在,配置虽然不高,但勉强够用。就乘坐体验而言,EU系列确实一般,相比起后期推出的EU5,差距还挺大的。所以其实家用的话,我会强烈推荐EU5,它的设计、空间、配置等等都要好很多,当然价格也去到十多万了。
5、我国新能源汽车“全球第一”的含金量究竟如何?
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了142万辆,累计销售突破了340万辆。截至2017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80万辆,在全球累计销量中超过50%。
统计显示,2017年全球前五大新能源乘用车(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销售国中,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近20万辆,同比增长26%,占国内市场份额为1.2%;挪威销量6.22万辆,增速超过25%,国内市场份额高达39%;德国销量为5.36万辆,同比翻番,国内市场份额达1.6%;法国销量提升至3.6万辆,同比增长26%,国内市场份额达1.7%。当然,增速最快的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约55.6万辆,同比增长69%,国内市场份额2.1%。
所以,无论是销量、增速还是全球市场份额,中国均为世界第一,而且与第二名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也显著提升。乘用车主流车型续驶里程已经达到300公里以上,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说,2017年,领先企业的动力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达到了每公斤2瓦时,价格达到了每瓦时1.2元人民币。这两个指标比2012年分别提高了2倍、下降了70%。此外,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动力电池的骨干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了8%以上,高于全球行业平均水平。内容来源于:人民日报
6、跨国车企陆续入局,中国品牌新能源生存空间越来越小了吗?
国内车企掌握的技术也是在不断的增长,甚至核心技术的掌握和配套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产业已经基本走完了最初的孕育期,正在大踏步进入快速成长期。
7、我国汽车销量连续九年全球第一是真的吗?
2017年汽车市场运行态势良好,呈现“新稳旧快”态势。汽车市场加速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汽车市场的发展更加协调、平衡。
“新稳”是指新车市场保持平稳发展。2017年我国汽车销量达2887.9万辆,同比增长3%,再创历史新高,连续九年居全球第一。汽车消费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新能源汽车销售增速达53.3%,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提高了0.7个百分点。“旧快”是指二手车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在2016年快速增长的基础上,预计2017年二手车交易量将超过1200万辆,同比增速达到20%左右,活跃二手车政策效果正在加速显现。
2017年,商务部加快推进汽车流通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是发布实施《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打破汽车销售品牌授权单一体制,实行多样化销售模式,鼓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汽车流通体系,平衡零供关系,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二是大力活跃二手车市场。三是扎实推进汽车平行进口试点取得实效。四是推进报废汽车回收拆解行业改革。
8、我国新能源汽车国际真争力不断提升,出口均价为传统汽车的()倍?
现在的新能源是国际上推广的一个最新的东西,我国的新能源也有很大的竞争力,它应该是传统汽车的三倍。
9、电动车市场占有率大有哪些牌子
电动车排名按销售额市场占有率:雅迪9.4%、捷安特8.96%、爱玛8.29%、新日7.44%、绿源7.4%五大品牌王子齐头并进前十大品牌。竞争是相当激烈,相对在营销手段上雅迪是这两年在策略上开始发起猛攻击,。他们也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们是目前行业的一流品牌。行业未来的竞争就看他们的征战四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