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日系车没有研发新能源汽车?
这几年,因为汽车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发严重,所以人们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追求越来越高。国内不少车企都开始研究起了新能源。而一直走在世界前端的日系车企,却在这个领域当中表现的不温不火,看着大家齐齐发力,日系车企却“稳如泰山”。这又是为啥呢?新能源研究如火如荼,为啥日系车企却不没有大“动作”?
其实说到发展新能源汽车,主要还是为了保护环境,现在即将实行的“最严国六”,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因为汽车尾气当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非常的多,对于环境造成的影响也是十分严重的。像北京地区经常出现的雾霾天气,大部分原因都来自于汽车尾气。
虽然丰田也制订了电动车的计划,不过他们的时间却已经推迟到了2050年,这就不免让人有些好奇,为什么大家都在研究新能源,而日本却没有什么大动作呢?虽然知道电动汽车会耗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这些并不是日系车不上心的理由,何况它们有着很先进的混动系统,想要制造纯电动汽车可以说是轻而易举。而它们不研究纯电汽车的主要原因还是跟它们的国情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日本的主要车型是以小型车为主,而且这种车型当中也有混动版本,而且日本的地地形比较平坦,所以日本人出行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纯电模式。如果推出了纯电动的汽车,在日本的也不太会受欢迎。
而且日本对于内燃机技术非常痴迷,这也从另一方面阻碍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它们更愿意投资金钱去研究混动技术,所以从目前的状态来看,日系车企对于新能源并不是特别的上心。小编觉得,以目前的状况来看,日系车的混动车型在市场的竞争力也是非常大的,毕竟现在新能源还不成熟,混动车型相对还比较好一些。
2、新能源开发的主流是什么?
新能源发展从全球来讲,主要基于能源安全、技术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所以基于如上主要三个因素来看,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可能会有如下趋势:
能源安全:为了摆脱石油对工业的绝对控制,会出现各类新能源形式的能源替代,比如加强核能、风能、潮汐能等发电,再通过电能来支撑汽车行业发展,当然汽车行业还有氢燃料等方式,以此来削弱石油对工业的控制;
技术发展:当前新能源发展的最火热的当属新能源汽车了,由于电池、电驱、电控算力、5G通讯这些基础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汽车这种“集成”类产物,得到了飞速的技术发展。未来新能源汽车将主要从油电混合向纯电动发展,借由纯电动汽车高低压平台、精准控制等优势,会进一步加速智能驾驶方面的发展,最后达到L5级别的电动智能驾驶水平。目前国外的Tesla也好,国内的蔚来、小鹏汽车也好,都在电动智能驾驶方面,做出了带头作用,加速开发相关技术。而电动车的诟病,如续航,也被逐渐解决。小鹏汽车P7的超超超长续航,引领了当前经济型车型的续航,达到了709km;而特斯拉的超跑车型Roadster2更是达到了逆天的1000km,新能源的未来离我们也没有以前那么遥远了。
小鹏P7
Tesla Roadster
3. 环境保护:从环保方面来看,未来会加快化石燃料的替代,燃油类汽车最终将剩余较小的、专项的市场份额,其余大部分将被新能源(如电能、氢燃料电池)等电动汽车替代。
3、目前人类正在开发哪些新能源
正在开发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新能源。
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一般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加以开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而已经广泛利用的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 等能源,称为常规能源。随着常规能源的有限性以及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以环保和可再生为特质的新能源越来越得到各国的重视。
在中国可以形成产业的新能源主要包括水能(主要指小型水电站)、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地热能等,是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既是整个能源供应系统的有效补充手段,也是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的重要措施,是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最终能源选择。
国际能源署(IEA)对2000~2030年国际电力的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来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将最快。IEA的研究认为,在未来30年内非水利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将比其他任何燃料的发电都要增长得快,年增长速度近6%,在2000~2030年间其总发电量将增加5倍,到2030年,它将提供世界总电力的4.4%,其中生物质能将占其中的80%,详见前瞻《中国新能源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
新能源作为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将为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和产业基础。
1、风能无论是总装机容量还是新增装机容量,全球都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风能将迎来发展高峰。风电上网电价高于火电,期待价格理顺促进发展。
2、生物质能有望在农业资源丰富的热带和亚热带普及,主要问题是降低制造成本,生物乙醇、生物柴油以及二甲醚燃料应用值得期待。
3、太阳能随着中国国内光伏产业规模逐步扩大、技术逐步提升,光伏发电成本会逐步下降,未来中国国内光伏容量将大幅增加。
4、汽车新能源环境污染、能源紧张与汽车行业的发展紧密相联,国家大力推广混合动力汽车,汽车新能源战略开始进入加速实施阶段,开源节流齐头并进。
未来的几种新能源
波能:即海洋波浪能。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无污染可再生能源。据推测,地球上海洋波浪蕴藏的电能高达9×104TW。在各国的新能源开发计划中,波能的利用已占有一席之地。尽管波能发电成本较高,需要进一步完善,但进展已表明了这种新能源潜在的商业价值。日本的一座海洋波能发电厂已运行8年,电厂的发电成本虽高于其它发电方式,但对于边远岛屿来说,可节省电力传输等投资费用。美、英、印度等国家已建成几十座波能发电站,且均运行良好。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的新途径。
第四代核能源:正反物质的原子在相遇的瞬间湮灭,此时,会产生高当量的冲击波以及光辐射能。这种强大的光辐射能可转化为热能,如果能够控制正反物质的核反应强度,来作为人类的新型能源,那将是人类能源史上的一场伟大的能源革命。
相关资料:
http://ke.baidu.com/link?url=-
4、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制造时依据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研究开发可以依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