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哪个带电池温控系统

新能源汽车哪个带电池温控系统

发布时间:2020-10-10 06:11:20

1、新能源汽车电控系统概念股

新能源汽车龙头股票
安凯客车000868 研发出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纯电动等多款新能源客车,是国内最早开发新能源汽车的厂家之一
万向钱潮000559 涉足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拥有电控、电机、电池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和产业化规模,是国内较为优质的新能源汽车动力总成供应商。
宁波韵升600366 公司参股的上海电驱动有限公司专门从事新能源汽车用电机系统研发和生产,是该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中信国安000839 拥有国内最长的锂电池产业链。
成飞集成002190 国内顶尖军工研发机构的子公司,其锂离子动力电池产品广泛用于电动车、机车、储能等民用电源领域
是西藏矿业000762 西藏扎布耶盐湖是全球锂资源第三、国内第一的含锂盐湖
奥特迅002227 主营电动车充电站充电机和充电桩,在电源制造方面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在上市公司中具有唯一性,未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2、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分类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电池类型主要为: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燃料电池、铅酸电池、超级电容器。
1、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广泛用作内燃机汽车的起动动力源。它也是成熟的电动汽车蓄电池,它可靠性好、原材料易得、价格便宜;比功率也基本上能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要求。但它有两大缺点;一是比能量低,所占的质量和体积太大,且一次充电行驶里程较短;另一个是使用寿命短,使用成本过高。
2、镍氢蓄电池:镍氢蓄电池属于碱性电池,镍氢蓄电池循环使用寿命较长,无记忆效应,但价格较高。国外生产电动汽车镍氢蓄电池的公司主要是Ovonie、丰田和松下的一个合资公司。Ovonie现有80A·h和130A·h两种单元电池,其比能量达75-80W·h/kg,循环使用寿命超过600次。这种蓄电池装在几种电动汽车上试用,其中一类车一次充电可行驶345km,有一辆车一年中行驶了8万多公里。由于价格较高,目前尚未大批量生产。国内已开发出55A·h和100A·h 单元电池,比能量达65 W·h/kg,功率密度大于800W/kg的镍氢蓄电池。
3、锂离子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新型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其独特的物理和电化学性能,具有广泛的民用和国防应用的前景。其突出的特点是:重量轻、储能大、无污染、无记忆效应、使用寿命长。在同体积重量情况下,锂电池的蓄电能力是镍氢电池的1.6倍,是镍镉电池的4倍,并且人类只开发利用了其理论电量的20%~30%,开发前景非常光明。同时它是一种真正的绿色环保电池,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是目前最佳的能应用到电动车上的电池。我国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开发和利用锂离子电池,至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研制出了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锂离子电池。
4、镍镉电池:镉电池镍镉电池的应用广泛程度仅次于铅酸蓄电池,其比能量可达55W·h/kg,比功率超过190W/kg。可快速充电,循环使用寿命较长,是铅酸蓄电池的两倍多,可达到2000多次,但价格为铅酸蓄电池的4~5倍。它的初期购置成本虽高,但由于其在能量和使用寿命方面的优势,因此其长期的实际使用成本并不高。缺点是有“记忆效应”,容易因为充放电不良而导致电池可用容量减小。须在使用十次左右后,作一次完全充放电,如果已经有了“记忆效应”,应连续作3~5次完全充放电,以释放记忆。另外镉有毒,使用中要注意做好回收工作,以免镉造成环境污染。
5、钠硫蓄电池:钠硫电池的优点:一个是比能量高。其理论比能量为760W·h/kg,实际已大于100W·h/kg,是铅酸电池的3~4倍;另一个是可大电流、高功率放电。其放电电流密度一般可达200~300mA/mm2,并瞬时间可放出其3倍的固有能量;再一个是充放电效率高。由于采用固体电解质,所以没有通常采用液体电解质二次电池的那种自放电及副反应,充放电电流效率几乎100%。钠硫电池缺点,主要其工作温度在300~350℃,所以,电池工作时需要一定的加热保温。而高温腐蚀严重,电池寿命较短。已有采用高性能的真空绝热保温技术,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也有性能稳定性及使用安全性不太理想等问题。

3、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有哪些

B

4、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热管理系统,有多少个电子水泵和Chiller

道路很曲折,前途很光明,目前国内的几个大厂,真正盈利的不多,但是这个东西其实利润很高,但是没有汽车电子背景的话,操作起来很困难。

5、新能源汽车有哪些温度传感器?

新能源汽车太多车型了,所以没办法具体告诉你在哪,

一般情况,新能源的水温传感器有几个地方,电机上,水箱上,在这几个地方找找看。

6、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上常见用于导热散热降温的材料有哪些?

据我个人所知,主要有3种散热方案。
液冷散热
通过散热铝管与冷却液形成液冷散热系统,冷却液采用水与乙二醇混合物,其比例是各占50%,以S型迂回包裹整个电池组,在电子组之间增加导热硅胶片辅助热传递工作,硅胶片本身具备优秀的绝缘性能和压缩性能,能够对电池组与铝管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风冷散热
通过在电池组内部增加散热风扇与通风孔,增加电池内部的空气流动性,带走散发在空中的热量;而发热量较大的正负电极则采用导热硅胶片,通过硅胶片将热量传导到基板散热效果的金属外壳上。
对流散热
通过在电池组之间与电池底部散热铝板增加导热硅胶片,而电池组的侧面则通过空气散热,除了能起到很好的热量传导工作,还能在电池组之间形成很好的隔离减震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电池之间的因摩擦震动导致的短路、磨损现象。
兰洋液态散热技术可以覆盖绝大多数的散热场景,包括消费电子市场(比如PC、手机、投影仪等移动便携设备)、商用领域(比如数据中心、5G基站等)以及其他大型散热场景(比如激光雷达、电网基站等)

7、为什么说电池冷却系统是新能源汽车必不可少的?

首先,从电池充放电的基本原理分析。学过物理都知道,电池充电实际是在补充电池内部的电子,而放电则是在消耗电池内部的电子,无论是充电还是放电都会伴随着电子的剧烈运动,这种剧烈运动带来的结果就是热效应,而且这种热效应是无法避免的,除非电池内部没有电子运动,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想要电池完全不需要冷却系统,恐怕得有超出我们认知的科学原理来支撑。

其次,从材料学的角度分析。截止到目前为止,只有丰田汽车发现了一种固态材料,这种材料与锂电池所用的磷酸亚铁锂材料完全不同,相比于锂电池,用这种固体材料制作的电池可减少70%的发热量。但是,即便减少了这么多的发热量,丰田汽车仍不敢宣称不再需要电池冷却系统了。

另外,除了这种固体材料外,尚未有任何资料证明有一种可不发热完成充放电的材料。所以从这一角度,恐怕也难以实现不需要电池冷却系统。

最后,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即使有新的科学原理支撑以及新型材料的发现,就技术而言,我们也难做到不需要电池冷却系统。因为仅研发锂离子电池,我们就已经花费几十年的时间,至今也只有少数公司掌握核心技术,所以,从这一角度看也不大可能。


与新能源汽车哪个带电池温控系统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