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始祖

电动汽车始祖

发布时间:2020-10-10 08:14:20

1、连埃隆马斯克也要敬畏的车型 电动汽车鼻祖通用汽车 EV1

记得之前有人问过,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车的第一辆新能源汽车是什么型号?我的回答是:EV1。有多少人记得这辆 1996 年诞生,历经两代发展,合共生产 2,234 辆的电动汽车。

- 在 EV1 之前,其实还有一辆 Impact 原型车 -

1990 年,通用汽车在洛杉矶车展上展示了名为 Impact 的概念车,以纯电动驱动,预计年产量 100,000 辆。这辆电动概念车由 AeroVironment 电动车公司研发,使用了 1987 年世界太阳能大赛挑战车型设计风格,也就是横跨澳大利亚的太阳能汽车竞赛车型。

获得大奖之后,通用汽车当时的董事长 Roger Smith 表示,这款 Impact 汽车将会成为量产车型,并且预计年产量 25,000 辆,量产车型最高时速达到 295 公里/小时。不过市场反应并不是太好,随后美国地区更加严苛的排放标准使得大部分车企都转向了降低排量的深耕事业中。在这个时间节点,其实丰田、日产、本田都分别推出零排放车型计划,以应对日渐严苛的排放标准。

作为 EV1 的原型车,Impact 车型对通用汽车的影响很深。在 1994 年,通用汽车开始试生产 PrEView 版本,将 50 辆手工打造的 Impact 借给受邀的用户使用,并且要求他们记录使用场景的数据。最早是在洛杉矶开始,大概有 80 位志愿者参与了这一次的活动。

志愿者和媒体行业对 Impact 的反馈都比较良好,普遍使用的标题是:这是一辆出色的电动汽车,并且这是世界上唯一像真车一样可行驶的汽车。

然而 1997 年,新修正的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法律中表示,当地新车销售中必须要有 2% 为零排放的汽车,但是通用汽车已经非常努力去实现,但是车辆最终没有能实现最后的批量化生产。最终 PrEView 项目被叫停,视为失败项目。

虽然这一套全新的法律仅仅在加州和纽约实行,但对于车企而言,他们不愿意放弃其在内燃机技术上数十亿美元的投资。甚至开始怀疑这套法律的推出是否真的有利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并且表示现有技术要应对这套法律是需要更多的时间。

- 通用汽车并没有放弃电动汽车的研发,EV1 诞生 -

在 PrEView 项目叫停,被视为失败项目之后,通用汽车研发团队并没有放弃对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进度,只是相比内燃机汽车,获得的资源相对比较少。

第一代 EV1 Electric 在 1996 年诞生,一辆采用铅酸电池供电,行驶里程 70-100 英里(113-161 公里),首批生产了 660 辆 EV1,颜色均为深绿色、红色和银色。这款车型的售价是 34,000 美元,可提供租赁服务,设有 399 美元至 549 美元不等。

伴随价值 8 万美元的推广计划浮现,EV1 的广告可以说是铺天盖地的。最初租赁这款车以名人、行政人员和政治人物为主,可以说掀起了一股电动车风潮。当然这款车在销售体系中是享受免税的政策,因此也受到了一些人的反对,认为这是为富裕阶层人士开的一扇门。

当时这款车型的售价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是非常昂贵的,但最核心的还是 EV1 这款车型并不赚钱,哪怕随后再生产多数百辆投放市场,其研发和生产的成本太高,没有办法实现利润的产品,终究命运就是被淘汰,哪怕市场对于电动汽车的需求量和呼声越来越高。

- EV1 第一次换代也是命运的终结 -

1999-2003 年,第二代 EV1 车型也就是服役了短短四年时间,就草草就终结。

在第二代 EV1 车型上,最大的升级就是降低生产成本,改善 NVH,减少整备质量,还有更重要的是采用镍金属氢化物电池(NiMH)。不过还是有一段小插曲,就是第二代 EV1 最初是配备 60Ah 的 312V 电池,电池容量 18.7kWh,来自 Panasonic 松下铅酸电池,虽然相比第一代 EV1 技术有所提升,但是还不能满足更长续航里程的需求。

所以,第二代 EV1 在中期的时候采用来自 Ovonics 生产的 NiMH 电池,77Ah、343V 电压,电池容量 26.4kWh。续航里程从原有的 130-160 公里,提升至 160-230 公里。

但是通用汽车这条电气化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 2000 年通用汽车宣布召回 450 辆第一代 EV1 车型,其原因是充电口存在燃烧的风险,这个设计缺陷有导致 16 次热失控和 1 次大火。

在第二代 EV1 依然以租赁市场为主,说白了,这项目真不赚钱。一方面是生产制造成本极高,另一方面是市场赢利点不乐观,而且经历了一次大面积召回之后,通用汽车对这款车型更加谨慎。当时市场上还有一款纯电动汽车在售,就是丰田 RAV4 EV,零售价 30,000 美元,几乎是卖一台亏一台。

最后因为电池技术限制了发展,包括电芯技术、电控管理技术、热管理技术等等,EV1 项目被正式叫停。《是谁杀死了电动车》这部纪录片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汽车行业电影,记录了 EV1 从诞生到停产的整个行业发展过程。

- 通用汽车的电气化之路,从纯电切换到混动 -

随后,通用汽车把研发重心放在了混合动力汽车上,还记得雪佛兰 Volt 沃蓝达吗?

是的,这款车型就是通用汽车切换研发之路后的又一创新产物,采用全新的增程式结构驱动,并且具备插电结构。这款车型被誉为 EV1 的技术和精神继承者,最终在 2019 年 3 月停止生产。

- 特斯拉 Elon Musk:“你们没有完成的,我们帮你完成” -

Elon Musk(埃隆·马斯克)在 2017 年的原话是:“特斯拉为响应通用汽车取消 EV1 计划而启动的。”

这也就是意味着,EV1 这款车型在 1996-2003 年期间对北美地区,尤其是在加州的汽车用户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随之,Tesla 特斯拉汽车的崛起,用户对电动汽车的需求欲望和认可程度,很大程度是 EV1 对用户市场进行了非常重要的教育。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是以什么为动力的?

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于1881年诞生,发明人为法国工程师古斯塔夫特鲁夫,这是一辆用铅酸电池为动力的三轮车,而在1873年,由英国人罗伯特?戴维森用一次电池作动力发明的电动汽车,并没有列入国际的确认范围。后来就出现了铅酸、镍镉、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作为电力的电动车。

目前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型号规定有12V7AH、12V8AH、12V10AH、12V10AH(高容量)、12V20AH;电动轮毂型号有:有刷有齿高速电动轮毂(简称高速电机或有声电机)、有刷无齿低速电动轮毂(简称低速电机或无声电机)及无刷无齿程序电机(简称程序电机);控制器按控制方式分类有全动型、智能型、双控型和非零启动型四种类型;控制系统由主控制器、仪表显示器、调速转把和刹车断电把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具有无级调速、刹车断电保护、欠压保护和过流保护等功能;充电器按输出插头分类有莲花插头式、普通电脑插头式、特制电脑插头式;按充电性能分类为普通在线维护充电器、快充在线维护充电器;按充电电压分类为36V、48V。

3、如何警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新骗局?

近期,老家一位许久不联系的朋友向我咨询了一个投资问题。在这个县城里,有人开始兜售以新能源汽车和车联网技术为旗号的“投资”。其模式比较简单,也是缴纳入会费成为会员,同时发展其他会员获取提成。这种模式让我立即想到了“传销”,在对这家注册在广州的企业进行了仔细的摸底之后,几乎可以确认这就是一个“传销”的升级版。但令我吃惊的是,新能源汽车和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竟然成为了新骗局的旗号。

然而这并不是个例——新能源汽车最终还是没能成为一方净土,在这个长长的产业链条上,已经出现“各式各样”的骗局,并且还见诸于公开报道上。如果我们把骗局的概念放的比较宽泛,那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前几年震惊全国的企业骗补——在长达几年的时间中,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的资金被“窃国者”装进私囊,但好在国家通过及时地调查挽救了损失。而在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上涌动着的投资机会和可憧憬的前景,也成为了一些骗子设计新局的“最好的土壤”,它打着实业的旗号,变换出了多种防不胜防的“陷阱”。

在最近一年的公开报道中,这样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比如“中领航科”新能源汽车原始股骗局,这个号称实现了“充电6小时能跑500公里”技术突破的公司,在全国各地售卖“ 一美元一股”的原始股,但最后被证明是一家骗子公司。这样的骗局其实远不止一个,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也成为骗子们盯上的“温床”。

与此类似的还有“国宏汽车骗局”,这是一个传统传销的“升级版”。与传统限制人身自由的传销不同,该传销组织以投资新能源汽车、镍碳电池为名,打着私募、众筹的旗号,发展下线会员,而私募、众筹均是当下投资新模式,极具迷惑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也处于发展初期,目前公司成立数量多,投资频繁,掩盖了自身“骗局”的本质,让不少人血本无归。

打着原始股的旗号,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幌子,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这种骗局。在山东、河南、四川、广州等地都出现过。一些公司甚至连产品都没有,拿着正规汽车企业生产的产品换掉车标等,就做成“诱饵”进行欺骗。在搜索引擎中随意以“新能源汽车、原始股”等作为关键词,就能看到不少案例。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这些骗局有着很多共性。

比如,骗子们深知没有实体的骗局已经很难骗到新人,其往往以伪科学作为幌子,宣传其在核心技术上超前的突破,甚至往往大幅超越当下的最先进水平。他们会塑造一个崭新的概念,并围绕着这个概念进行深加工,吸引不知情的人投资,一些高级的手段甚至能吸引到外行的专业投资人。

在这方面也有一些案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火爆,以及新技术、新商业模式的出现,骗局也在概念的包装下诞生。在浙江宁波,一家名为“米粒投资”的公司,就以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欺骗了颇多人士,这家曾经玩转P2P借贷的企业,在国家大力管控该业务之后,“转战”新能源汽车租赁,以完全低于市场价的“超值实惠”方案吸引了不少用户,骗取押金,但最终人去楼空,被宁波公安机关以“非法集资”通缉。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手段都是已经被揭穿的骗局,在新能源汽车这个长长的链条上,还有不少待揭穿的“局中局”,他们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比较让人感慨的是,近期看到一家曾被称之为“PPT造车始祖”的公司,居然获得了百亿元的投资,让人大跌眼镜。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甚至只有一个模型的团队,怎么能获得这么多投资呢?一些有着政府背景的资金甚至也加入其中。

4、赛克电动车和绿源电车哪种好

当然是绿源
绿源属于电动车始祖级别的
车子质量非常棒。全国都卖的很好!


与电动汽车始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