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市场化

电动汽车市场化

发布时间:2020-10-12 08:34:07

1、2019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都有哪些大变化?

时间总是过得特别快,2019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车企这会儿基本都在忙着盘点2019年的销量,估计过段时间就会一一公布,不过结合2019年市场的销量情况,其实已经可以做出一定的判断,氢云链也对新能源车市场做出了自己的总结,看看在这大变局的背后,谁才是大赢家吧!

新能源车消费愈发向上

在汽车消费的起步阶段,消费者对车的要求还仅限于代步,所以对车的要求不是很高,而且对价格异常敏感,正如我国汽车市场刚起步的时候,都是依靠一些10万元以内的车型保持增量,新能源车市场也不例外。

2018年,我国的新能源车冠军还是北汽新能源EC系列,全年销售了近10万辆,并带领北汽新能源拿下了纯电动车销量冠军,其它微型电动车,例如奇瑞小蚂蚁,江淮iEV等也有上佳表现,在整个新能源车销量中占了很大的比重。

到了2019年,新能源消费者逐渐向上,微型电动车市场份额大幅滑落,虽然还有很大的销量,但难以跟2018年相提并论,销量冠军也变成了北汽新能源的EU5,这是一款紧凑型轿车,补贴售价已经超过了10万元,同时还有搭载了达尔文系统的中控屏幕。此外,另一款畅销车型比亚迪元EV,定位于小型SUV,也比微型电动车要高出了一个级别,可见新能源消费市场在向上,至于2020年会不会上升到一个更高级别的车型,就一起期待一下吧!

合资车企纷纷加入战场

2018年,在我国销售的合资新能源车型还不是很多,比较出名的有帕萨特 PHEV和宝马530Le等,销量也不错,但是因为车型太多,在总体销量中,占比还是比较小。

2019年,越来越多的合资车企推出了新能源车型,例如丰田的卡罗拉/雷凌双擎E+,福特领界EV和别克微蓝等,在全年销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正在逐渐提高,自主品牌需要警惕。

续航里程再次增 

2018年,大部分纯电动车型的综合续航里程都在300公里左右,400公里都不多见,500公里似乎只有特斯拉。2019年伊始,我们就看到了很多车企发布续航长达400公里的车型,例如荣威Ei5和北汽新能源EX5等。

随后,广汽新能源Aion S和几何A等几款车型上市,又把国产电动车带进了500公里俱乐部,到了年末,广汽新能源Aion LX和爱驰U5上市,完成了对600公里的跨越,甚至超过了特斯拉MODEL X。以至于到了年末,要是一辆新车续航不到400公里,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一辆新车,再仔细想想,其实续航500公里的车型,价格也不是很贵嘛!

而在2020年,有一些即将发布的车型都已经开始预告,自己的综合续航可以达到700公里了呢!

综合以上三点,其实我们可以得到一些结论,未来车企推出的新能源车要想卖得好,就必须往上面三个方向走,定位要高,品牌形象要好,续航一定要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如何?

前景很光明,电动机的性能绝对要好过内燃机。现在最根本的问题不是电池,就现在的电池容量,在城市内跑,可以替换60%的汽车,真正跑长途的车不多,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汽车厂商的利益问题,电动汽车结构简单,驱动轮和电池都成为可更换的配件,连控制系统都可更换,而这些东西,现在很多非汽车厂商都能做,这样汽车生产商,就不能得到售后维修的利润,不能掌控市场,就象现在的电动单车一样,电池不好,我买一个换上,控制器坏了,买一个自己装上,马力不大,换个驱动轮就好了,这些都不需要原厂的,市场上兼容的多得是。

3、为什么现在的电动汽车的市场如此暗淡?

近三年来,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售额增速迅猛,尤其是过去的2018年,国内电动汽车的销售量突破260万,相对2017年销售量同比增幅80%,在这种增幅背景下,不少人开始关心2019年度纯电动汽车的市场增速将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首先,是国家财政补贴带来的影响。由于节能减排的需要,国家在前几年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实施了大幅度的补贴政策,使电动汽车市场的销售量增速加快,但是到2019年,国内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先前的预期,所以业内人士推测今年对纯电动汽车的补贴力度将有所降低,财政补贴下调,必然会拉低纯电动汽车市场销售量的增速。

其次,为了缓解财政补贴下调带来的收益损失,预计各大车企将同步上调纯电动汽车的售价。2019年刚刚去过的两个月,业内就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款车型二月份的售价要比一月份高出3000元。另外在上周,小鹏、蔚来、威马等新能源车企都宣布今年将在车型原有的售价基础上,上调8000至30000元不等,这一售价上调现象会直接向消费者施加压力,影响消费者的购车热情,进而降低纯电动汽车的销量。

最后,消费者的购车需求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身在共享汽车的冲击下,消费者的购车需求已经不如之前那么迫切了,再加之补贴政策逐步降低,纯电动汽车售价突然上调,很多消费者都会再次斟酌原有的购车意愿。因此,购车需求的降低也会相应拉低纯电动汽车的市场销售量增速。

总的来说,在政府补贴减少、纯电动汽车售价上调、以及消费者购车需求发生变化的共同作用下,2019年纯电动汽车的销量会有一定的增长,但增速将远远比不上2018年度创下的纪录。

4、为什么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自主品牌比合资品牌更活跃?

现在电动汽车综合来讲并不经济,说白了就是国家在带领大家往里面砸钱,培养市场,点科技树,立标杆,放火箭。带领当然不白带领,国家肯定要率先砸钱,宣传利好、补贴研发经费、对厂商补贴成本、对用户补贴车价和电费,不光补贴电动汽车,还补贴充电桩。我没有查过相关法规条例和文献,但是我猜测这些补贴极少包括外资以及合资。何况在我国生产和销售电动汽车是需要牌照的,这些牌照你猜优先发放给谁?

为什么?因为汽车工业我国一直以来是被西方发达国家整体领先的,即使很努力,一直没赶超。质量、可靠性、生产效率,就是比人家低一头。而汽车工业作为最复杂的大批量工业(航空航天复杂性超过汽车,但生产批量较小,甚至单件生产),代表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综合实力,也就意味着我们的工业水平至今大而不强。过去几十年,我们做出了许多努力,试图缩小这种差距,然而需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积重难返。

刚好,现在能源逐渐紧张,电池、超级电容的性能和成本也有了一定程度的突破,电动汽车和混动汽车就逐渐被提上了各国的议程,大家的想法都一样:抢占先手才能引领未来。而对于我国,首先就是弯道超车的考量,大家起点都差不多,这种机会不上怎么行?而其他因素在我国体现的也最为明显。首先我们的市场足够大,前期不用考虑出口,只靠内需就足够养活大量的车厂;其次我们的电池和超级电容的技术也不比别人落后,大家都是同一个起跑线,在一些领域我们已经领先,比如株洲机车用石墨烯做的超级电容,应用于短途公交车取得了巨大成功。

短途公交车停靠时间短,但停靠位置相对固定、启动和制动频率极高、使用频率也高,而且站间距离短。

超级电容的充电速度快的令人发指,对使用频率和次数几乎没有限制,寿命超长,而且安全环保(化学电池有限的充放电次数和电池泄露污染以及安全问题一直广为诟病,而且能量密度也没有很理想)虽然能量密度目前还较为有限,但足以保障短途公交车行驶经过数个站点,只要每隔几个站点安装一个充电桩即可及时充电;公交车制动频繁,电动车可进行动力回收,比内燃机车在能源价格上经济不少,超级电容回收效率又一次表现出色;超级电容的造价较高、体积也不小,然而放在大巴车上这些都不是问题,大巴车完全有空间容纳超级电容,而它超高的使用频率大大摊薄了超级电容的成本。

株洲机车是中车的主要研发机构,高铁都是用电的,研发超级电容既有实力又有动机。这次石墨烯超级电容的应用,即使不说引领时代,也称得上是世界首例。目前超级电容用于小型汽车还有若干难题需要攻克,比如成本、能量密度和小型化,主要是能量密度。短途大巴车的能量密度能满足十公里级就够了,家用小轿车起码要达到百公里级别。

总体来说,我国试图在电动车行业实现工业水平的弯道超车,引领时代,而且在诸多方面已经占据了优势。为了引导企业投入研发资金、为了培养市场,我国出台了诸多利好措施,不惜代价砸钱,试图让目前并不经济的电动车有利可图。这些优惠政策自然不会轻易便宜了外资和合资企业,甚至会给他们设置一些额外的门槛,限制他们进入我国市场――我们的市场已经足够大,中短期内都不需要考虑他们能有什么反制措施。那么电动汽车国产品牌遍地开花,外资、合资品牌在我国没什么动作也就不奇怪了。

5、中国未来五年内,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如何呢?

5年可以说是基本上不可能,首选电池瓶劲的突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现在电池供电的发动机功率还是很低,我想你要是坐过电动公交车就会知道,还有我想谁也无法忍受长达几个小时并且频繁的充电,还有一点,电动汽车真的就环保吗?不用说电是发电厂里来的,还有就是电池的制造也是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而且一辆汽车需要很多电池,用几年电池就不能用了,我们还要进行更换,我们只是在表面上看到了电动汽车不会拍放尾气,可是电池的生产中的能耗和污染我们却忽视了,再上废旧电池在回收环节中不规范造成的污染,所以我想当我们人类造出终结者身上的电池后,电动汽车的普及就不会是什么问题了,我想国家大力普及电动汽车的真正原因说的好听点为国家战略,减少我们国家对石油的依赖,因为我们国家的石的确不是很多,难听点可能就LD们的政绩工程。。。以上全是我个人的观点,自己打的,望采纳。。。


与电动汽车市场化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