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发力新能源!大众连收俩巨头企业:购江淮50%股份,成国轩大股东
5月29日,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 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就在前一天,大众中国刚刚获得电池生产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以支持未来集团的电动化发展。以上两项目预计投资总额约为20亿欧元。
最先爆出消息的外国媒体,其援引两名消息人士称,大众汽车正与江淮控股进行最后谈判,以敲定其最大的一笔投资交易,而江淮控股是大众在中国的电动车合作伙伴江淮汽车的母公司。
其实大众与江淮汽车的合作也是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6月1日,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江淮与大众正式签署合约,双方将合资成立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也是继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后,大众汽车在国内的第三家合资公司。
随后江淮大众在华推出了唯一一款纯电动SUV思皓E20X,不过这台车似乎和大众没有什么关系,既没有悬挂大众车标,就连整体设计也基本照搬江淮iEV7S,310公里的续航表现在如今长人如林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差强人意。不过作为两家公司在华的首款试水车型,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此外,江淮汽车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深耕多年,并且手里握着大量的新能源积分。大众也正是看重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上的独特优势,所以选择与江淮合作。此次合作对大众和江淮汽车来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双赢选择。
另一边,昨天晚些时候,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国轩高科于2020年5月28日与大众中国签订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之附条件生效的股份认购暨战略合作协议》,大众汽车将投资约11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
国轩高科拟向大众中国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发行数量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本次非公开发行和股份转让完成后,大众中国将持有国轩高科440,802,578股,占国轩高科总股本的26.47%,为国轩高科第一大股东。
据悉,国轩高科是中国众多中型电池制造商之一,市场占有率仅次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此前,大众的动力电池供应商主要为宁德时代,成功收购国轩高科后,大众将第一次直接持有一家中国电池厂商的股份。未来,国轩高科将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认证供应商,有机会向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供应电池产品。
根据规划,大众计划在2025年之前推出50款全新纯电动车型,其中超过30款在中国市场投放。到2028年,大众规划其电动车总产量达到220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将占据超过一半的规模,这两笔超大规模的交易完成,将进一步助力其实现规划的宏伟目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江淮汽车:6天5板!只因一个传言,大众汽车入股?
最近的江淮汽车可能捡了一个大便宜,一则还没有被最终确认的消息,只因为其中一个主角是大众汽车,而另一个主角江淮汽车就已经从中获利,迎来了5个涨停。
5月27日,有媒体报道,传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将出资35亿收购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
消息一经传出,扉旅汽车发现,江淮汽车马上迎来了最近6个交易日中的第5个涨停,从5月20日到5月27日,江淮汽车的累计涨幅达到了53%,市值已突破144亿元。
事实上,江淮汽车曾在5月22日就发布过《股票交易异常公告》,披露控股股东正在筹划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相关工作。
但对于此次收购,当事人双方都没有做任何回应,只是有媒体称此事已经坐实,有江淮集团的工作人员向媒体透露,战略合作项目的对象是大众汽车公司,并且在内部还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但对于具体情况对方表示“不能随便乱说,不是很清楚。”
其实,近两年江淮汽车这个名字还频频出现在公众视野,并不是其业绩有多么优秀,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它为造车新势力蔚来汽车代工,换句话说江淮汽车现在的知名度就是代工代来了,因为其自身的业绩真的不值一提。
扉旅汽车查看相关数据看到,江淮汽车已经连续三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负数,2019年为负9.78亿元、2018年为负18.77亿元、2017年为9300万元。
大众汽车的入局可能是江淮汽车的救命稻草,但仅仅是可能。
扉旅汽车追溯了下历史,早在2017年,大众汽车就与江淮汽车成立了大众江淮汽车有限公司,但这次合作并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其推出的思皓E20X车型,一共只卖掉了3000多辆,2019年亏损了3.6亿元。
面对这样的结局,那为什么大众汽车还要义无反顾收购江淮控股的股份,而且一收就是50%。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江淮汽车的属性,江淮汽车是主打新能源汽车产品的。
对于大众汽车而言,在汽车行业继续发展壮大,必须要抓住两个东西,一个是迫在眉睫的汽车电动化转型,另一个则是,得之则可能得天下的中国市场。
扉旅汽车在大众汽车集团曾经发布的电动化战略中看到,大众汽车集团计划,至2025年,旗下销售的新车中约有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汽车,各品牌将推出共计超过80款全新的电动车型,包括50款纯电动车型及3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至2030年,大众汽车集团的整个车型阵容将实现电动化。
而作为大众汽车集团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也在2019年提出相关的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显示,到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
所以这就很明显了,要想抓住中国市场,大众汽车就必须先发力新能源汽车,而入股江淮汽车正式大众汽车发力新能源很好的抓手。
而作为大众汽车发展新能源抓手的江淮汽车,又会从中得到什么呢?
表面看来,江淮汽车将从大众汽车那获得一大笔资金,对于连年亏损的、靠政府补贴过活的江淮汽车算是及时雨了,但似乎这笔钱未必能解决目前江淮汽车的核心问题——没热销车型。
据扉旅汽车了解,2019年江淮汽车销量创下了近10年的新低。数据显示,2019年,江淮汽车乘用车销量为16万辆,同比下滑18%;商用车销量为25.9万辆,同比下降2%。
其实,江淮汽车也曾经辉煌过,2016年江淮汽车销量突破60万辆,可这都是过去时了,如今的江淮已经拿不出来像当年江淮瑞风S3那种还能搅动市场的车型了。
而就算此次大众汽车入股江淮汽车坐实,也基本很难改变江淮汽车现在的局面。
原因很简单,大众汽车的来意太明显了,就是冲着江淮汽车“新能源”这个标签来的,江淮汽车或许只是大众汽车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一个棋子。
扉旅汽车猜测,大众汽车可以利用江淮汽车迅速布局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这样给大众自己创造了多更的转型时间,如果和江淮汽车的合作成功了,当然是好事,但就算不成功也没关系,毕竟对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而且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竞争对手,从大盘来看,这对于大众汽车还是利大于弊的。
而对于江淮汽车呢,可就没有那么多利了。
如果大众汽车和江淮汽车的合作取得了好的结果,那对不起,收益一半是德国大众的,虽然明面上是50对50的对等关系,但大众的强势地位,以及对合作品牌的有利背书,江淮汽车很难不被牵着鼻子走。
那如果合作像上次一样失败了呢?那江淮汽车的结果可能更加悲催:眼前的核心问题没有解决,又搭进去了一半的股权。
当然,以上这些只是基于双方确定合作后的猜想,但也再次说明了,车企想要过得好,就必须能拿出像样的产品,产品有竞争力了,品牌才有竞争力,没有这些,可能欢庆一时,但却不能救一世。
5个涨停救不了江淮汽车,大众汽车的入局可能也无法让江淮汽车逃离水深火热,唯有自救或许方为上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大众为什么选择江淮汽车合作新能源
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与可持续移动出行的发展,促进中国汽车行业的转型与升级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
4、大众汽车CEO迪斯:考虑引入大众旗下成熟品牌至江淮大众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刘晓林??“今天对于大众集团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意义的日子。我们在中国达成了两项具有战略意义的投资,这将加大和拓展大众在中国的电动车业务。众所周知,中国市场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要”。5月29日下午四时,在在德国大众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签署入股协议后不到7个小时,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就与中国媒体进行了连线,沟通其对达成这两项重要战略投资的看法。
在推进和筹备了一年多,并以资本市场连续的异动提前发酵近十天后,大众在中国的重磅投资正式落槌。5月29日上午,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和安徽省国资委以及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江淮集团)在人民大会堂签下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协议——大众汽车将投资 10 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江淮汽车)母公司江淮集团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的股份至 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而在前一天,大众已经与传闻中的另一主角——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签署了另一份入股协议。大众将投资约 11 亿欧元获得国轩高科26%的股份并成为其大股东。
通过总计约21亿欧元(约166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投资计划,大众迅速而果决地完成了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的闭环布局,从电动车到电池的整条新能源产业链上,都采取了最具可控力的深度链接方式。
“在沃尔夫斯堡(大众德国总部),没有人敢想象在新冠疫情之下,如果没有中国市场的强有力支撑,会对集团业务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迪斯称,大众对于在当下环境中能与中国车企和市场达成如此深度的合作充满了感恩,而此次投资也是对中国政府加大外商投资力度政策的响应。“在全球地域抗争愈演愈烈情况下,中国继续保持高开放的姿态,释放出很好、也很强劲的合作信号。”
在安徽省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高地以及国企混改的大背景下,大众入股江淮集团的政治意义更为凸显。而站在大众的角度,迪斯表示,实施增资控股后的江淮大众将成为大众在华推动电动化战略,以及与江淮合作的最主要平台。双方将聚焦新能源乘用车领域的合作,并与大众在华另两家整车合资车企——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形成补充和协同,
除了江淮大众现有的小型电动车,迪斯透露,目前正在考虑引入欧洲比较成熟的受欢迎的品牌。而针对外界关于大众入股江淮集团可能是看中其商用车资源的猜测,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回应称,大众与江淮的合作只集中在乘用车领域,不会涉及商用车。而入股国轩高科也将为大众在华三家整车企业的新能源产品增加更多的技术和成本优势。
迪斯表示,控股江淮大众和入股国轩高科对大众新能源汽车发展来说具有开创意义。他坦言,如果要进一步推动大众在中国的电动车战略,让电动车的普及性更好,不能只靠两家整车合作伙伴(一汽和上汽),“大众需要更多元的战略和品牌。”
增资江淮大众的三大意义
“新增在江淮大众的股权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在迪斯看来,这次投资将带来三重意义。首要意义在于可以扩大大众的专利库,使其拥有更多的研发能力、专利池和技术储备。“这将会为我们下一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打好基础。对于大众全球发展来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其次,增持江淮大众的股份至75%之后,大众将获得合资企业的管理控制权,江淮大众按照集团标准进行决策的速度会更快,效率会更高。“这对我们以后在中国的战略执行具有深远意义和便利性。”迪斯称。
第三,控股江淮大众将加快大众在中国的电动战略发展进程。“我们必须要思考,能够为合资企业——包括江淮大众、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分配什么样的资源和产品。我们另外两家合作伙伴,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非常理解我们这次对江淮大众增持股权的决定。江淮大众的产品和另外两家产品车型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迪斯称。
事实上,三家合资伙伴的格局如何平衡,这也正是此次投资中业界最感兴趣的话题。尤其是根基薄弱的江淮大众,在成立三年来经历了品牌技术资源西雅特忽生调整、合作停滞传言、以及新产品存在感极弱的多重波折,而国内汽车界也存在着“大众的资源都已经被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瓜分了,还能给江淮大众输送什么”的疑惑。
对此,迪斯回复称,江淮大众和另外两家合资企业的品牌所针对的细分市场不一样,车型上将实现互补。小型走量的新能源车型会是江淮大众比较好的优势和品牌切入点,目前思皓品牌之下有三款小型新能源车型。站在大众新能源汽车整体战略上来考虑,迪斯认为这样形成的合力优势会非常明显,同时,对大众全新的电动车平台——MEB平台产品在中国的推广将大有裨益,也将有利于提升大众集团旗下所有新能源车型的市场份额和占有率。
江淮大众的下一步
研发、技术和设计层面的联动被认为将在大众控股后更好的展开,冯思翰介绍,目前位于合肥的江淮大众研发中心和设计中心的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当中,江淮大众未来将推出的一些车型也正在开发过程当中,预计将会在2023年推出市场。同时已经开建的研发中心将推进建设,并将在今年年底之前建成,借此进一步加大电动汽车和相关产品的开发和测试。此外,新的工厂也正在计划建设中,用以落实江淮大众到2025年前推出4-5款产品阵容的规划,这也是江淮大众合资企业第一阶段的发展战略。
根据江淮汽车5月29日早间发布的公告,大众集团将授予合资公司(江淮大众)大众集团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产品,合资公司规模在 2029 年间达到年产量 35万-40万辆,各方正在就具体品牌、产品及产量计划进行洽谈和商议。
产品层面,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是江淮大众2017年成立之初就已确定的方向,2018年4月份,江淮大众推出了纯电动车品牌思皓;2019年4月,合资公司计划投资50.6亿元打造电动汽车工厂,为引入西雅特品牌做准备;2019年5月,大众、西雅特、江淮三方签署正式协议,约定江淮大众将在未来二至三年内将西雅特品牌引入中国;2019年9月,思皓旗下首款车型E20X上市,但据悉市场反应不佳,今年3月全国零售仅15辆。同时,随着今年大众集团对于西雅特品牌全新的战略调整,该品牌不再承担大众入门级电动车的工作,业内对江淮大众和西雅特合作前景产生质疑。
提到江淮大众过去三年的战略以及为何推出思皓品牌时,冯思翰坦言,2016年江淮大众的合资刚启动时,出于长远的战略性投资考虑,当时将更多的关注放在了技术层面,要求江淮大众先改进车型,增强产品力。“如果一下子要把大众的标准放到江淮大众的电动车上,不仅对合资企业压力较大,而且也可能对合资企业品牌产生一定风险。 这是为什么我们做了‘思皓’品牌。”
冯思翰主动将思皓与一汽大众的捷达品牌相比,认为虽然都是新品牌,但捷达已经很好的口碑基础,而且思皓进入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所以挑战会更大。基于此,大众更加有的放矢的将思皓锁定在了小型、走量的新能源车市场。
而迪斯在连线中透露,除了继续扩充江淮大众小型电动车的产品线外,输入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资源也在被考虑中。“我们在思考,未来是不是可以引进在欧洲比较成熟,为大众喜爱的新的品牌,交由江淮大众引进中国市场,但目前并没有太多可以分享的信息。”
至于曾计划引入江淮大众的西雅特品牌资源,冯思翰回应称,“西雅特在欧洲的声誉对中国是有作用的,我们也希望引入。但目前入华时机还不是特别成熟。目前还是在做西雅特和江淮大众的合作工作的,但车型和品牌还没有定。”
此外,对于外界猜测的大众入股江淮集团或是有意触及商用车领域合作,冯思翰否定了这一可能性,“我们做出的结论是,目前业务合作不会深入到重载卡车或轻型商用车当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未来推4-5款纯电动汽车 大众集团与江淮汽车深化合作
6月11日,行车视线从官方获悉,大众集团与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集团签署投资协议,进一步加速推进在华电动产品的布局。大众汽车集团CEO迪斯博士线上出席此次签约仪式并签署相关协议,工信部部长苗圩以及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长阿尔迈特共同出席线上签字仪式。签约各方计划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于2020年12月31日完成相关交易。
据悉,本次交易完成后,大众集团以及安徽省国资委分别持有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权。而江淮大众将发行的新股权,在认购完成后大众集团将持有江淮大众75%的股权,大众中国应认购江淮大众等价于45.17亿元注册资本的新股权。与此同时,大众将授予合资公司4-5款纯电动车型项目,帮助合资公司未来进一步深化新能源出行。
此外,合资公司工厂将于2025-2030年全负荷运转,目标年产能20-25万辆,2029年实现35-40万辆的年产能。目前,江淮大众已经上市了思皓E20X,未来4-5款纯电动车的推出,进一步会扩充该品牌的车型矩阵,从而应对即将到来的新能源浪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江淮汽车包括江淮大众新能源吗
应该不能说是包括,只有全资子公司才有可能是包括,江淮大众是江淮汽车和德国大众汽车的合资公司,各占股份,主要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
7、大众与江淮正式签约,江淮大众迎来发展新机遇
(文/彭科峰)6月11日,安徽省国资委、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通过云签约的方式,正式签署了江淮汽车集团投资协议。期间,江淮汽车还与大众汽车签署了江淮大众投资协议、产品组合框架协议。
据介绍,江淮与大众合资项目是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的首个项目。早在2018年11月,江淮汽车集团就曾与大众集团签署进一步合作谅解备忘录。此外,在前不久,江淮大众战略合资合作框架协议也完成签署,项目合作正式启动。
此次投资协议的签订,标志着江淮与大众战略合作进入新阶段,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中国生产基地在安徽设立,也标志着大众集团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总部落户合肥。
据了解,在相关交易完成后,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江汽控股50%股权和江淮大众75%股权,安徽省国资委对江汽控股保持控制权。
大众集团承诺,将授予江淮大众4-5个纯电动汽车品牌产品,目标是在2025年生产20-25万辆,在2029年生产35-40万辆,预计届时总收入分别达到300亿元、500亿元人民币。
此外,大众集团还表示,在中国法律允许且取得许可前提下,优先考虑在江淮大众生产大众中型、中大型车等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燃油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