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纳入强制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范围是什么意思
和传统汽车相比,安装充电桩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公共专用、私人自用、社会公用充电桩。
个人充电桩建设遇到重重困难
私人自用,目前通常是厂商免费为消费者安装,但是这需要与电力部门、物业公司的合作才能实现。
家住北京右安门的车主熊进,前不久刚刚入手了一辆2013款荣威E50。但家和公司都离公共充电桩远,4S店又在中关村,去哪儿给车充电,就成了他每天面对的难题。
在国家电网将“个人自建充电桩”管控放开、北京市公布自用充电设施建设流程之后,熊进似乎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然而当他将4S店出具的购车充电条件确认书、固定车位产权证明等材料拿到小区物业盖章时,却碰了壁。
“老旧小区居民基本供电有时还不足,再建充电桩压力确实有点大。”熊进所在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说道。该负责人还表示,即便是过段时间增容以后,随着用电高峰的临近,首先确保小区内近800户居民的基本用电,才是最重要的。
在私人充电桩的安装过程中,小区物业是否支持入区入户,成为摆在车主、新能源汽车厂商面前的首要问题。但是,对于私人充电桩的安装,相关方如何配合或支持,并没有相关条文加以约定。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涉及充电桩的内容较少,仅有“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的相关条文。而在《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对于私人充电桩建设方面的规定中,也未涉及物业公司。但是如何确保充电桩顺利入区入户安装,小区物业公司在这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责任和义务都包括哪些并未提及。
充电桩的安装涉及到很多层面,如政府的规划部门和电网公司、车企、充电设备厂家、设备安装公司、小区物业公司等,在电动汽车未普及的情况下,每个环节沟通起来都显得尤其困难,私家车主若想在所住小区安装充电桩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公共充电桩 “建设革命”还需努力
市民在自家小区安装充电桩屡屡碰壁,那么公共充电桩能否解决问题呢?
与个人充电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公共充电桩经常出现闲置、无人维修、被其他车辆占用、分布不均等现象,使用率偏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笔者在位于北京马连道的路面停车场看到,国家电网新建的10多个充电桩虽然均处于开启状态,但只有1个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一排原本给新能源汽车预留的车位早已被非新能源汽车占据,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停车场。
即使在网上能查询充电桩大体方位,去实地寻找过程中也并不顺利。尤其是设在写字楼和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充电桩,经过多方打听寻找,才能有幸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一面是车主找不到充电桩,一面是大量充电桩长期闲置。公众对公共充电桩信息的知晓度不足和位置的隐蔽性,也是导致许多充电桩不被众人所知的主要原因。
安装公共充电桩,意在营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按照原先的计划,充电桩建设将会在北京市铺开,而实际过程中,却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曾谈道,各部门应该联手起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找出解决充电难问题的具体办法;基础设施建设不解决,电动车就难以往前走。
如何规划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方便、好找、有用”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仅靠政策和补贴的推动想必永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有没有针对阻挠新能源汽车的对应法规?
(1)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联合对外发布《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2016]1611号】第四条:“对于占用固定车位产权人或长期承租方(租期一年及以上)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行为或要求,业主委员会(或业主大会授权的管理单位)原则上应同意并提供必要的协助”。第六条:“在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安装过程中,物业服务企业应配合业主或其委托的建设单位,及时提供相关图纸资料,积极配合并协助现场勘查、施工。鼓励物业服务企业根据用户需求及业主大会授权,利用公共停车位建设相对集中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并提供充电服务”。第六条第5款明确指出:“现有配电设施确实无法满足充电基础设施用电报装申请的,……由产权单位抓紧实施改造”。
(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第二条第五项规定:“鼓励充电服务、物业服务等企业参与居民区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统一开展停车位改造,直接办理报装接电手续...对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优先在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对没有固定停车位的用户,鼓励通过在居民区配建公共充电车位,建立充电车位分时共享机制,为用户充电创造条件”。
(3)《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示范文本》第四条第二款:“物业应指定专人积极配合现场勘察,提供相关图纸或指认停车区域内电源位置及暗埋管线的走向”。
(4)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特编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该文件明确规定:“对拒不配合或阻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物业服务企业,各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处罚措施,扣减相关企业和负责人的信用信息评分”。
除此之外,各省市也相继出台了各种法律法规,规范各单位及个人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安装的权利义务关系,以下仅为陕西省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部分):
(5)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陕政办发〔2016〕54号)第六条:“个人在自有停车库、停车位,各居住区、单位在既有停车位建设充电设施的,不需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自用充电设施建设不需备案,与物业管理方或电力部门协商落实接入条件后即可建设”。第九条:“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提供相关建筑和设施设备的工程竣工图或指认停车区域内电源位置及暗埋管线的走向,配合电网企业确定充电设施配电箱、表箱安装位置、电源走向,并指定专人配合现场勘查、施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6)《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规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见》第四条第五款:“居民在住宅小区内自有固定车位加装充(换)电设施用电,由居民与物业管理方协商一致后,接入小区供电系统,也可向供电部门申请用电报装手续。小区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方应该支持和配合,不得借机收取任何费用”。第四条第八款:“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及时提供相关建筑和设施设备的工程竣工图或指定停车区域内电源位置及暗埋管线的走向,配合电网企业或居民确定充电设施配电箱、表箱安装位置、电源走向,并配合现场勘查、施工,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原文链接:https://www.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109711.html
来源:贤集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3、如何 参与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截至2016年,广东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10万辆,占据全国同期总量的五分之一以上。去年12月,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新能源汽车充电规划基础设施2016到2020》,至2020年,广东将投540亿元建充电设施,全省建成集中式充电站约1490座,建成分散式充电桩约35万个。
近日,广东再发布十三五节能减排规划,将新能源汽车工程列为绿色交通重点。
规划明确,2020年,实现全省25万辆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全省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全部公交车比例超75%,其中纯电动公交车占比超65%,基本实现纯电动公交车的规模化、商业化运营;珠三角地区新能源公交车保有量占比超85%,其中电动公交车占比超75%。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纯电动公交车推广应用的示范区域,其中,深圳市于2018年、广州市于2019年、佛山市于2020年力争实现纯电动公交占比达100%。
今年起建35万个充电桩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基础保障设施,广东加快充电桩建设布局。根据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此次公布的《意见》征集稿,广州将在充电桩的规划、建设上进行规范化。同时,将制订相应的财政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充电设施建设项目给予适当补贴。据悉,目前,广州拥有电动车充电桩逾8000个,2017年,总量上将超过1万个。
http://www.big-bit.com/news/244383.html
4、怎么完善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布局,引导扩大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消费
这个国家和各个地方都有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布局的规划,比如国家整体的规划: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给个链接你自己看吧:http://www.gepresearch.com/100/view-182549-1.html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汽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大力发展电动汽车,能够加快燃油替代,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对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防治大气污染、推动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充电基础设施主要包括各类集中式充换电站和分散式充电桩,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是电动汽车普及的重要保障。进一步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当前加快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紧迫任务,也是推进能源消费革命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战略部署,根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国发〔2012〕22号),特制定本指南,期限为2015-2020年。
5、新能源基础设施的困局靠谁来解决?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所有其它能源汽车.包括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其废气排放量比较低。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现有超过400万辆液化石油气汽车,100多万辆天然气汽车。目前中国市场上在售的新能源汽车多是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公告定义,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019年3月26日,财政部等四部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自3月26日起实施。
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
折叠纯电动汽车
纯电动汽车(Blade Electric Vehicles,BEV)是一种采用单一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的汽车,它利用蓄电池作为储能动力源,通过电池向电动机提供电能,驱动电动机运转,从而推动汽车行驶。
优点:
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
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7~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折叠混合动力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驱动系统由两个或多个能同时运转的单个驱动系联合组成的车辆,车辆的行驶功率依据实际的车辆行驶状态由单个驱动系单独或多个驱动系共同提供。因各个组成部件、布置方式和控制策略的不同,混合动力汽车有多种形式。
优点:
1、采用混合动力后可按平均需用的功率来确定内燃机的最大功率,发动机相对较小(downsize),此时处于油耗低、污染少的最优工况下工作。由于内燃机可持续工作,电池又可以不断得到充电,故其行程和普通汽车一样。
2、因为有了电池, 可以十分方便地回收下坡时的动能。
3、在繁华市区,可关停内燃机,由电池单独驱动,实现“零”排放。
4、有了内燃机可以十分方便地解决耗能大的空调、取暖、除霜等纯电动汽车遇到的难题。
5、可以利用现有的加油站加油,不必再投资。
6、可让电池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状态,不发生过充、过放,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成本。
7、整车由于多个动力源,可同时工作,整车的动力性优良。
缺点:
系统结构相对复杂;长距离高速行驶省油效果不明显。
折叠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燃料电池电动汽车(Fuel Cell Electric Vehicle,FCEV)是利用氢气和空气中的氧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在燃料电池中经电化学反应产生的电能作为主要动力源驱动的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实质上是纯电动汽车的一种,主要区别在于动力电池的工作原理不同。一般来说,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化学反应所需的还原剂一般采用氢气,氧化剂则采用氧气,因此最早开发的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多是直接采用氢燃料,氢气的储存可采用液化氢、压缩氢气或金属氢化物储氢等形式。
优点:
1、零排放或近似零排放。
2、减少了机油泄露带来的水污染。
3、降低了温室气体的排放。
4、燃油电池的转化效率高(60%左右),整车燃油经济性良好。
5、运行平稳、无噪声。
缺点:
燃料电池成本高昂,同时使用成本(氢)也昂贵。
折叠氢发动机汽车
氢发动机汽车是以氢发动机为动力源的汽车。一般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柴油或汽油,氢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是气体氢。氢发动机汽车是一种真正实现零排放的交通工具,排放出的是纯净水,其具有无污染、零排放、储量丰富等优势。
优点:
排放物是纯水,行驶时不产生任何污染物。
缺点:
氢燃料成本过高,而且氢燃料的存储和运输按照技术条件来说非常困难,因为氢分子非常小,极易透过储藏装置的外壳逃逸。另外最致命的问题,氢气的提取需要通过电解水或者利用天然气,如此一来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源,除非使用核电来提取,否则无法从根本上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折叠超级电容汽车
优点:
充电时间短、功率密度大、容量大、使用寿命长、免维护、经济环保等,
缺点:
能量密度低,很难满足整车需求,故一般作为辅助蓄能器;功率输出随着行驶里程加长而衰减等。
折叠其他新能源汽车
其他新能源汽车包括使用超级电容器、飞轮等高效储能器的汽车。目前在我国,新能源汽车主要是指纯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常规混合动力汽车被划分为节能汽车。
6、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的基础设施发展却是发展缓慢。为什么会是这样
变压器和电感产品在充电桩、充电站中分别起到功率传送、电压变换、滤波、储能、绝缘隔离的作用,可以说变压器对于充电桩来说是其大功率核心元件,其成本占据整个充电桩成本的12%-23%左右。为了现实充电桩的现实使用价值,充电桩必须要有低成本、安全化、小型化、发布广、易用性、快速充电等六点便利性要求,其功率段在10KW至100KW之间,这都间接性的要求变压器和电源等电子元器件必须要比普通的变压器要有更高的性能,亦是充电桩产品设计的难点和重点。根据程品科技的统计和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桩仅有5%左右电子变压器与电感企业已经开始供货,正处于样品开发的企业为17.5%,暂时还没有开发相关产品的企业居多。而且虽然国家频繁发布的新能源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刺激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市场,但现实中建成的数量和投建覆盖率却达不到市场预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企业发展研发充电桩变压器的“热情”。
7、国家为什么不把补贴新能源车的钱用于普及充电桩和统一充电标准?
新能源汽车的成长少不了充电桩的设置,那么,本年充电桩有无新的补贴政策呢?北上广深这些经济发达,电动车多的城市充电桩补贴政策怎么呢?充电桩补贴政策依照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增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告知》,2016年-2020年,我国将继续对充电基础设施建立、运营给予财政奖补。
4月5日,武汉市发改委发布《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实施方案》,告知明确对2013年1月1日到2016年6月30日投资建设的充电设施,企业可申报新能源车充电基础设施补贴。另外,为便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深圳、宿迁市、安徽省等依照充电桩功率进行补贴,宿迁市也将依照充电功率赐予公共服务领域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国度充电设施嘉奖资金额度每年进行调整。
北上广深的补贴细则,北京市建设规划: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将建设充电桩约44万个。此刻慢慢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也开始普及,六环之内半公里为圆半径基本都已经实现覆盖。5月8日,北京市顺义区发改委发布《顺义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补贴实施细则(暂行)》,细则清晰符合国家及本市相干要求的公共充电设施,投资建设单位可申请不高于项目总投资30%的政府固定资产补贴资金支持。。
郭广强说,昨天下午刚评审了深圳市“十三五”期间充电桩基础设施规划,到2020年,深圳计划建设投运13800个充电桩,4.2万个充电桩,基本满足4.5万辆新能源汽车需求。此中,总计划建设8246个公交快速充电桩。补贴标准:依照《深圳市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杭州市新能源汽车“十三五”产业发展计划》《2016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助办法》《深圳市推动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办法》相继出台,去年4月5日起杭州打消对新能源小客车的限行措施。
8、新能源汽车开始把重点投入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了,这对于新能源设备公司来说是不是机会?
现在来看,基建一般都会伴随一波黑马企业出现吧,现在很多新兴企业在产品设计制造上表现的还是不错的,我知道的河北涛振新能源的MINI超级充电站就有布置集中,柔性控制、按需分配、功率共享等技术特点。
能自动适合不同场所电功率的需求,适用于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各类停车场、住宅小区、商业综合体等应用场景。
9、如何规划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
和传统汽车相比,安装充电桩是新能源电动汽车必不可少的环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公共专用、私人自用、社会公用充电桩。
个人充电桩建设遇到重重困难
私人自用,目前通常是厂商免费为消费者安装,但是这需要与电力部门、物业公司的合作才能实现。
家住北京右安门的车主熊进,前不久刚刚入手了一辆2013款荣威E50。但家和公司都离公共充电桩远,4S店又在中关村,去哪儿给车充电,就成了他每天面对的难题。
在国家电网将“个人自建充电桩”管控放开、北京市公布自用充电设施建设流程之后,熊进似乎看到了问题解决的希望。然而当他将4S店出具的购车充电条件确认书、固定车位产权证明等材料拿到小区物业盖章时,却碰了壁。
“老旧小区居民基本供电有时还不足,再建充电桩压力确实有点大。”熊进所在小区的物业负责人说道。该负责人还表示,即便是过段时间增容以后,随着用电高峰的临近,首先确保小区内近800户居民的基本用电,才是最重要的。
在私人充电桩的安装过程中,小区物业是否支持入区入户,成为摆在车主、新能源汽车厂商面前的首要问题。但是,对于私人充电桩的安装,相关方如何配合或支持,并没有相关条文加以约定。
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中,涉及充电桩的内容较少,仅有“加快充电设施建设,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的相关条文。而在《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管理办法》对于私人充电桩建设方面的规定中,也未涉及物业公司。但是如何确保充电桩顺利入区入户安装,小区物业公司在这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责任和义务都包括哪些并未提及。
充电桩的安装涉及到很多层面,如政府的规划部门和电网公司、车企、充电设备厂家、设备安装公司、小区物业公司等,在电动汽车未普及的情况下,每个环节沟通起来都显得尤其困难,私家车主若想在所住小区安装充电桩显然不是一件易事。
公共充电桩 “建设革命”还需努力
市民在自家小区安装充电桩屡屡碰壁,那么公共充电桩能否解决问题呢?
与个人充电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大量公共充电桩经常出现闲置、无人维修、被其他车辆占用、分布不均等现象,使用率偏低,造成了资源浪费。
笔者在位于北京马连道的路面停车场看到,国家电网新建的10多个充电桩虽然均处于开启状态,但只有1个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一排原本给新能源汽车预留的车位早已被非新能源汽车占据,成为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停车场。
即使在网上能查询充电桩大体方位,去实地寻找过程中也并不顺利。尤其是设在写字楼和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充电桩,经过多方打听寻找,才能有幸得见其“庐山真面目”。
一面是车主找不到充电桩,一面是大量充电桩长期闲置。公众对公共充电桩信息的知晓度不足和位置的隐蔽性,也是导致许多充电桩不被众人所知的主要原因。
安装公共充电桩,意在营造良好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促进新能源汽车推广;按照原先的计划,充电桩建设将会在北京市铺开,而实际过程中,却远未达到预期效果。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特聘专家王秉刚曾谈道,各部门应该联手起来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找出解决充电难问题的具体办法;基础设施建设不解决,电动车就难以往前走。
如何规划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设,做到“方便、好找、有用”才是最为重要的。否则,仅靠政策和补贴的推动想必永远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