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纯电动车遍地开花,为何还要增程式电动?
新时代有一句话广为流传: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近年来,国家刮起了新能源车春风,造车新势力纷纷冒起往风口上挤。2019年3月,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资格的企业达到了635家!而且大部分是近2年内出现的。不过与热闹的上马项目相比,新能源车市场销量却在持续下滑。
2019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3.7万台,同比下降15.1%。潮水褪去,浮现在大家眼前的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消费者个人购买的电动车占比很低,大部分还是靠出行租赁公司消化。今年前9个月,电动车销量为61.6万辆,但仅有12万辆是消费者自己掏钱包购买的。
想要我买电动车?先把续航解决好吧
电动车少人买,最大的问题出在里程焦虑上。即使是技术最先进的特斯拉,它的长续航车型充满电一次也只能跑600多公里,而且这仅仅是指定工况下的续航,实际驾驶只会更短。
纯电动车在市区行驶,充足的充电桩和低速工况让车辆一直在最佳状态,这也是大部分电动车的活动区域。至于高速长途行驶,只要经历过春运的人都知道,燃油车才最靠谱。
1月春运路上,出广东的大广和乐昌高速上,就因为电动车没电停高速上导致了大塞车。实际上,由于服务区充电桩数目依然稀少,充一电的时间又比较长,电动车在长途出行依然不能让人放心,冬天低温对电动车电池也是巨大的损耗,续航压力山大。
增程式电动是不是吃饱了撑?
那么,有没有把纯电动和燃油车优点都相结合的技术呢?有,那就是增程式电动车。如果你还不清楚这是什么车,宝马i3听说过吧,它有一个增程版车型,是一台典型的增程式纯电动车。增程式电动车,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可以加油,但驱动车辆行驶的却是电机,烧油的内燃机只负责给电动系统充电,不驱动车辆。
咋一看,你是不是觉得这技术是多此一举?直接充电不就好了,干嘛还还要加油?很简单,因为加油站多啊!而且加油快啊,几分钟就能把油箱加满,你的电动车充80%的电最快也得30分钟吧。
增程式电动车把燃油车和电动车的优点都集中在一起,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驱动模。它规避了充电的麻烦,车辆即使在高速路上奔跑,也无需担心充电桩的位置,没有里程焦虑。除了使用方便外,它又非常巧妙地解决了传统燃油车的最大问题:热效率。
燃油发动机发展了一百多年,都在攻克热效率这个课题,即使是最先进的燃油技术(如马自达的SKYACTIV-X技术),它的热效率也不过41%。
另外,燃油车的动力传输,还要有一个离合器和变速箱进行中转,因为燃油机的最大扭矩和输出功率,都只出现在一个短暂的区间,它需要变速箱的转化来达到最佳的工况。而更多的传动机构,无疑又进一步削弱了本就偏低的燃油机效能。吃得多做得少,这是燃油车最大的问题,而电动车在这方面明显高效得多,你看看不少国产电动车的直接加速性能,都直逼千万元级别的超跑了。
增程式电动车的燃油机只负责发电,排量普遍比较少(1L左右),而且没有离合和变速箱,发电时可安静地达到最佳工况,这完美避开了燃油动力系统的所有问题。
当然了,较真的网友又会说,现在市面上的混合动力车型,不也是可以加油跑吗?是的,但它们的燃油机依然参与驱动车辆行驶(电量不足时燃油机接管驱动车辆),离合器变速箱依然存在,这当中产生的顿挫、油耗、行驶品质等都无法和纯电动车辆相比。
所以,增程式电动车绝不是吃饱了撑的产物,它更像是一台没有短板的电动车。
消费者买不买,价钱说了算
说了这么多,大家应该大概能明白了,增程式电动车,本质上还是一台纯电动车,只不过它可以像燃油车一样加油续航,而且具备超高的动力效能。当然了,它也继承了纯电动车的缺点:速度越快,它就要消耗更多的电能,油耗也随之增加。
不过,对于能耗,大家可完全放心。以日产的NOTE增程式车型为例,它是一台类似于轩逸的紧凑级车,其搭载的e-POWER动力油耗仅2.68L/100km,这大大优于目前的普通混合动力车型。
当然了,消费者买不买账价钱说了算。日产NOTE的售价非常亲民,海外版折合人民币也就8.6万元!当然真要到国内预计得10万起步,但这也不就一台卡罗拉的价钱?就使用成本而言,虽然增程式电动车有内燃机,但较小的排量和简单的结构大大降低了维修保养费用。除北京外,增程式电动车在其他限牌城市可直接上绿牌,又省了一笔拍牌费。
毫无疑问,增程式电动车未来大有可期,它没有里程焦虑,却有电动车的行驶品质,售价也更有优势。当然啦,技术上的复杂性和较高的研发费用,是国内大部分造车新势力没有选择增程式电动车的主要原因,不过也有吃螃蟹的,如12月开始交付的理想ONE。对于消费者而言,价格合理性能突出使用方便的产品,我就买,增程式电动车或将是下一个风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既然纯电动汽车续航不行,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在开纯电动汽车?
第一点:大势所趋
不管怎么说,新能源汽车至少在未来会是主力,就像当年汽油车崛起一样。或许可能不是纯电动汽车是主力,但是不可否认,在现阶段,纯电动汽车真的是趋势。2年前如果你买纯电动汽车,或许我还会说你是小白鼠,但是如今,实际上你买的已经算是无限接近成品的车型了。对于大多数朋友而言,纯电动汽车作为代步工具不是不可以,尤其是在现阶段还有补贴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还是非常值得考虑的。随着补贴的逐步减少,那时候想买纯电动汽车可能也要多花钱了,所以有时候,综合考虑下来的话,你会发现选择纯电动汽车也不是不可以。
第二点:没有那么差
很多人说新能源汽车差,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差点被人称作是老年代步车,讲真,如果你觉得自己买的纯电动汽车和老年代步车一样,我只能说你钱花的太少了。至少当你看上比亚迪唐、特斯拉等诸多纯电动汽车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不是车不好,而是你太穷。其实目前市场上超过30万的纯电动汽车还是很不错的,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至于有人问补贴后十多万的纯电动汽车能否购买,我只能说不耽误开,但是可能需要适应一段时间,尤其是如果你在东北的话,那么这款车可能并不是非常适合你。之前有朋友选择的纯电动汽车就是到了寒冬腊月愣是续航打了个对折,这就非常尴尬了。
第三点:技术还在进步
虽然有的朋友真的是被地方限制的只能选择纯电动汽车,但是对于大多数选择纯电动汽车的朋友而言,实际上还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毕竟今天的纯电动汽车早已经不是当年的纯电动汽车。续航超过500公里的车型还是不少的,虽然说有的是有条件的,但是对于大多数家用车车主而言,一个星期充一次电还是可以的。再者言,不止车企在不断研究如何提高续航,如何减少充电时间,实际上配套设施的完善,也让纯电动汽车更加吸引人。毕竟高速上开着纯电动汽车的朋友也是越来越多了,总比之前买了辆纯电动汽车只能市内跑要强多了。另外,快充的出现,也是好的趋势。总体而言,纯电动汽车有毛病,但是却不能一竿子打死,对于一些朋友而言,这车还是可以考虑的。
3、纯电动汽车价格为什么"虚高"?
首先,高硬件成本占电池核心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燃料动力汽车的驱动系统依赖于发动机,而纯电动汽车依赖于三动力系统,即电池、马达和电控系统,这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其中电池成本占很大比例。
目前,主流三元锂电池的成本约为1000元/千瓦时。对于大多数需要依靠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等电池公司供货的汽车公司来说,价格会更高。然而,同等级燃油汽车的发动机价格一般在10,000元至20,000元之间,这与纯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价格相似,但电池除外。可以说纯电动汽车的电池很贵。
此外,纯电动汽车的许多零部件不同于燃油汽车。一些备件需要特殊的研发和生产,其规模和需求不如燃油汽车。生产成本和平均价格都高于燃油汽车。这导致备件单价高于燃油汽车,销售价格自然会更高。
而且高额的研发经费急待摊平。由于纯电动汽车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其研发成本将远远高于燃油汽车。燃料动力汽车过去积累的一些经验和技术不能完全应用于电动汽车。包括如何放置电池以获得最佳行驶里程、如何选择具有什么容量的电池组和具有什么功率的电机产品、如何耦合电池电机的电气控制、如何确保由于车辆服务质量的提高而产生的制动性能等。必须研究和开发。此外,纯电力专用平台等硬核技术需要大量研发资金,产品研发资金需要分配给每辆汽车进行回收利用,因此研发资金的分配也非常高。
最重要的是最后一点,前几年,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很高,但根据政策,补贴金额不应超过新能源汽车价格的60%。为了得到所有的高额补贴,许多纯电动汽车把整辆车的价格定得很高,从而得到全额补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欺骗补偿”。因此,许多纯电动迷你车的指导价高达10万元以上。在坏硬币淘汰好硬币的影响下,严肃研发的效率远远低于“欺骗与补充”大师,人心浮动,市场混乱。
4、车身增长12mm,续航超400km,EC5如何撑起小型纯电SUV销量?
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近期市场表现很不错。EU5凭借16389辆的销量,蝉联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和A级细分市场的双料销售冠军。同时,北汽还有EX5和EX3撑起SUV细分市场的产品矩阵。
作为北汽新能源全新发布的"10万级质价比神车"EC5来说,这款定位于"新实力长续航"的车型将作为北汽新能源SUV产品中的入门车型,近一步拉低售价,提升竞争力。此次上市共推出三款车型,补贴后售价为:新风版9.99万元、新尚版10.99万元、新潮版11.99万元。
从本质上来说,EC系列(参数|图片)就属于入门系列的定位,从EV时代更新过来的EC3,在续航升级之后虽然表现中规中矩,但系列产品只有一款车型实在是有些单薄,因此更新入门的EX系列(参数|图片)成为了最佳选择。
换新设计语言
对于新车而言,颜值一直是十分重要的指标之一,而相比之前的EX360,更新之后的EC5(参数|图片)终于走上了"正道"。
这次"E车汇"来到的是位于北京双峪路的一家北汽新能源4S店,店内摆放着目前主推的几款车型。EU5、EX5(参数|图片)和EX3(参数|图片)。而刚刚上市的EC5则摆放在店门口中间的位置,它的气场也不输给右边三款定位更高的车型。
从外观上看,封闭式前脸和C字日间行车灯是它变化最大的部分。老款EX系列在设计上依旧是十分传统的布局,放在今天已经显得有些过时。不过,EC5的大灯组依旧是没有发生变化,在造型和构造上依旧与之前一致。
在车尾方面的改变同样不大,基本上只是换装了新样式的保险杠。不过,这种改变并不显得突兀。
尾灯使用了LED光源的示宽灯,其余部分依旧是卤素形式,虽然点亮效果不够炫酷,但作为入门级车型这样的做法也可以理解。
配置小副升级
相较于外部的变化,EC5内饰的变动微乎其微,中控液晶屏升级为8英寸,取消了之前不太实用的指针时钟,座椅花纹也进行了优化设计。
在内饰的质感上,EC5秉承了一贯的水准,虽然塑料件很多,但并没有出现毛刺、或者十分粗糙的边缘处理,这一点比之前也有了不小进步。
作为北汽纯电动"2.0时代"的产品,EC5的中控系统也升级成了目前最新的I-link系统,语音识别使用了科大讯飞的3.0系统,在识别率上能够做到基本准确,错误率非常低。此外,不知是否为入门车型的原因,目前打开车窗的常规操作还没办法实现,但语音指令可以清晰的识别出来。
在操作上,这套系统的逻辑还算清晰,菜单的各项设置也非常好找。当然,功能操作上也没办法直接与那些互联网著称的系统相比拼,差距主要体现在联网功能上,比如第三方程序的兼容和各种整合功能的使用。
此外,在空间上,EC5和之前EX的变化也不大,新车的轴距、宽度和高度没有发生变化,只是长度变成了4122mm,增长了12mm。要说后排的空间,是绝对处于够用的水平,且后座的舒适度也要好于一些紧凑轿车的感受。
价格为成败关键
EC5的上市,既满足了用户日常城市用车和远距离出行的多样化需求,更为用户增添了众多出行乐趣和驾享体验,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10万级纯电动SUV的不二之选。未来,EC5凭借实力续航、安全智能电控、丰富配置表现,势必赢得众多用户粉丝的热捧,成为2019年纯电动市场中一匹引人注目的黑马,让我们拭目以待
不过,在使用了孚能的电池组之后,综合续航提升到了403km,EMD 2.0 Pro智能电控系统也提升了电池组的安全性。但电动机的功率似乎有所下调,目前官方给出的数据是70kW和200牛米,比之前的款式有所缩水。
不过,如果横向进行对比,尽管EC5在后排没有配备USB接口,但直接跟竞品来进行配置PK的话,诸如屏幕尺寸、灯光形式、天窗等配置上并不输同级对手。此外,403km的续航可以说除了比亚迪以外就是它了。因此,EC5上市之后的竞争力不容小觑。
5、为什么说纯电动汽车,能源利用率很高?
这是和其他的利用石油类发动机的比较而言,比如汽油发动机的热效率有30%,柴油有40%,航空喷气式发动机有50%。相比较而言,电动机的效率能够达到80%。
6、纯电动车销量暴涨,比亚迪拿下2019年新能源车销量冠军
在新年开始没多久,很多车企就拿出了自己2019年的成绩单。当然,看成绩也有个惯例,就是先看之前成绩好的那个车企,例如新能源汽车引领者比亚迪,2019年共销售了新能源车219353辆,比起2018年的227152辆略有下降,果然入日中天的比亚迪,也在这次车市寒冬中受到了影响,相比其它车企,这个跌幅并不算大,但是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插电混动车型销售下滑明显
众所周知,比亚迪能取得今天的成绩,除去自身强大的电池技术之外,也是通过秦DM和唐DM两款车型一战成名,最让消费者血脉喷张的就是强劲的加速性能,这也为后续的比亚迪车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可是在2019年,比亚迪的插电混动车型却遭遇了滑铁卢,全年只卖出了72168辆新车,相比2018年,同比下滑了41.75%,虽然也有大环境的影响。但作为新能源车的引领者,比亚迪的这个表现毫无疑问会让人感到有那么一丝丝失望,更让人担心的是,插电混动车型销量下滑也是因为受到了合资品牌的冲击,例如去年上市的卡罗拉/雷凌双擎E+等,证明了比亚迪在品牌上,跟合资车企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更为致命的是,比亚迪并没有为高端消费市场打造更有竞争力的产品,通过宝马530Le的优异表现,其实可以发现,消费者对高端插电混动车型的需求,非常的强烈,而且并没有太多的车型可选,这是比亚迪的一个良机。
纯电动车型销量上升并不足喜
相比于2018年,比亚迪2019年售出了147185辆纯电动车型,同比增长了42.53%,是个不小的进步,但是从整体来看,纯电车型销量的增幅其并不足喜,因为2019年比亚迪发布了大量的纯电动车型,其中e网系列的车型更是下探到了10万以内,这本该是一个对提升销量非常有利的细分市场,但从销量上可以看出,比亚迪的这一策略,并没有太大的效果,反而很有可能会让自身的品牌形象降低,影响到唐和秦等车型的销量,是个比较大的隐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为什么说纯电动车越来越像闹剧?
考虑一下市场上的普通电动汽车快速充电大约20分钟到30分钟,要充一次电,需要半个小时即可充好,而如果充满了油,它将立即充满。如果您选择,我相信如果您仅选择充电效率,那么您将选择燃油更充足的汽车,对吗?因此有人说纯电动汽车越来越像闹剧!
首先,让我们谈谈新能源汽车的好处。在国家一级,特别是一些负责任的国家,有必要严格遵守国际巴黎气候变化协定。无论是履行协议,还是为了国家的环境保护,促进电动汽车和放弃原始燃料汽车,似乎都没有什么害处。
燃料汽车的主要驱动力是染色燃料,主要是石油。对许多国家来说,石油是外国产品,因为许多国家自己都不生产石油,或者产量很少,而且不能自给自足。为了使汽车行驶,可以打开飞机,并让拖拉机在整个地方行驶,必须从有石油出口的国家购买石油资源。一旦这些国家切断了石油资源的供应,无疑对依赖石油进口的国家将是沉重的打击。因此,对于国家而言,推广电动汽车是为了更好地摆脱对西方石油国家的依赖。
但是电动汽车是好的,但是在许多方面它们不如燃油汽车好。首先,电动汽车的技术积累时间太短。与过去一百年的燃油车相比,它只是一个小儿科。其次,电动汽车吃电,而燃油汽车吃油。我相信那些开车很多的朋友都有这种感觉。汽车没油了。您可以加油,三到两分钟即可完成。而电动汽车,如果没有电,可能会很麻烦。
8、1月销量暴增72%,超越大众比亚迪,现代起亚电动车迎来开门红
在全球汽车销量下降的情况下,新能源汽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从去年7月开始,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增速也出现了负增长,最终全年销量微跌4%,美国也出现了小幅下滑,在此前提下,很多新能源车企在2020年的第一个月,就遭到了暴击,我国的比亚迪和北汽新能源销量都出现了下滑,其它车企也难以独善其身。
就在这车市寒冬中,来自韩国的现代起亚电动车却逆势大涨,在一月迎来了开门红,累计售出了11749台新能源车,超越了我国的比亚迪和德国的大众等车企,跃居至全球第四名,而前面就是大名鼎鼎的特斯拉。欧洲市场是一月现代起亚电动车最大的亮点,共售出了6083辆,同比增长了71.3%,其中KONA EV和NIRO EV 立下了汗马功劳,分别售出了2442和1593台。要知道欧洲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向都比较喜欢本土品牌的车型,可见现代起亚的电动车有多强的竞争力。
在中国市场,现代起亚的布局也很早,2018年8月就推出了K5/索纳塔 PHEV,11月又推出了KX3 EV,2019年投放的车型更多,不仅有K3/领动 PHEV这样的插电混动车型,还有昂希诺EV和菲斯塔EV,都是合资纯电车型续航表现非常突出的车型,同时性价比很高,产品布局也非常丰富,涵盖了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以及覆盖到紧凑型轿车、中级轿车和小型SUV多个细分市场。
在今年剩下的时间里,现代起亚还会推出K3 EV等车型,同时去年在进博会亮相的45概念车,其量产版车型已经在进行道路测试,预计明年就可以投入生产;近期,现代起亚还拿出了一款很有未来感的概念车Prophecy,新车采用了酷似游艇的设计,又加入很多现在非常流行的设计元素,让人过目难忘,展示了现代起亚对未来新能源车的设计理念,日后进行量产的话,估计又是一款畅销车型。
同时在电动化战略上,现代起亚也有着清晰的目标,计划至2025年,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的年销量超过67万辆,进而能够跻身全球前三大电动车生产商的行列,并跃升为受顾客喜爱的全球三大电动汽车(电池电动车及氢燃料电池车)企业之一。在欧洲市场,现代汽车集团计划在2020年末,实现旗下车型75%电动化的目标,并在今年向欧洲消费者供应近8万辆零排放车辆。在中国、韩国、美国等重点市场,从2030年起便积极推进新车实现电动化。
以目前现代起亚在新能源市场的布局,和深厚的新能源技术来看,这个目标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遥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019年新能源车增长120万辆 连续两年高增长 纯电车占比超81%
|文 | 9tH dAy
来自柿柿车工作室
根据公安部相关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剔除报废注销数量),相比去年同期,有2122万辆增长,增幅达8.83%。
30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200万
目前,全国共有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百万,30个城市超200万,四大直辖市中,北京毫无悬念位列第一,保有量593. 4万 重庆以463. 3万位列第三, 上海以415. 8万位列第五。 天津以309万位列第十一。另有苏州、成都、郑州、深圳、西安、武汉、东莞等城市汽车保有量超300万。
私家车保有量首次破2亿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小型载客汽车保有量2.2亿辆,相比去年同期,有1926万辆增长,增幅达9.37%,其中,私家车保有量2.07亿辆,首次破2亿大关。
新能源连续两年百万增长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381万辆,占总保有量1.46%,相比较普通燃油车9.37%的增幅。
受相关政策影响的新能源车型,虽然整体基数不大,有整体提升非常明显,相比去年同期,2019年新能源车型增长120万辆(连续两年增长超百万辆),增幅达46.05%。在整体构成中,纯电车型保有量达310万辆,占新能源保有总量的81.19%。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纯电动汽车续航一直是个问题,未来十几年会有改善吗?
纯电动汽车续航一直在增长,从来没有停止,未来十几年肯定会有大幅改善,这一点毋庸置疑。从目前各大电池厂商和汽车厂商的技术上来看,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大幅提升的基础已经具备,当下最需要的是“拉出来溜溜”,转化为现车之后,让大众“品尝”。
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问题,目前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就是提高电池能力密度,从而退高电池容量,最终解决纯电动汽车续航问题。不过,这种解决方案缺陷也比较大,主要是受到纯电动汽车自身重量、电池容量、电池能量密度、风阻系数等多个方面的影响。电池密度和容量越大,相对来讲整车质量也越高,这就使得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虽然可以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不会太大。
另一种解决方案,就是技术突破。在技术突破方面解决思路其实比较多,如充电智能化的软件解决方案,在这个领域特斯拉做得非常好,而且对电池的保养也有极深的研究,经过多年改进,实用性越来越强;再如新材料的引进,这方面全世界各大电池领域的公司都在试验,虽然纷纷宣称自家公司有“独门绝技”,但是目前来看,都不是颠覆性创新,而是旧有模式下的改造而已,所以虽然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目前来看,还是不够给力;又如“省点”模式的开启,目前这方面几乎是各大厂商必备创新点,几乎家家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更省电”的情况跑得更远。
总之,纯电动汽车续航虽然一直是行业内的“痛”,但是也是各大厂商的“爱”,因为全球资本都在注视这个问题,谁解决问题,并且得到实施,谁的未来就会更光明,所以未来十几年纯电动汽车续航绝对会得到大幅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