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对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散热方法在这
那我分享下GLPOLY导热硅胶片XK-P25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包上动力电池上的成功应用。
新能源汽车这两年是有发光又发热,新闻里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利好政策,朋友圈是振奋人心的新能源汽车大单。很有幸,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也是搭载这一波新能源的好政策,结结实实的应用在了各大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里面,帮助新能源电池包更好的做热传导使者。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是一款柔软度非常好、压缩量可达到50%以上的导热硅胶片,刚好在汽车电池包里面,需要的就是压缩量大,可以最大化的实现有效接触面积的导热硅胶片,XK-P25导热硅胶片完美的匹配了这一需求,而且汽车工作时是连续抖动震动的,导热硅胶片XK-P25的柔软度,刚好可以起到减震、缓冲的效果,并且紧紧的贴合在热源与散热器之间,保证了汽车运动中的热传导有效可靠性。
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热阻低,比同导热系数的普通导热硅胶片,热阻更低,并且可靠性更好。分享个经典案例就是,宇通大巴的一个电池包散热,最开始选择了三款导热系数(客户实测)一样的导热硅胶片做验证,刚开始一周数据显示,三款导热硅胶片的温升相差在3度以内,这个3度也是客户正常的考查范围,皆可接受,本来客户还想着既然三款导热硅胶片热传导效果差不多,是不是可以以价格 进行招标,结果在这期间,实验室数据一直照常记录,2个星期后,招标程序还没走完,实验数据却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在另外两款材料数据波动频繁的情况下,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表现的异常稳定,简直可以说是XK-P25导热硅胶片有点太淡定了,整个一个月的数据下来,波动浮动非常小,几乎等同一条直线(个别点微调),这个结果让客户惊讶不已,也帮助客户果断了做了一个决定,至少要保证8年以上寿命的汽车,可靠性可想而知,选择GLPOLY的XK-P25导热硅胶片似乎更能让客户安心。接下来的结果可想而知,GLPOLY的导热硅胶片XK-P25被写进了BOM表,并且是唯一的料号。距离现在,已经连续大批量出货一年有余,而且不断在新项目、其他品牌的案子中成功应用。
2、电动汽车中,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所谓家用交流电慢充,就是在现有居民供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级的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转直流,输出电压未必低),转换成直流,对汽车内电池充电。这里面,关键在于:
1、尽可能利用用电低谷,可以降低对电网冲击,也可以通过峰谷电价的优惠降低用户的花费:这个可以通过定时器解决
2、功率不能过大,充电速度不用快。以5-8小时能充足就够了。要考虑居民区线路的承受能力。新建小区,貌似单相40A,三相65A?
这个充电器,一般在用户这里,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
所谓快速充电桩,往往安装在公共场合,其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1-2H)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当然最理想是1分钟补充80%以上,但是电池技术(含电池组均衡技术)、输配电技术尤其是散热技术做不到!
现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车场固定的380V充电器,用专门的线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较大电流充电
也有是集中的高压(10kV)引入,转换成直流电,接入大型蓄电池组(可以采用钠硫电池钒电池等)。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充电电流,并防止接入时对电网的冲击(当然,需要充电接口的支持)
假设充电电压400V,充电功率20kW,充电电流就高达50A。如果接触电阻0.1欧姆,那么接触点由于接触不良产生的功率就高达250W。时间一长,什么都可能发生!所以充电接口很重要,充电电压不能低,充电电流不能过大。
充电接口设计上,还要考虑计费(尤其是公用充电桩),最理想的就是和车内线路连接,直接从SamrtCard里扣款。
目前,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采用串并联达到指定的容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离散,使用时的偏差,让每个电池单元指标不一。长久以往,电池工作状态偏离严重,少部分电池容量衰退更快,电池组容量跟随“最短的木板”而急剧下降,最终报废。所以必须有均衡电路
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电路控制,在正常情况下,让每节单体电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围里,以达到更高的循环次数。(甚至有可能是一节20AH的电池当作12AH的电池单元计算容量)
在这个容量区间,单体电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电电流(例如2C),就保证了可以使用大电流的恒流充电快速恢复电池电量。
3、国内电动汽车的电池包怎么都不用冷却?
20KW内的电动汽车估计不要水泵冷却,但35KW以上的车必须要冷却水泵。动力电池包都会有冷却系统,现在目前采用的是水冷,采用水冷板铺设在模组底部散热,并通过BMS监控单体电池温度,有些水冷直接连接在单个模组上。对于模组更多的还会有空调给水冷散热。现在乘用车电池水冷很多,冷却回路封装在里面。从外面是看不到的,有些纯电动汽车没有发动机只有一个电机没有那么大的发热量所以不需要冷却液,所以它是不需要冷却的,但只是一部分。
4、纯电动汽车怎么散热,有多少块电瓶车?
纯电动汽车有两个主要部件需要散热:一是动力电池,可以采取风冷或者水冷方式。二是驱动电机及电控系统,也是两种冷却方式,一般采用水冷。关于纯电动汽车散热你可以看看这个网站:纯电动汽车散热
5、电动汽车电池箱加热
电池是有使用温度范围的,所以,有些电动车有电池加热/冷却系统,用了隔热材料如果没有相应的加热/冷却系统,冬天也照样会过热,导致电池损坏。
相关知识:
电动汽车锂电池的最佳工作温度范围是:25~40 ℃。
6、电动汽车里面的电池组是怎么散热的?
目前主要的方式分三种:第一是没有热管理系统,也就是不刻意让电池散热,采用自然降温的方式,这些电池在制造工艺等方面都比较先进,比如Leaf电动车。第二种是采用风冷:主要有通过电池包内循环降温散热和通过外部风扇通风降温,其中前者占绝大部分,后者比较少。第三种是水冷或者别的液体介质降温,不是很常见
7、从目前的技术上看纯电动汽车未来会不会普及?
虽然电动汽车的诞生比燃油车还早,但在过去的一百年多年间,它的发展速度却完全跟不上燃油车。
以电动汽车三大件(电池、电驱、电控)为例。 抛开一些强势企业和末流企业,现在主流电动车型的电池容量(锂电池)在20-30kwh之间,续航里程150-250km之间,而且大多数电池都存在电池衰减问题(特别是冬天)。
很显然,这并不能解决续航里程焦虑的问题。 事实上电池技术还处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阶段,比如国内主推锂电池,日本、美国青睐燃料电池。各种研究机构也不时爆出高能量密度电池(比如铝空气电池)。
单以国内来说,2016年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提到,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比能量目标是2020年350Wh/kg, 2025年400Wh/kg, 2030年500Wh/kg。很显然在未来十年电池技术会迎来高涨期。
至于电驱技术,它的问题要比电池小一些。虽然各类电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但基本没有特别明显的短板,不会特别影响我们选择电动汽车还是燃油车。
以永磁电动机为例,它的应用较广泛,如起亚K5混动、荣威E50、腾势、北汽EU260、特斯拉Model 3等。而且由于电机输出特性的原因,它的起步加速能力比燃油车还要好。
而电控技术,至少对国内来说,还是明显的短板。虽然在电机控制器的集成方面进步明显,但是关键的电子器件,如IGBT模块等,主要还要依靠外商提供。
8、电动汽车中,快速充电和慢速充电的原理是什么?
原理就是在单位时间内电流的速度不同。所谓家用交流电慢充,就是在现有居民供电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单相220V或三相380V),使用5-10kW功率量级的充电器(其实就是一个交流转直流,输出电压未必低),转换成直流,对汽车内电池充电。这里面,关键在于:
1、尽可能利用用电低谷,可以降低对电网冲击,也可以通过峰谷电价的优惠降低用户的花费:这个可以通过定时器解决。
2、功率不能过大,充电速度不用快。以5-8小时能充足就够了。要考虑居民区线路的承受能力。这个充电器,一般在用户这里,可以放在车上,也可以安装在用户家中。
所谓快速充电桩,往往安装在公共场合,其目的是让待充电车辆在较短时间(1-2H)内,补充50-60%以上的电能(当然最理想是1分钟补充80%以上,但是电池技术(含电池组均衡技术)、输配电技术尤其是散热技术做不到!
现在大部分是在公用停车场固定的380V充电器,用专门的线路,可以提供更高的功率(例如20kW以上)的较大电流充电
也有是集中的高压(10kV)引入,转换成直流电,接入大型蓄电池组(可以采用钠硫电池钒电池等)。这样可以提供更高的充电电流,并防止接入时对电网的冲击(当然,需要充电接口的支持)。
拓展资料:
电动汽车现在是汽车市场上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微型和小型车方面,在SUV和一些其他的车型方面也是有一定的普及的。现在使用电动的消费者人数在不断的增加,电动汽车也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
目前,电动汽车绝大部分采用锂电池,采用串并联达到指定的容量。电池制造过程中的离散,使用时的偏差,让每个电池单元指标不一。长久以往,电池工作状态偏离严重,少部分电池容量衰退更快,电池组容量跟随“最短的木板”而急剧下降,最终报废。
实际使用中,很有可能电路控制,在正常情况下,让每节单体电池工作在20%-80%的容量范围里,以达到更高的循环次数。(甚至有可能是一节20AH的电池当作12AH的电池单元计算容量)
在这个容量区间,单体电池可以承受很高的充电电流(例如2C),就保证了可以使用大电流的恒流充电快速恢复电池电量。
快充是一种应急充电方式,用的是直流充电,这个直流充电的电压一般都是大于电池电压的,需要通过整流装置将交流电变换为直流电,对动力电池组的耐压性和保护提出更高要求;充电电流大,是常规充电电流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优点:半小时可以充满电池80%容量。超过80%后,为保护电池安全,充电电流变小,充到100%的时间将较长。缺点:由于充电电压高,电流大的特点,以减少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为代价,对电池造成一定的损坏,降低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9、锂电箱一般都是密闭防水的,散热怎么办 电动车电池技
这种一般在电池周围有一个水冷散热系统的。——源自:万肯新能源汽车电池气密性防水检测。
10、分析北汽EV160,吉利帝豪EV300和比亚迪E5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冷却系统的区别?
北汽ev 160电池冷却主要是依靠风冷,在表面会有很多的散热片,已加大散热面积。EV300和E5都是采用的水冷,有冷却液进行降温,外部由两根水管.这种降温模式也是现在比较普遍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