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的“三电”是指什么呀?最近有什么新突破吗?
电动汽车的“三电”技术是指:电池、电机、电控,这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三电”技术也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新技术。有关新技术方面的突破,前途汽车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前途汽车有三大核心技 术,即整车控制管理系统(VCU)、可再充电能量储存系统(RESS)和整车轻量化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整车控制系统,前途VCU能够使车辆行驶管理、能量管理、通讯管理、人机交互、及安全管理等各模块协同工作,从而保障整车的驱动系统及能量系统浑然一体。RESS能够使电池在合理的温度条件下安全工作,并且能够提高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延长使用时间。在整车轻量化技术方面,前途汽车首款车型前途K50采用全铝合金车身框架和碳纤维车身覆盖件,较传统车身及底盘设计,整备质量降低约250~300kg。
2、新能源汽车质保8年,是指这些件:
目前大部分新能源的的汽车是三年整车质保,对于三电设备(电池、电机、电控)有些是提供8年货15万公里专门质保的,质保期内出现的问题是免费修理和更换的。各个厂家的质保期略有不同。
3、纯电动车都有哪些优点?
随着纯电动汽车市场不断的利好,纯电动汽车可选择的种类也是越来越多,纯电动汽车作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种趋势,都有哪些优点?
纯电动汽车的优点有环保,加速快,用车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无噪音产生等优点。
环保方面
纯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在工作的时候通过电池给电动机进行供电驱动车辆进行工作,那么也就是意味着不会产生尾气的排气,也意味着纯电动汽车环保优势明显。
加速快
纯电动汽车通过电动机来进行驱动,电动车一般都是单速变速箱,电动机几乎不需要改变齿比,也就没有了换挡的时间,相比燃油车加速时间就更快了。加上电动机在工作的时候不需要动力中介传动机构,不会产生延迟,加上电动机的特征所在,所以在工作的时候能够将起步时的扭矩最大。
用车成本低
以用车保养来看,纯电动汽车在保养上面由于没有发动机等部件,不需要更换机油等,在保养上面只需要进行三电的检查即可,同时在平时的用车成本上面,,以一台电动车的能耗为百公里15度电,按照民用电6毛钱一度,百公里仅需9块钱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的电费也就是在两三千块钱左右。
噪音方面
纯电动汽车没有内燃机,不会再工作的时候产生发动机的噪音,电动汽车在行驶运行中基本是宁静的,特别适合在需要降低噪声污染的城市道路行驶。综上而言,除了环保,加速,无噪音等方面以外,纯电动汽车的优点还有很多方面,纯电动汽车享受着政策优势,不限行不限号,甚至买车成本低等都是纯电动汽车所带来的优势。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奇瑞电动车三电终身质保是随人走还是随车走?
一般这个是某一个特定的销售网点促销时作出的承诺,不会在别的地方得到实施的。
5、众所周知,三电系统是纯电动汽车的核心所在,那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 在这一方面有何优势?
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 与日产聆风同平台研发,配备了日产专业高效的三电系统,具有高效节能、精准续航、输出稳定三大特点。1 在高效节能方面,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 搭载的高效动力总成和再生协调回收系统互相搭配,能够实现同级领先的高能量回收率;2 在精准续航方面,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 所配备的LBC 电池管理系统,不仅能实时监控电池状态,提升电池的常规使用寿命,并且还能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计算实时准确的续航里程,让出行安心无忧;3 在输出稳定方面,轩逸·纯电SYLPHY Zero Emission 上装配了日产独有的精密电机扭矩控制技术,能够在初始加速时极速响应,动力输出充沛而平顺,即便在低电量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输出功率。
6、纯电动汽车的“三电”是指什么
电动汽车的“三电”是指:电池、电机、电控,这是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三电”技术也是电动车区别于传统汽车的新技术。在这三项技术中,电池又是最主要的,它影响到汽车单次充电的行驶里程、汽车生产成本等。
7、新能源汽车技术学什么?
主要学习:新能源汽车构造、电工电子技术、汽车电控技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驱动电机、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一、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考取中(高)级汽车装配工、汽车维修工、汽车驾驶员(C照)、汽车配件销售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是国家大力发展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紧缺人才专业,毕业生可到汽车制造厂、汽车4S店、汽车检测站、汽车运输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关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就业前景较好,发展空间较大。
二、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掌握新能源汽车技术应用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装配与调试、性能检测、维护和技术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就业前景:
说到行业前景,近期有个很大的喜讯,那就是财政部部长张少春表示,今年要着重抓好五项加快培育新能源汽车工作,首先就是从今年起每年安排10~2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具备条件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以及支持节能汽车技术研发和产业链建设。此外,财政部未来还将在全国大中型城市推广使用混合动力公交车,继续加大25个城市公共服务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力度。这表明,新能源汽车扶持政策将加码,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重视与日俱增。自动化专业最对口的单位,以东北大学为例,一般对口给钢厂、电厂、烟厂等大型工业企业的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或是物流优化、调度部分等。
说到就业,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学生就业率非常高,以北京交通大学为例,本科就业率是100%,一直高于学校其他专业。北京交通大学的新能源研究所有120名研究生,15~16名博士生。其中,60%的学生选择了风电、太阳能方向进行研究,剩下40%的学生选择了电动汽车为研究方向。研究生学生毕业后,有十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读博;大部分学生去了相关研究院、研究所,包括航天二院、电科院、铁科院、天津汽研院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去了公司,如福田汽车、普天新能源、西门子、华为等等。
8、为什么有些电动汽车不愿意配置能量回收系统呢?
随着纯电动汽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普及,提高其续航能力也成为了各大车企关注的重点。能量回收功能作为一个非常不错的增强续航能力的措施也成为了纯电动车型的标配。但是在市面上的纯电动汽车当中,并不是全部都配备了能量回收功能,那么能量回收功能到底能够减少多少能源浪费,为什么有些纯电动汽车不愿意配置这项功能呢?
首先,目前的能量回收方案有很多,但主要还是以制动能量回收为主,这种回收方式更加简单高效。在车辆制动时,能量回收系统可以将损失的动能收集起来并且通过发电机将其转化为电能储存到电池当中,进而就可以成为驱动汽车行驶的动力来源了。在很多实验和测试当中,能量回收系统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理论上甚至可以增加汽车50%以上的续航。
其次,虽然能量回收系统能够提升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但是其本身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新能源车型搭载的能量回收系统都会出现收电门后电机制动力太强,无法与刹车踏板产生的制动力完全配合,这样就会导致汽车产生顿挫感,甚至在抬电门时有非常强烈的拉扯感,极大地降低了乘车的舒适性。
最后,对于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回收系统到底能减少多少浪费这个问题,仍然有很多人存在质疑。而根据专业人士的计算,回收能量再次转化为驱动能量时需要经过重重关卡,另外汽车的动力系统不同,传递效率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理论上可以增加50%的续航在实际工况下只能增加不到9%。也就是说,能量回收到底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主要取决于驾驶工况,动力系统效率以及车辆控制这三个方面的因素。
综上来看,之所以有一些纯电动车型没有配置能量回收系统,主要还是考虑到其生产成本和用户舒适性的问题。在三电技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如果企业无法做到提高动力系统效率,那么能量回收系统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本文为汽车观察家原创,如有抄袭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运营人员:博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哪些因素限制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
以下因素对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造成影响:
(1)存在最省电时速:33km/h。
(2)开空调续航里程下降 21%。
(3)剧烈驾驶可导致续航里程下降 5.5%。
(4)如果没有制动能量回收,续航里程下降 14%。
(5)电动汽车不保养可能导致续航里程衰减。
10、氢能源和纯电动,到底哪个可能会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流?
通过最近几年的大力发展,不论是纯电动汽车本身的三电技术的发展还是终端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国家和相关企事业单位都投入了大量的资源,足以说明,纯电动汽车已经获得了绝大部分人的认可。至于未来的动力电池储能技术是固态电池还是锂电池,还是有其他类型的储能介质,这个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纯电动的方向,应该不会改变。
纯电动汽车号称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其实在主流专家媒体人士中,产生很大的争议。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本质上来自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能发电,而截止2018年7月为止,中国的火力发电占比达74%,毫不夸张地说,纯电动汽车的能源来自于传统燃煤的火力发电。
氢能源的发展,还是有很多限制。氢燃料电池发展了这么多年,技术瓶颈依然没有得到有效突破。其真正的难点在于氢燃料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如果这个技术本身不攻破,是很难推动氢燃料汽车的普及和发展的。
如果按照排放的废气作为参考标准,纯电动汽车不排放废气,但是会间接产生废气,而氢燃料属于可再生能源,且氢燃料汽车排放的气体为无害气体。整体来说,氢燃料汽车才是最环保的新能源汽车。
同时,配套加氢站的建设也很难跟上。氢燃料汽车虽然加注一次氢燃料,可以提供非常出色的续航里程,而且也没有太多污染,但问题是,现阶段,全国的加氢站数量还是屈指可数的,而且,加氢站的建设难度,成本都要比充电站的建设要高很多。如果配套的加氢站建设不跟上,想要氢燃料汽车成为新风口难度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