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广东电动汽车产业意见

广东电动汽车产业意见

发布时间:2020-10-14 18:58:26

1、现在电动车到底要不要上牌?(广东惠州)

公安部等要求限期淘汰在用超标电动自行车
2011年05月29日01:51中国新闻网我要评论(170) 字号:T|T
中新网无锡5月28日电 (孙文荆) 近日,国家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等四部委联合下文,要求整改当下电动自行车产业,限期淘汰在用“超标”车,大量车企及行业协会表示压力巨大。

继09年电动自行车新国标暂缓执行后,上月,四部委联合发文指出,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不按规定生产、销售问题严重,大量“超标”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突出,要求各省按现有法规及GB 17761标准制定整改规范。

消息披露后,中国最大的“草根产业”陡陷窘境,28日在无锡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南方电动车及零部件展会上,国内300余车企和多个省市电动车协会召开应对会,认为目前电动自行车产业变幻莫测难以应对。

截止去年,国内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1.2亿量,成为除自行车之外的最大民生交通工具。按整改要求,时速达30km/h以上的电动自行车将被划为电动摩托车范围,意味着将大幅度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国家电动自行车质检中心副主任黄晓东介绍,09年,电动车事故造成人员死亡数约3600余人,相比04年增加了约6倍,目前,电动自行车使用机动车道、闯红灯等现象严重,长远来看,国内对电动车自行车产业的分类管理是大势所趋。“我认为,除标准问题有待博弈外,有条件的企业应将重点放予提高产品技术含量上,以不变应万变”。

目前电动自行车产业鱼龙混杂,对长远发展不利,但新标准要求高,大多数企业一时“转不过弯”,江苏自行车协会理事长陆金龙表示,全球趋势来看,低碳绿色的电动车产业仍有巨大前景。

“我们也建议相关部门酌情考虑实施事项,比如对存量电动车采取软着陆等方式,给企业一些缓冲时间”,陆金龙称。

天津自行车协会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邢纪骅认为,99年至今,国内电动车产量增长百倍有余,但出口寥寥无几,关键是缺乏合适的标准,但眼下可能会对众多企业造成冲击。

包括新日、雅迪、爱玛等行业龙头企业代表表示,加上眼下原材料涨价,新标准施行后市场将会大幅缩水,执行有难度,但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先配备摩托车生产线,积极应对新政。

据悉,继上月四部委文件发布后,目前国内各省市电动自行车均停止发放车牌,相关主管部门正陆续与企业及协会调研商讨实行事宜。

2、广东电动车企业通过CCC认证的有哪些

打电话问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产品认证三部摩托车部负责广东片区的工程师,可以得到最准确答案。都有工作记录的。http://www.cqc.com.cn/chinese/lxfs/zxzb/webinfo/2008/10/1259122042385469.htm
摩托部强制性认证的产品有(轻便)摩托车、摩托车发动机、电动(轻便)摩托车

3、求文档: 安微广东禁止电动车上路的申论资料

您好!中政申论很高兴为您解答。申论考试禁电动车专题的材料如下:
1. 从1995 年清华大学研制出第一辆轻型电动车起,短短十年间,我国从无到有,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的电动车产业。2006 年,全国2000 家电动车企业共生产了1950 万辆电动车,出口300 多万辆,实现产值约400 亿元,利税超百亿元,相关领域就业人口100 多万人。目前,中国轻型电动车的产销量占全球的90%以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车生产、消费和出口国。以电动自行车代表的轻型电动车使用简便,与其他机动车互为补充,减少了道路拥挤,比普通自行车快、省时、省力,花钱少,效率高。由于消费者的青睐,市场需求量大,轻型电动车产业以每年8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 年,轻型电动车的产量将达3000 万辆,出口量达500 万辆,总产值达1000 多亿元。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认为,作为体制和市场夹缝中生存的新兴产业,电动车一开始就受到激烈竞争的市场洗礼,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快于其它领域,驱动技术、电池技术、控制技术、充电技术、能量回收技术等已领先国外4-6 年。

2. 2002 年8 月,北京市公安局又发出通告,规定从2006 年1 月1 日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2005 年底,北京又发通告,允许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上路。2003 年8 月,温州严禁电动自行车在市区行驶;2005 年,珠海市人大通过条例,从当年7 月起,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2005 年8 月,太原、福州、武汉、南宁明令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2006年厦门、广州、海口宣布禁行电动自行车。2007 年1 月1 日起,常州市民新购的电动自行车,不能获得公安局发放的牌照。电动自行车车牌证有效期5 年,到期一律作废……出台“限电”政策的当地政府及政策的支持者们有他们的解释和理由:电动自行车正逐步“轻摩化”,驾驶员大部分未接受过正规培训,驾驶技能和安全意识差,极易发生交通事故。跟自行车、行人一起跑,很不安全!对于电动车是否环保的争论上,电池是争议所在的焦点。“禁电”者认为,尽管电动车不产生污染,但它自身的电池就是一个污染源。

3. 2006 年11 月15 日起,广州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和其他安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上路行驶,对此类车不予登记发牌。按照规定,广州交警将对违法上路的电动自行车进行15 天纠正教育;从12 月1 日开始,在广州驾驶电动自行车上路将面临处罚。据记者了解,当天被查扣的车辆多达700 多辆。相关市民出行调查显示,78.4%的受访者认为广州目前的交通状况不适合电动自行车通行;70%的受访者认为“限制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有助于缓解广州市的交通压力”;只有5.6%的受访市民表示“禁电”影响较大。
海珠区客村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李银花在9 月份攒钱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没想到二个多月后这辆车在广州就没法出门了。
昌岗中路有一个快餐店送外卖的职员朱先生非常反感:“以前我用电动车送,速度很快,也很轻松,现在只能用自行车了。”他觉得为什么政府不替他们这些生活在底层的人着想。类似朱先生这种想法的市民为数不少。

4. 新华网2006 年12 月17 日报道,发展轻型电动车,已成为国家发改委节能中长期规划中交通节油的重要议题,轻型电动车的“零排放”和“零污染”特征成为我国“绿色交通”的范例。美国电子电器协会工程师的专家在考查了中国的轻型电动车产业后,撰文指出这将成为中国“新工业文明”赶上发达国家一次不可多得历史机遇。

5. 目前,我国轻型电动车行业执行的还是国家1999 年制定的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例,受当时技术条件和对产业发展认识所限。该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速度、重量做了较为保守的规定,比如规定时速不超过20 公里、重量不得大于40 公斤、宽度不可超过30 公分等。而标准的制定也早已超出了中国自行车工业协会的能力范围,新标准至今未能出台。由于国家标准滞后,我国轻型电动车的生产厂和经销商陷入了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市场上根本卖不掉;而越是超标超重的产品,越受老百姓欢迎。据中国自行车工业协会理事长王凤和估计,2005 年,我国电动自行车的生产量近1000 万辆,有近一半左右的产品都是“违规产品”。

6. 根据省自行车行业协会估计,广州电动自行车有30 万辆,电动自行车生产厂家就有20 多家,从事人员3000 多人,年产量35 万辆,产值4 亿元。“禁电”令使得这20 万辆电动自行车几乎成为废品,对于“禁电”令造成的损失,广州市交警支队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省和广州市政府都没有同意过对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也不允许上路,因此对市民手里的电动自行车不予补偿。市民可以把车辆的电池拆掉,脚踏可以使用。

7. 浙江和广东一样也是电动自行车生产销量的大省,记者分别致电杭州、绍兴、湖州、嘉兴等多个城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询问将来会否禁止电动自行车,得到明确答复都是一致的,不会的。杭州交管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电动自行车近年来发展迅速,虽然对交通管理上造成较大的压力,但的确方便了市民,这位人士透露自己的家人也都使用电动自行车。他指出,只要按照统一交通法规来约束,电动自行车对交通拥堵会起很大的缓解作用。他还指出浙江不大可能禁止电动自行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电动自行车已经成为浙江一大产业,生产企业几乎全都是中小私营企业,一向重视中小私营企业发展的各地方政府不可能做出损害自身利益,又遭到民众反对的事情。他还提出,电动自行车也可以和汽车一样上保险,减少安全问题带来的损失。
对杭州许多钟点工、快餐员而言,电动车现在是他们重要的谋生工具;而对普通上班族来说,电动车也是他们目前选择的最流行的交通工具。来自杭州市非机动车管理所的消息说,今年至今,杭州城区电动自行车月平均上牌量将近1.3 万辆,目前杭州城区的电动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100 万辆。

8. 人民网2005 年6 月3 日报道,为有效监管电动车废旧铅酸蓄电池,遏制其对环境的污染,照明市环保局近日出台了《关于电动自行车入市环境保护备案登记材料的公告》公告要求:经销商要向环保部门提交销售申请、生产企业委托经销协议、生产企业和经销企业营业执照、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等相关材料外,还必须提交和办理:经销商与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与电池生产企业的废旧电池回收、处置协议;履行废旧电池回收、处置协议,进行废旧电池收集、处置单位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异地转移处置废旧电池的,须提供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所建立的转移渠道说明材料,以及转运单位可以转运危险废物的资质证明材料。云南省的电动车经销商和负责在昆明收集、处理处置废旧电池的单位由省环保局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外省的也必须要求有当地的省级环保部门出示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如果废旧电池需转移到异地的则必须向省环保局申请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9. 法律人士指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 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这就是说,广东省政府批复的广州市“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不准上路行驶”的规定,显然与国家交通安全法相违背;同样,若根据《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而下发“禁电单”,那么《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也明显与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法相违背。

10. 据统计,2006 年1 月至5 月,广州市区发生涉及电动自行车事故49 宗,伤亡56 人。这一数字被许多媒体引述,用以证明“禁电”的必要。而据广州市政府网站发布,今年同期广州市共发生交通事故3771 起、伤亡5206 人,可见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交通事故在事故总数中所占比例不过1%左右。对于制造了99%交通事故的其他交通工具,广州市政府表现出了足够的宽容和耐心,对于电动自行车似乎也应该如此。

11. 广州全面禁止电动自行车后不久,广东自行车行业协会向国家信访局递交了一份有万人签名的意见书,对广州市禁止电动自行车上路的行政行为表达意见。意见书指出,电动自行车属于非机动车辆,有着与自行车一样的法律地位,《交通安全法》并未赋予地方政府禁止其上路的权力。这份意见书一共有110 家企业和机构盖章,有9133 人签名支持。记者在该协会看到,在近万人的签名中,个体户、工人、普通职员、学生和一些车商是主体。

12. 某网友表示:“我赞成禁止电动自行车,抛开大道理不说,我身边骑电动车出事的太多,他们还经常骑上人行道,到处乱窜,有时从背后忽然冲过来,刹车也经常刹不住。以致于我上班步行或骑自行车,看到电动车冲过来就赶快躲。我觉得这么危险容易普及的交通工具应该禁止。”

13. 清华大学教授伦景光认为,在石油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中国已不完全具备走发达国家当年产业发展道路的条件,但可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轻型电动车发展之路。一辆摩托车6-8 年使用期需耗油1.8 吨,如果全国的摩托车全部换成电动车,则可节油1.5亿吨,即每年可节约2000 多万吨,发展电动车已成为我国节约型交通的必然选择。

14. 一位市民说“城市道路是社会的公共资源,在当今公交服务严重不足(速度慢、费用较高)的情况下把这种资源只让给有钱买车的人,而剥夺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使用道路资源的权利,就是把广大中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全部让给高收入的少数人,这无异于劫贫济富。”

15. 2006 年12 月7 日温州日报报道:
镜头一、11 月29 日早晨6 点35 分,胡某驾驶小型轿车沿市区雪山路由西向东行驶,途径金田一村酒店附近地段时,与一辆无牌无证的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在事故中身受重伤,后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据了解,死者为女性,大约40 岁左右,目前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之中。据市交警一大队民警介绍,在该辖区已发生的众多涉及电动自行车的事故中,有8 起造成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重伤或死亡的严重后果。
镜头二9 月22 日晚上10 点多,江西人胡某和侄子一人驾驶一辆无牌电动自行车,从双屿镇驶往温州家电市场。途经双南线温州家电市场口地段时,逆向行驶,与迎面驶来的小货车发生碰撞。胡某在事故中受重伤,经医院抢救后脱离危险,他的侄子也受了轻伤,两辆车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交警部门认定:胡某驾驶电动自行车在设有中心花坛隔离带的道路上逆向行驶,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

16. “现在电动车质量问题很多”,市民沈小姐向记者反映,“我买的电动车质保时间是3个月,可到第4 个月时,车子各个方面都出了问题了,先是喇叭,车灯按扭全掉下下来了,接着后视镜也掉了,后来车身还出现开裂现象。我一同事买的电动车,是自行车式的,电瓶是斜放在车子的前杠上,买来没骑多久电瓶就晃来晃去的。”据记者了解,现在南京市销售的电动车质保期基本都是3 个月到6 个月,很少有质保一年的,而且包退和包换一般仅为3天到一周,这么短的时间很难让消费者发现商品的质量问题。由于国家至今没有出台关于电动自行车“三包”服务方面的具体规定,所以使得电动车消费者处于一种很被动的境地。

17.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58 条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 公里。”在国家立法中,电动自行车是合法的存在,且有明确的法律规范。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 条对非机动车的解释,已将电动自行车包括在内,“‘非机动车’,是指……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中政申论收录了历年国考、省考申论真题,欢迎登录搜集。
中政申论在线系统:http://www.zzshenlun.com/

4、广东省内有那些质量好,有实力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厂家呢?

目前生产电动汽车充电桩的企业还是挺多的,要找到质量好,有实力的企业不难,你可以先找多几个了解一下,一般具备这两个特点的企业,一定是大公司,小的公司估计就不要考虑了,因为它的投资成本不低的,除非你是只建来自己用或者说用的人不多的,这里你可以上去找一下这家公司易事特,是个上市公司来的,能上市的公司实力应该就不成问题了,不相信我也要相信一下证监会,呵呵

5、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怎么样?

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是2012-03-31在广东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注册地址位于珠海市拱北港昌路341号1单元四层①-⑥轴469房。

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4005940003146,企业法人杜泽艮,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实业投资;电动汽车产品研发、销售(不含实行汽车品牌销售管理的汽车);汽车租赁(不包括带操作人员的汽车出租,道路运输经营和出租车客运)。在广东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9441195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和 1000-5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3671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优秀。

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广东银泰电动车辆发展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6、广东禁止电动车现在怎么样了?以后真的不能骑电动车了吗?

汕头地区还是很多,非常多,之前要电动摩托上牌,但是被扼杀了。
以后电动车行业一定要规范,不然有可能不能生产吧。要限速,要保证安全,要上牌要登记所有人。不然电动车实在是不安全。

7、2016年广东省电动车标准规定这样的车超标吗?

现在电动车的标准是重量40KG,速度20km,意味着市面上99%电动车超标,而这个标准是1999年的,最新的标准2010出的,但被电动车厂商联名抵制自今没有实施……所以都ZF JJ默认随便骑吧~抓了算你倒霉呗


与广东电动汽车产业意见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