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汽车投放

新能源汽车投放

发布时间:2020-10-14 20:41:44

1、能进入新能源车推广目录的,都有哪些品牌车型?

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19年第六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目录中涉及乘用车共27款,其中纯电动24款,插电混动3款。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可以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根本依靠,只有进入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的车型,才能获得国家补贴的机会,而目录之外,不好意思,补贴以你无缘。


近日进入新能源车推广目录有几款代表性的车型,分别为:奥迪Q2L e-tron、欧拉R1、广汽新能源Aion LX、别克VELITE 6、长安逸动新能源、金康瑞驰ER3以及奥驰U5。

 奥迪Q2L e-tron 

在2019上海车展上奥迪Q2L e-tron正式亮相,并且在上个月展车也陆续到店,供消费者近距离接触、体验。

整体尺寸上跟普通Q2L没有特别明显区别,主要在于细节上的调整,封闭式的前格栅,e-tron车型独有的轮毂,以及包围下方银色的装饰件也是Q2L e-tron的标志性之处。内饰设计跟此前上市的燃油版车型一致,设计简洁,好用,悬浮式的屏幕不能像A3一样自动升降,除此以外,基本上跟一台A3没有太的区别。续航方面,由于Q2L e-tron是一台纯电动车型,搭载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290N·m的电机,并且使用38kWh由宁德时代提供的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为121Wh/kg,NEDC工况下续航为265km。

今时今日,一台纯电动车只有265km工况续航的车型,基本上日常使用只有200km出头,这是有点说不过去的,甚至说表现完全不能令人满意,未来是否会有更长续航的版本暂时未知,但按照目前来看,Q2L e-tron除了奥迪品牌以外,在续航能力上完全达不到同级别对手的水平。

 欧拉R1 

欧拉R1上市已经有不短的时间,凭借着可爱呆萌的外观设计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为之买单,在新能源车销售排行榜里面,长期位居销量榜前列。如今进入到2019年第六批新能源车推广目录之中,更加有利于其销售。

外观上,欧拉R1与近期在欧洲开放预订的本田e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不代表两者之间的设计有任何关联;两个硕大的圆形头灯是其亮点,圆润的设计语言贯穿整辆车。内饰方面就没有外观来得惊艳,不过还是实用很多圆形的设计元素,企图增强车内以及车外的一体性,不过在一些细节的地方欧拉R1还是需要提升,例如车机系统的响应、空调系统的调节,不少人反映欧拉的空调温度调节不是阶段式调整,要么冷,要么更热两种选择。目前在售的欧拉R1使用一台35kW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125N·m,根据推广目录上看,欧拉R1的电池组能量密度为161.97Wh/kg,工况法下的续航里程为301km,根据使用者称,在最节能的状态下是可以达到300km续航的,但是在炎热的夏天,开空调的情况下,大约续航里程在250km左右。

2、新能源汽车逐渐被推广,将来一定会代替能源汽车吗?

从理论上来说,新能源汽车代替传统汽车,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科技也一直朝着这方面发展。


道理很简单,因为目前汽车使用的是不可再生资源,其原料是从石油中产生,而石油是有限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地球上的石油储备量也是有限的,因此,就算我们现在不开发新能源汽车,总有一天石油也会被消耗殆尽。



有一说一,尽管未来的趋势必然是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汽车,但是这段路却任重而道远,不得不说还有很长一个阶段要发展,现在有一部分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上市了,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国家也大力支持,但是如果我买车的话,恐怕我也不会选择新能源汽车,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是续航能力的问题,第二是动力方面的原因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我们都知道新能源汽车是充电的,这也注定了新能源汽车不能跑长途路线,因为在中途没有可充电的地方,就算你备了一块电池那也没有用,在半路上换电池也是蛮麻烦的,所以新能源汽车如果想普及起来,首先配套设施应该先完善,比如说在有加油站的地方就应该有给新能源汽车充电的地方,如果这一点做不到,那么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始终都会面临问题。



再来说一说新能源汽车的动力问题,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在动力方面肯定是不一样的,用电的车怎么能够跑得过用汽油的车呢,而且速度上也没有传统汽车跑得快,如果城市交通比较良好的情况下,选择新能源汽车的代步确实不错,比较省钱,但是如果路况比较复杂,恐怕用新能源汽车代步就不是那么合算了。

3、在中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为什么力度这么大?

在中国,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为什么力度这么大?看完你就知道了!

在中国,新能源车的官方定义=纯电动车+插电混动车。实际上,最受政策鼓励的,就是纯电动车。

为了鼓励这个创新产业的发展,从中央到地方,政府可谓不遗余力。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纯电动和插电混动呢?同样能实现节能环保、而且解决方案更容易被接受的普通混合动力,为何不在鼓励范围之列?

这就要再往深分析一个层次,为什么要有汽车新能源产业政策?

真的像红头文件里说的,是为了节能、环保、消除雾霾?!错!

产业政策其实就是和平时代的军备竞赛,是为了让我国汽车产业崛起,在全球化经济分工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除了经济考虑,我认为还有国家安全的考虑。

汽车每年会消耗大量的石油能源,而我国一直是一个少油多煤的国家。

烧油多了,不光是个费钱的问题,而是能源上受制于外人的问题。一方面,别人操控国际油价,我们容易吃亏。另一方面,真的打起来,物资运输被封锁了,就容易被人掐住咽喉。

把烧油的车,转化为用电的车,我们就相对降低了对石油的依赖,转而应用其它形式的能源。

环保,并起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是相对次要的。

但是这些话,政治不正确,无论对于自己的民众还是海外的媒体,都不适合公开去说。

于是全球各大政府,在推行电动车鼓励政策时,不管各自的真实目的是什么,都号称自己是为了地球的环境保护。

大家要理解,政府发言人,本来就像企业里的PR部门。你觉得你们企业的PR部门,说的都是大实话吗?

说到这里,我们知道了,为什么中国希望把汽车能源从油,变成电。

那么,顺便说一下,为什么不支持混合动力技术?

但是,国家要考虑的整体利益,不是个人的感受。支持混动,最大的问题就是,丰田等车企在这方面的产品应用领先你20年。你去支持这样的技术,自己的车企天赋树,就永远开不出花了,就像【三体】里面地球人的科技被智子锁住一样――爱打电子游戏的朋友,应该理解我的意思。

相反,坚决避开混动,让丰田、本田的优势没有发挥的空间。这就是表面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公平竞争下面,各国通过产业政策、设置市场隐性门槛的暗流一直在剧烈涌动。

现在这种产业政策已经看到了一定的效果,混合动力在国内的发展进度,受到了极大的延缓,目测已经永远没有机会成为主流技术了。

显然,中国不是这场新能源游戏的唯一玩家,也不是补贴力度最大的。

新能源汽车一般来说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汽油、柴油)作为动力来源,或是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而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的汽车。

新能源汽车覆盖的范围其实挺广的,电动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替代能源(天然气、乙醇等)汽车等等这些都可以看做是新能源汽车。

现在谈到新能源汽车,很多时候大家所指都是电动车,甚至有的干脆将新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划等号。

电动汽车再往下分就会分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还有燃料电池汽车。

燃料电池汽车,其实我感觉大家基本都不大看好它。而混合动力,大家一般都愿意将它看作是过渡时期的东西,因为纯电动汽车是未来,只是技术上尤其是电池技术上一直没有革命性的突破,所以混合动力有一个过渡时期的空间。

混合动力汽车(Hybrid Electric Vehicle,HEV),是指采用传统燃料,同时配有发动机和电动机的车型,它能改善车辆的低速动力输出和降低油耗。一般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举例两种比较常见分类方法吧。

按电机输出占整个系统输出的比重来分(其实这样分法是有一定争议的,下面仅仅为一种意见),也就是按混合度来分可以分为:

微混合动力系统(BSG),是指在传统发动机基础上,加装皮带驱动启动电机,一般这个电机都为一般发电起动(stop-start)一体式发电机,用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停止。

轻混合动力系统(ISG),车辆可以在减速、制动等工况进行能量吸收,采用电机带动车辆,以节省燃油。一般ISG的混合度在20%以下

中混合动力系统,发动机为主要动力来源,大扭矩助动电机作为辅助动力来源,与主要动力相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加速时辅助发动机驱动车辆,一般这个比重为30%左右。

完全混合动力系统,一般这样的系统采用最高能到650V的高压启动电机,混合程度比较高,甚至可以达到50%。

外接式(Plug-in)充电混合动力汽车。这个应该就是题主所提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吧,也有人称之为增程式混合动力。它其实兼具了纯电动和混合动力车的基本特征,在一定行驶里程内使用纯电模式驱动,超过这个里程就会启动内燃机,采用混合模式驱动。

看完是不是感觉对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有了新的理解和见解!

4、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

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国家政策: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端的支持总的来说可概括为金钱补贴、税费减免、牌照路权三个方面。

从2018年2月12日起实施,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此前对应标准的0.7倍补贴,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按0.4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从2018年起将新能源汽车地方购置补贴资金逐渐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新能源汽车使用和运营等环节。实施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购置补贴等财税优惠政策,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

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4)新能源汽车投放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1. 纯电动乘用车30分钟最高车速不低于100km/h。

2. 纯电动乘用车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kg,对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

3. 纯电动乘用车产品,按整车整备质量(m)不同,工况条件下百公里耗电量(Y)应满足以下要求:m≤1000kg时,Y≤0.014×m+0.5;1000<m≤1600kg时, Y≤0.012×m+2.5;m>1600kg时,Y≤0.005×m+13.7。

新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推广应用补贴标准如下:

5、现在新能源汽车是怎么个发展趋势

客户背景

长沙优力电驱动系统有限公司坐落于长沙,依托树根互联的赋能,公司从当初仅向客户销售锂电池转变为提供围绕电池与车辆的全生命周期服务。

客户需求

建设面向新能源车的“车辆运力服务平台”是优力最大的需求,如果仅靠线下服务,最终用户围绕电动车电池的诸多需求较难满足:

a.电动车充放电过程无监控,充电过程一般在夜间或者无人值守的情况下进行,电池过充容易起火,存在安全隐患,引起的火灾直接威胁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b.电池寿命短,低电量使用、电池过放等容易造成电池寿命快速衰减;

c.传统电动车行业电池和车易被盗的问题屡见不鲜,且失窃找回率很低,给消费者造成很大的困扰;

d.电池工况输出不能合理规划,电机效率不能充分发挥;

e.传统铅酸电池寿命短且无法监控管理,消费者无法获知电池的寿命,骑到半路突然没电,给出行造成极大不便,只能到门店花钱更换新电池。

关键要素

建设面向新能源车的“车辆运力服务平台”:打造开放、共享的“互联网+新能源”产业生态,引领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打造基于新能源电池包、设备、企业、用户、社群等物联网技术实现的全新商业模式;实现从智能研发、智能产品、智慧服务、智慧运营的产品360度全生命周期大数据分析与应用。

在实现电池与车辆全生命周期服务平台的线上管控之上,树根互联为优力电驱搭建了全生命周期可视化大屏,让设备位置、设备工况、设备故障等关键数据一目了然。客户可实时掌握设备数据更新,并且实现远程锁机管理、保养提醒与记录、预测性维护、固件升级、远程救援等功能。如此强大的可视化大屏通过“根云视界”制作。

优力电驱网上商城于2018年8月顺利上线。商城实现产品展示、定制化网上下单、线上结算、后台系统管理、经营数据分析等主要功能;目前正利用“根云视界”制作的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工况数据,进行电池寿命和健康度建模等工作

应用价值

实现项目相关设备和动力电池联网覆盖率达到100%, 2018年6月前完成1000台设备的接入,2018年10月前完成6000台设备的接入,到2018年年底接入已过万。

基于采集的电池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实现核心零部件健康度评估与寿命预测,联合相关金融、保险机构推出新能源智能车产品全维保解决方案,变“卖产品”为“卖服务”,解决客户对产品寿命与服务保值的后顾之忧,探索形成创新的销售和服务模式,实现企业服务性业务收入增长30%。

通过“根云视界“可视化大屏实时展示工况数据,监控与提醒电池健康度,建立电池寿命预测模型,为客户推送最佳操作建议和电池保养提醒,并提供预测线保养服务。项目降低过充过放等不安全事件50%以上,延长电池寿命10%以上。项目所连接的电池无害化回收利用率达90%,减少环境污染。


更多精彩资讯转载自【根云视界】~

6、现在为啥全世界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

按理说,燃油车越来越完美了,为什么近些年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都在急着推广没那么完美的新能源汽车呢?就不能再等几年吗?其实这主要是有以下这两大原因,

1:全球石油资源有限,总有一天可能会被耗尽


大家都知道,石油的形成是非常复杂且漫长的,史前海洋动物和藻类物质,经过漫长的时间,这些有机物和淤泥混合后,经过地下的高温和高压作用后转化,然后渗透到岩层中形成油田。原油被开采上来后,经过不同的处理,才会形成现在汽车使用的汽油。自从石油在18世纪首次被精炼以来,人们就担心石油终有一天会被用完。

这种担忧在20世纪更为突出,那时候汽车行业发展迅速,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近些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石油也可以提炼被用来做橡胶、衣物、塑料甚至连化妆品中都存在着石油的痕迹。石油的总量是有限的,但是使用范围却越来越广泛。


作为短时内不可再生的资源,石油的稀缺是全球性的问题,所以为了解决汽车对石油的依赖,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推广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而且越早推广新能源汽车,就能节约更多的石油资源,所以全世界都在推广新能源汽车。

2:世界环境问题

人类的生产生活可以直接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尤其是现在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汽车的尾气污染是我国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来源,而且随着现在全球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燃油车排放的尾气排放的空气中和雨水结合还会形成酸雨,更是加重了环境的负担。


如果世界上燃油车数量减少,尾气污染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我们所处的环境也会变得越来越好的。将燃油车替换为电力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就不会存在尾气排放的问题,绿色环保,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7、中国将会在什么时候实现全面推广新能源汽车

马上就会推广,环保压力太大了,现在已经有新能源车补贴了,绿色牌照也已经正常发放了,全面推广只是时间问题了,真心在帮你期待采纳,

8、深圳加大推行新能源汽车的投放力度是不是?

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重镇”,深圳一直试图推动这种新型低碳交通工具能够快速急行,以便赶上“深圳速度“!然而充电难却让这种努力备感艰难。为此深圳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扶持措施,希望能够求解充电难。

2010年5月,深圳投放了30辆零排放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加上此前首批投放市场的10辆,深圳已有40辆电动出租车正式上路,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

然而“打车容易充电难”,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充电的问题。根据比亚迪的说法,E6纯电动出租车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但据一位电动出租车师傅说:“这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开空调等理想情况下的数据,一般充满电能跑200公里。”另一位师傅表示,如果在市内跑,碰到塞车,可能行驶里程就更短了。

这使得开电动出租车的师傅们十分苦恼。曾师傅就表示,电动出租车开了一段时间后,每次上客人都需计算来回里程,看车子电能是否支撑到充电站,要不然电用完了,车子就抛锚在半路上。因此他们只敢在市区跑,远的客人不敢载,耽搁了好多生意。

据了解,深圳目前电动出租车可以充电的地方只有三个,一个是由深圳巴士集团投资建设的位于梅林的充电站,其他两个属于社会公共充电站,分别位于龙岗大运城和龙岗供电局。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深圳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其中公交快、慢速充电站各25个,公务车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00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站200个。

据悉,目前深圳市正在从多个方面推进充电站建设。

首先是制定充电站标准。今年6月,深圳《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开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颁布的首个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在国家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深圳发改委和市场监管局组织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课题组,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最终编制了《深圳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颁布技术标准后,可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起到规范和指引作用,同时还会加快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其次是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充电站建设。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快深圳变电站建设进度,该局正在制定相关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拟对充电站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实施特许经营,吸引更多有条件、有实力、有意愿参与进来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入。目前,该《办法》的草稿已起草完毕,待相关部门组织讨论、修改后,再报市政府审批,预计该《办法》在三个月内可以实施。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对充电站建设和运营实施特许经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充电站涉及到用电安全、管理等方面。电力部门属于特种行业,设置这一门槛,不仅可以使整个行业管理更规范,而且也可以吸引更多技术能力强、经营水平高、资产规模过硬的企业参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9、底气、实力!上汽集团计划未来5年投放近百款新能源车

近日,在2020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上汽集团总裁王晓秋表示,上汽将坚持在纯电动、插电混动、燃料电池三条技术路线上持续投入,计划在2025年前投放近百款新能源产品。

在上述关于未来5年的新能源产品计划中,包括近60款自主新能源车型,插电混动产品将不少于20款,氢燃料电池产品有10款。

从具体车型来看,上汽集团此次带来了多款新能源产品,其中包括:全球首款燃料电池MPV大通EUNIQ7、第三代名爵MG6 PHEV、上汽大众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及帕萨特插电式混合动力版、 微蓝7纯电、微蓝6插电混动、雪佛兰畅巡、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等。

据上汽集团官方介绍,目前公司正聚焦开发全新一代轻量化、模块化、平台化、高安全等级的“三电”核心技术以及覆盖主流细分市场的纯电动产品专属架构。按照规划,这一纯电专属架构将由上汽集团旗下的软件公司零束承接。后者?正在迅速扩张团队,预计今年年底达到500人规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新能源汽车投放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