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飞行电动汽车

飞行电动汽车

发布时间:2020-10-15 17:34:49

1、【智驱CES】奥迪奔驰宝马“入侵”CES成主角 索尼大法造车有彩蛋

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简称CES。

对于科技行业而言,这基本就相当于「春晚」级别的展会。不过今年的CES和往年不同,手机厂商、科技厂商等发布会越来越少,汽车厂商和供应商的发布会反而越来越多。

一方面,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笼络了一大波新机热潮,各大主机厂也很“识趣”的将新产品避开了汽车的锋芒。另一方面,近些年汽车科技行业进步神速,CES的重要甚至堪比「四大国际车展」。

由于本次CES展会参展商众多,一篇文章显然无法解读完全。索性,咱们就分成「主机厂」和「供应商」两篇文章分别解读。

这一篇文章,咱们就先从「主机厂」开始讲起。

一、奥迪AI系列概念车诞生

CES向来是「天马行空」之地,在这里如果不拿出一款像样的概念车都不好意思参展。

奥迪的发布了一款名为AI:ME的自动驾驶概念车,这款号称“第三生活空间”的车不仅仅只关注自动驾驶如何实现,更关注车内的成员能在行驶时做些什么。

奥迪的愿景是打造一辆“像管家一般的汽车”,它除了能了解用户的偏好,还能随着时间推移凭借AI系统解决用户的诉求,真正意义上的切合了AI两个字的定义。

由于是一款纯自动驾驶车,奥迪AI:ME内部并没有方向盘和油门、刹车,只有几块大尺寸的显示屏。据官方所说,这甚至可以让用户通过车内系统在喜欢的餐厅下单,免去了等待的时间。

作为「奥迪智能」家族的又一成员,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后期也会给大家带来更详细的产品解读。

二、奔驰Vision AVTR概念车亮相

从外观角度而言,我甚至觉得奔驰发布的Vision AVTR概念车比奥迪更加“概念”。

奔驰宣称这个产品的设计理念来自电影《阿凡达》,比如类似神经感应的交互方式…该车的亮点都是一些比较概念化的产物,比如人车结合科技、可持续性电池技术、可持续性车身材料等等。虽然看起来天方夜谭,不过这也是奔驰“2039愿景”的战略体现。

整个车身设计基本已经看不出和传统汽车有什么联系了,如果拆掉轮胎,这辆车看起来更像是某种科幻国度的「飞行器」。P.S.车身后面这些像鳞片一样的东西看得我头皮发麻…其实它们是调整风阻的“鳞片”,也是太阳能电池板。

三、宝马i3 Urban Suite寓意何为

相比两位“德国老乡”,宝马在CES上的展出显然贴近现实的多。

宝马i3作为宝马的第一款电动车,自然有着很多的历史意义。本次CES宝马又发布了i3 Urban Suite这款车型,虽然官方说这款车有这样那样的特点,但难免会让人感觉缺少一些吸引眼球的元素。

宝马i3 Urban Suite的车内进行了彻底改造,只保留了原有的驾驶席座椅和仪表台,看上去比较像一款D级的豪华3座车。

虽然新意不足,但宝马在环保方面的诚意是有目共睹的,这点我们从现款i3上就可见一斑。BMW i3 Urban Suite同样在织物、认证木材、橄榄鞣皮和地板垫中均使用可以循环利用的可回收材料。

四、丰田计划打造未来城市

丰田并没有展示任何的概念车,但它的愿景似乎更大。

本届CES,丰田正式对外发布了“Woven City”编织之城计划。表示将会在日本建立一座未来出行的示范城市,与各领域的合作伙伴一起验证未来出行、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可能性,缩短开发论证与开发周期。

这个「编织之城」位于日本静冈县裾野市,占地约71万平方米,这里目前也是丰田东富士工厂,计划2020年底关闭改造,2021年开始建造「编织之城」。

通过该计划也能看出,丰田显然已经不满足于产品的研发,它更希望成为“移动出行服务供应商”。同时丰田章男也表示了,编织之城项目是他“个人的梦想”。

五、福特发布城市智慧平台

说实话,我现在看到「量子」两个字,满脑子都是“量子力学”“量子纠缠”还有….“量子波动速读”。

福特在本届CES上就和微软合作,展示了最新研发的软件——城市智慧平台(City Insights Platform)。这套软件就是基于微软的量子算法打造,能够为搭载该平台的车型推荐最优路线,从而每年为车主节省出55000小时的拥堵时间。

目前,福特已经与美国密歇根州安娜堡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合作,福特城市智慧平台已经解决了诸如停车位、警示牌等等问题。

福特计划会在美国六个城市应用这个平台,包括安娜堡、奥斯汀、印第安纳波利斯、匹兹堡、底特律等。如果这套城市智慧平台真的有奇效,那请尽快普及到北京吧…

六、日产Ariya概念车亮相

日产的发布会在本届CES的主题为“日式待客之道”,通过展示日产Ariya纯电动跨界概念车、日产零排放冰激凌贩卖车和日产ProPILOT智能高尔夫球等,向参观者展示日产汽车的未来出行愿景。

其实日产Ariya概念车并非是首次亮相,之前关于此车的相关信息已经比较丰富了。

从外观设计等方面看,日产Ariya概念车已经不处在「概念」阶段了。许多设计逐渐趋于成熟,如ProPILOT 2.0智控领航技术、双电机全轮驱动系统、隔音材料和路线规划等。

不出意外,日产Ariya概念车很快就会进入生产线。我们很期待,日产究竟会以什么方式实现“日产智行(NissanIntelligent Mobility)”理念。

七、现代发布飞行汽车

飞行汽车的概念似乎小时候就被我们畅想在脑海里,但真正实现却一直是在电影中。

本届CES,现代汽车公司和美国打车软件Uber(优步)宣布合作开发「空中电动出租车」计划。目的即是为了解决拥堵,也为了在日后「飞行汽车」的行业中拔得头筹。

整个飞行出粗车的造型已经完全没有汽车的影子了,现代和优步更像是在合作研发一款小型飞行器。官方称飞行里程可达60英里(100公里),巡航速度可达180英里/小时(290公里/小时)。

此前优步承诺会在2020年开始测试空中出租车,并计划在2023年投入商用。优步其实是个很有想法的公司,别看在中国市场被滴滴打败,但也许优步的愿望并不是只是做个「打车软件」这么简单。

八、拜腾M-Byte量产版首秀

说实话,很少有汽车主机厂直接在CES就公布价格的,但拜腾就这么做了。

本届CES,拜腾首款车型M-Byte正式在北美亮相。并且一亮相,就公布了售价(4.5万美金)。去年11月份,M-Byte也在国内进行了发布(未公布价格,只接受预定),并在今年年中正式投产。

关于这款车的各项参数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已经提前了解过了,整车最惊艳也是最受争议的恐怕就是那块48英寸的中控屏了。这块屏幕本身不支持触摸(废话..),只支持手势操作,方向盘中间的小屏幕里也集成了一定的操作功能。

这种操作方式和逻辑究竟能否让消费者适应,是拜腾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其它像动力总成、续航里程均和国内发布时一样:后驱版最大马力200kW、四驱版最大马力300kW,续航里程分别是430km和505km。

九、牧马人PHEV车型亮相

一向以硬汉著称的牧马人在「自吸」变「涡轮」后,终于投入混合动力的怀抱了。

牧马人PHEV的外观和普通版车型几乎一致,尾部带有4xe标识。其实在自由侠和指南者都推出PHEV车型之后,牧马人PHEV的发布倒是也在情理之中。只不过由于多年积累下来的口碑,会让那些对「电气化」嗤之以鼻的越野爱好者很尴尬罢了。

和自由侠PHEV、指南者PHEV不同的是,牧马人PHEV的充电接口放在了前方的翼子板上。

要知道牧马人经常越野的性质,它的安全性要比普通牧马人更重要。正因如此,牧马人PHEV把电池放在了传动轴和排气之间的区域,理论上可以降低危险系数。

按照JEEP的计划来看,2022年之后会有10款插电式混动车型以及4款纯电动型发布。牧马人PHEV仅仅是露了一小手,等到这个“巴掌”真正伸出来的时候,我们也就知道市场会对JEEP的做法持以怎样的态度了。

十、索尼大法正式进军汽车行业 第一款电动车名为Vision-S

本届CES的最大彩蛋,我个人甚至认为这是一次史诗级跨界。

索尼一直以来在圈内就有“大法”的外号,众多“教徒”都翘首以盼索尼的新产品,不知道一款纯电动车能不能满足“索粉”们躁动的心。

索尼官方表示,这款名为Vision-S的车有33个传感器,可同时监视汽车内部和外部,“身临其境”的音频,宽屏显示器,全景屏幕以及始终保持连接状态。

从技术上来看,这辆车是与汽车制造商麦格纳(Magna)合作制造的,并且装满了黑莓、博世等公司的产品,因此,它并不仅包含索尼原生的技术。

索尼在新闻发布会上没有公布该车更多的细节,但是从外观来看已经非常接近量产状态。怎么样,索尼的粉丝们?准备好迎接这款「究极信仰之物」了吗?

写在最后

本届CES简直是所有汽车主机厂的逆袭,科技厂商的风头几乎都被一辆又一辆的概念车抢走了。确实,汽车行业在智能化、科技化之后,流行趋势已经把CES、IFA等科技展会的导向完全偏向了汽车行业。

但这届CES“发光发热”的其实不仅仅只有汽车主机厂,还有各大供应商。看过它们的新技术之后,你一定会大呼过瘾并且赞叹工程师的脑洞之大。至于有哪些新技术,我们留到以后慢慢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电动汽车,加上折叠翅膀,可以瞬间秒变飞机,飞行器吗???

这个是理想状态的。也有人做过类似模型车,但是两侧的翅膀非常庞大,即使折叠起来也很大。而且飞行的距离和高度都很有限。除非以后的汽车使用材料使用的都是超轻型的,而且强度足够高,有可能实现体积很小,重量很轻,目前来说只是试验和测试样品。

3、现代优步将联合推出电动飞行出租车 最早2023年投入使用

|

车东西

编 |?James

车东西1月7日消息,据外媒路透社报道,美国共享出行公司优步与韩国现代汽车目前正在联手开发电动飞行出租车,两家公司希望能够制造出小型电动飞行汽车缓解城市拥堵。

目前,国际消费电子展(CES)正在举行,现代计划在本周展出这款概念飞行汽车。

一、现代优步合作电动飞行汽车将于CES展出

优步出行负责人Eric Allison近日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说:“2023年,我们希望能够推出Uber?Air,目前,我们一直朝着这个目标稳步前进。”

现代汽车将在本届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推出与优步合作开发的概念飞行汽车,这款电动飞行汽车最多可搭载4名飞行员,并能连续飞行60英里(约合96公里)。

▲现代、优步推出的电动飞行出租车渲染图

据了解,这款电动飞行汽车可以在不同场景变换多种形态。在空中滑行时,飞机的螺旋桨向前以保持高速运行,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螺旋桨转为垂直方向,可以像直升机一样起降。电动飞行汽车也用电机代替了传统飞机上的喷气式发动机,保证运行时更加安静,同时也保证起降时更加安全。

▲现代、优步推出的电动飞行出租车起降示意图

现代集团执行副主席Euisun Chung预计,城市空中交通服务将在2028年实现商业化,但他同时也表示,相关法律和监管条例的出台需要时间。

除了现代汽车,其他汽车企业近年来也在不断关注未来出行,德国戴姆勒公司,中国吉利汽车以及日本丰田汽车都向多家初创公司投资,希望能够在未来生产垂直起降的电动飞行汽车。但是电动飞行汽车也存在技术障碍和监管缺失的问题。

当前,优步和现代在这一计划当中就遇到了不少挑战,原因是两家公司对开发电动飞行汽车的过程提出了完全不同的时间表。

二、多家公司加入优步电动飞行出租车项目

现代汽车是第一个加入优步电动飞行出租车项目的汽车厂商,另外,波音子公司Aurora?Flight Sciences也成为优步电动飞行出租车项目的合作伙伴。根据两家公司的规划,未来现代将生产和部署车辆,而优步将提供空中乘车服务。

优步公司表示,目前已经与另外八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关系,但同时也承认,如果所有合作伙伴同时进入市场并不现实。优步公关经理Sarah Abboud说:“根据我们2023年的商业运营计划,届时可能有其他合作伙伴参与。”

现代汽车城市出行部门主管Shin Jai-won表示:“我们应当降低电动飞行汽车的制造和运营成本,尽可能使每个人都能享受飞行的自由。”

▲现代汽车规划的未来出行场景

2019年,现代公司曾聘用了前美国宇航局工程师Shin,他预计,未来现代电动飞行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目前全球在飞的商用飞机。另外,现代汽车承诺在2025年之前投资1.8万亿韩元(约合107亿元人民币)研发城市空中交通的产品。

波音公司则表示,目前正在与保时捷合作,开发一款概念电动飞行器,可以在市区载客运行。

结语:电动飞行,未来已来

优步和现代合作推出电动飞行出租车,未来好像就在眼前,但似乎又很遥远。什么人能开电动飞行汽车?随时都能飞行吗?安全系数高不高?一系列的问题在我们眼前出现。电动出行以超快的速度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相信人类梦想的飞行出行也能很快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未来人们怎么出行?出行公司和汽车厂商正在用他们的行动向人们展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腾讯领投Lilium融资2.4亿美金 2025年推电动飞行出租车服务

(图片来源:techcrunch.com)

据外媒报道,德国慕尼黑初创公司Lilium宣布,已经结束新一轮融资,并内筹集了超过2.4亿美元的资金,容该公司计划利用该笔资金继续研发其垂直起降(VTOL)飞行器,并开始打造生产设施,以便扩大产能,预计将在2025年正式推出此类飞机。Lilium主要设计和打造垂直起降出租车,时速高达100 km/h,该公司计划运营自己的飞行出租车车队。

此次融资属于内部融资(即由现有投资者投资,而不是新投资者),已经于上个月结束。该轮融资由中国腾讯公司领投,由之前的投资者欧洲风投公司Atomico、Freigeist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家族式私人银行和资产管理集团LGT参投。该公司的估值尚未被披露,但是其证实比2017年B轮融资时的估值要高。据SaaS公司PitchBook估计,该公司去年的估值约为4.7亿美元。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吉利电动飞行汽车发布,续航100公里,就比“小牛”强一点?

吉利的“飞行汽车”最近有了些官方消息。

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太力飞车”最近公开了“TF-2A”原型机官图。根据官方介绍,TF-2A定位城市日常的空中出行,是可以做到垂直起降的“飞行汽车”。

从官方图片来看,TF-2A和我们理解中的飞行汽车还是有本质上的区别。因为在陆地上TF-2A只能依靠机身下方的三个小起落架行驶,并且两侧机翼看起来也不能折叠收放,所以本质上还是一架旋翼动力的固定翼飞机。

从官方获得消息,TF-2A整体机身并没有采用多旋翼和倾转翼构型,而是选择了复合翼构型(单海鸥翼和H型尾翼的组合,机翼两侧的撑杆分布有8个升力电机,在安全冗余和噪音之间取得了平衡。),其主要原因是该机身便于通过适航审定并达到更理想经济效应。

飞机参数上,TF-2A最大起飞重量:1200公斤、最大商载:200公斤、最大航程:100km、巡航速度:180km/h以及实用升限:3000米。可见TF-2A把纯电作为动力,在性能参数只能说是并不出彩,特别是在最大100km航程上让这架飞行汽车无法飞出城市范围。

飞行汽车?国外已经有了

趁着新能源浪潮迅速发展的不仅只有电动车,飞行汽车也是其中之一。实际上,国外也有不少创新公司已经打造出了飞行汽车的原型。相比吉利的TF-2A,国外的飞行汽车或许更贴切一些,具备完整的地面行驶机构,机翼也变成可折叠方式。但无论是哪种设计方案,它们都没有正式投入市场,主要原因不仅在于法律法规的空白,而且在日常使用场景、配套设施等也存在不少问题。

飞行汽车的初衷是充分利用我们头上充裕的空间来满足交通出行,缓解地面交通压力。如果真的有一天能做到普及,那将会彻底改变我们的出行方式。地面将不再被马路所占据,转而变成各式各样的休闲空间。人们依靠飞行器快速的穿越城市,缩短通勤时间、提高舒适度。

那么这个科幻片中的场景多久能够实现?恐怕有生之年内你都很难看到,或者乐观一点说,50年内或许能在某个“示范小区”中你能大概找到一些相似点。实际来看,国内对于个人航空领域开放的较晚,并且在小型民用机场的普及程度配套设施等都有明显的空缺。另外加上学习飞行执照、飞行器购买养护等,距离欧美还有明显的差距。

吉利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吉利投入空中出行领域还是看准了这个市场在于未来的巨大潜力。很明显这个市场距离成熟还需要很久的时间,但对于现在财大气粗的吉利来说,这可以看作是例行的战略布局。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吉利就能用提早多年的技术积累把对手消灭在起跑线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飞行电动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