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的电压超过五百伏大部分充电桩不能充怎么解决?
你好。新能源汽车不是直接给它充500付点。充电桩很多是380付的。车里都有充电机。
2、新能源车续航越来越高,超500公里,为何消费者还不满足?
进入2019年之后,很多企业都推出了新款车型,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最为热闹。在新上市的这几款车当中,我们发现原本大多数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只有400km左右,而现在已经超过了500km,并且车型的种类也变了很多。
如果是一辆纯燃油汽车的话,加满一箱油续航大概是600km左右,而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已经接近燃油车的续航了,怎么车主们还是觉得不够用呢?后来听了内行人的分析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内行人就表示,现在新能源汽车的续航确实和燃油车的续航相差不大了。
但实际上车企并没有掌握突破电池蓄电能力的难关,而是在电池数量上下了一些功夫。就比如说现在一款能够续航超500km的纯电动汽车,光是电池的重量就接近1吨。和普通的燃油汽车相比,相当不划算。汽车自重比较大,再加上冬天和夏天要开空调,这个续航还是不够用。
除此之外还有充电时长的问题,现在大多数车型都有快充和慢充两种。但是电池增多了,充电时间也就增长了。车主们可以晚上下班之后给车子充电,然后跑两三天不成问题。但充电桩的数量还是非常少,损坏的也非常多,充电仍旧是一个大问题。
3、现在新能源汽车像美国特斯拉纯电动车新闻里说充一次电可跑500公里左右,最高时速210公里左右,0至
电能取代燃油是大趋势。
全球石油储量仅够人类使用几十年了。
另外比亚迪的秦,百公里加速也很强悍,在6秒内。
4、能跑500公里的新能源汽车有哪些
?
5、北汽新能源eu500车放一个月会全车没电吗?
会亏电,这个要看电池使用年限。
6、北京新能源汽车标注续航500公里,实际只跑三百多公里怎么办?
首先,你得知道厂家标的续航里程是在什么标准下测试的,他的测试工况和你实际使用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会出现续航里程的差异,但你说的500变180,初步可以判断是车辆有故障,正常情况下使用是不会有这么大差异的(当然也有特别极限的情况会出现你说的续航,比如在零下30度,以120+的车速跑,同时还开着空调)。
厂家主流的续航里程测试方法目前有两种:一是60km等速,一是NEDC工况。目前法规要求的是NEDC工况下的续航里程。但由于宣传的需要,部分厂家还是一直拿60km等速(目前标准已淘汰)下的续航做宣传,因为这样的续航里程数值看起来很“漂亮” ;
看了下面这个NEDC工况图,你就知道为什么你的实际续航会和厂家说的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实际驾驶几乎不可能符合下面的的工况。
另外,这种NEDC还有环境条件,是在常温,关闭空调的条件下测试的。但是实际使用,我们经常使用空调,尤其是电动车在低温条件下使用空调,能耗是非常高的。这也会带来续航里程的大幅减少。
其实厂家标的续航你可以通过两个方面来参考:
1、NEDC工况下的续航,对电动车来说,在常温不开空调的条件下,其实很接近日常使用续航,因为电动车和燃油车不一样,不会因为拥堵带来能耗的大副波动,因为电动车怠速是可以几乎不耗电的(仅电器工况耗电),这一点相信很多电动车用户可以发现,在春秋季的续航里程就肯定比冬夏高。
2、NEDC下的续航,可以作为你选购是横向对比的依据,因为不同的厂家都是在这个标准下测试的,而且这个是公告申报的一部分,厂家造假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要是被抽查作假,处罚是非常重的。
关于NEDC的工况要求,其实也从侧面回答了为什么厂家不用综合工况,因为每个用户的综合工况是千差万别的,没有统一标准,所有的测试必须建立在相同的测试标准下才有对比意义,NEDC是沿用国外的标准,确实与国内路况有很大差异,现在国家已经发布了“中国工况”,更符合我们实际使用条件,以后厂家标的续航里程就能更接近实际使用续航了。
7、新能源续航500km的车充满电大概多少钱?
汽车充一次电多少钱跟电池电量有关,所以你要查看一下该车的电量是多少。
根据续航500公里来估算的话,车辆电量应该在80度电左右,但是你每次不可能开到soc0%再充电,预估每次充60度电,电费按1.2元每度,费用就是72元。
或者你可以告诉我车型车款,我告诉你准确数据。
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采纳。
8、你想交两万元的押金,可以拥有一辆北京汽车EU500型,电动新能源汽车吗?
交两万元的押金,可以拥有一辆北京汽车,什么行吗?我觉得应该可以吧,现在都可以零首付购买汽车
9、纯电动汽车最多能跑多少公里 ?
纯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目前纯电动汽车最多可以跑大约500公里,大部分电动汽车可以跑200公里以上!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目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且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
对于电动车而言,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以及价格昂贵影响了产业化的进程,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比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当前技术尚不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