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保护导体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保护导体

发布时间:2020-10-16 19:19:29

1、电动汽车都有哪几种充电方式

电动汽车常见的充电方式主要有:公共充电、家庭充电
公共充电:一般是指在公共充电桩(站)进行充电,这些一般都是直流快速充电,是充电速度最快的充电方式,但是对于电动汽车电池危害有点大,安装国家电网流程比较繁琐。有些停车场中,安装有立柱式立柱式充电桩或者壁挂式充电桩,这些基本上都是交流慢速充电居多,也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种充电方式。
家庭充电:主要是指使用普乐固家用便捷式充电枪进行充电,这款家用便捷式充电枪,可以直接插入220V家用电插头上进行充电,充完后可直接放入后备箱中,等待下次充电使用。当然,有很多拥有停车位的车主,都选择安装普乐固立柱式充电桩或者壁挂式充电桩进行充电,可即插即充、可刷卡充电、可刷卡付费充电等充电方式。

2、充电站的投币式充电站

该充电器体积小,无需专人值守,自动工作,投币1元,充电10分钟,可使电动车继续跑5到6公里。是适合商场、报亭、小区、电动车维修部、蓄电池维修部的便民服务设施。
1、倒计时显示,时间到自动断电。
2、设有保护电路,具有过载和短路保护功能。
3、安装使用方便,具备220V交流电源即可安装和使用。
4、电子计币,及时对收益了如指掌,更方便合作式经营管理。
5、智能CPU识币系统,防钓币、防伪币、防电击功能。
6、全程语音导航,方便指示操作
7、输出电压,电流显示,让你放放心心消费!
8、自动识别极性,电瓶,电压,轻轻松松充电。
9、经济效益高:充电10分钟只需0.06度电,按商业电费1元计算,成本在0.06元不到 1、不同的产品型号快速充电站可对36V、48V、60V等不同型号蓄电池进行充电。
2、电池电压自动识别,根据检测电池组的电压,从选择合适的充电电压及充电流进行优化充电。
3、可对电池极性自动识别,自动转换,无须担心电池组正负极接反。
4、投币数双计数器,第一个计数器是打开电源到关掉电源之前的投币数(如果关掉电源计数器从0000开始计数,最大计数为9999个,当超过9999个,计数器清零),如果你早上将充电站挂出来,在晚上收回去之前你按下查询键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当天的营业额。
5、第二个计数器是投币数历史计数器,断电投币数是不会丢失的(最大计数为9999个,当超过9999个,计数器清零)。
6、对于严重失效及过放电造成的欠压的电池组拒绝充电。
7.充电采用投币方式,根据语音提示用户可自行充电,方便可靠,无须专人看守。
8、操作及充电全过程语音提示。
9、快速充电站只能识别面值为1元的硬币,并且连续投币数为三个,当投入第四个硬币时将退币,只有充电结束后才可以继续投币)。 前 言
电动汽车能源供给系统主要由供电系统、充电系统和动力蓄电池构成。充电机(站)是充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充电机(站)的技术标准,是建立能源供给系统的基础。
已经颁布的电动汽车充电系统国家标准有:GB/T 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 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本规范是在GB/T 18487标准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建立能源供给系统的要求,对电动汽车充电机(站)的基本功能、工作状态、安全要求、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充电连接器、接口和通信要求、产品质量认证等做出了规定。对充电站技术规范其他部分的内容将在后期工作中补充和完善。
国家电网公司将根据项目进展需要,陆续发布相关技术规范(草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修改、完善和提高,最终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
本规范供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省市公司试行,并请各省市公司根据实施情况,提出修改建议。
1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设计使用的电动汽车用充电机(站)。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文。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GB/T 18487.3-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充电机(站)
GB/T 18387-2001 电动车辆的电磁场辐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
GB/T 18384.1-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1部分 车载储能装置
GB/T 18384.2-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2部分 功能安全和故障保护
GB/T 18384.3-2001 电动汽车 安全要求 第3部分 人员触电防护
GB/T 18858.3-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控制器—设备接口(CDI) 第3部分:DeviceNet
GB/T 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耦合器 第1部分:通用要求
3 定义
(1)单体蓄电池
构成蓄电池的最小单元,一般由正、负极及电解质组成,其标称电压为电化学偶的标称电压。
(2)动力蓄电池模块
特指放在一个单独的机械和电气单元内,由若干个相联单体蓄电池和用于检测单体蓄电池充、放电状态的电子部件组成,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提供能量的蓄电池组合体。
(3)动力蓄电池总成
特指由若干个动力蓄电池模块、电池监控系统控制器、通讯网络、电气连接线路、绝缘监测装置、快速熔断器等组成的,为一个电动汽车提供可多次充放电的能源载体组合。
(4)动力蓄电池总成ECU
特指动力蓄电池总成电子控制单元。
(5)充电机
对电池充电时用到的有特定功能的电力转换装置。
(6)直流充电模式
以充电机输出的可控直流电源直接对动力蓄电池总成进行充电的模式。
(7)直流充电机
指采用直流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总成进行充电的充电机。
(8)交流充电模式
以三相或单相交流电源向电动汽车提供充电电源的模式。交流充电模式的特征是:充电机为车载系统。
(9)交流充电机
指采用交流充电模式为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总成进行充电的充电机。
4 对充电机的要求
充电机应符合GB/T 18487.1-2001、GB/T 18487.2-2001和GB/T 18487.3-2001的规定。
4.1 适应电池类型
充电机至少能为以下三种类型动力蓄电池中的一种充电:锂离子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镍氢蓄电池。
4.2 对供电电压的要求
(1)直流充电机输入为额定线电压380V±10%、50±1Hz的三相交流电;
(2)对于容量小于(等于)5kW的交流充电机,输入为额定电压220V±10%、50±1Hz的单相交流电;
(3)对于容量大于5kW的交流充电机,输入为额定线电压380V±10%、50±1Hz的三相交流电。
4.3操作方式
(1)充电机没有与动力蓄电池总成建立连接时,充电机经过自检后自动初始化为常规控制充电方式(可选择手动、IC卡或充电机监控系统操作方式)。充电机采用手动操作时,应具有明确的操作指导信息。
(2)充电机与动力蓄电池总成建立连接后,通过通信获得动力蓄电池总成的充电信息,自动初始化为动力蓄电池总成ECU自动控制方式(简称自动控制充电方式)。
4.4 充电机的充电效率和功率因数
交流输入隔离型AC-DC充电机的输出电压为额定电压的50%~100%,并且输出电流为额定电流时,功率因数应大于0.85,效率应大于等于90%。直流输入非隔离型DC-DC充电机的效率待定。
4.5 充电机控制的安全要求
电动汽车充电机应能够保证在充电过程中动力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和电流不超过允许值。电动汽车充电机从初始化到充电结束的整个过程,应根据动力蓄电池总成ECU提供的信息进行相应动作。
此外充电机应满足以下安全要求:
(1)充电机应具有符合GB/T 18487.1-2001标准中6.2.3条和附录B的充电控制导引电路;
(2)充电机应具备防输出短路和防反接功能;
(3)充电机(系统)应具有检测充电连接器是否可靠连接的功能。充电连接器没有可靠连接时,充电机应不能启动;
(4)动力蓄电池总成ECU与充电机之间建立连接的情况下,如果动力蓄电池总成ECU尚未发出充电允许信号,应不能启动充电机;
(5)通信或充电导引电路发生故障时,应不能启动充电机;
(6)充电过程中,通信和充电导引电路发生故障后,充电机应能自动关闭;
(7)充电过程中,充电机应能接受并执行动力蓄电池总成ECU发出的充电关闭指令;
(8)充电过程中拔充电连接器时,充电机应能检测到充电连接器的分离动作,并使充电连接器高压插接端子在零电流状态下分离;
(9)充电过程中,采用手动或充电机监控系统调整充电电压或充电电流时,充电电压和充电电流应不能超过动力蓄电池总成ECU中设定的最高允许值;
(10)在充电过程中,当电池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或电池温度超过允许值时,充电机应具有报警功能,并能够自动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1)充电机的电击防护要求应符合GB/T 18487.1-2001标准中第9章的要求;
(12)对充电机的电介质绝缘测试应符合GB/T 18487.3-2001标准中第10章的要求;
(13)对充电机的气候环境测试、机械环境测试和电磁环境测试应符合GB/T 18487.3-2001标准中第11章的相关要求;
5 充电控制导引电路
5.1 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组成
(1)充电机必须有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由控制导引导体、保护性接地导体、动力蓄电池总成ECU及充电机内的电子电路组成。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应直接控制充电机变流电路、输出电流和电压的开关;
(2)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原理图(待定);
(3)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状态定义(待定)。
5.2 安全控制功能
充电控制导引电路应具有以下安全控制功能:
(1)确认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充电连接器是否已正确连接;
(2)接地导体可靠性监测;
(3)系统通电状态指示;
6 对充电连接器的要求
6.1 主要技术参数
(1)工作温度:-50℃~300℃;
(2)插拔寿命:≥1000次;
(3)介电强度和绝缘电阻应符合GB/T 11918-2001中的相关要求;
(4)连接器具有防溅水功能;
(5)接触电阻和额定电流:待定;
6.2 对连接器的基本要求
(1)连接器手柄应采用高强度阻燃绝缘材料制作;
(2)连接器应具有防反接功能;
(3)在有直流负载电流通过高压插接端子的情况下,不允许拔开连接器;
(4)连接器应具有锁紧装置;
(5)为保障工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连接器应具有闭锁功能,以防止在正常工作过程中连接器发生分离;
(6)当高压端子带负荷分离时,要求高压插接端子应能够自动灭弧,不会产生连续电弧;
(7)连接器拔插寿命应大于1000次,并应不超过6个月进行一次安全试验;正常使用期限不得超过1年,并应在使用期限内及时更换连接器高压插接端子;
(8)连接器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B/T 18487.2-2001标准中第9章的要求;
6.3 连接器插接端子的连接和分离顺序
(1)连接顺序:要求接地保护端子和高压插接端子先于连接控制和通信插接端子连接。
(2)分离顺序:要求控制和通信插接端子先于高压插接端子和接地保护插接端子分离。
接地保护端子和高压插接端子的连接、分离顺序暂不做要求。
7 充电机接口和通信要求
7.1 充电机接口
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之间的连接应包括以下几部分:高压充电线路、充电控制导引线、充电控制电源线、充电监控通信连接线、接地保护线。同时,充电机应预留与充电站监控系统连接的通信接口。
7.2充电机通信要求
推荐采用CAN总线以及CAN2.0协议作为充电机的通信总线形式和通信协议。
通信内容包括:动力蓄电池单体、模块和总成的相关技术参数,充电过程中电池的状态参数,充电机工作状态参数,车辆基本信息等。
8 计量、计费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需要安装计量、计费装置以便对充电电量和费用进行记录。
(1)直流充电模式的计量、计费装置
计量、计费装置在直流充电机输出端。计量、计费装置属于充电机的部件。直流充电计量、计费装置采用kW·h计量,分辨率应小于或等于0.01kW·h,精度应小于或等于±1%。
(2)交流充电模式的计量、计费装置
计量、计费装置在交流充电机地面设备的输出端,计量、计费装置属于充电系统的部件。交流充电计量、计费装置采用有功电量(kW·h)计量,分辨率应小于或等于0.01 kW·h,精度应小于或等于±1%。
计量、计费装置的技术条件和计量、计费方法待定。
9 充电机的质量认证
(1)国家电网公司能源供给系统用充电机及相关设备,实行入网认证管理。没有取得入网认证的产品,不得用于国家电网公司行业内部电动汽车的充电设备;
(2)充电机的入网认证检测和试验,由国家电网公司授权的单位实施;
(3)入网认证检测、试验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10 外观、标识和标志
充电机及配套设备应采用统一的外观、标志和标识。外观、标志和标识由国家电网公司统一制定和发布

3、非车载传导式直流充电机什么意思

非车载,就是不放置在车内的。传导式,就是使用线缆来传输电能的。直流充电机就是给汽车充电的设备本来带有交流转直流的装置。

4、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GB2099.1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3956 电缆的导体
GB4208 外壳防护等级(lP代码)
GB/T501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
GB/T502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GB/T11918-2001 工业用插头插座和糯合器 第1部分z通用要求
GB/T16916.1家用和类似用途的不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CB) 第1部分:一般规则
GB/T16917.1 家用和类似用途的带过电流保护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RCBO) 第1部分:一般规则
GB/T18487.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T19596 电动汽车术语

5、什么是动力电池传导式充电?

动力电池实际上就是为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动力来源的一种电源。它与普通电池的主要区别为:
一、性质不同。动力电池是指为交通运输工具提供动力的电池。
二、电池容量不同。一般动力电池的容量在1000-1500mAh左右;而普通电池的容量在2000mAh以上,有的能到3400mAh。
三、放电功率不同。动力电池与普通电池最大的差别,在于其放电功率大,比能量高。动力电池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将电量放光。
四、应用不同。比如为电动汽车提供驱动动力的电池被称为动力电池,包括传统的铅酸电池、镍氢电池以及新兴的锂离子动力电锂电池,分为功率型动力电池(混合动力汽车)以及能量型动力电池(纯电动汽车);手机、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使用的锂电池一般统称为锂电池,以区别于电动汽车用的动力电池。
所谓的传导式充电,简单讲,就是有线连接进行充电。

6、gbt 18487.1-2015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

CNS 15425-1-2011 电动机车充电系统-第1部:一般要求 CNS 15425-2-2011 电动机车充电系统-第2部:安全连接要求 GB/T 18487.1-2001 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一般要求 GB/T 18487.2-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 电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 ...

7、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软件工程师要做哪些事情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提高电动汽车充电装置的质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英文缩写CQC)及时推出了相关认证业务。现将电动汽车充电装置认证要求通知如下:1、名称: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认证依据:NB/T33001-2010《电动汽车非车载传导式充电机技术条件》;认证规则:CQC14-464232-2011;认证种类:CQC自愿性产品认证;申请类别:(127)电动汽车及其附件,127001小类。2、名称:电动汽车车载充电机认证依据:GB/T18487.1-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3-200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车辆交流直流充电机(站)》;认证规则:CQC14-464233-2011;认证种类:CQC自愿性产品认证;申请类别:(127)电动汽车及其附件,127002小类。3、名称: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认证依据:NB/T33002-2010《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技术条件》;认证规则:CQC14-464234-2011;认证种类:CQC自愿性产品认证;申请类别:(127)电动汽车及其附件,127003小类。

8、2019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充电及安全等方面的国家和行业标准有哪些至少整理分类为两个方面?


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汽车检测中心)

该检测中心位于天津市东丽经济开发区先锋东路68号,于1999年4月进行工商注册。该检测中心目前获得政府部门认可授权的资质有:国家轿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进出口汽车认可实验室、国家汽车环保产品认定与排放检验机构、国家汽车新产品申报公告检测机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CCC)检测机构和国家科技成果鉴定试验机构。

该检测中心具备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整车检测、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检测能力。其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检测能力覆盖范围包括: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器、铅酸蓄电池、锂离子蓄电池、金属氢化物镍蓄电池等);驱动电机及其控制器;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DC/DC变换器;燃料电池发动机。

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阳)暨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

该检测中心位于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汽车试验场,成立于1995年10月,是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交通运输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政府主管部门授权,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第三方综合性汽车检测及技术服务机构。

该检测中心新能源汽车实验室能够进行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及其零部件试验和研究工作。可按国家标准GB、欧盟指令,ECE 法规、ISO/IEC、SAE 及行业标准、有关技术要求和试验规程等标准实施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及控制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器、动力电池、充电装置(系统)性能试验和安全测试。

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暨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

该检测中心座落于上海安亭国际汽车城内,是第三方公正性地位的国家级机动车产品权威检测机构,具有投资规模大、检测门类全、技术水平高、综合技术服务能力强等特点。该检测中心已经获得汽车产品的全部国家授权,包括国家工信部车辆《公告》检测、国家环保部车辆环保目录检测、国家交通部车辆油耗检测、国家认监委车辆及零部件产品3C认证检测等。

该检测中心为适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要求,成立了国家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筹)。国家新能源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有新能源机动车专项检测实验室、新能源机动车被动安全实验室、新能源机动车电磁兼容检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排放检测实验室、新能源机动车零部件检测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和摩托车整车道路性能实验室等具有国际先进技术装备和一流技术人才的专业实验室,可以开展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电池、电控系统和电机系统的各项检测。中心实验室通过了中国国家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开展检测工作的授权,并获得了欧洲、日本、澳洲、中亚、南非和海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的实验室认可。

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

该检测中心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金渝大道9号,是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环境保护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等政府主管部门认可和授权的汽车产品检测机构,是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实验室。

该检测中心检测项目含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安全要求、动力性能、能量消耗、电机及其控制器、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动汽车用仪表、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等检测项目。

第一电动网小结:新能源汽车检测如同地铁安检系统一样,它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等方面“保驾护航”,具有重要意义。新能源汽车检测机构肩负着对新能源汽车检验检测的重任,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与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保护导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