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水分有多大?
本人就是EV200的车主,起初买车的时候我也跟你一样存在这些疑问,但是现在我很负责的告诉你,小E续航里程是没问题的,我记得EV厂家给的续航里程是200~260,经过我的实测,平时跑个240~250没一点问题,我最多一次跑过270+公里,续航里程真的很牛...
2、越来越多人后悔买新能源汽车,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买?
从理论上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后悔买新能源车,没有什么毛病。这句话因为新能源车销售越多,持不同意见的人肯定会越多。
中国贫困人口多是因为总人口多,所以只要基数一旦放大,某种概率性的偏差引起的,绝对数量肯定是会扩大。
我们国家认可的新能源车只有两种,一种是纯电的汽车,还有一种是插电的混动汽车。
很多车主因为是开惯了燃油车,对于电动车的一些特性不是特别了解,当然这些特性是电动车固有的,而引起这些特性的,主要是电池的能量密度太小。
所以可能开惯了燃油车的车主,一旦换到纯电车上,有相当的不适应。
现在纯电新能源车一般的都可以达到300公里左右的续航里程,前提是不要开空调,如果夏天开空调的话,这个数值会下降大概20%。
但是在冬季的话稍微有一点麻烦,因为低温会引起电池性能下降,续航里程会降低一些。
中国以长江为界分南北!目前新能源车的销售在南方比较好,就是因为南方的气温高,尤其是在冬季。
在北方极冷的天气,空调无法打开,会使用电热辅助加热。在这种情况下,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会急剧的降低,尤其是纯电的续航里程大概会降低到一半。
只有纯电的汽车续航里程能够达到700公里以上的时候,在北方才会普及。
所以建议开惯了燃油车的车主,一开始不要上手纯电的车,先搞一部插电混动的车玩一玩。
对于绝大部分工薪阶层用于城市内的通勤,纯电的车,是有一定的优势。
除了可以享受国家绿牌补贴以外,综合消耗确实比纯燃油汽车要低。
如果车主的预算足够的话,可以买一部日系的油电混动车。虽然这种车在国内不属于国家定义上的新能源车不能上绿牌,但是故障比较少,油耗非常低。雷克萨斯的油耗可以低到三毛钱。
电动机的启动速度快,功率密度高,而且磨损要小,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必然取代内燃机作为汽车的动力输出。
所以可能北方买纯电能源车的车主确实会有相当大一部分人会后悔,主要就是因为能源车对标燃油车油箱的电池仍然以18650(就是手机充电宝的电池)串联为主。
18650电池一个就是不安全,还有一个就是能量密度仍然偏低。比亚迪目前推出了刀片电池,特斯拉也有新的电池计划,但是这都不是最终的目标。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充电时间太长。
而且这个问题可能在将来也不会解决,即使超级电池问世。这主要是和充电的电流特性有关的。
目前家用的民用电压都是220伏的,10千瓦的放电功率需要的电流是46安培。按照通常的计算,一平方毫米的铜电线能过10安培的电流,46安培就需要4.6平方毫米的铜电线。这样的电线连同外面的绝缘层,大概有半个手指这么粗。按照这个充电功率,给电动车的电池充50度的电也需要5个小时。
目前普通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大概是一个小时左右。高速充电桩可以把时间压缩到20~30分钟。但是继续压缩时间就面临着需要提高电压的问题,还有电池本身是化学电池,充电要引起化学变化这个反应需要时间。
而且随着续航里程的增加,电池容量加大,这个时间又会被拉长。所以,化学能电池,哪怕是锂电,充电时间很难压缩到和燃油车加油的时间相比。
新能源车最最终极的目标应该是超级电容加上电动机。只有超级电容问世,才可以在一分钟之内充满电。
这个目标实现可能还要十几年,但是最终应该是能够完成的。
除此以外,无线充电技术可以为新能源车的续航提供一个想象空间,因为不需要有线连接,可以边行驶边充电。
如果走到这一步,需要相当的政策调整。
所以,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北方地区不适合纯电的新能源车。纯电动汽车开习惯了,其操控性能远不是燃油车所能够比拟的,所以新能源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3、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优势很多,为什么没能普及?
从字面意思来看,“增程式”即为“增加续航里程的模式”,显然是奔着解决电动车里程焦虑这一问题而来的。增程式电动车的通俗定义可以如此解释:在这类车型中,真正驱动车轮是电动机系统,发动机不参与驱动,仅仅带动发电机来发电。这也是笔者把增程式作电动论的依据。
在阅读与增程式相关的论文中,笔者截取了一张汽车动力“油电过渡”的发展路线图。从纯油到纯电,我们可以划分出四大类车型:传统燃油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从左至右,电气化程度逐渐加深,注意一个细节,示意图中的电池部分(Battery),所画方框面积也在增大,说明电池容量是逐渐加大的。
在“油与电”之间起过渡桥梁作用的正是“混合动力”,具体分为HEV(混合动力汽车)和Plug-In 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大类。按照混合程度的不同,在每一大类的下面又细分为并联、混联和串联三类。
注:纯电动汽车又分为燃料电池车和普通的蓄电池车
增程式电动车所处的分类区已经在图中用红框标出,等价为“串联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这张路线图中,倾向的观点是:因为电动机和发动机同时存在,所以增程式仍以混动论,这与笔者的看法有所出入。
雪佛兰Volt
而相较于常规的混合动力汽车,增程式电动车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发动机在电量充足的条件下完全不参与工作。
其实,在国家出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中,规定有这样一段话: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和燃料电池汽车。很明显,在政策层面上,增程式已经被归入了插电式混合动力大类,这与路线图的主张相吻合。
不过,“增程式该论混动,还是电动”的争议并不是计较于纯粹的概念。划分于混合动力,无意中弱化了增程式电机驱动的本质特征。在笔者看来,增程式仍是一类“如假包换”的电动车。
增程式电动车的工作原理很好理解:在行驶过程中,首先消耗的是纯电续航里程,可以通过外接电源对电池充电,以雪佛兰Volt为例,纯电最高行驶里程为80公里,一次性充满需6.5个小时;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发动机开始带动发电机供应电能,以增加续航里程,基于此,雪佛兰Volt最高可行驶490公里。从正常的通勤来看,这样的账面数据,基本可以摆脱里程焦虑的困扰了,即使出远门,仍可以在途中的加油站“补充续航”。
4、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退坡不?买车会涨价不?
上周末举行了 2020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这次论坛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原因是在车企问起,2020 年 7 月,补贴是否会像 2019 年 7 月一样大跳水,足以引起行业震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 7 月 1 号前,新能源汽车补贴不会进一步退坡。
这一消息让很多厂商兴奋,各大媒体好不容易得了个“大瓜”,争相转发报道,但随后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其部长的“口误”,并澄清:为稳定市场预期,保障产业健康发展,今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保持相对稳定,不会大幅退坡。
■ 补贴退坡历史回顾
其实“新能源汽车补贴”从 2010 - 2012 年就开始试点,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那个年代到底是什么情况,这里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补贴一定是逐渐退坡的,这是一个大原则,大家记好。
下面是对上表的一些补充,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
1. 2013 年前,只要你是纯电车,不分高低贵贱,统统补 6 万元;
2. 2013-2015 年,拒绝“一刀切”,开始出现按续航里程区分补贴金额,并逐年退坡;
3. 2016 年,获得补贴的最低续航里程提升,从 80 km 变为 100 km;并且对电动车的技术要求做出了规定,不是什么妖魔鬼怪都能蹭补贴了。2017 年的补贴按规划退坡;
4. 2018 年,随着电动车续航里程提升,补贴也随之变化。首先是细分续航里程,对于低续航产品补贴退坡,但相反会优待高续航产品,并且引入与能量密度有关的调整系数。
5.2019 年,补贴不仅提升了新能源汽车补贴准入门槛,退坡力度也超过预期,整体来了个:去繁从简。续航在250 km 以下的统统没补贴,其他续航里程的补贴也大幅度减少。能量密度已经没有任何“加权”,同时提升了电耗的重要性,以及地补取消。想详细了解 2019 年补贴大退坡的,请点击这里。
关于地补:
1. 2016 年,地补每个地区都不一样,大部分城市采取了与中央 1:1 的标准进行补贴,但贵州、青海、石家庄则按照与中央 1:0.5 进行补贴;海口按照与中央 1:0.6 进行补贴。比如说你能拿到最髙的国补 5.5 万,那么在大部分地区,都能再收获 5.5 万地补,整整 11 万的补贴。到时候可以把一辆准备卖 8 万的车定价为 19 万,补贴后价格一出来,效果还是挺爆炸的;
2. 2017 年,规定地补不能超过国补的 50%,大部分地区都按 50% 补助,部分地区则小于 50%;
3. 2019 年,地补取消。
这么多年下来,除了发现补贴退坡这一“亘古不变”的规律外,我们还能发现:
1. 补贴会随着续航里程进行不断细化/简化,并且在划分好后,会按照规律退坡,比如 2013-2015 年,2016-2017 年这两个阶段;
2. 补贴准入门槛不断提高。 并不只是单纯的靠“续航里程”致胜,带电量、电耗、能量密度等各式各样的参数也会影响补贴。
那么我们结合产品、行业以及工信部的口风,对 2020 年的补贴进行一些小小的猜测:
1. 工信部称,补贴不会大变化,根据以往规律,2020 年可能继续沿用 2019 年的续航/补贴划分方式,在 2019 年的基础上退坡;
2. 截止 2019 年年底,已经有近二十款车型的 NEDC 续航里程达到 500 km,部分车型的续航里程已达 600 km。根据历史规律来猜测,2020 年也有可能提高获得补贴的准入门槛,比如提升为 300 km 以上才能获得补贴。但续航 300 km 以下的车型可不只是微型车,还有不少合资品牌,诸如大众和奥迪旗下的产品,希望他们能小心吧。;
3. 另外还有人猜测会增设 500、600 km 以上续航车型的补贴,从而鼓励高续航产品。我们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毕竟一切都要等工信部发布正式文件,这里多猜也无益,不如静静等几个月,按照以往规律,最迟三月份也该水落石出了。
当然,补贴不变的概率也很大,毕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建议,“在 2020 年底前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不再退坡,不要再制定中间的补贴政策,也不要对补贴的产品、技术指标再做新的调整,要让企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退补以后的产品规划和研发工作,更加满足市场的要求。”
■ 假如补贴变化,对我们买车到底有没有影响?
我们聊了这么多关于补贴的事儿,说到底都是政策和厂商层面的内容。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假如补贴真的退坡,2020 年买车是否会涨价?是否要趁新政没发布前买车?才是重点。所以下面我们来聊聊这个问题。
先说我的看法:不会涨价。如果没有特殊原因,也不必着急买车。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按以往规律,厂商多半会承担补贴退坡。
在 2019 年补贴退坡之前,绝大部分车企都给出了截止到某日的保价政策,只有极个别车企如新特和小鹏等选择涨价,而且他们宣布涨价的时间很早,给消费者一个适应(或者遗忘)的时间。还有车企表面涨价,实际又给消费者这样那样的优惠,算下来也没涨,比如零跑。想回顾车企不同操作的,请点击点击这里和这里。
那么截止日期过了之后,他们涨价了吗?也没有。
举两个主流车企的例子,比亚迪宋/宋Pro EV 和吉利帝豪 GSe。这两者在补贴退坡后都宣布保价到某个日期,然后在退坡后都推出了新款车型,价格基本没变动。
宋 EV 2018 年刚上市时,补贴后售价为 18.99-21.99 万元。
而目前在售的宋Pro EV 的售价为 17.98-25.99 万,还有 500 km 续航可选。
帝豪GSe 2018 年刚上市时,补贴后售价为 11.98-14.58 万元,而 2019 年 8 月份(此时补贴已经退坡),上市了新款从车型,续航从 353 km 提升至了450 km,售价为 11.98 万元-15.98 万元。并且两家车企都没有悄悄在中配车型上涨价。
换言之,在 19 年补贴退坡如此之大时,大多数厂商都选择承担责任,2020 年这种小退坡,应该也会继续承担。我们说点“鸡贼”的话,在不是全行业达成涨价共识的情况下,如果某家厂商涨价,我们大可选择其他厂商的同级产品,没必要非在一棵树上吊死。
但是“保价”也有猫腻,有的厂商喜欢在前几个月公布涨价,到补贴政策出来时再宣布保价,对此我没什么好说的,值不值还请大家自己判断。
二、中低端不敢涨,高端车不怕涨?
如果你想在中低端市场混下去,就必须没有明显的价格缺点,比如一辆国产紧凑级家用纯电轿车,这么多年来在用户心中,超过 20 万就很难接受了。在去年补贴大退坡时,若是坚持涨价,那么很可能让消费者觉得“德不配位”。
或者价格升高的同时,通过某种手段让人觉得物超所值才行。举个例子,假设某家车企选择涨价,那么可能会顺势推出改款车型送上一堆升级配置,当初江淮全系基本都是这么操作的。
对于高端市场,价格不算特别敏感,由于 2019 年豪华品牌并没布局大量电动车,所以我们也找不到参考。但从蔚来的做法来看,他们在补贴退坡后,根据上牌时间不同,旗下两款车型涨价范围在 2-3 万,但是否有因此退订的用户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从蔚来 APP 的反馈来看,似乎用户理解这次涨价。
同样的还有国产版特斯拉,有人爆料说销售在“诱导”客户今年下单,声称明年补贴可能会退坡。对于特斯拉这种多次调价,多次送AP 和 FSD 的捉摸不透的车企,实在无法预测。对了,我还听说,国产版 Model 3 或可降至 25 万元甚至 20 万以下……总之一句话,早买早享受,晚买可能有折扣,只能祈祷特斯拉入乡随俗,学习国内车企给个“双向保价”政策,不要让消费者再维权了。
另外对于高端车型来说,补贴在车价中的占比远低于中低端车,退坡与否影响都不大,自然也不会贸然涨价。并且这些高端车型都算是纯电动新选手,2020 年只是他们的开头,可以更加灵活地去调整自己的售价。
三、只要不亏,车企可以选择不涨价
还有成本,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蔚来,就是迫于成本压力涨价。我们知道电动车比同款燃油车贵的原因就是电池成本高,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欧阳明高先生称,现在的三元电池系统成本为 1 元/ Wh ,今后 5 年电池成本仍有下降空间,三元电池 2025 年前可以降到 0.7 元/Wh。再加上随着销量的提升,前期成本逐渐被分担,并继续进行成本优化,只要能摊平补贴退坡的金额,相信厂商也不会无缘无故涨价。
另外厂商也存在亏钱卖车的情况,但这绝不是消费者该关心的问题。对于亏损车型,厂商也会想尽办法进行优化,涨价绝非良策。
其实国家最初推出补贴就是为了平衡车企的研发成本,尽快推动电动车的发展。但新能源行业永远不能只靠政策驱动,前期的帮扶是为了后期的成熟和独立,在此之后,一切都要接受市场真刀真枪的检验。
四、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市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什么样的产品值什么价位,值多少销量,投放市场后马上就能得到结果。我们都知道2019 续航 250 km 一下直接没补贴,但处于这个续航范围的微型车并没有随之消亡,反之,许多 300 km 左右,售价 6-8 万的小车受到消费者青睐,也就是说市场本身是有这个需求的,跟补贴无关。
同样,市场也催生出了几何 A 、Aion S这样的偏高端定位的自主品牌电动车,这些车型已经很少采取之前的,先放出补贴前售价,再放补贴后售价吸引眼球这些手段,在地补取消后,直接给出全国统一售价。
经过半年的市场检验,已经证明,这样的价格的确是市场和消费者选择的结果,或者说是产品力的结果,补贴在其中起的作用已经比较小了。真的很少有人购买几何、Aion 、比亚迪等品牌车型是因为“有补贴”了。并且随着市场越来越理性,产品越来越成熟,很多车型到底要卖多少钱,厂商心中已经有数了,不会因为补贴的小退坡就兴师动众地涨价。
对于新能源行业,2020 年的重点绝对不是补贴的变化,特斯拉的入华、合资及豪华品牌的大量新车投放、新势力的产品逐渐成规模,一切都表明这是一个产品称王的时代。5G、自动驾驶、新的电池技术让 2020 年有着令人期待的表现,届时市面上将会有大量价格合理、外观漂亮、科技感十足的产品供我们选择,所以大家不必急于一时,大可慢慢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产品,有什么想了解的车型也可以看电动邦的测评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大部分国外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为什么都不如国产车?
汽车已经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他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出行方式,随着现在燃油汽车越来越多,汽车成了破坏环境的主力军,所以各国都在大力的研制推广鼓励民众使用新能源的电动汽车,在燃油汽车领域,我们和国外生产的汽车一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那是因为我们早期的国内工业力量薄弱,所以国产汽车的起步比较晚,和国外存在着差距也可以理解,但是在新能源电动车领域,我们和国外是处于同一起跑线的。
我们都知道,特斯拉是一家知名的电动汽车生产品牌,特斯拉生产的汽车目前是在续航里程上达到了557公里,而咱们国内生产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最远也不过400公里难道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我们还要被国外吊打吗?其实不是的,要从综合的角度去考虑。
首先我们说一下成本问题,国内比亚迪生产的新款电动汽车E6它的售价差不多是30万元人民币,而对比特斯拉生产的豪华电动车最便宜的也可以换两辆E6了,为了满足电动汽车的动力需求,电动汽车使用的电池都是密度超高的电池,这种电池价格昂贵,如果比亚迪换上了和特斯拉一样的电池,那么成本自然就会增高,厂商肯定不会做赔本的生意,自然售价也要进行调整,可是车子价钱高了,就卖不出去了。
所以为了控制成本国产电动车在电池续航领域就被绊住了脚。其次则是安全问题,超长的续航其实是大量的电池堆积出来的,我们知道特斯拉最早在研究电动车的时候,使用的是笔记本上的电池,他们将上百台笔记本上的电池串联起来做出了第一款电动车的模型,虽然现代电池发展工艺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但是将如此庞大的电池组安装到汽车上如果发生意外那么这些电池就会变成随时都会爆炸的炸弹,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6、336批工信部7款新车详解,高合HiPhi X、威马EVOLVE、比亚迪唐EV
8月25日,工信部对外公示了第33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企业申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共有253款,其中乘用车32款,客车64款,专用车157款。
本批目录中,电池类型出现较大变化,磷酸铁锂电池配套占比高达75%;燃料电池配套占比达10%,主要为客车和专用车;曾经主流的三元电池配套占比则跌到了12%。
在本批目录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新能源乘用车包括:比亚迪唐EV刀片电池版车型、高合HiPhi X、威马EVOLVE、欧拉好猫磷酸铁锂版、金康赛力斯ix3增程版、荣威ER6换电版等新车型。下面,让我们起来看看这些即将推出的新车们各有什么特色!
比亚迪唐EV:搭载刀片电池的第三款车,NEDC续航里程565km
级别:纯电中型SUV
电池:磷酸铁锂蓄电池,比亚迪弗迪
驱动电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
峰值功率:180kW/200kW
新车点评:
继比亚迪汉、宋之后,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唐EV也现身工信部新车公示。
8月16日,2021款比亚迪唐全系车型上市,唐EV官方指导价27.95-31.48万元,这是唐车系的首次改款。外观方面改动不大,车身尺寸为4870/1950/1725mm,轴距2820mm。有两驱和四驱两种版本,0-100km加速时间最快为4.4s。这是唐车系诞生两年以来的首次改款,主要是动力上的变化,搭载比亚迪的磷酸铁锂刀片电池以后,NEDC续航里程从原来的500km提升到565km。作为一款畅销的纯电中型SUV车型,2021款唐EV 搭载新一代的A+电驱平台,快充时间30分钟。配置了FSD阻尼可变减振系统,使得车身强度进一步加强,制动系统性能也得到优化。
在配置方面有很多变化,据说达到了46项:中控大屏升级为15.6英寸,全新UI设计的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科大讯飞提供的智能语音交互系统,蓝牙钥匙、远程云服务控制、手机NFC钥匙、车载K歌系统、OTA远程升级等等。
金康赛力斯ix3增程版:新能源车型中的少数派
级别:紧凑型SUV
电池:三元锂离子,中航锂电
峰值功率:120kW
新车点评:
金康SERES(赛力斯)iX3将推出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增程混合动力车型,定位为10万元级别的紧凑SUV。这款新车在2020年的成都车展已经进行首发,将在今年年内上市。
车身尺寸为4385mm/1850mm/1650mm,轴距为2655mm。进气格栅则采用了蜂窝状的造型,其他地方与纯电动车型没有区别,车身尺寸也保持一致。
动力方面,增程式混合动力车型搭载容量为17.28kWh的三元锂电池组,可以实现纯电续航里程100km。搭载型号为SFG15R的1.5L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60kW,电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20kW,峰值扭矩300N·m,官方公布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9.5s。
目前金康赛力斯在售的是一款增程式中型SUV,售价在24.9-33.9万元的SF5。国内生产增程式汽车企业寥寥无几,重庆小康集团旗下的金康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作为小康集团第三次创业的成果,专注于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这款非常接地气的新车型!
高合HiPhi X:续航610km,北京车展将上市
级别:中大型SUV
电池:三元锂离子,江苏时代
驱动电机类型:永磁同步电机
前置电机额定功率/峰值功率:75kW/200kW
后置电机额定功率/峰值功率:75kW/200kW
新车点评:
8月11日,华人运通宣布超跑SUV高合HiPhi X在9月底举办的北京车展上市。这款新车将于今年年底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上半年正式交付。
HiPhi X是基于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开发的新一代可进化汽车,软件和硬件分离,可以通过不断自主学习和远程软件迭代,在不改变硬件的前提下可以进行性能和体验的持续进化,正是当下最尖端的软件定义汽车概念。
这款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5200mm/1990mm/1618mm,轴距为3150mm。搭载了华人运通与微软联合开发的Hiphi?Go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能够主动感用户,具备推理能力。
高合HiPhi 还有让人惊艳的NT展翼门进出系统、PML像素射灯+ISD智能交互灯光系统
在智能驾驶方面,高合HiPhi X搭载与奥迪同步的双冗余L3自动驾驶技术、360度环抱式全景行车环境感知系统等等。
在性能方面,博世、大陆、安波福、宁德时代、联电、丰田纺织等强大的供应商的顶尖技术加持下,高合HiPhi X搭载最大功率为200kW的电动机,能够实现610km以上的超长续航、3.9s破百的强劲动力、低至0.27的风阻系数,还有后轮主动转向功能,在驾驶性能上非常值得期待。
在配置方面,还有超大的副驾驶屏幕,和来自Meridian英国之宝定制的数字音响系统,把车舱打造成一个音乐厅级别的音效和质感,打造出拥有完美音域和强劲低音的殿堂级声音体验。
威马EVOLVE:5G技术加持的智能SUV
级别:中型SUV
电池:三元锂离子
驱动电动机额定功率:70kW
峰值功率:160kW
新车点评:
新车将于北京车展首发亮相,于明年上半年上市,补贴后售价或在20万元左右。
这款车定位于中型SUV,车身尺寸为4620mm/1847mm/1730mm,轴距为2175mm,与EX6 plus定位接近。
动力方面,这款新车搭载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60kW。新车将会与在售的EX5采用相同平台,将采用一台永磁同步电机,该电机最大功率为160kW,最大扭矩为315Nm,NEDC续航里程最高可达520km。
威马EVOLVE量产版将搭载5G技术,让车辆更加智能,车主可以通过内部的AI小威语音管家,实现对车辆的操控。
换电版荣威ER6:电池可充、可换、可升级
级别:紧凑轿车
电池:三元锂离子
驱动电机额定功率:73kW
峰值功率:135kW
新车点评:
刚刚在8月17日宣布上市的上汽荣威全新R标的首款纯电动轿车荣威R ER6,三款车型综合补贴后售价为16.28-20.08万元,购车享受终身三电质保和整车质保,而且还提供了2年7折保值回购的车电分离方案。而这一次,更是将推出换电版的车型。
自从工信部新车中出现了“换电”这个分类之后,已经有蔚来、北汽新能源、枫叶、荣威申报了换电式乘用车。
荣威R ER6搭载了一台由华域汽车电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35kW,峰值扭矩可达280N·m,功率密度超越市场上多数同级产品。搭载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NEDC工况下能耗为超低的12.2kWh/100km,NEDC续航里程达到620km。在快充模式下,15分钟可以充电200km,30分钟可充至80%。
奇瑞蚂蚁:全铝架构+510km续航,本月底开启预售
级别:紧凑SUV
电池:三元锂离子电池,华鼎国联
最大功率:120kW/130kW
新车点评:
这款新车早前代号为S61,曾命名为eQ5,后命名为奇瑞蚂蚁。这款新车的设计由著名的宾夕法尼亚设计公司设计,早些年销售火爆的奇瑞A3也是出自同一个设计公司。
在外观设计方面,这款新车强调了自然美学的设计理念,造型有很强的运动感。分体式的车头设计,又用横向线条拉宽车头的视觉效果。全LED的分体式大灯、晶钻分体灯组,封闭式进气格栅,溜背式造型设计,配合20英寸的轮毂和车尾的贯穿式尾灯,车尾LOGO为“CHERY”标识。
在车身尺寸方面,新车的长宽高分别为4630/1910/1655mm,轴距为2830mm。
在配置方面,车载智能网联系统提供智能语音、人脸识别、智云管家2.0等功能。
在智能驾驶方面,这款新车将配备L2级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装配有20个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AEB主动刹车系统、LDW车道偏离预警、LKA车道保持、ACC自适应巡航、APA自动泊车等近20项驾驶辅助功能。
在安全性能方面,蚂蚁拥有蜂巢式全包裹6安全气囊、疲劳监测、 ESC车身稳定系统、360全景影像系统、刹车辅助系统。双重盔甲安全结构、IP68级防尘防水安全、智能热管理系统等先进的三电安全科技。
在动力方面,采用后置后驱的布局,提供最大功率120kW或130kW两种动力系统,实现NEDC续航里程510km。智能温控plus系统,还可让电池寿命提升20%。快充模式下,充电10分钟,续航提升100公里;充电30分钟,可充至80%。
欧拉好猫磷酸铁锂版:续航510km,北京车展上市
级别:小型SUV
电池:磷酸铁锂,江苏时代新能源
驱动电机最大功率:105kW,联合汽车电子
新车点评:
欧拉好猫已经在7月24日的成都车展上亮相,并将会在9月底的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
车身尺寸方面,它的长宽高分别为4235/1825/1596mm,轴距为2650mm。
动力方面,欧拉好猫将搭载一台由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驱动电机,最大功率为105kW,峰值扭矩210N·m。早前发布的版本搭载的是由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元锂离子电池组,可以实现里程为501km的续航;而此次申报的则是由江苏时代新能源提供的磷酸铁锂电池。
以上七款重磅新车将在9月底举行的北京车展进行首发或者上市,如果您有近期购置新能源汽车的计划,敬请期待我们在北京车展时进行的进一步解读报道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中国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最大的是哪款
比亚迪e6是最早进入国家新能源车补贴目录的电动车之一,300公里的续航里程,换装新款电池的e6有望将续航里程延长至400公里
8、上海买新能源汽车一般要审核多久呢
从买车到上牌,全程进度可以在“e起充”公众号上查询,有购车资格及沪牌进度,根据查询结果了解自己的车牌已审核到哪一步
一般购车资格查询结果为信息已录入,等待提交,需要7个工作日左右,才能到下一步
9、现在的国产新能源SUV的最大里程可以达到多少?
即将推出的一汽森雅R7EV最大里程能跑460公里,比同类型新能源车高出很多很多,动力电机用的是上海电驱动,很给力的新能源SUV。
10、想买一个续航里程比较远的新能源汽车,请各位大大给我推荐一下呢
金彭新能源呀!续航里程就蛮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