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北汽新能源汽车哪年开始生产

北汽新能源汽车哪年开始生产

发布时间:2020-10-19 17:42:03

1、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合并是为了什么?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北汽集团正在迎来重大调整。

北汽新能源将与北京汽车合并重组,并启用全新“BEIJING”品牌,新品牌将启用全新标志替代原有车标,同时生产燃油汽车与新能源汽车。新标志已经在此前正式上市的北汽智达X3上开始正式使用。

而绅宝品牌已基本完成其历史使命,将退出舞台。一个全新的北京汽车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绅宝的使命

绅宝是北京汽车通过收购欧美汽车先进成套技术打造的自主品牌。

2009年,北汽出资2亿美元从美国通用手中收购了瑞典萨博汽车公司相关知识产权。其中包括三大整车平台:2400、2900和Epsilon平台,两款涡轮增压发动机(2.0T2.3T);两款手动变速箱(F25、F35)和四大体系:开发体系、质量保证体系、供应商管理体系、制造体系。

绅宝通过吸收萨博技术,推出绅宝D50、D20等明星车型。2016年,北汽绅宝累计销量达22.45万台达到了巅峰时刻。

可以说,绅宝的建立,使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乘用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进步,并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绅宝品牌也呈现出一定的发展瓶颈。其所依托的十年前收购的萨博技术已经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绅宝品牌初期为了迅速拓展市场而使出的低价战略也使品牌向上的难度加大。

当断则断,为了实现北汽自主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抛弃绅宝,打造一个全新的北京汽车成为北汽在全新发展阶段中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

新能源先锋

2014年,北汽新能源独立,成为独立的新能源汽车公司。这在新能源汽车尚处于萌芽阶段时,成为传统汽车企业中最大胆和最成功的决定。

北汽新能源独立运营,独立销售网络之后,实现了纯电动汽车销量的突破性发展,迅速成为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为北汽集团的新能源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年,北汽新能源如愿成为第一家在国内独立上市的新能源汽车公司。

在北京市为北汽制定的“高、新、特”转型战略中,北汽新能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今年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65159辆,同比增长21.57%。其中,EU5分别以16389辆和47439辆的成绩,夺得6月份及上半年的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市场双料冠军。

然而,面对新能源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场。北汽新能源的优势逐渐开始减弱。

在全新的阶段,仅以纯电动技术发展的北汽新能源如何能够继续领跑,也正是北汽集团需要重新思考的问题。

合并早现端倪

2018年9月,北汽高层在公开场合透露,北汽集团正在考虑建立“北汽新能源联合舰队”,将电动车、混动、油车力量整合,聚焦发力。北京汽车、北汽新能源两家公司将逐步开放销售授权。彼时,北京汽车与北汽新能源的合并事宜初见端倪。

今年7月26日,北汽智达X3上市,从这款车开始,北京汽车将焕新品牌标识,使用全新的“BEIJING”标,这也意味着绅宝品牌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宏良认为,新的“BEIJING”更加年轻、时尚、大气,自信,这是北京汽车拥抱年轻消费者群体的一个重要举措。

根据北汽集团的整体规划,到2025年将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燃油车。这意味着北京汽车将全面转型新能源化。

2、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再增12万辆,旗舰轿车即将投产

今年是北汽新能源开创卫蓝之旅2.0时代的第一年,根据规划,北汽新能源将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40余款全新产品,这些产品离不开产能的支撑。

网上车市获悉,北汽新能源北京高端智能生态工厂规划12万辆年产能,一期建成后年产5万辆新能源乘用车,2022年将投产价格区间为19-26万元的全新旗舰轿车。据北汽集团副总经理蒋自力此前表示,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工厂项目工作正有序进行。

北汽新能源产品线包括EX(SUV)、EU(轿车)、EC(跨界车)和LITE(微型车)四大系列,在新能源车市场下行的2019年,EU系列占整体销量近80%,稳居新能源车销量榜首。不得不提到的是,北汽新能源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提升至90%,品牌溢价能力得以提升,向上发展取得较大突破,这也为北汽新能源品牌、产品高端化打下基础。

北汽新能源高端智能生态工厂项目,实际上是采育工厂搬迁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重建并扩大生产规模。该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代号为C71KB的新能源乘用车和A级轿车。据环评文件显示,C71KB定位主流B级轿车,车长近5m,是BEIJING汽车未来的旗舰产品。

从目前来看,北京新能源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此次高端智能工厂项目即由采育基地改扩建而来;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

此外,北汽新能源还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根据规划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该基地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加上镇江基地(生产ARCFOX品牌车型),北汽新能源总体规划产能将超过100万辆/年。不过北京高端智能生产工厂项目和ARCFOX品牌有所不同,ARCFOX品牌尽管定位高端,但是由北汽与麦格纳合资创立,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镇江市,而此次高端生态工厂完全由北汽新能源自主把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北汽新能源汽车厂商出什么事了

1.没有听说。2.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汽新能源”)创立于2009年,是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是我国首家独立运营、首个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首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首批试点国有企业员工持股改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

4、北汽新能源汽车是电动的吗

是的,北汽新能源这几款车都是纯电动。

5、北汽新能源年产能大幅提升38.8% 将生产EU系列

网上车市日前获悉,北汽新能源投资4.6976亿元对黄骅生产基地产能进行扩充,该项目预计将于今年10月份投入运行。此次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将具备15万辆的新能源车生产能力,这也使得北汽新能源现有年产能从18万辆提升到25万辆,整体提升38.8%。

该基地目前具备12万辆卡车以及8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乘用车主要生产EU换电版,该车售价12.9万元,采用的是租用电池模式,续航300公里,2分46秒可完成电池换电。

实际上,北汽新能源黄骅基地原本是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北汽有限),在2011年建设年产20万辆整车的生产基地(卡车12万辆/年、乘用车8万辆/年)。随后在2015年,北汽集团重组收购北汽有限,12万辆卡车项目暂停建设。

2018年9月份,北汽集团调整战略发展规划,将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资产整体转入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注册成立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黄骅分公司。

从2019年实际情况来看,北汽新能源(黄骅)产业基地生产的两款新能源汽车,主要满足城市物流运输需求及出租车、网约车(如滴滴)市场需求,整车产量目标为4万台,其中,EU300换电版占3万台,407EV电动物流车1万台。该基地新能源车产能扩充项目完成后,释放出新的产能,有望生产EX等其他系列车型。

北汽新能源目前拥有北京采育、青岛莱西、河北黄骅、江苏常州四大生产基地。其中,北京采育基地为试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动力零部件以及动力总成产品;青岛莱西基地定位为经济型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EU5等);黄骅基地规划定位为经济型纯电动汽车生产基地(EU换电版);江苏常州基地规划定位为中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生产基地(EX360等)。

此外,北汽新能源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高端智能生态工厂,一期规划总投资额25亿元,总产能12万辆,分期实施,一期规划产能5万辆,该项目已经在建设中。

根据北汽新能源此前发布的“2029计划”,未来十年中,北汽新能源将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打造3个以上电动汽车专属平台,开发10余款新能源汽车产品系列,共40余款全新产品。加上北汽新能源总保有量近50万辆,连续7年纯电动车销量第一,扩充产能也在情理之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北汽新能源公司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世界500强企业北汽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公司,是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产业用户覆盖面最广的企业。

7、为什么北汽新能源销量会在19年跌入谷底?

事实上,作为去年新能源车市的销量冠军,去年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了15.8万辆,同比增幅达50%以上,而到了2019年销量就出现大幅下滑,难免会引起关注。数据显示,2019年1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已经下跌了43.66%,而2月份继续下跌同样让人好奇,有一种声音认为,北汽新能源销量产量下跌主要受新能源车补贴减少影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相关人士透漏,新的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将会很快出炉,补贴力度下降退坡已成定局,同时未来地方补不“补车”,有可能会“补电”也成为了新的方向。此前小鹏G3就因补贴下滑而上调了新车售价,厂商的压力可见一斑。

事实上,早在2018年,根据《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新能源车的补贴已经开始根据工况续航能力、电池密度、百公里电耗三个角度衡量,对于续航差、电池密度低、耗电量高的产品降低甚至取消补贴,彼时包括北汽新能源在内的诸多电动车产品都受到了影响。




而随着今年补贴进一步趋严,北汽新能源显然也会面临更大的考验。尤其是主打低端的北汽EC所受影响更是首当其冲。



当然,补贴下滑或许只是一方面源于,此前也有媒体报道称,北汽新能源为了应对新情况,也在主动调整电池配套,按照“高质量发展”思路进行优化,包括青岛、常州等生产基地也在进行换代车型的设备改造等工作,新车型EX3量产下线后北汽新能源销量将会得到大幅反弹。

8、北汽新能源公司上市了吗?

4月27日,北汽新能源重组ST前锋股份(600733 )顺利过会,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成为中国第一家即将上市的新能源整车企业。这也印证了日前北京车展上北汽方面释放关于“上市”话题的信息。

“目前,股本方案包括上市方案已经完成并且通过。目前在等待证监会的审批,近期应该很快会有消息出来。”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连庆锋补充道。据了解,北汽新能源上市的规划可追溯到2014年。当时,北汽股份在港交所上市,但外界发现新能源车业务被剥离出北汽股份。

此后,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在不同场合表示北汽新能源会单独上市。 但是,由于北汽新能源2015年净利润亏损1.84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1.08亿元,因此,根据A股上市公司需连续三年实现盈利的规定,北汽新能源需要2016年至2018年连续三年盈利,最早于2019年才能登陆A股。这恐怕不符合北汽新能源的时间规划。因此,在2017年北汽新能源超预期完成B轮超110亿元融资之后,便传出北汽新能源将通过借壳加速推进上市计划的消息。

随着北汽集团在2017年12月入主SST前锋,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之路正式开启。自2017年12月26日前锋股份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北汽集团后,前锋的股改进程即开始迅速推进,相关股改及重组方案于2018年1月22日发布并于2月12日获股东大会高票通过,2月底证监会受理该方案,至重组委审核通过,历时仅四个月,体现了各方对整体方案的高度一致认可。

今年年初北汽新能源在北京“蓝谷”交出了一份成绩单:103199辆。虽然并没有达到17万辆,但是依然足够亮眼,毕竟2017年对于新能源来说哦,整个大环境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而且这也是北汽新能源连续第五年称霸中国纯电动车市场,在国际市场仅次于特斯拉。

北汽新能源亮相资本市场已近在眼前。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作为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中的标志性行业,以及国家对汽车产业转型的战略层面规划,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今年3月初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更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研发、人才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北汽新能源作为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共同成长的行业龙头企业,上市后将有望借助资本市场对产业发展的助推作用,继续保持高质量快速发展,成长空间巨大。

内容来源:凤凰网汽车

9、北汽新能源ev160什么时候生产


这个你可以参考一下

10、北汽新能源——一个最不像国企的国企

文/张锴

受新能源补贴政策大幅退坡影响,2019年新能源市场依旧已惨淡收场。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

纵然“寒风凛冽”,但北汽新能源依旧交出了一张满意的答卷。据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售150600辆,高居榜眼,而在纯电动领域更是继续蝉联国内第一的位置。

与此同时,伴随着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下北汽新能源也走过了自己的第十个年头。这十年,北汽新能源的发展史,也是整个行业发展的缩影。

或许正是因为北汽新能源稳扎稳打的进程之下,下一个十年,它依旧充满看点。1月15日,北汽新能源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举行了“十进制,新出发”主题战略发布会。在发布会现场,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又将向下一个十年发起总攻。

在说正事之前,先插播一条小插曲。

既然是赶在年前举办活动,就必定会与一些应景的新花样。这不,在活动开始之前,暖心的北汽新能源为在场的媒体老师们精心设计可一项抽奖环节,大奖竟然有北汽新能源超跑ARCFOX GT车模一份哦!

虽然在笔者的字典里,“运气”二字早已封存了许久,但毕竟这可是一份厚礼啊!笔者的侥幸心理还是冒了出来......

只可惜...

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我们还是言归正传以缓解尴尬。

十年磨一剑

首先,在这样的时刻,我们有必要回望它的来时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看清它的未来。

自2009年成立以来,北汽新能源首先选择了以电动化为突破口,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全新的造车理念打造全新的平台、全新的研发流程、全新的制造工艺和全新的销售服务网络模式,可以说,北汽新能源走出了一条新能源领域的“北汽道路”。

而回顾北汽新能源这10年的发展史,其从首个股份制改革的新能源车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第一股;从首张新能源生产资质牌照,到全球顶级高端智能工厂破土动工;从EV系列首车下线,到ARCFOX破界而生;从市场破冰的电动十君子,到产销纯电动车50万辆……十年来,可以说,北汽新能源创造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个又一个第一。

另外,在北汽新能源现阶段的发展规划上,其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也自信的表示:“北汽新能源仍在不断深化与戴姆勒、麦格纳、法雷奥、西门子等全球优秀企业的合资合作,与华为、滴滴、百度等新兴产业链巨头紧密联手,建立起面向未来的产业共同体,营造跨越式发展的大格局。”

时过境迁,转眼间,这匹“黑马”已经驰骋了10年。当然,经过了10年的塑造,如今的北汽新能源已经不能再称之为“黑马”了。

下一个十年的使命

只要学过生物的人们都是知道,世界上各种各样的生物都处于一直在不断进化的过程中,并且生物的进化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竞争性生长。这个道理放在如今日益严峻的新能源市场尤为合适。

对于北汽新能源而言,其眼下的硕果,也并非是真的成功,它或许只是其在翻越一座大山之前的一颗顽石。而这正是北汽新能源在这片红海“战场”不能停歇的理由。

对此,北汽新能源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仿列在会上发布了北汽新能源“2029计划”,提出了“一个目标,两大路径,三大举措,四大体系”的路线图,谋定下一个10年。

所谓“一个目标”,是坚持“一个卫蓝梦,两个世界级”的企业愿景;而“两大路径”,是打造行业命运共同体和全面参与国际竞争。三大举措,则是指构建数字化研发能力,丰富电动化与智能网联化深度融合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打造AI工厂、实现C2M的个性化生产。

面向未来十年,北汽新能源立足中国市场现状及自身资源禀赋,勾画出全新蓝图,开创“卫蓝之旅2.0”新时代。而这正是建立在10年“北汽人”的努力成果之上。回望这10年,北汽新能源愁过、哭过、也笑过,而曾经的选择和坚持,也终将成为其下一刻的荣耀。这就是北汽新能源,一个最不像国企的国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北汽新能源汽车哪年开始生产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