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

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

发布时间:2020-10-19 17:42:24

1、疫情期间的“及时雨” 比亚迪收到2017年度新能源补助金13.42亿元

3月2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根据深圳市坪山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下达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清算资金的通知》,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近期收到深圳市坪山区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合计人民币13.42亿元。

比亚迪还表示,收到的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款将提升公司现金流水平,有助于加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降低财务费用及公司资产负债率。

数据显示,2020年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仅7133辆,同比下降75.12%,所有车型累计销量为25173辆,同比下降42.68%。随着疫情加剧,2月的销量下滑幅度将会更大。的确,自2019年6月补贴退坡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月腰斩,想必新能源车企的日子并不好过,亟需补贴回血。

去年10月,工信部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显示,乘用车类目中比亚迪成为获得补贴最高的车企,高达31.59亿元,其它获得补贴的乘用车品牌车企中,补贴金额排名第二至第七名的补贴总额还不及比亚迪一家的多。同时,车友头条查阅相关资料还发现,自2016年至2018年,比亚迪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占当年净利润的14.07%、31.37%和74.55%。

当下已步入新能源汽车的后补贴时代,比亚迪补贴占比逐渐增高并非益事。有专家认为,车企最重要的仍是打磨产品,丰富产品线,精耕细作,开拓市场,尽可能摊薄产品成本,扩大产品链、业务链和价值链,加快技术升级,才是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新能源汽车获补难度加大了吗?

据报道,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17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初步审核情况”的公示。公示显示,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共应清算补贴资金约189.7亿元,其中2016年为123.3亿元,2017年为66.4亿元。据悉,2017年企业申报的新能源汽车推广数数量比2016年增加了近8成,但经核算后的应清算补助资金仅为2016年的46%,“缩水”接近一半。

据公告显示:2016年,有86家企业的512种车型申报,共计51016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1246311.3538万元,专家组核定的推广50208辆,应补贴金额1233058.2724万元。2017年,有87家企业的432种车型申报,共计230616辆。企业申请清算资金960114.6837万元,专家组核定的推广数161667辆,应补贴金额664099.1825万元。

据悉,2016年,每辆新能源汽车平均获得补贴为24.5万元,而到了2017年平均每辆车获补减少到4.1万元,约为上一年的六分之一。

据2017年公示显示,部分车辆之所以未能核定通过,主要包括以下原因:未接入国家监管平台、国家监管平台数据核算里程不符合要求、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等。除此之外还包括行驶证注册日期在推荐目录发布日期之前、关键零部件参数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电池单体型号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电池组型号及生产企业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驱动电机型号与推荐目录参数不一致、驱动电机发票企业名称不符、企业填报推荐目录批次有误等。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资金是根据《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审批责任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建〔2016〕877号)、《关于开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第二批)清算及充电基础设施奖励资金申报的通知》(财办建〔2017〕92号)等有关规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审核结果分配到各地方。

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实施以来,销售数量快速增加,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四部委将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的监督、核查。对于“提供虚假技术参数,骗取产品补助资格的;提供虚假推广信息,骗取财政补助资金的;销售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型号、电池容量、技术参数等与《公告》产品不一致的”行为,四部委将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扣减补助资金、取消新能源汽车补助资格、暂停或剔除“推荐车型目录”中有关产品等处罚措施。

来源:中国经济网

3、政府对汽修高级技工的新政策2017

2017年影响汽车和汽修行业七大政策
政策一:2017年1月1日起全国实行国Ⅴ排放标准
2017年1月1日起,国Ⅴ排放标准将在全国范围全面实行,所有制造、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重型柴油车(客车和公交、环卫、邮政用途),须符合国V标准要求;与此同时,车用燃油也将进行油品升级,93#、97#汽油将会被92#、95#汽油全面替代,93#、97#号汽油将载入史册。
事实上,早在2016年4月1日,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广东省和海南省这11个地区已开始实施国V排放标准,2017年1月1日起,国V排放标准将在全国范围内的其他省市落实。
解读:国Ⅴ就是“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颗粒物排放限值在0.0045g/km以下(国Ⅳ是0.025-0.060g/km),另外对于尾气中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等气体含量也有降低。以上海为例,去年注册登记总量35万辆左右计算,预计年度新增车辆可以减少氮氧化物年度排放量1000吨左右。
影响:国Ⅴ排放标准实施后,新车符合该排放标准才能上牌,消费者在购车时需要留心这一指标。国Ⅳ车型不能进行外迁过户到其他城市,会影响二手车的残值和销路;此外加油站的燃油将由93#、97#变更为92#、95#,部分城市还有更高标号的98#燃油。(新车油箱盖处一般会标注所需燃油标号最低标准,按照该标准选择燃油即可)
政策二:车内空气质量强制达标 2017年1月1日起实施
根据环保部最新发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征求意见稿,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质都有了更为严苛的限量值,并给出了汽车厂家强制执行的时间表:2017年1月1日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本标准要求;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自2018年7月1日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
车内污染物中,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甲醛、乙醛、丙烯醛等八种物质对人体的危害较为严重,新标准对这些有害物质都给出了明确限值。特别是苯由原标准的0.11mg/m3加严为0.06mg/m3,甲苯由原标准的1.10mg/m3加严为1.00mg/m3,二甲苯和乙苯由原标准1.50mg /m3加严为1.00mg/m3。
解读:新标准提出,汽车制造企业应保证批量生产车辆的内饰零部件与备案信息一致,否则将判定为环保一致性检查不合格。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随机在生产线上抽取批量生产的汽车进行环保一致性检查,如果抽取的样车检测合格,则判定环保一致性检测合格。如果检测发现8项指标中任何一种污染物超标,都将判定为不合格。
影响:新标准主要针对新车,而在用车的空气质量问题,据国内车企技术专家介绍,应当勤开窗多通风,雾霾天气中,则开启内循环过滤系统,但空调滤芯需要定期更换。此外,正规渠道购买的净化器等净化系统以及碳吸附产品,也是不少车主的解决方案之一。
政策三:2017年试行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于今年8月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碳配额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要求相关部委、企业、行业协会反馈书面意见。据悉,该管理办法拟于2017年开始试行,2018年正式实施。
《征求意见稿》称: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将根据规划目标,对燃油汽车规模企业设定新能源汽车与燃油汽车产销量的年度比例要求,并折算为企业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数量。
制定该政策基于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断增长,大规模财税补贴难以为继;一方面,燃油汽车产能结构性过剩问题已开始凸显。主要针对的企 业为生产和进口燃油汽车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对于燃油汽车企业产销未达到一定规模、但新能源汽车达到一定数量,且自愿纳入管理的企业也可按此管理办法执行。
该管理办法中所指的新能源车主要包括符合GB/T19596、GB/T24548、QC/T837等有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纯电动汽 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该管理办法借鉴了美国加州ZEV政策,并结合中国现有的燃油汽车油耗管理政策,将两者合并实施对汽车碳排放进行管理。
解读:“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是指汽车企业生产和进口的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相对于燃油汽车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企业可通过生产、进口新能源汽车生成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或从碳排放市场交易获取新能源汽车碳配额。
新能源汽车碳配额也可以在市场上交易,但作为一种独立的交易产品,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在交易体系中将单独管理,交易主体限定在规定的范围,避免与其他配额交易交叉。
影响:《征求意见稿》提出,燃油汽车规模企业和新能源汽车规模企业有不按规定提交年度新能源汽车碳配额报告的,由国务院碳交易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由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其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
在履约上,燃油汽车规模企业每年应向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提交不少于其上年度应缴的新能源汽车碳配额,履行上年度的配额清缴义务,逾期不履行的,对不足的配额量,按照清缴截止日前一天配额市场均价处以3-5倍罚款。
政策四: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准入规则 有望于2017年正式实施
工信部于今年8月发布《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业内人士判断,新规有望于2017年正式实施。
对于申请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需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并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按照《要求》,审查条件将有17项具体条款,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未达标,则该企业就不被准入。
解读:新华社报道称,《修订征求意见稿》,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强化产品安全监控。根据意见稿,工信部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在企业准入方面,取消了企业应掌握车载能源、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项“核心技术”之一的要求,调整为应具备控制系统的开发能力,以及车载能源和驱动系统的集成、匹配能力,并在设计、仿真、试验验证等方面相应增加或提高了要求。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监控,增加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控的要求。
影响:目前,北汽新能源、五龙长江EV、长城华冠旗下的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敏安电动汽车5家车企已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业内专家预计,新的准入规则实施后,预计两年内达到条件的新增新能源整车企业为10家左右,并且不再新增自制底盘的改装类生产企业。同时,预计两年后现有119家整车企业约有2/3的企业可达到条件;现有85家自制底盘的改装类企业约有1/10的企业可达到条件。
政策五:电池行业新规范 有望于2017年全面执行
今年11月,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电池行业规范条件》(2017年)(征求意见稿),主要从生产能力、安全要求、研发能力、回收利用等几个方面,对2015年发布实施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 规范条件》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工信部将结合社会各界反馈的意见建议,尽快发布并在2017年实施新版《规范条件》。
《征求意见稿》指出,本规范条件所指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包括动力电池单体生产企业(以下简称单体企业)和动力电池系统生产企业(以下简称系统企业),其中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企业 年产能力不低于80亿瓦时,金属氢化物镍动力电池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亿瓦时,超级电容器单体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1千万瓦时。
系统企业年产能力不低于80,000套或40亿瓦时。生产多种类型的动力电池单体企业、系统企业,其年产能力需分别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应建立产品设计开发机构,配备相应的研究开发人员,其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不得少于10%或总数不得少于100人。动力电池产品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并经具有资质的汽车动力电池相关检测机构测试合格。
解读:工信部此举意在引导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动力蓄电池检测要通过《汽车动力蓄电池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延伸检查要求》,否则搭载该电池的新能源车辆将无法进入推广目录、无法获得补贴。
已通过延伸检查的单体和系统生产企业,不需重复检查。延伸检查要求与《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中的要求一致,除了生产规模等方面要求,还需达到2015年发布的电池新国标。
影响:据行业人士介绍,目前动力锂电池行业已经形成了中、韩、日三国鼎立的竞争格局,三个国家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90%以上。不过中国电池生产的技术水平仍落后于日韩,真正能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屈指可数。
截至目前,工信部共发布四批57家符合规范条件要求的企业目录。此前备受关注的LG、三星等外资企业依然并未入选。据统计,目前国内车用动力电池有60%-70%来自于外资企业。而目前外资企业被挡在目录之外,对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产生不小的影响。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的电池企业,特别是外资电池企业进入目录,国产电池也依然要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具有核心技术和资金规模优势的企业将获得更多的机会,反之,那些生产能力差,产品质量低的小企业也可能被兼并重组,或者被淘汰。
此外《征求意见稿》中提到,电池企业应当建立从原材料、部件到成品出厂完整的检验和可追溯体系,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生产管理,建立生产管理数据库。此举有助于 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产品续航里程、电池型号、电池组容量等关键指标与《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信息的一致性进行核查,防止骗补等事件发生。
政策六:新能源补贴新政即将出炉 2017年将实施
据报道,社会各界翘首以盼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今日终被四部委会正式签定完毕,经历了骗补风波后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何去何从,将于本月中旬正式发布的文件中便可一见分晓。
解读:据了解,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或将在多方面加以调整。如在原有的2016年至2020年补贴方案基础上,提高了准入门槛(包括整车能耗、续驶里程、动力电池安全性以及企业诚信等)。
在提高门槛的同时,新能源车补贴幅度有所下降,作为骗补重灾区的新能源客车首当其冲被削减了补贴额度。其中6米至8米车型的单车补贴由此前的12万元至25万元,调低到7.2万元至15万元;8米至10米车型的单车补贴额由此前的20万元至40万元,调降到15万元至30万元。
此外,新能源乘用车、燃料电池车的补贴相对稳定;新能源专用车、新能源货车的补贴上限将较此前所传版本提高。
影响:由于最终版补贴政策尚未但即将出炉,本文暂不对网传版本进行详细评述。
政策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版将执行 合资车企股比不会放开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进行了修订,形成《目录》修订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国家发改委解释,此次《目录》修订的主要特点和变化是:一是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在去年大幅度开放的基础上,将2015年版《目录》中的93条限制性措施(包括鼓励类有股比要求条目19条,限制类条目38条,禁止类条目36条),减少到62条。
二是改革《目录》结构设置。结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2016年第22号公告,《目录》修订稿将鼓励类有股比要求的条目以及限制类、禁止类整合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统一列明限制性措施。
解读:在汽车整车和专用汽车制造方面,《目录》中提到,中方股比不低于50%,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含两家)以下生产同类(乘用车类、商用车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如中方合资伙伴联合兼并其他汽车生产企业可不受两家的限制。这与2015年修订版描述一致。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修订版《目录》中该段文字描述包含了“摩托车制造”,而在新《目录》中被取消。这也印证了中汽协专家此前透露的消息,合资股比将逐步放开,可能会先从摩托车行业开始,3至4年内到商业车领域,而乘用车业将会放在最后。
此外,在《目录》中,鼓励外商对汽车发动机制造及研发机构建设、汽车关键零部件及关键技术研发、汽车电子装置制造与研发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领域进行投资。
影响:汽车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汽车行业内争议较大的合资股比是否该放开之争,短时间内仍将继续。

4、比亚迪:2017年新能源汽车补贴资金13.42亿元到账

3月2日,比亚迪(002594)发布公告称,近期收到深圳市坪山区财政局转支付的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合计人民币13.42亿元。

比亚迪称,补贴款将提升公司现金流水平,有助于加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降低财务费用及公司资产负债率。

在工信部去年10月发布的《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中,宇通汽车、比亚迪和中通汽车三家获得的补贴最多,分别为45.9亿元、34.61亿元和11.2亿元。

比亚迪2019年半年报显示,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70984.5万元,当期其净利润为145457.3万元,政府补助将近占比50%。2016年至2018年,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达到71093.9万元、127580.7万元和207266.5万元,呈现逐年增长之势。

 

2019年比亚迪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3万辆。

天风证券研报认为,2020年特斯拉正式入华标志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进入“产品时代”。市场需求从未统一,未来不同价格区间将出现不同的领军车企。比亚迪自2018年起重建车型体系,随后爆款连连,如元EV、唐DM、宋Pro等。2020-21年比亚迪降本措施多管齐下,并将于今年推出首款“刀片电池”,3月即将量产,成本下降20-30%,利润质量爬升可期。基于对同一款车型下燃油、纯电动、插混的细分成本假设及测算,比亚迪磷酸铁锂“刀片电池”的更换在电芯部分可降本约8%,在电池包部分可降本约20%,总体提升纯电动车型毛利率约3.4%,提升插混车型毛利率约1.1%,单位千瓦时可降本约0.9亿元。

另外,随着补贴退坡的影响逐渐减弱,凭借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和完整的产品体系,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保持行业领先。今年,搭载“刀片电池”的首款车型比亚迪汉将于第三季度上市,新车定位中大型轿车,风阻系数仅为0.233Cd,分为纯电动汉EV和插混车型汉DM两个版本,EV版续航里程最高可达600公里,有望成为比亚迪在新能源车市场的又一佳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购买新能源汽车是否免征车辆购置税

截至2019年3月,购买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7年12月2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和科技部共同发布《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公告指出,自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通过发布《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实施管理。2017年12月31日之前已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对其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继续有效。

(5)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扩展资料

2018年1月1日起列入《目录》的新能源汽车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  

二、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  

三、通过新能源汽车专项检测,达到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  

四、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或进口新能源汽车经销商(以下简称企业)在产品质量保证、产品一致性、售后服务、安全监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方面符合相关要求。

6、轮候时间2017年11月6日新能源汽车什么时候能排上?

2017年11月1日切换的新能源,估计在2年内就可以排上号,你就可以准备选车了。

7、电新行业是什么行业?

电新行业是什么行业电新行业17H1整体同比增长11.51%,其中电力设备板块净利润同比增长16.02%。我们预计112个重点公司17H1总体净利润为227.2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03.80亿元同比增长11.51%。我们认为电新板块中报业绩增速回升,原因有三:

(1)电力设备板块整体受益特高压交付和“一带一路”带来的海外市场扩张。

(2)630带来的新能源光伏抢装以及新能源运营限电改善。

(3)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维持高增速,虽然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补贴政策调整使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但上游锂电材料和设备中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行业集聚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提升。

电力设备板块,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6.02%。电力设备板块重点公司62个,17H1总体净利润为118.0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01.75亿元同比增长16.02%,电力设备板块整体受益特高压交付和“一带一路”带来的海外市场扩张。

新能源发电板块,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0.96%。新能源发电板块重点公司29个,17H1总体净利润63.8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57.51亿元同比增长10.96%,主要由于630带来的新能源光伏抢装以及新能源运营限电改善。

新能源汽车板块,行业整体净利润同比增长1.92%。新能源汽车板块重点公司21个,17H1总体净利润45.3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44.53亿元同比增长1.92%。主要由于上半年新能源汽车维持高增速,虽然由于行业竞争加剧和补贴政策调整使行业整体利润率下降,但上游锂电材料和设备中的龙头企业将直接受益行业集聚带来的市场份额的提升。

我们预计电力设备新能源行业重点公司2017年半年报业绩情况如下:累计同比增长超过100%的公司预计有11个:科华恒盛(580.00%)、诺德股份(500.00%)、南风股份(280.00%)、当升科技(280.00%)、猛狮科技(260.00%)、英威腾(215.00%)、亿纬锂能(160.00%)、杭锅股份(140.00%)、中来股份(110.00%)、赢合科技(110.00%)、金通灵(100.00%)。

累计同比增长60%-100%的公司预计有12个:经纬电材(95.00%)、友讯达(85.00%)、晶盛机电(85.00%)、科陆电子(80.00%)、易事特(80.00%)、杉杉股份(80.00%)、先导智能(80.00%)、金冠电气(70.00%)

8、2017在售的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有哪些

2017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大众

2016年销量:2016年在挪威,大众e-Golf销售4705辆,大众高尔夫GTE销售4337辆,大众帕萨特GTE销售2552辆。

新车规划:大众集团未来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规划,大众将在中国推出8款新能源汽车,包括e-Golf/全新途观L PHEV(基于MQB平台)、奥迪A6L e-tron/大众辉昂GTE(基于MLB平台)、大众I.D.量产车和奥迪e-tron quattro量产车(基于全新MEB平台)以及大众集团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而来的2款新能源车型。

2017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宝马

2016年销量:宝马受益于强大的新能源车型阵容,年度总销量达到62148辆,占据了全部宝马汽车销售3%的份额。

2017年规划:预计2017年可以实现年销10万辆新能源车目标。按照计划,到2017年宝马的即时充电桩将扩充至2500个,私人充电网络推广到54个城市。宝马将在2017年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其中SUV所占的比例最高。在中国,宝马集团将提供5个车系9款新能源车型,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2017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奔驰

新车规划:奔驰计划到2017年推出10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车,同时也将加速混动车型国产化。10款车型涵盖多个车系,包括奔驰C 350 el、GLK、GLE 500e 4MATIC、GLE Coupe以及日内瓦车展曾发布的Vision e概念车的量产版,其余五款混动车型目前尚未公布。在推进混动车布局的同时奔驰还计划2020年底之前推出4款纯电动车。四款纯电动车中,GLA电动版或基于MFA平台打造,而其余三款将基于奔驰专属电动车MEA平台开发。

2017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通用汽车

销量目标: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每年将超过10万辆,累计占到总销量的5%。

新车规划:上海通用雪佛兰计划在2017年引入全新沃蓝达车型,同时别克也将会同步推出全系标配智能启停的增程式混动车。在2018-2019年间,旗下雪佛兰和别克也均会推出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其中迈锐宝XL和新一代君越将会抢先新增,随后科沃兹/科鲁兹和英朗/威朗等车型也会推出相应的插电式混动版,而SUV方面的科帕奇与昂科威也均有计划。另外,别克在2019年还会推出纯电动车型。

(8)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扩展资料: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Plug-in hybrid electric vehicle,简称PHEV)是新型的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区别于传统汽油动力与电驱动结合的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驱动原理、驱动单元与电动车相同,唯一不同的是车上装备有一台发动机。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的区别:普通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容量很小,仅在起/停、加/减速的时候供应/回收能量,不能外部充电,不能用纯电模式较长距离行驶;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的电池相对比较大,可以外部充电,可以用纯电模式行驶,电池电量耗尽后再以混合动力模式(以内燃机为主)行驶,并适时向电池充电。

9、2017年新能源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自2017年1月1日起,从几年前开始实施的1.6升以下排量乘用车按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的政策已成为历史,政策更改为,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对购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车减按7.5%的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自2018年1月1日起,恢复按10%的法定税率征收车辆购置税。

10、为什么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爆发

相较于1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5423辆的惨淡表现。根据乘联会厂家数据,17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1.65万,环比1月增长202%,同比增速64%。2月新能源乘用车的环比1月增两倍呈现补贴目录资源到位后的厂家产销重新启动的特征,尤其是经济型电动车的潜力巨大。本文将重点分析2017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继续稳步迈进的重要驱动因素。

以北京为例,目前北京机动车车牌为摇号方式获取,不过自2016年起新能源乘用车指标向通过资格审核的申请人直接配置,不再进行摇号。按照申请时间先后排序,在乘用车上牌指标始终维持在15万的情况下,其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指标的年度配额由2014年的2万辆提升至2016年的6万辆, 2017年仍将维持这一数字。而个人示范新能源指标从2014年占新能源指标的50%增长到2016年的85%,2017年仍将保持这一数字, 预计新能源个人示范指标将稳步增加。
截至2017年2月8日北京市2017年首轮摇号已经用完八成新能源车个人指标,由此可以预测一线城市个人消费乘用车的数量将保障持续增长。
受限牌城市限购影响驱动, 牌照刚需带来的个人新能源汽车消费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 目前新能源乘用车在个人消费者领域的推广,主要是受牌照红利驱动,销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 深圳等限购一线城市。
目前 A00 级电动车要进入的是三四线城市及乡镇,农村地区。目前这部分市场大部分是低速电动车,最高车速每小时五六十公里。低速电动车无法上牌和购买保险, 安全保障较弱, 且市场混乱, 车型良莠不齐,不过由于价格便宜,最低甚至只要1-2万元,在老年人和部分无车青年中热销。 如今低速电动车的年销量规模已经突破了一百万辆, 换句话说,未来 A00 级电动车市场仍有巨大替代空间。目前时速100公里,续航100公里的微型电动车对乡镇和三四线城市都十分实用,充电6、 7小时对于家庭用车也比较方便, 能充分满足低成本短距离用车需求。虽然国补退坡20%,但各三四线城市开始陆续出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加上补贴,基本可以让微型电动车变得便宜。 随着各大车企开始瞄准三四线城市的微型电动车市场,预计2017年 A00 级电动车市场将进入爆发期。
目前,北汽、众泰、奇瑞、长安等各大车企已经推出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型来打开三四线城市、农村乡镇等地的市场。 根据各大车企的2017年产品计划,将有至少十几款A00级纯电动乘用车在2017年上市,比如奇瑞eQ1、宝骏E100、 北汽新能源 ARCFOX-1 等等。以北汽新能源2017年1月18日新上市的车型EC180为例,灵动版售价15.18万元,加上国补、地补和北汽新能源提供的厂家补贴,补贴后价格为4.98万元, 官方最大续航里程为180公里,最高时速100km/h,基本满足三四线城市与乡镇家用需求。
除个人消费需求拉动以外, 出租车市场的新能源替代是未来几年拉动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成长的另一重要细分领域。 相对普通汽车,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更高,但是使用成本较低,且保养方式简便。所以长期来看,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发掘存在于运营端,比如出租车。 出于政府对公共交通的鼓励, 叠加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未来出租车电动化将是重要政策引导方向。
以一二线城市为代表,全国各大城市出租车电动化风潮渐起, 相比公交车的电气化率相差甚远,新能源出租车的替代空间巨大。 目前山西太原已实现出租车全面电动化,截至2016年底深圳市的纯电动出租车运营数量为5500辆。 截至2016年底,新能源出租汽车1.8万辆,我国出租车保有量超过140万辆, 新能源出租车在存量市场的渗透率仅1.3%, 而根据交通运输部统计数据,每年我国出租车增量有2万辆以上规模,为电动化提供较大替代空间。

出租车电动化具备较高经济性,替代空间非常巨大。 以太原为例, 2016年太原将8292辆传统燃油出租车一次性置换为 比亚迪 e6 纯电动出租车。 考虑国补地补,比亚迪e6经国家、省、市各级补贴之后, 置换价格与传统车当, 80kWh装电量可续航300公里左右。 而充电服务价格一般最高1.2元/kWh、 最低0.7元/kWh,假设一辆出租车一天驾驶500km,一天须充满两次电量,经折算全天电费仅160元,仅为燃油车加油费一半不到,而且相比燃油车保养,纯电动车保养频率低、 方式简便。
新能源积分市场交易将给新能源车企带来额外的经济效益。如果以每分5000元计算, 2018-2020年新能源积分将给新能源车企带来1-2.5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额外收益,略低于2019-2020年国家补贴。结合补贴退坡进程,新能源车企将在2018年获得3.5-6.9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高额回报,达到未来5年的峰值。且根据所需积分测算, 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需求量约为95万辆,同比增速高达77%, 预计2018年新能源积分将会相对紧缺,新能源乘用车抢装潮或将出现。
快递数量规模巨大提振物流车需求。 在“ 互联网+”带动下,各行业的商业模式发生巨大转变,线下单一营销模式转变成线上、线下营销,人们的购物方式有了新的改变,电商网购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带动快递物流行业蓬勃发展。其中,物流车在快递的运输上承担了重要的角色。
2016年底,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补贴调整方案发布,新出台的补贴方案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有利的。 2017年工信部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以电动物流车为代表的专用车型共有36款,占总比19%。在2017年公布的第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目录中,专用车型共有37款,占比18.4%。 2017年新版第一、二批目录超预期先后落地有望助推2017年电动物流车行业景气度提升。http://www.okeycar.com/


与2017年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超过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