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海马电动汽车小鹏多少钱

海马电动汽车小鹏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0-10-20 07:20:18

1、小鹏收购福迪,未来摆脱海马,海马又少了份副业

小鹏汽车在前几天收购了广东福迪汽车并且以此获得了新能源车的生产资质。这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喜提“准生证”意味着未来的小鹏汽车将会自己建立工厂,开启轰轰烈烈的造车之路了。虽然说,这对于小鹏汽车是一件好事,但是对于一直给小鹏汽车代工的海马汽车或许不会那么开心了。

我们知道,海马汽车呢,在国内市场中的知名度并不算差。当年的福美来,S5那都是在市场中响当当的车型。但是,这几年的市场行情却一直走低。甚至,在去年的时候,直接走上了甩卖房产盘活资产来继续造车的道路,很显然这招并不是多灵,海马旗下的产品表现还是不尽人意。

而小鹏汽车和海马的合作,也算是开创了一次传统造车和互联网汽车的一次融合新模式。大家各取所长,各取所需。小鹏汽车负责研发,供应链体系,销售以及收购,而海马则是通过自己不错的生产线,帮助小鹏汽车在工艺,品质上得到很好的保障。

短期来看呢,小鹏和海马的合作将会继续,毕竟,即便有了造车资质。但是工厂并不会一朝一夕就建好了,并且建造工厂是一件费时费力费钱的大工程,小鹏汽车的进展速度也不会特别的快。并且,小鹏汽车在去年一年的销量才1万多辆,这样的产能,对于海马汽车来说就是小意思。所以,短期来看,海马并不会因为小鹏汽车有了生产资质而受影响。

而在未来,海马汽车有没有小鹏汽车都无伤大雅。更重要的是,海马汽车应该想想如何练好内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根据海马汽车2020年的规划显示,在今年海马将要推出的新品并不算少,海马8S,海马6P,海马7X,其中海马6P还是一款新能源车型呢,是海马旗下的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总的来说,海马的未来很渺茫,但是这绝对不是因为小鹏汽车不去找海马代工了而引起的。毕竟,代工小鹏汽车充其量算是副业。而好好把海马旗下的产品规划好,在市场中受到追捧,才是应该考虑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拒绝依赖“代工”,小鹏汽车为P7量产买资质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生产资质是横亘在面前的一座大山,走上造车之路6年之久的小鹏汽车,终于在近日翻过了这道障碍。

企查查资料获悉,3月19日,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迪汽车”)的股东变更为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为小鹏汽车运营主体——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另外,福迪汽车公司法人也已变更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监事为小鹏汽车联合创始人、副总裁何涛,这意味着小鹏汽车通过收购福迪汽车获得了汽车生产资质。

在业内,小鹏汽车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三大造车新势力之一,2019年,小鹏汽车首款车型G3全年累计销量达16608辆,上险量为14191辆,在造车新势力销量排行榜中名列第三。在所有交付车型中,中高配版本(配备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车型)占比超过90%,个人用户占比达到83%,成为造车新势力中C端用户占比最高的企业之一。

与此同时,小鹏汽车的代工方海马汽车却江河日下。

2019年,海马汽车全年累计销量仅有29,456辆,同比下滑56.41%,这已经是海马汽车连续第三年下跌;今年1-2月其销量仅有1281辆,同比下降60.09%。由于汽车市场持续低迷,处于市场边缘的海马汽车正面临退市的风险。

为了存活下来,海马汽车在2019年处理了一批闲置资产,获得一丝喘息的机会。根据ST海马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19年实现净利润0.9亿-1.3亿元人民币。虽然海马汽车成功扭亏为盈,但其中有7亿元的利润来自于非经常性收入,主要在2019年通过变卖房产、资产减值准备转回以及政府补贴获得的收入,也就是说2019年海马汽车主业还是亏损6亿元左右。

车市萎靡和疫情冲击正在加速淘汰边缘车企,如果主营业务得不到根本性扭转,海马汽车只能缓一时之急,小鹏汽车“移情别恋”的几率也会逐渐变大。

福迪汽车的生存状况同样堪忧,公开信息显示,成立于2001年的福迪汽车拥有10万辆整车产能,旗下拥有3款车型,但其2019年全年销量不足500辆,产能严重过剩。

事实上,小鹏汽车早已为这张资质的到来做好了准备,早在2017年,小鹏汽车就在广东肇庆投资100亿人民币,开工建设面积达3000亩的整车工厂。《汽车通讯社》从小鹏汽车内部人士了解到,肇庆工厂规划年产能10万辆的一期工程已经竣工,此前P7试制车就是从这里下线,未来的量产版车型有望在该工厂投产,目前已进入设备调试阶段,而小鹏G3则继续由海马汽车代工。

另外,小鹏汽车在资金方面的压力也得到缓解,2019年11月13日,小鹏汽车宣布获得4亿美元的C轮融资,并且获得银行授信的数十亿元人民币融资。

小鹏G3中保研碰撞测试成绩

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小鹏汽车已经通过小鹏G3的全线生产积累全面的经验,并且通过产品品质赢得市场和权威机构认可——中汽研碰撞测试超五星认证和中保研碰撞测试的优良成绩。相信在小鹏P7的量产阶段,会对制造工艺流程严苛把控和对产品品质严格要求。”

2019年7月新能源汽车补贴正式退坡后,国内新能源市场销售情况便急转直下。相比抗风险能力较强的传统车企,品牌影响力较弱的造车新势力面临着更大的市场压力。

对于小鹏汽车来说,第二款车型P7的定位相对较高,小鹏汽车的品牌定位能否支撑得起一款中高端车型尚需市场检验。同时,P7的定位决定了其销量恐难超过G3,小鹏汽车距离盈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小鹏汽车喜提“准生证”,代工海马又该何去何从?

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正式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的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上颠沛流离了6年之久,小鹏汽车终于拥有可以自己生产的工厂。而根据此前的信息报道,广东肇庆工厂于2017年就开始筹建,截止到2019年年底工厂首期工程基本完工,不知道这算是巧合,还是有意而为之,反正可以预见的是全新小鹏P7车型大概率在此投产。

当然,相比小鹏汽车的一大喜事,作为代工厂的海马汽车就有点不遂人愿。2月份受疫情影响,就已然传出产销为0台,而小鹏G3的批量投产则成了唯一的收入途径。

想必,很多人都会调侃海马汽车的房产业务,这也是汽车圈里唯一将副业做得比主业还强的品牌。不过,话又说回来,属性不相投终究要进行业务重组,而连年亏损的汽车财报也倒逼海马卖房来完成经济补贴。

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保壳【*ST海马】。这里就需要延伸一下知识性问题,公司退市就意味着金融机构审核的各项标准已不达标,后期融资、招标及运营都会举步维艰,尤其是像海马汽车目前入不敷出的销售状态,一旦退市只会加剧被市场淘汰的风险。

虽然,小鹏汽车曾表态“将继续和海马汽车保持合作”,但在市场不断紧缩的大环境下,这终究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试想,蔚来一度对外宣称会坚持和江淮汽车的代工关系,若不是特斯拉在上海的临插一脚,这层关系也许不会保持到现在。

根据新势力现有的造车处境,除了缺钱,缺钱还是缺钱,而看似小鹏汽车在2019年的销量可观,但在经济预算上仍无法补足烧钱的速度。如今,国产特斯拉已经降临,在本就市场需求低迷下的情况下,又来了一次雪上加霜。

你觉得小鹏汽车能坚持的住吗?说这个可能有些后话,不过需要明白的是在关键性的存亡时刻,最有可能做出来的就是弃车保帅,而那个“车”就是现在仍在给小鹏汽车代工的海马汽车。

再往近了说,小鹏P7很大概率在自家的广东工厂投产,也就间接了遏制住了海马汽车代工的收益。而倘若再形成类似于蔚来新品强势,而旧款弱化的局势,那就可能让海马代工陷入绝境之地。

事实上,海马汽车在抛除代工业务后,也一直在自身汽车业务寻找突破口。2019年倾力打造的海马8S本以为能实现翻身,但错位的将走量车型设定在顶配车型上,导致与主流的哈弗H6、合资的XR-V等形成冲突,由此也就走向了一蹶不振的道路。

与此同时,在今年的印度车展上,同样让我们看到了日益沧桑的海马汽车身影,仅有的3款车(一辆未上市,一辆未投产)多少显得有点凄凉。但可以预见的是,官方很想通过印度这个尚未开发的市场打开销路,不过如何布局,布局多少,又将是一笔不可估量的经济支出!而此时的海马汽车赌得起吗?

事实上,小鹏汽车的“准生证”并没有直接影响到海马汽车的正常生产,但间接性的未来延伸,不得不让海马汽车陷入恐慌,没钱、没技术,也没有口碑后,又该何去何从呢?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小鹏P7长续航版本申报图亮相:尾标“海马汽车”

小鹏P7作为一款国产中型纯电动轿车,自发布以来,就吸引了国内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因为在该细分领域,尚无太多车企入局。国内市场中,仅有特斯拉Model 3大放异彩。而即将到来的小鹏P7,在产品特性和价格方面,都和Model 3高度重合,因此小鹏P7也被国内消费者看作国产Model 3的热门对手车型之一。

电动知家了解到近日,我们在国家工信部329批新车申报目录中,发现了小鹏P7的单电机版申报照片。小鹏目前已经发布了三款P7车型,并且在上一批中就已申报过了两个版本,而此次或为在2019年圣诞节期间公布的新增车型——小鹏P7后驱长续航车型。

值得一提的是,小鹏汽车采用代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并一直由位于郑州的海马汽车制造长代工生产。因此,在此次亮相的小鹏P7车型中,我们能在新车尾标上发现了“海马汽车”的标识。相信很多不知道小鹏和海马汽车关系的消费者,肯定会一头雾水,甚至有‘小鹏P7是海马汽车旗下的一款车系’这样的想法也不意外。

从申报信息可知,此次小鹏P7后驱单电机版,将会搭载一台最大功率为196kW的永磁同步电机,由精进电动科技或是浙江方正电机提供。

在消费者最为关注的续航方面,官方信息显示,后驱长续航版(此次申报车型)和四驱高性能版两款车型的NEDC续航为550+km,后驱超长续航版车型的NEDC续航达到650+km,预售价格区间为24-37万元。

此外,有小鹏汽车相关人士称,P7将有望提供续航里程超700Km的车型,不过具体续航里程暂时未知。同时,和小鹏P7一样,今年还将会有比亚迪汉EV、威马7系轿车、蔚来全新跨界车等重磅车型上市。届时,小鹏P7除了与国产Model 3外,还将与这些国产车型展开激烈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小鹏汽车收购福迪汽车,为获得生产资质扫清障碍

日前,小编获悉,小鹏汽车已经收购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100%股权——由此满足了获得生产资质的必要条件之一。真正获得资质还需向各相关部门提交各类材料,并等待审批。

天眼查信息显示,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而后者则是小鹏汽车旗下子公司。

股东备案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股东信息也已经变更,原董事长叶青、原董事陈岩、沈振强均退出,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执行董事,小鹏汽车副总裁何涛担任监事。

公开信息显示,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拥有年生产30万台车身、首期5万辆整车的生产线,公司经营业务不仅涉及皮卡、SUV等整车产品,还拥有车身、零部件等业务。与国内多家整车企业有长期配套关系。

拜腾、威马、理想等多家造车新势力同样通过收购传统整车企业的资产而获得资质,但大部分都是相对边缘化和盈利能力较弱的资产。

对此,小鹏汽车内部人士称,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是工信部认可的汽车领域重点生产企业,也是老牌的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属于行业优质资产,其积累下来的整车制造实力和行业经验,将在此后对小鹏汽车的智能汽车发展方向起到有利推动作用。

事实上,小鹏汽车在2017年5月,就宣布制造基地落户广东肇庆,预计总投资超过100亿元。但因没有生产资质,肇庆工厂未能启动,其通过与郑州海马汽车以代工合作的方式,生产首款车型小鹏G3。

3月8日,工信部网站上的第329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小鹏P7在列。当前,车型名称前缀仍然是“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小鹏牌”。未来在肇庆工厂投产后,“海马汽车”的前缀将消失。

小鹏汽车对媒体透露,目前,小鹏汽车与海马汽车保持着合作关系,双方仍在郑州海马小鹏智能工厂密切进行着小鹏汽车的相关生产工作。

不过,有接近双方的内部人士向我们表示:“(小鹏与海马的关系)就像你本来在租房,现在自己买了一套房,然后会怎样?”

小鹏汽车内部人士透露称,肇庆工厂今年年初已经开始进行设备调试,当前已经开始试运营。“一切按照计划稳步推进。按照当前进展情况,不会对小鹏P7的上市和交付节奏产生影响。”该内部人士透露。

按照计划,小鹏P7将在4月份上市并预计最早在7月份交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海马汽车,不知道他与小鹏汽车有没有关系

小鹏汽车尚不具备电动车生产资质。肇庆工厂虽已奠基,但目前仍处于土地平整阶段,未来量产时间恐遥遥无期。与海马合作,小鹏能快速达到量产目标,以不让自己在与蔚来、威马汽车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7、如果失去了小鹏汽车的代工机会,海马汽车该怎么办?

小鹏汽车终于迎来了好消息,市场上颠沛流离了6年之久,小鹏汽车终于拥有可以自己生产的工厂,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正式变更为小鹏汽车旗下的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

其实很多企业都有过类似的“借鸡生蛋”的经历,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这样的措施正好可以弥补自己没有生产工厂的尴尬。而这次小鹏汽车终于有了自己的工厂,在很大程度上会让自己的P7车型在新厂里投产。早前,广东肇庆工厂于2017年就开始筹建,截止到2019年年底工厂首期工程基本完工。如今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不过随着逐渐的复工,肇庆的工厂也具备了能生产的条件,对小鹏P7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

正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小鹏P7如果在新工厂生产,对于给小鹏代工的海马汽车,可就处境困难了,也是受到疫情的影响,据说2月份的海马汽车产销为0,这对于一个没有什么业务的汽车企业来说,可不算好消息。不过给小鹏汽车代工的G3也算是有一份收益在。

海马汽车这几年似乎一直在走下坡路,而连年亏损的汽车财报也倒逼海马卖房来完成经济补贴。众多房产企业是进军汽车领域,海马是因为亏损用房产来填补窟窿。

海马汽车目前已经到了入不敷出的销售情况,如果退市只会加剧被市场淘汰的风险,对海马汽车来说,真是一个愁风煞雨得到时期。不过,小鹏汽车没有“过河拆桥”,小鹏汽车曾表态“将继续和海马汽车保持合作”,但在市场不断紧缩的大环境下,这终究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海马汽车也一直在努力寻找突破口,去年费劲心力打造的海马S8由于定位不是很清晰,导致翻身计划破灭,而2020年又开局不利,如果再失去了小鹏的代工机会,就是雪上加霜的处境。不过海马汽车似乎也找到了某些途径,希望通过打开海外市场来一场翻身仗,比如向印度市场的布局,只是不知道海马能不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小鹏获生产资质,海马为何前途更堪忧?代工收益或大幅降低!

依附海马汽车一年多,小鹏汽车终于可以“自力更生”。工商信息显示,3月19日,福迪汽车的股东方已变更为小鹏汽车汽车旗下公司肇庆小鹏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同时,股东备案信息显示,福迪汽车董事长、法人叶青,董事陈岩、沈振强、王殿武等均已退出,由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担任福迪汽车监事,小鹏汽车副总裁担任执行董事。

这就意味着,小鹏汽车收购了福迪汽车,并由此获取了生产资质。

我们不妨看下小鹏汽车现有的产品。已经投入到市场的是小鹏G3,该车型于2018年底上市,且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即将投入到市场的是小鹏P7,据悉该车将于4月15日上市,此前有消息称小鹏P7继续由海马汽车代工生产,不过即便如此,当小鹏汽车获取了生产资质后,被代工之路估计会很快结束。

这么说来,小鹏汽车获取了生产资质,对于海马汽车而言是十分不利的。据了解,海马汽车今年1月份的产量为630辆,而这630辆的产量,实则为小鹏汽车的产量。这就是说,海马汽车自家车子的市场竞争力还不如这么一个仅推出了几年的品牌。此外,海马汽车1月份的收益,估计绝大部分来自于代工之上了。

海马汽车年报预披露,其2019年年报将于2020年3月31日披露,预计年报业绩为净利润9000万元至1.3亿元,增长幅度为1.05倍至1.08倍,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至0.08元。需注意的是,海马汽车现在处于披星戴帽的状态当中,所以,海马汽车必须要尽快扭亏为盈,才能摘帽,故而,海马汽车在去年做的一件“惊天动地”之事,就是卖房,并借此保壳。预计年报业绩净利润增长,全然归于卖房的功劳。

一方面,海马汽车不可能继续卖房来谋取净利润的增长,一方面,小鹏汽车自个儿获取了生产资质,如果双方合作不继续深化的话,那么海马汽车在代工上的收益将会大幅度降低。

事实上,海马汽车的难处不止于此。据了解,在小鹏G3上市的现场上,彼时还任海马汽车董事长一职的孙忠春就现身为其站台,这意味着海马汽车虽是代工,但对这样的合作颇为重视;几个月后,海马汽车董事长更换,景柱重回一线,在对未来的考量上,两位董事长的想法不同。当然了,孙忠春为小鹏汽车站台,本是海马汽车已然堕入困境,难以振奋。

总结:一家造车新势力,若要长远发展,不可能一直寻找代工为其生产;而一家传统车企,若要长远发展,也不可能只希望在代工上寻求效益。对于海马汽车来说,和小鹏汽车继续深化合作,是可行的,而另一方面也必须要找到合适自己的发展之路,才不至于尴尬地处在这激烈竞争的时代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海马电动汽车小鹏多少钱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