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电池的发展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日本拥有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最多。从日本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超过90%的专利申请也来自日本申请人。无论是从世界专利申请的拥有量角度,还是从日本专利申请中日本申请人所占的份额角度,日本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都是实力最强者,掌控着绝大部分专利技术。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美国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锂电池相关专利数量占动力电池专利数量的70%以上,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空气电池和钠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美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位于日本之后,排名第二。从美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在和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有关的专利申请中,来自日本申请人的专利最多,接近总量的60%,而来自美国申请人的专利申请数量次于日本。 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锂电池,其次为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钠电池和空气电池等。从世界范围内的专利申请的总量来看,截至2010年6月,德国的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排名第6位,与排名首位的日本专利数量相差很大,仅占日本申请量的11%。从德国国内的专利申请量来看,德国申请人持有的专利约占总量的43%,高于排名第二的日本。在全球范围来看,德国在纯电动汽车用蓄电池及其管理系统领域的技术实力远不及日本,但是在本国范围内,德国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专利拥有量高于日本。
欧洲知名咨询公司罗兰贝格于2013年6月7日在上海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全球电动汽车的制造前景不甚乐观,但中国除外。
该报告通过将七大主要汽车制造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中国、韩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加以比较,从技术、产业发展以及市场发展等方面详细分析各国电动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报告指出,生产电动汽车带来的利润空间远远不及生产传统汽车,这种成本偏高而获益有限的情况,加上预期未来几年内油价趋于稳定,使电动汽车的成本劣势愈加明显。但在上述七国中,只有中国对电动汽车产业的投入没有下降。罗兰贝格合伙人沈军表示,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从长期来看仍会保持向上发展的势头 中日韩三国继续占据主要市场,2012年三国电池市场占有率分别为37%,28%和33%,其中中国所占比率最大,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电动汽车的发展。 电池快充寿命衰减惊人盲目建站风险大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出台后,部分试点城市的“再补贴”政策也随即出台,新能源汽车消费正逐步启动。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海油、中石化等巨头纷纷跑马圈地,各地掀起一股兴建充电站的风潮。上海漕溪、深圳龙岗、成都石羊、唐山南湖、延安、郑州、南宁等地已经建成、在建或近期将开建大量的充电站,其中上海计划在三年内达到5000个充电桩的规模;长春计划三年内建成15个充电站和5000个充电桩……电池尺寸、充电接口是否统一?电池质量能否过关?快速充电对电池的损害究竟有多大?等一系列问题开始暴露出来。
当前我国电动汽车电池技术发展很快,但存在两个明显缺点。电动汽车电池的第一个缺点就是缺乏深层次技术,比如电池的化学问题、物理问题、温度问题、结构问题等,在这些方面我们研发还不够,没有能够建立数学模型把这些问题搞清楚。另一个缺点是缺乏评价体系,虽然现在我国部分电动车运行很好,但缺乏好的评价系统。比如电池的安全性怎么样,在高温、低温环境下能不能正常工作,这些都没有一个好的评价。
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电动汽车市场潜力巨大,与电动汽车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所以我们必须追上发达国家电动汽车研发的步伐,从电源、集成电路、电源板块等方面进行认真研发,齐心协力把电池产业做大做强。我国汽车用动力电池已开始由研发进入到产业化阶段,并出现了加快发展的势头。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研发产品的主要性能已居国际先进水平,但需要解决一些薄弱环节。目前国产车用动力电池已显示出了较明显的成本优势,部分企业能量型动力电池成本仅是日、美企业的一半左右,这就意味着,我国电动汽车的商业化有条件加速推进,并以成本优势实现大规模出口。 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目前面临技术制约和成本制约,只有当动力电池性能得到改善、成本大幅降低、规模化应用之后,才能带动其他较为成熟的环节的大力发展。因此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产业链中最具投资价值的环节,最有可能获得超额收益,其他如电机和电控系统环节有较为成熟技术和市场基础,竞争者众多,可能只能获得平均收益。
2、纯电动汽车电池使用寿命有多长 你真的了解吗
目前国产电动汽车的厂家质保期大部分都是8年15万公里,可见正常使用电动汽车时锂电池寿命都可以达到8年以上了。具体是与使用习惯有关。
3、锂离子电池分别在纯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储能领域中的应用比例
在电动汽车中,锂离子用得比较少,除了一些代步车。因为锂离子稳定性比较差,内阻大,不适合大功率用电器。一般三元锂、锰锂、铁锂用得比较多。
4、纯电动汽车电池的问题
不是一个 而是很多电池串联庞大的电池组!单体电池没有哪么大的容量来驱动一辆汽车。当前主流的汽车电池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和锰酸锂电池。
5、新能源纯电动汽车对电池有什么要求
1、电池一致性;
2、价格较低,操作和维护方便;
3、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快速充放电性能和耐过充,过放电容量);
4、高功率密度(高功率,高功率体积比);
5、高的能量密度(高质量的能量,高体积比TT);
6、较长的循环寿命(充放电循环后,工作年限);
7、其他的性能,对环境的污染问题(电池的生产,使用,报废回收过程中不能对环境有负面的影响)等;
6、纯电动汽车的电池位置?
您好!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通常可以分布于不同位置。动力电池的位置分布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动力电池的更换便利性。这是考虑到未来新型电池一旦问世后,可能会面临的电池升级更换事宜。按照这个指导思想,通常会将东西电池置于车辆底部位置。便于未来的机械装置方便进出抓取电池模块。
动力电池的碰撞防护能力。主要是针对国内并不平坦的路面质量,万一遭遇石头等异物碰撞,可能引起电池组受伤、漏液、起火等危险。按照此原则,动力电池一般会置于车辆后排后方,远离地面位置。
动力电池在车辆碰撞事故中的安全考虑。在此设计要求下,动力电池通常置于车辆中通道内可以有效避免车祸中导致的电池组受损。
7、纯电动汽车电池重量约占汽车总重量的多少
620kg左右。
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为13千瓦时,纯电续航达70公里。重量在250kg左右比亚迪的F6,电池310kg左右。
铅酸电池都在17公斤左右,“新国标”将电动车最高速度从现行的20km/h提高到26km/h,同时将设定三种类型,重量(不含电池)分别不超过40kg(电动自行车)、50kg(轻便电动车)和55kg(电动摩托车)。
(7)纯电动汽车电池相关论文扩展资料:
铅酸蓄电池充电时变成硫酸铅的阴阳两极的海绵状铅把固定在其中的硫酸成分释放到电解液中,分别变成海绵状铅和氧化铅,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不断变大;反之放电时阳极中的氧化铅和阴极板上的海绵状铅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发生反应变成硫酸铅,而电解液中的硫酸浓度不断降低。
当铅酸蓄电池充电不足时,阴阳两极板的硫酸铅不能完全转化变成海绵状铅和氧化铅,如果长期充电不足,则会造成硫酸铅结晶,使极板硫化,电池品质变劣;反之如果电池过度充电,阳极产生的氧气量大于阴极的吸附能力,使得蓄电池内压增大,导致气体外溢,电解液减少,还可能导致活性物质软化或脱落,电池寿命大大缩短。
8、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一般有多少千瓦时?
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因品牌、产地等因素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15—60kwh之间。
美国主流电动汽车电池容量(美国规定电池包容量大于或等于16kwh可以拿满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所以美国市场的纯电动汽车基本都会超过16kwh):
雪佛兰沃蓝达(VOLT):16 kwh;
日产聆风(LEAF):24 kwh;
科达电动汽车(CODA):33.8 kwh;
本田飞度电动版(Fit EV):20 kwh;
三菱i电动汽车(iMiEV):16 kwh;
福特福克斯电动版(Focus EV):23 kwh。
国内一些电动汽车的电池包容量:
江淮同悦:15 kwh;
比亚迪e6:57 kwh;
奇瑞瑞麟M1电动汽车:16-20 kwh;
力帆620电动汽车:30 kwh;
等等。
通常我们讲电池容量是以安时为单位,这是基于已经确定的某一个电池。
比如我们说这块手机电池容量是多少;这块电瓶车电池容量是多少,都是分别针对不同电池来说的。针对电池电压已经确定,而没有考虑实际电压,只需要说安时就能代表这块电池容量。
然而对于不同电压的电池,我们就不能单纯的用安时来代表容量,比如一块12V 20AH的电池,一块15V20AH的电池,哪怕都是20AH,供给相同功率负载,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但持续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标准容量应该以功为单位。
再举个例子,一个设备能支持12V 、也能支持24V,用一块12V(20AH)电池供电,能提供一个小时,那么用两块串联会变成24V(20AH)其中安时没有增加,但持续时间会长一倍,所以容量此时应考虑为电池所容纳的功,而不能单纯考虑为安时。
W(功)=P(功率)*T(时间)=I(电流)*U(电压)*T(时间)
这样讨论电池容量才有实际意义,必须实事求是,否则可能出现一块手机电池还比电瓶车电池容量大的说法,这显然不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