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为什么汽车的变化会有这四个方向?
智能化、网联化赋予汽车行业以智慧和未来,那么未来的智能网联汽车驶向何处呢?在世界智能网联大会会场,与会专家及政企代表共同探讨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可行方案。
未来用户体验价值凸显心新能源业务副总监殷丹女士介绍,就汽车行业而言,电动化是基础,网联化是纽带,智能化是目标,该“三化”一起发力促进出行模式变革。殷丹表示,电动化在能源、系统运行上更好地支撑自动驾驶,智能化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实现网络智能,网联化提供实时在线的产品数据交换,而共享化则带来消费模式的革命,“汽车在未来不再是简单的出行工具,而是融入人类日常生活的智能体验终端,将出行和工作、娱乐、生活等多个场景互联。”
那么新趋势带给智能互联汽车行业什么变化呢?殷丹介绍,未来软件在汽车上的重要性急剧增加,用户体验凸显,也重塑汽车产业结构,“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传统微笑曲线代表的行业价值将向服务端转移,用户体验和乘客经济在价值链的比重会更大,包括基于车辆娱乐休闲消费型服务、基于大数据位置服务和车辆状态与远程控制服务等。”智慧计算成就智慧网联
在本次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停车场自动泊车、拥堵辅助驾驶等智能网联车的“黑科技”令观众大开眼界。江淮新能源乘用车营销总经理汪光玉称,“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在未来,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高性能仿真等前沿技术将会真正成就汽车的智慧互联。“什么是智能网联汽车?首先车辆必须足够智能,要有足够的计算、理解和运算能力,要与外界互联互通,要有基础设施、大数据、计算能力、云平台等连接,才能构成智能网联。”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推进部架构师潘鹏表示。他认为,智慧计算就等于云计算、大数据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集合。
阿里巴巴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王刚在现场分享了阿里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王刚表示,阿里将利用感知基站,实现车与路对话,让自动驾驶进入车路协同智能时代。在阿里达摩院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方案中,不仅有聪明的车,还要有聪明的路。自动驾驶车+路侧“感知基站”+云控平台,实现云端、路端、车端一体的智能。其中,感知基站站得高看得远,具备多种传感器,分布在道路的关键节点。每个基站能照看到方圆400米范围内的路面,把路面情况、交通情况等提前告诉车辆,从而解决道路拥堵、交通险情提前预警等问题,给了智能交通一个“上帝视角”。
在展会现场,有参展商对记者表示,目前关于汽车智能化的研发越来越多,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零散,重复投入,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标准的平台,成本高、效率低。“例如,在充电系统中缺乏统一的充电电池和接口标准,成为目前电动汽车续航的制约问题。”该参展商表示。“汽车技术发展是个全能问题,一家企业‘包打天下’难以解决所有问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表示。参会的各家国内新能源制造厂商代表也纷纷表态,将构建全面开放共享的开发平台,同时将着力于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开门造车”才是本土车企的未来发展之路。
2、为什么总要把自动驾驶和新能源汽车捆绑在一起?
自动驾驶绝对算是近几年汽车发展的关键词,而伴随自动驾驶一起出现的还有汽车电动化。但随着不断发展,这两个词语在不同场合下的不断出现,逐渐让一种说法乃至观点出现,那就是将两者捆绑在一起,那就是没有自动驾驶,你就不能说自己是新能源汽车。
这种观点并非主流,但确实存在。从目的性来讲,新四化的基础是电动化,而新四化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汽车智能化,其中就包括现在屡屡被提及的自动驾驶。这么看来,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是存在联系的。但是,以上那种观点是对的吗?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件事情,自动驾驶并没有实现,目前市面上所谓的L2自动驾驶更多只能叫做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它离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很远的距离。其次,这些所谓的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并非只出现在电动汽车上,市面上大多数新车或多或少都有配备一套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由此可见,这种观点或者说法并不准确。但为什么会有这种观点的出现,更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呢?
就我个人来看,很大程度上与当下略显畸形的电动汽车发展有关。我先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精神享受和物质享受,当人们对物质享受远超精神享受时,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个暴发户;反之我们可能称之为文艺青年,又或者是流浪诗人等等。而当前的电动汽车发展更多类似于后者。
很多的汽车品牌对于未来汽车发展都描绘了一张美妙的蓝图,那里有着无数可自动驾驶的电动汽车,然而受限于当下汽车技术发展的阻碍,这张蓝图成了空谈,也就是我们俗称的“YY”。当理论领先于现实,而现实的压力又压迫车企时,为了不落后于他人,在宣传时必定需要一个噱头,而自动驾驶就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当然,从出发点来说,其实这种做法无可厚非,无数的企业用他们的成功证明了这种噱头的重要性。但长时间的宣传依旧会让部分对实际情况不了解的群众,或者有意曲解的群众产生一种想法:自动驾驶就应该是电动汽车的标配!
上面说到的是宣传方面引发的误会,那么从技术上说,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之间有着必要的联系吗?用一种数学概念可以很好地进行概括,那就是充分必要事件。自动驾驶的发展,有可能使得汽车电动化发展,但并非绝对;可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必然导致自动驾驶的发展。这么说可能很复杂,但其实说白了就是自动驾驶既可以搭载在燃油汽车上,也能够搭载在电动汽车上。但是电动汽车发展下去,则必定会搭载自动驾驶。
为什么这么说?抛开“新四化”不谈,就要说到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它们作为自动驾驶系统载体的不同。如果我们将自动驾驶比作一个独立系统,将它放在汽车上,那么燃油车和电动汽车谁更合适呢?答案无疑是后者。
首先,电动汽车的电动化基础更高,因此在设计总线控制系统上会更容易且更方便集成;其次则是在功率分配上,燃油汽车原有的12V电池并不足以支撑大量的电器元件,而电动汽车没有这个顾虑;最后就是在导入网联、数据采集和优化中,电动化程度更高的电动汽车会更加有利,大致可参照手机。
也就因为以上数点,我们才会说电动化是智能化的基础,也正是因此,汽车电动化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自动驾驶的出现、成熟与应用。从这个角度出发,说自动驾驶是电动汽车的标配的说法倒是说得通。
目前,国内的自动驾驶大都是L2级别,但这指的是应用到量产车上面的级别,而在背后,各大车企对于自动驾驶有着更深的应用。比如在重庆地区,长安汽车就在自己的园区内进行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测试,并且早就完成了L4级别2000公里的测试。
除了长安汽车以外,其实国内外还有许多车企都在同步进行自动驾驶的开发与应用。而大部分的做法其实都是以高阶自动驾驶为主导,把智能化和新能源结合,这是当下国内企业的一个发展战略。这种实际的做法在无形中也和捆绑宣传暗合,无形中让自动驾驶和电动汽车绑得更紧。但其实,高阶自动驾驶的普及在短时间内是难以普及,因为它涉及到的并非车辆本身。
同样以长安汽车为例,其在2017年就拿了一辆车子去北京的高速公路上试验。但直至今天,也未能将L3进行量产,L4也只能在园区中进行。而且软件和自动化队伍的扩充也在持续进行中,更有消息称其到2025年要打造5000人规模的开发团队,其中软件开发人员占比为60%。但是在保障资源方面,它需要整合的并非只有一个团队,还包括社会资源,同时布局智慧出行、人工智能、芯片、高精地图、语音交互和全息技术等多个领域。
毫无疑问,真正的自动驾驶出现必定伴随着一整个生态系统的出现,这并非是单纯发展汽车能做到,它牵涉到的其实是整个社会资源与不同领域开发的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链,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汽车电动化。因此自动驾驶应是电动汽车标配这个说法虽然不完全对,但在某种程度上也没有错,更多是真正的自动驾驶离我们太远,显得有些不切实际而已。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共享汽车为什么使用都是些小车型和电动汽车型?
共享汽车从产品性质讲其盈利主要取决于用户,而为了获得更多用户必然会通过增加共享汽车数量上的持续投入来提升用户在使用上的便利性,这就表示需要长期在维持车型投入和市场营销方面砸入大量资金,随之而来的,就是投放车辆的后期维护、保险和维修费用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国内的共享汽车平台绝大多数并没有能力维持如此长周期的资金投入,这也就是众多平台选用相对便宜且能获得国家关于新能源相关补贴的小、微型纯电动汽车的一个原因。
4、最近出现一款很可爱的两人座电动汽车是共享汽车吗?哪里可以租?
最近有款很可爱的共享汽车是ponycar马上用车的,纯电动汽车,外表很抢眼。
5、App一键召唤,打一辆自动驾驶共享汽车是怎样的体验
在园区内智驾君重点体验了一把自动驾驶共享汽车的远程召唤、行人避让、和自动泊车功能。
首先通过经获权的盼达APP在园区内定点内选择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蓝色标识的为自动驾驶共享车),然后在APP中选择一辆符合条件的自动驾驶汽车(APP会显示车辆的续航里程、使用价格、车牌号码、是否空闲),值得一提的是,自动驾驶共享汽车使用价格与普通共享汽车价格相同,都为19元/小时。
下单后,自动驾驶共享车辆会在短时间做出反应,并向下单点自动行驶,在整个行驶的过程中,可通过APP查看车辆当前行驶的位置,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因国家法律规定,在整个行驶过程中,主驾驶位必须有安全人员。
因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区属于办公园区,在整个自动驾驶过程中,车辆经历大量行人的干扰、车辆的干扰、减速带以及下坡路段。
在无人平整路段,自动驾驶车辆会以10km/h的速度自动行驶,当遇到前方有人行人时,车辆会减速并在距离行人2米左右的位置稳定停下,在确定无人条件下,车辆继续向前行驶。
而遇到园区内的减速带路段时,车辆会自动减速通过,遇到下坡路段有岔路时,车辆会选择先停止几秒钟在确定无人无车情况下继续行驶。
到达下单点后,用户可以直接接管车辆,当车辆使用完毕后,在APP中选择结束行程即可,此时,自动驾驶车辆会选择最佳的停车位并自动完成泊车。
可以说整个过程用户操作简单、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起码的行驶安全。
6、易开共享电动汽车怎么启动
启动易开共享电动汽车,打开易开共享电动汽车驾驶员这边的车门,放下易开共享电动汽车4电子手刹开关;启动易开共享电动汽车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一、打开易开共享电动汽车驾驶员这边的车门。
二、放下易开共享电动汽车电子手刹开关。
三、踩下易开共享电动汽车的刹车踏板,要踩到最底部,踩不动为止,用来准备启动发动机。
四、按下易开共享电动汽车的一键启动键。
五、易开共享电动汽车的仪表灯全部亮起,证明易开共享电动汽车的发动机已经启动完毕。
7、电动汽车自动驾驶要连接网络吗?
需要网络,车内网、车外网、车际网"一车三网"不管是传统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的自动驾驶都需要网络互联互通来实现
8、新能源,共享,自动驾驶,哪一个才是未来汽车的形容词
个人觉得是新能源,共享的话人人都可以开,你把车停在附近被人开走了,你是不是又要去找车呢?自动驾驶的话万一系统故障了是不是会乱套?
9、汽车自动驾驶/智能共享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哪一个更有前途?
就这个问题而言,这两点不管是其中那一种手段,其真正目的都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这两种无疑都可以改善目前堵车,塞车,能源等等问题。
先来说说第一个手段吧,汽车自动驾驶。这个技术可以说是目前很多企业都致力于发展的一个项目,现在也是一个热门项目。自动驾驶的一个意义是改善交通秩序,减少交通事故和拥堵,增大道路的流量。自动驾驶可以减少因为不受规则或不礼让或技术不佳导致的无谓拥堵,提高道路限速和实际通行速度。自动驾驶加智能共享的终极形态,汽车相当于都变成了无人驾驶的出租车,这一波人坐完了以后马上可以接上下一波人,汽车在大部分时间一直在服务出行的需求,需要的停车位大大缩减。而且真到了晚上不用的时候,可以自动寻找相对建设成本低的停车位停放。
再来说说能够实行的第二个手段,这个手段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减少私家车使用,减少资源浪费。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高密度的城市,地铁,公交车的庞大网络可以将大量的交通需求集中在固定线路上,同时保证频率和线路的覆盖。这个一来是大大提高能源效率,降低社会总投资,同样的能耗和工程建设投入可以运输更多的旅客,二来是通过提升单位公共交通路线的运量,使得需要的路网规模大大减小,三来是通过专业运营,改善了安全。
以上,在我看来,无论这两种哪种手段都是对交通问题有好处的,但是城市不可能只有单一交通方式,往往是多元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