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房地产行业进入新能源汽车

房地产行业进入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0-10-25 06:49:02

1、房地产搞汽车,恒大有多大把握?

这是近日英国《金融时报》对任正非的一次专访实录,言辞之间,除了让人敬佩任老爷子的睿智和谈笑风生外,搞房地产和搞技术之间的代沟再次成为业公众热议的焦点。

这不,前几日,恒大新能源汽车集团国能93车型在天津正式量产下线。而距离其2019年1月份以9.3亿美元收购电动汽车公司NEVS的51%股权,也不过是半年时间。

此外,据恒大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夏海钧表示,中国恒大力争三至五年成为世界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恒大新能源汽车计划三年内实现50万-100万辆产能建设。

许家印的做事风格果然雷厉风行,即便是涉足完全陌生的汽车板块,也是地产界的“闪电战”打法。并且除了速度让人咋舌外,恒大的目标也让不少前辈车企汗颜。

那么,作为门外汉的恒大,真的能玩好汽车这个百年行当吗?接下来,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未雨绸缪,抢滩登陆几十万亿大产业

如果说地产商的嗅觉敏锐程度排第二的话,那恐怕没有谁敢称第一了。

的确,地产商想要在行业中吃香的喝辣的,独到的眼光不必多说,有道是地皮拿下了,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大半。

也就是说,恒大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并且速度如此之快,从某种程度上看,说明了新能源汽车是香饽饽,有着巨大的潜力。客观来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确需要一些新的思路和看法,而以恒大为代表的新势力就要做类似的事情。站在整个行业的高度而言,有了恒大这样的“鲶鱼”,对于新能源的发展未尝不是好事。

其次,站在恒大自身的立场和角度来思考问题,其实是许家印在为未来做布局。

要知道,国内房地产市场并不如前几年那么“牛市”,尤其是在2016年创下11.76万亿成交额的历史峰值后开始每况愈下。这期中,最为直观的因素就是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退,地产商想要保持以往的盈利和规模,已经变得难上加难。

这个时候,对于恒大而言,就要考虑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多元化经营。而这也是许家印在恒大2018年全年业绩发布会上宣布布局地产、健康、文旅、新能源汽车四大产业,并且龙头放在新能源汽车上的主要原因。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许家印眼里,恒大要进入的产业和领域必须是大产业、大领域。也就是说,若干年以后,销售能够过万亿。而思考来思考去,没有什么比新能源更为合适了,因为其是大势所趋,要替代现有的燃油车,全世界几十万亿的大产业妥妥的。

所以,这也是为啥恒大和FF分手后,也要矢志不移的进入新能源行业的原因。

南辕北辙,地产模式恐难复制于汽车

有道是隔行如隔山,新能源汽车的难度,其实远远超过了房地产。换句话说,不是单纯的金钱打法就能一切搞定。

首先,汽车是资本技术和人才都十分密集的制造业,在国外被称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说直白一些,无论是工厂、供应链还是熟练工人,亦或是产品企划和经销售后体系,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打造。更重要的是,在本身同质化且白热化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让消费者产生认同感,这本身更需要时间和成本,绝非简单粗暴的买买买就能完成。

当然,虽然许家印干了十年的车间主任,并且称自己具有制造业的基本功。但是,不要忘记,1983年的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和现在高度现代化的新能源制造业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一句话,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其次,有别于房地产的“挖掘机一响,投资人黄金万两”。汽车行业其实是一个“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许多传统车企不止一次的向汽车情报新媒体抱怨,“现在这年头主机厂也是有苦说不出,表面上看大街上跑着那么多的车,躺着就能赚钱。实际上汽车行业的投资回报期比较长,回报率更是很低很低了。”

的确,咱就拿全世界赚钱能力最强的宝马来说,据公布数据显示,其经营利润里也只有10%左右,这和恒大2018年年报显示的16.8%核心利润率的确有不小的差距。

按照上述事实来看,在恒大进军新能源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概率时间是亏损的,甚至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需要投入的资本会越来越大。有业内人士估计,以已经烧掉2000亿的蔚来来看,目前还在苦苦挣扎,之于恒大,恐怕付出的代价会更大。毕竟,乐视的贾跃亭就是典型的案例,本能舒舒服服的过日子,非要折腾,结果落得个如今的境地。

流年不利,“成年礼”给恒大提了个醒

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路也要一步一步的走。听过了不少地产商曾经的夸夸其谈后,我们还是得冷静下来,看看摆在眼前的产品究竟竞争力如何。毕竟,说一千道一万,到最后还是得拿出来实打实的产品,才有话语权,否则一切都是镜中花、水中月。

就拿恒大国能在天津工厂下线的第一款新车NEVS 9-3EV来说,尽管官方宣称有着瑞典萨博凤凰E平台及萨博技术作背书,但是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老款萨博9-3车体搭载的是将近20年前的老旧内饰,并且外观鲜有亮点。而在动力方面,177马力的电动机最大功率以及355km的工信部续航里程,再加上16.98万元的补贴后预售价,毫不夸张的讲,这样的车型放在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很快泯然众人矣。

当然,严格意义上说,国能 93算不上首款“恒大造”的新能源汽车,因为在该下线活动中,许家印并未到场参加,且恒大方面没有对此次活动过多宣传。但值得一提的是,这款NEVS 9-3EV是恒大和FF“分手”后,这么长时间布局的情况下拿出来的第一款作品,也算是恒大涉足汽车的“成年礼”。

而正是这款作品的不理想,给恒大提了个醒,汽车行业和房地产行业大不一样。汽车行业要想成功,涉及到的东西太多了。

2、想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家能给我些建议吗

直接去车企面试 现在车企都在主投自投新能源汽车 结构 机械 计算 电子 等等 需要的人很多

3、恒大许家印为什么大力发展新能源车?

提及恒大这家公司,或许网友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房地产”。但大家也都知道了,连马云都给我们说了,未来中国的房价很便宜,所以,恒大也不得不开始转型行业这么多,被许家印看上的,那就是新能源汽车。


今日有媒体爆料:位于郑州航空港区黄海路与孙武路交叉口的恒大新能源汽车项目工作组已于3月2日落地,包含恒大汽车组装厂和锂电池厂,预计占地2000余亩,项目将于4月奠基、6月开始动工。此举无疑又能推动郑州的一个经济点了。实际上,当年恒大是投资了贾跃亭的FF91。但是最后双方闹得是很不愉快。贾跃亭说恒大心怀不轨, 就是想占据FF91的中国控制权,而恒大方面则表示:贾跃亭方面完全就是用钱如流水,且没有用账的明细。

最后双方是闹上了法庭,贾跃亭拿了前,恒大则获得了南沙的一块地,为此网友们表示:估计这二人就是演戏呢,看傻的就是我们这些观众。也就是那个时候起,很多网友都表示:恒大应该不会用心造车,搞不好是圈地,还得继续造房子!

汽车的智能化发展正好迎合许家印布局的高科技 产业,即可补齐恒大的科技短板。高科技、智能化、新能源是国家推动的蓝海市场,未来十年的产业布局,正在大船上瞭望新航向的许家印怎么能错过这一时代机遇呢?要知道,如果我们现在把智能手机和电脑看作一个入口的话,那么未来音箱以及这个汽车很有可能也是一个入口了。

再者,大家看看王健林的万达,万达这些年表明上是在卖卖卖,为此很多人都说万达不行了。其实人家万达目前正在从一个重资产的产业转向轻资产,就连王健林自己都说,房地产是挣钱,但是这个名声不太好,所以,对于许家印来说,为恒大布局高科技产业,那是势在必行阿。但我觉得,许家印还要感谢一下贾跃亭,如果不是恒大和FF91闹翻了,或许恒大还真拿不出这么大的决心来造车把。

4、恒大又在买,到底是想造新能源车,还是在"圈地"?

恒大在近段时间可谓是动作频频,为了进入新能源车市场,恒大可谓是拿出了做房地产的底气,没有技术!买!没有工厂?买!没有品牌?买!对于恒大来说,似乎什么都可以买的来,但是恒大的第一款新能源产品竟然是复苏萨博9-3

使用易车APP
随时随地了解汽车信息,这有点让我们很摸不着头脑,虽然萨博的口碑十分不错,在国内也有不少萨博的车迷,但是将萨博改成电动就完全失去了本味,恒大难道就这点实力吗?

虽然我们不能否认当年的萨博9-3看点十足,在整车的安全性上,萨博9-3也是做到了极致,正如Top Gear中大猩猩所说的那样,在车祸发生之前,没有人知道萨博贵在哪,而国能作为萨博实打实的继任者,在这些年并未以萨博产品为基础正向研发,但是国能手里可是实打实的攥着萨博的技术,而恒大找上国能的原因也正是如此。

比起创立一个新企业来说,恒大想要造车肯定不如直接收购国能,国能有着新能源造车资质,工厂、产品也都有着明确的布局,对于恒大来说国能绝对算是不二之选,毕竟国能手里的萨博技术也不容小视,但是国能93的出现并不符合常理,首先说萨博的外观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其次对于萨博粉丝来说也定不会买一台"电动萨博",况且国能93实力并不算出色,而且这个内饰更是令人丝毫提不起兴趣。

对于恒大来说,任何问题似乎都并不能称为问题,在近日恒大新能源旗下的俊江新能源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和金浩生活服务(江苏)有限公司拿下了两块住宅用地和一块工业用地,两家公司均为恒大国能新能源汽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控股,1.38亿买工业用地不难理解,但是7.04亿买两块住宅用地是闹哪样?这其中又是否和房地产有什么关系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两块住宅用地和恒大新能源的部署并无太大关系。

5、房企入局新能源车市,怎样才能应对与传统车企的这场博弈?

我觉得这场博弈要想打赢得需要很大努力。

6、近4000亿资本入局,众多地产商为什么争食新能源汽车产业蛋糕?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告诉证券时报·车资本记者,地产商涉足新能源汽车行业是为了谋求自身的多元化转型,但未来的造车之路并不乐观,同时也将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带来一定的冲击,加剧行业竞争。过去三四年,我国经济的大基调是去杠杆,其中房地产是尤受宏观调控关注和政策冲击的行业。”

证券时报·车资本记者了解到,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紧缩容易导致风险偏好快速下降、信用供给收缩、债务违约风险等,而这也将为房地产行业带来一定的压力。恒大上半年净利的下滑,暴露了地产行业告别高增长的信号,未来地产商如果依靠简单的规模扩张,是很难获得高利润的,因此探寻新的盈利模式,进行多元化布局,成为了地产企业抗压的重要渠道。

据悉,近年来,诸多房地产巨头所投资的领域已非常宽泛,包括矿产、酒类、娱乐、体育、长租公寓、旅游、快销品等各行各业。而目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则成为地产商扎堆投资的“热点”领域。地产商扎推入局新能源汽车行业,无非是围绕着三方面展开,即技术方向、政策和土地。”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车资本记者,当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风口期,行业本身自带吸引投资的引力。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伴随着产业成熟度的提高,这个领域也将逐渐面临收紧和洗牌的局面,因此地产商都是抱着非常紧迫的心态加紧布局汽车行业的。这一点,从恒大的布局脚步就能窥之一二。”

7、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将来的趋势,在我国更是这样。原因有两点:一是传统能源紧张,我国又是个多煤少油的国家,所以新能源汽车是现在研究的必须;二是我国传统汽车技术落后德国、日本等汽车大国太多,水平几乎不可能追上,所以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汽车行业的弯道超车是现在中国汽车领域的最佳途径。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国有着较大优势,现在中国的电池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产量上都是世界领先的,同时由于政策驱动与支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进程是很快的,效率也很高。因此通过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越是完全有可能的。

但是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成熟,电池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基建,电池的性能和管理还不成熟(续航能力和安全性是现在电动车的弱点),所以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多数仅限于短距离代步(多数在城市内使用),仍无法撼动传统燃油车的地位。同时,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衰减很快,现在常用的锂电池污染很严重,之后的电池回收和处理是一个大难题,电池的梯次利用也没有一个完整的规范。

8、新能源汽车行业怎样以后的方向在哪里?

前瞻网摘要: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在汽车保有量、产销量等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庞大的市场规模推动了汽车产业园投资的扩大。对于地方政府来讲,产业园区的建设能够带来产业集群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相对于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下,产业园区建设更具有战略意义。
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迅速扩大,在汽车保有量、产销量等方面已处于世界前列。庞大的市场规模推动了汽车产业园投资的扩大,2012年,全国在建亿元以上的汽车产业园区已经多达60个。2013年,我国汽车产业园区的建设呈现一片繁荣景象,且逐渐向后市场、新能源领域拓展。究其原因,一方面,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2亿辆,占全球汽车保有量的比重在10%以上,从而造就了庞大的汽车后市场;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
《中国汽车产业园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研究显示:初步统计,截止2013年11月,我国在建的汽车产业园有40个左右。其中,涉及新能源领域的占到约43%;涉及汽车后市场的占到约46%;而以传统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为主的产业园区占比不到20%;同时涉及新能源与汽车后市场的产业园区占到9%。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建设方面,投资主要集中在电动汽车的生产,同时还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销售等。在投资规模方面,与汽车后市场相比,总体投资规模相对较小。前瞻统计的2013年新能源汽车总投资额不到1000亿元,单个项目投资额度基本上在30亿元以下。其中,投资额度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是山东陵县新能源车产业园。项目分三期进行,第一期预计投资10.1亿元,到“十二五”末,该新能源车产业基地将累计投入343亿元。
望采纳谢谢

9、房地产企业进入汽车市场,是搅局还是促进发展?

前期,新势力造车背后的财团可以说是各种各样,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从未与汽车行业有过接触,例如互联网行业大佬,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乐视等,又或者是制造业大佬,例如董明珠,就通过收购银隆的方式入市汽车行业,只是最后的结果并不理想。从行业的角度来说,新势力造车就是汽车行业与其它领域的跨界延伸产物。

既然各行业大佬都在争抢汽车市场这块香馍馍,又怎少得了国内真正的行业巨头房地产。但现在问题又来了,之前的互联网造车,或多或少都能在车辆技术上与汽车行业挂钩,可房地产与汽车,本是两个完全没有交集的领域,他们碰撞在一起,真的能造好车吗?


汽车行业本是一个销金窟,研发、生产、分销等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而资金则是地产商进驻汽车行业的一大优势,以恒大为例,2019年世界500强榜单发布,恒大位列139位,相比2018年上升92位。在2018年时,恒大毛利润已经高达1689.5亿元,恒大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雄厚,而在今年的1月15日,恒大健康发布公告称,以9.3亿美元收购国能电动汽车瑞典有限公司(NEVS)的51%股权,并获得多数董事席位。

有钱可以造车,但能否造“好”车,需求可不是钱这么简单。其实这一问题在目前的合资品牌与中国品牌中表现得相当明显,因为汽车不仅仅是一种商品,其附带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品牌,品牌形象决定市场粘度,而品牌形象这需要底蕴与核心精神建立。品牌底蕴和核心精神并非一朝一夕用金钱堆砌就能得到,中国品牌背后的势力并不小,但在这么多年以来,在品牌深度上却一直没有超越合资品牌的势力,缺少的就是时间的沉淀和独立技术的突破,而这一问题同样会延伸到造车新势力身上,这也是市场评定房地产乃至各个新势力造车大咖能否造好车的重要指标。


对于整个环境来说,新能源市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此时进驻市场显然是最好时机。这些企业进驻汽车市场也怀有各种目的,或许是为了产业转移,也可能是想扩大市场领域,而这也是与传统车企的根本区别所在,由心而发还是由商而发,也决定了这些造车新势力能否走远的关键。




与房地产行业进入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